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奇特的古柏树古柳杉王​村里的古樟树,据说是唐代建村时种植的游览完大均古村第二天我们便前往云中大漈景区。这个景区位于县城南部的大漈乡,要经过一段曲折的山路才能到达景区。一进入景区我们就看到了一座很有特色的风雨桥,桥上居然建了一座文昌阁。说实话在桥上建庙算是比较少见的。桥的右边是一座明代古庙旧址,名为“时思寺”,里面已经人去楼空。但里面有许多形态各异的柏树和杉树,比如庙前这株“柳杉王”曾遭雷击烧成空心,内可容纳20余人,胸径4.47米,为全国之最。庙门口几株古柏长势也十分奇特,居然是螺旋向上生长的。文昌阁风雨桥

在青田买完进口货后我们前往了位于丽水市西南部的景宁县。景宁县是一个畲族自治县,可见该县畲族人口较多。畲族是一个分布于我国浙、赣、闽、粤交界的山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只有70万。主要姓氏有“雷、蓝、钟”江西也有不少畲族的自治乡,主要分布于东南部的山区。离南昌最近的应该是抚州市乐安县的金竹乡,抚州的朋友们可以去看看,那里的瀑布挺美的。景宁县城就处于山间的河谷地区,进出县城的公路都要翻山越岭。虽然景宁山多交通不便,但却得以拥有优美的山水风光和丰富的土特产。我们到景宁的第一天就淘到了不少“山货”,主要是菌类,比如木耳和蘑菇。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1)

我们在景宁主要游览了凤凰古镇、东弄畲寨、大均古村和云中大漈四个景区。第一天我们去游览了凤凰古镇和大均古村。凤凰古镇(现改名为畲乡古城)位于县城北部河畔,是全国最大的畲族风情旅游小镇。虽然它不是一个真正的“古镇”,是后来人工打造的,而且还尚未建设完成,里面不少店铺还未开业。但是它里面的建筑还是修建的比较古色古香,很好地体现了文旅结合,现在也成了一个当地著名的网红打卡地,类似于我们这的万寿宫。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2)

大均古村(又叫畲乡之窗)位于县城西部大均乡政府所在地。始建于唐末五代,是当地一处水上交通枢纽,商贸经济较繁荣,注重耕读的风尚,这使得大均形成了重“三杆”的民俗,即笔杆、秤杆、竹杆(撑篙),也就是靠写契、写文书、做生意和撑船撑排谋生。大均村建筑风格古朴,自然环境秀丽,有“浙南芙蓉镇”之称。(芙蓉镇是湘西的一个优美小镇)这个景点本来是要买票的结果当地人听说有台风要来景点工作人员都走光了,这使得我们得以免费进入,之后我们在大漈乡也遇到了一样的情况。不过我们就只能看看它们这的古街、古建筑和唐代的古樟,一些同游客互动的民俗活动就无法体验了。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3)

大均古街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4)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5)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6)

​村里的古樟树,据说是唐代建村时种植的

游览完大均古村第二天我们便前往云中大漈景区。这个景区位于县城南部的大漈乡,要经过一段曲折的山路才能到达景区。一进入景区我们就看到了一座很有特色的风雨桥,桥上居然建了一座文昌阁。说实话在桥上建庙算是比较少见的。桥的右边是一座明代古庙旧址,名为“时思寺”,里面已经人去楼空。但里面有许多形态各异的柏树和杉树,比如庙前这株“柳杉王”曾遭雷击烧成空心,内可容纳20余人,胸径4.47米,为全国之最。庙门口几株古柏长势也十分奇特,居然是螺旋向上生长的。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7)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8)

文昌阁风雨桥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9)

古柳杉王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10)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11)

奇特的古柏树

沿着溪边的公路往前开,我们就到了主要景点雪花漈。“漈”意即瀑布,高达百米的高崖飞瀑形似雪花,故名雪花漈。雪花漈气势雄伟,声如雷鸣,由七支水流汇集而成,顺崖斜扑而出,迸散成无穷朵洁白的水花,纷纷扬扬,似漫天飞雪,十分壮观。我们去之前刚下过一阵雨,这使得瀑布水势更加浩大,景象更加壮观了。如果说大龙湫瀑布美在秀气,雪花漈瀑布则美在它的大气豪放,算是各有特色。个人更喜欢壶口、黄果树和雪花漈这种大气豪放的瀑布。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12)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13)

溪谷瀑布群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14)

壮观的雪花漈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15)

​欣赏完壮美的雪花漈,我们就在云中的大漈乡住了下来。早在到景宁时我们就看到了台风登陆台州的消息,台州的临海市遭遇了大暴雨,城市内涝严重。石塘镇海边也涌起了数十米高的巨浪。我真不禁庆幸我们走得快。入住第一晚我们就感受到了阵阵狂风,可见台风已深入内陆,我们这应该在风的边缘。不过这边的雨不是很大,第二天早上雨基本上就停了,可能台风登陆后往北走了吧。

大漈乡有一样很好吃的土特产就是用山泉水、雨水浇灌的茭白。茭白是一种名为菰的植物的茎,古人曾把菰的种子当成米饭来吃。后来人们觉得菰米味道不如稻米,就转而使用一种菌让它的茎膨大,也就有了现在我们吃的茭白。它的口感有点像竹笋,但要更嫩一些。进山时我还奇怪田里种的是什么,原来是菰啊。同时我也是在这里才第一次知道茭白是怎么来的。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16)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17)

这两张是我在网上找的图,主要是展示给大家看看茭白和菰长什么样

​ 在下山的路上的深垟乡我们发现了一个多肉植物基地。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多肉植物,有的像莲花,有的像梅花,有的像包菜……总之形态各异,没有花朵却能同花朵们争奇斗艳。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18)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19)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20)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21)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22)

​这个石中镶嵌种植就很自然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23)

​一个外观很美的厕所,可惜里面疏于打扫虫子较多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24)

​一个多肉拼盘盆景

​回到景宁我们又去游览了一个叫东弄畲寨的村庄。东弄畲寨和之前去过的凤凰古镇很像,不过它是在一个叫东弄的山村基础上打造的一个畲族文化体验园。建筑很有当地的特色,大部分建设已经完成,但还没有开始收门票。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25)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26)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27)

这里风光不错,适合午后来随便逛逛

在游览完景宁的四个景点后我们便前往了本次旅行的最后一站龙泉市。龙泉最出名的两样特产便是宝剑和青瓷。龙泉宝剑传说最早是由春秋时期的欧冶子大剑师所铸。欧冶子为铸此剑,凿开茨山 ,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铸剑炉旁成北斗七星环列的七个池中,是名“七星”。剑成之后,俯视剑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渊,飘渺而深邃仿佛有巨龙盘卧,是名“龙渊”。故名此剑曰“七星龙渊”,简称龙渊剑。唐朝时因避高祖李渊讳,便把“渊”字改成“泉”字,曰“七星龙泉”,简称龙泉剑。同时这也是龙泉市之名的由来。龙泉的青瓷起源于南宋时期。南宋时有章生一、章生二两兄弟,在龙泉设窑厂,生一所烧的窑名“琉田窑”,又名“哥窑”;生二所烧的窑名“龙泉窑”,又名“弟窑”。其中哥窑是当时的五大名窑之一,以“冰裂纹”著名。相传这是因为当年弟弟章生二搞破坏故意往哥哥章生一的瓷窑里面泼水使得瓷器表面产生裂纹但并没有碎开便诞生了“冰裂纹”。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28)

我们到龙泉后首先便去参观了龙泉宝剑博物馆。宝剑博物馆位于市北的一座小山上,里面藏有各种各样的宝剑和宝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应该是共和国历任领导人的藏剑了。个人比较喜欢胡主席的藏剑,该剑由陨铁锻造,形状独特,握柄华丽,在灯光的照映下泛出阵阵冷光。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29)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30)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31)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32)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33)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34)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35)

这把是唐代的刀,和现在的刀外形有较大的不同

参观完宝剑博物馆后我们由于时间原因没能去参观青瓷博物馆,而是直接去了青瓷宝剑市场买特产。所以我也就没能拍下一些好看的青瓷照片,这不免有些遗憾。不过我们还是在那淘到了不少实用的瓷器用品,还去了一个瓷艺学生的工作室,大概地了解了一下青瓷是如何烧制的。但由于刀剑太重也就没能买把剑回去。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36)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37)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38)

找了几张网图,让大家认识一下青瓷和冰裂纹

不知不觉此时已经到了八月中旬,我们得尽快回家,原计划的龙泉山景区(浙江第一高峰)也就去不成了。不过老爸最后带我们去了市西北山上一个叫下樟的古村转转。下樟古村古称“云坞古村”,因其地处白云岩山崖而得名。此村建村于北宋,但主要居民是明末清初从福建迁过来的郑成功后裔。因村水口有一千年古樟,故又得名“下樟村”。村中多为明清时期的泥木建筑,不少民宿就依托这些老屋建设,外表是旧的但里面的设施是新的。村里出过一名叫郑玉奎的烈士,他参加了新四军,在1941年皖南事变中被捕入狱,最后他于次年在福建崇安县(今武夷山市)赤石村被国民党顽固派杀害,年仅19岁,真是太令人感到惋惜和讽刺了。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39)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40)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41)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42)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43)

千年古樟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44)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45)

​郑玉奎烈士旧居内部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46)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47)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48)

​我们住的民宿“泡茶等花开”内景

游览完下樟古村我便接着顺着指路牌动身前往岩后村的叶绍翁故居。说起宋代诗人叶绍翁大家会想起他的哪些诗词呢?反正我就记得一首他的《游园不值》了。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49)

​通往故居的路边上的石壁刻满了他写过的诗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50)

叶绍翁故居在路边一座小山上,是一座象征性故居,里面是一个村民活动室,一般不对外开放。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51)

浙南旅游避暑攻略(浙南山海之行下)(52)

门口的洗笔池很有意思,里面居民还有几条小鱼在里面快活地游着

游览完这最后一个景点,我们全家便踏上了归途。这场旅行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段旅游经历之一,不曾想这也会是我疫情前的最后一次出省旅游。如果大家对我的旅行活动感兴趣的话可以继续关注我哦,我将不定期为大家展示我的旅游经历。我现在觉得印象深刻的旅游经历还是有必要分享一下的,既可以让大家了解祖国壮美的大好河山也可以用文字记录下一段美好的回忆。其实人生在世何尝不也是一场旅行呢?我们每个人难道不也是世间的漫游和探索者么?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