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黄花城水长城(黄花城有三段长城一头扎到水里)
为什么叫黄花城水长城(黄花城有三段长城一头扎到水里)水中长城明代的栗子树,还依然生机勃勃明永乐年间(公元1404年)修建的的黄花城长城雄伟险峻气势磅礴,长城盘旋于山脊之上,但同时又环绕在灏明湖畔,落得个景色秀美山势壮观,堪称明长城最水落石出的精华所在。水长城的倒影,才真是倒影长城顺着山脊蜿蜒曲折,包裹着灏明湖,称为一奇;湖水将三段长城自然断开,形成长城戏水、水没城垣的奇特景观,为二奇。与长城、湖水相依的明代板栗园面积上百亩,共有古树40余棵,为明代守城将士所种。园内棵棵栗树盘根错节,形态各异,是京郊少有的人文景观,是为三奇。
黄花城水长城,最水落石出的一段长城
北京怀柔有一段在水里三出三进的长城——九渡河镇境内的黄花城水长城旅游区,因为三段长城扎入水中而得名,国家AAAA级景区。
景区距北京市区仅仅70公里,因融青山、碧水、长城、古树为一体;该景区以奇而著称,以秀为特色。有“塞外景,江南风,尽在水长城”的美誉。
沿着长城一直向下的长城,几乎探到水中
明永乐年间(公元1404年)修建的的黄花城长城雄伟险峻气势磅礴,长城盘旋于山脊之上,但同时又环绕在灏明湖畔,落得个景色秀美山势壮观,堪称明长城最水落石出的精华所在。
水长城的倒影,才真是倒影
长城顺着山脊蜿蜒曲折,包裹着灏明湖,称为一奇;湖水将三段长城自然断开,形成长城戏水、水没城垣的奇特景观,为二奇。与长城、湖水相依的明代板栗园面积上百亩,共有古树40余棵,为明代守城将士所种。园内棵棵栗树盘根错节,形态各异,是京郊少有的人文景观,是为三奇。
明代的栗子树,还依然生机勃勃
水中长城
水中长城是景区的最大看点。黄花城长城修建时并不在水中,后来在修建西水峪水库的过程中,由于水库大坝截流,导致水位上升,把地势较低的长城淹没在水中。所以水淹长城的景象,完全是人物因素…..。
长城从山顶向下一探究竟
夏秋之际,在水长城公园外面有很多的农家院,除了爬长城、看湖水之外,还可以吃著名的虹鳟鱼、山野菜的农家饭。
水长城旁边的农家乐也伴着长城和水趣
明长城
山上盘旋的长城叫黄花城长城,因漫山遍野的黄花而得名。此处长城始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永乐四年(1406)明成祖朱棣下诏营建北京城,为定都北京做准备。
依据考证:永乐五年(1407)朱棣命人卜选十三陵陵址。由此可见,黄花城长城始建时间早于北京城2年,早于十三陵3年。
黄花城长城自永乐二年始建,至万历二十年(1592)修建完成,修城持续了188年,近两个世纪。此段长城长度为12.4公里,占怀柔境内长城总长度(61.5公里)的20%。有空心敌台40处,实心敌台9处,墙台5处,隘口8处。
黄花城长城,算作北京长城水落石出的一段
黄花城长城建筑精细,位置险要,其“拥护山陵,势若肩背,似唇齿之形”,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又因此处长城距北京市70公里,十三陵25公里,不仅是守卫京师的北大门,而且是护卫明“十三陵”的重要门户,是明长城的精华所在。明史有明武宗正德十三年(1518年)四月驾幸黄花岭长城的记载。
黄花城这一段相当的险峻
水库长城
水库大坝东侧山上的城楼称之为东流石楼。因地处西水峪关东侧,据传,在修筑长城时,时有流石滚落,故当地百姓称此楼为东流石楼。它是景区内的群峰之首,登楼远眺,景区景观便可尽收眼底。
长城结构以大石条为主,坚固无比,有固若金汤之称
长城三大特点:1、以原始著称,此段长城古朴自然,保持着明朝时期的原始风貌;2、长城结构以大石条为主,坚固无比,有固若金汤之称;3、三段长城入水,形成水中长城的景观。
为增加防御力量,明代在怀柔境内修建了外长城和内长城。黄花城长城就属于内长城,且是怀柔境内长城的最西段,也是明代蓟镇居庸关的最东端。黄花城长城虽然没有八达岭的雄伟壮观,没有慕田峪的清灵俊秀,却保留着一份原始与古朴,给人以沧桑之美。
山顶上,可以俯瞰周边几十里
灏明湖
灏明湖原名西水峪水库,湖面18.4公顷,平均水深10余米,最深处30余米。乘船畅游灏明湖时,可以欣赏到鸳鸯戏水的景观。据国家观鸟协会观察,水长城景区是北京最大的野生鸳鸯繁殖基地。每年十一前后,成群成片的野生鸳鸯栖息在灏明湖畔,景色蔚为壮观。
水库,才是水长城的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