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新参加最新综艺节目(北京活动赵立新)
赵立新参加最新综艺节目(北京活动赵立新)—— 朱西甯先生作品《铁浆》《旱魃》大陆首发式最后一位民国小说家而“文学朱家”故事的源流,是父亲朱西甯先生。他是好小说家,与张爱玲有一段文学因缘,被张称作“沈从文最好的故事里的小兵”;他是台湾文坛饱受争议的外省作家,曾因收留居台期间的胡兰成做邻居,而遭众友人断交;他是文学伯乐,以古代书院师徒的方式,栽培帮助年轻作家,大陆作家虹影的小说《饥饿的女儿》即是由他赏识在台湾出版,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亦受他的文学启蒙。莫言说:“朱先生是我的文学先驱。”但他的作品,至今却从未在大陆出版过。
在台湾,有这样一个家庭,他们一家三辈都是文学家。朱西甯先生祖籍山东,是优秀的小说家,妻子刘慕沙女士是日本文学翻译家,大女儿朱天文、二女儿朱天心都是“台湾最好的文学家”(阿城先生语),天文亦是好编剧,推动台湾的新电影浪潮;二女婿唐诺是文学评论家、出版人,天心与唐诺先生的孩子谢海盟,年纪很轻已是电影《刺客聂隐娘》的编剧。
三代人的写作,血脉流传,航向不同的河流,几个时代风景线的叠影。
诗人痖弦称他们为台湾的文学巴赫家庭。大陆作家阿城说:“朱家在世界上是少见的,如果没人能举出另外的例子,我要说这在世界上是仅见的……”半个世纪以来,林海音、三毛、蔡琴、季季……许多文化名人都是朱家客厅的常客。
如今,他们深居简出,一家人住在台北景美的两层小房子里,不用手机,过最朴素的生活,每日风雨无阻去咖啡馆写作。“家,是用稿纸糊起来的。”由侯孝贤导演监制的《他们在岛屿写作-文学朱家》的电影纪录片正在拍摄中。
而“文学朱家”故事的源流,是父亲朱西甯先生。
他是好小说家,与张爱玲有一段文学因缘,被张称作“沈从文最好的故事里的小兵”;他是台湾文坛饱受争议的外省作家,曾因收留居台期间的胡兰成做邻居,而遭众友人断交;他是文学伯乐,以古代书院师徒的方式,栽培帮助年轻作家,大陆作家虹影的小说《饥饿的女儿》即是由他赏识在台湾出版,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亦受他的文学启蒙。莫言说:“朱先生是我的文学先驱。”
但他的作品,至今却从未在大陆出版过。
最后一位民国小说家
—— 朱西甯先生作品《铁浆》《旱魃》大陆首发式
嘉宾:戴锦华、虹影、唐诺、赵立新、朱天文、朱天心
主持:史航
地点:鼓楼西剧场
(西城区鼓楼西大街小八道胡同6号,全总文工团院内)
活动免费,需提前报名
报名通道将于周二(23号)
中午12点统一开启
报名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 作者介绍 ]
朱西甯先生祖父是前清读书人,在山东乡下做传教士。后举家从山东临朐迁到江苏宿迁。朱先生自小听母亲讲山东原乡的故事,那些故乡的传说、人物、风俗、方言,根植于他的记忆,成为他后来在台湾开始小说创作的素材。
莫言评价他以故乡传说为素材的长篇小说《旱魃》时说:“对一个少小离家、浪迹天涯的小说家来说,他用语言寻找故乡,他用语言创造故乡。”
朱西甯四九年随国民党军校入伍生去台湾,与医师之女刘慕沙相恋,成家后三个女儿陆续出生,从一个眷村迁徙到另一个眷村,他一直没有考虑买房子,有一个令女儿们诧异的理由:“买什么房子,安家落户的,就不打算回去了么?”回去,自然指的是回大陆。
朱西甯先生自小是“张迷”,少年在南京,弃学从军,背包里唯独塞一本张爱玲的《传奇》,到东到西,遍地战火里走过来。
一九六七年夏天,张爱玲从美国来信:“多年前收到您一封信,所说的背包里带着我的书的话,是我永远不能忘记的,在流徙中常引以自慰。”次年张爱玲赠书题字:“给西甯——在我心目中永远是沈从文最好的故事里的小兵。”
莫言、阿城、陈丹青等读过他作品的人,无不迅速成为他的读者。但看过的读者却还是寥寥。
接下来理想国有幸将在大陆首次推出朱西甯先生的系列作品。10月29日晚,借由他的小说《铁浆》《旱魃》在大陆的首次推出,我们邀请到作家的女儿朱天文、朱天心女士、学生唐诺先生,和戴锦华、虹影、史航、唐诺、赵立新等众多嘉宾,一起重读被遗忘的经典。
走进朱西甯的文学人生,来认识这位“最后一位民国小说家”。
[ 嘉宾介绍 ]
戴锦华,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专著十余部,被译为英、法、德、意、西、日、韩文出版。代表作《雾中风景》《电影批评》《隐形书写》《昨日之岛》。
虹影,享誉世界文坛的著名英籍华人女作家、诗人。中国新女性文学的代表之一。代表作有长篇《孔雀的叫喊》、《阿难》、《饥饿的女儿》、《K》、《女子有行》等
史航,知名编剧、策划人、《鹦鹉话外音》主讲人、《奇葩说》第三季辩手。
唐诺,台湾著名作家,曾从事出版工作,现为自由读书人,专注于与阅读相关的自由写作。著有《尽头》《眼前》《世间的名字》《重读:在咖啡馆遇见14个作家》《阅读的故事》《文字的故事》等。
赵立新,演员、导演、编剧、教授,主持人,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俄罗斯全苏国立电影大学(莫斯科国立电影学院),曾担任瑞典国家话剧院导演、演员。代表作品《于无声处》《芈月传》、话剧《父亲》。
朱天文,台湾著名小说家、编剧。中山女高、淡江大学英文系毕业,师从胡兰成。因发表《小毕的故事》与陈坤厚、侯孝贤认识,并参与电影编剧。1994年以《荒人手记》获得首届时报文学百万小说奖,作品包含了小说、散文、杂文、电影剧本等。
朱天心,台湾著名小说家,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曾主编《三三集刊》,多次荣获时报文学奖及联合报小说奖, 现专事写作。著有《击壤歌》《我记得……》《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古都》《漫游者》《猎人们》《学飞的盟盟》《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等。
[ 新书介绍 ]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
《铁浆》写于台湾的六〇年代,书写想象中的华北原乡。故事设定在清末民初的山东乡野,九个短篇故事,一群血性汉子上演着仇杀与救赎、侠义与温情,在命运面前抗争与毁灭的悲剧,复活了“战国时代的血性”(张爱玲语),乡土成为勘探人性善恶的舞台:
为了争盐运生意灌下铁浆自戕的孟昭有(《铁浆》)、在酒楼上吃炒人心的屠夫傅二畜(《刽子手》)、不求神婆自学医书而接连害死家人的能爷(《新坟 》)……
这些小说都让人想起鲁迅的《呐喊》《彷徨》,怪不得评论家刘大任说:“居然在台湾发现了鲁迅的传人。” 而朱西甯先生的作品自然接续到五四时期的白话小说和自然主义的文学传统,作家阿城说:“《铁浆》是现代汉语文学中强悍的代表作。”
莫言先生评价其作品《旱魃》“是一部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宝贵的白描传统的长篇杰作”。
点击阅读原文预购新书套装
活动报名,周二(23号)12点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