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说尽人生百态(素书人生无需避祸)
素书说尽人生百态(素书人生无需避祸)与人相处最好的状态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要期望别人对你感恩,只要能做到大多数人都对你没有怨恨,这就是为人处事极好的一个状态了。祸患不可逃避,只有排除怨恨的情绪,才是作为远离祸患的根本。正因为他的脾气暴躁,自以为是,所以在生活以及工作中才会遇见许多阻碍,因为脾气暴躁,不懂温和,容易因为性情过于刚强而产生怨恨,时间久了,不仅帮助自己的人很少,甚至暗中使坏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在《菜根谭》之中有一句话叫做:祸不可避,去杀机,以为远祸之方而已。
一、怨恨是灾祸的开始。
每一次怨恨的形成,都给人生留下了灾祸的引子。
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那些脾气古怪而又暴躁的人,人生大多不顺。
世间万事讲究的因果,所有的祸患在自己身上都能找到原因。
正因为他的脾气暴躁,自以为是,所以在生活以及工作中才会遇见许多阻碍,因为脾气暴躁,不懂温和,容易因为性情过于刚强而产生怨恨,时间久了,不仅帮助自己的人很少,甚至暗中使坏的人越来越多。
所以在《菜根谭》之中有一句话叫做:
祸不可避,去杀机,以为远祸之方而已。
祸患不可逃避,只有排除怨恨的情绪,才是作为远离祸患的根本。
与人相处最好的状态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要期望别人对你感恩,只要能做到大多数人都对你没有怨恨,这就是为人处事极好的一个状态了。
在很久以前,楚国包围宋国的战役之中,子重请求得到申邑和吕邑两块城邑作为奖赏,楚共公答应了。
巫臣这个时候说:“不行,申邑和吕邑是重要城邑,也是战略重地,如果私人占有,就不能成为城邑了,其他国家会对我们产生威胁。”
于是楚共公又收回了封赏,子重因此怨恨巫臣。
另外一个人叫子反,他想要迎娶夏姬,巫臣又出来阻止,最后反而自己娶了夏姬,还逃到了晋国。
子反也因此怨恨巫臣。
后来等到楚共王继位之后,子重、子反两人合谋杀掉了巫臣的族人,并且还瓜分了他们的财产。
巫臣知道之后,从晋国写信给子重、子反两人,对他们说:“你们用邪恶贪婪的方式侍奉国君,又杀了很多无辜的人,我会让你们疲于奔命的而死的。”
后来巫臣又到了吴国,使吴国和晋国达成友好的盟约关系,并且教吴国军士使用兵车和排兵布阵,又让自己的儿子留在吴国做官。
当吴国的军事实力逐渐强大之后,就开始进攻其他国家,而子重、子反一年七次被派出去征战救援,就像之前巫臣预料的那样,整天过着疲于奔命的征战生活。
巫臣的做法在当时并不算过分,最多算是“好色为淫”,不过是犯了道德层面的问题,但是子重子反两人却缺乏宽容之心,公报私仇,合谋杀害了巫臣的族人,并且瓜分了族人的财产,也使双方生出了深重的怨恨,更是将巫臣彻底推到了对手的位置上,最后又让两人疲于奔命。
不管是巫臣的族人被杀,还是子重子反最后常年奔波于战争之中,双方的灾祸都源于同一个根源:怨恨。
二、大的矛盾一定是因为小的怨恨逐渐累积产生的结果,所以化解怨恨是一个人在生活中需要避免的重要核心。
老子提倡说:我恒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这种“慈爱、节俭、不敢为天下先”的人生姿态,除了能够修养自身德行之外,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避免自己的锋芒触碰别人的自尊和利益,这样才能避免怨恨。
人生的隐患是因为一个人的内心狡诈,心胸狭隘生出怨恨引发的结果;而一个团队,甚至一个国家的灾祸,则是因为当政者无德无量,由矛盾生出内乱的原因。
《素书》之中有一句话叫做:
柱弱者屋坏,辅弱者国倾;足寒伤心,人怨伤国。
房屋梁柱软弱,屋子才会倒塌,才力不足的人执政,国家才会倾覆;脚下受寒,心肺受损,人心怨恨,伤害国家政权。
强大的王朝不仅仅是因为统治者的有勇有谋,也是因为辅政者的德行高尚。
像刘邦一样,刘邦本身虽有一定智谋,但是品质低劣,他能够平定天下,主要是因为他身边有“汉初三杰”:韩信、张良、萧何辅佐其左右,可见有智有谋的辅佐之臣多么重要。
而一个朝代的改朝换代,自然也是因为朝中大臣的腐败无能,昏庸贪婪致使彼此之间产生深厚矛盾所带来的悲惨结果。
《易经》之中说:德行很薄位置却很尊贵,智谋不够图谋却很大,力量不大,负担却很沉重,这是没有不失败的。
对人生来说,修正自身德行,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避免因此生出怨恨;而对于团队来说,避免小人从中作梗而使风气腐败,才不至于走向失败结局。
作者|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