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5对比golf(你绝对猜不到正宗的GOLFMK2是这样的)
mk5对比golf(你绝对猜不到正宗的GOLFMK2是这样的)首页 > 改装 > 重改鉴赏图:虽然说第二代比第一代已经“圆”了,但整体而言还是硬。图:高尔夫经过小改装,但不影响其轮廓。图:高尔夫经历过多次改款,前保险杠都是修改的对象之一。图:挺有感觉的一张照片。
由1974年第一台量产大众GOLF高尔夫开始算起,30多年里车系经历了六代的发展,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遥想高尔夫初时的竞争对手还剩几何?它最开始时被赋予的使命是接替知名度甚高的Beetle,从车身形式有2门敞篷、2门皮卡、3门及5门hatchback和多达4种排气量的引擎看出,它是一部非常有广度的车系,销售足迹遍及当时的全球主要汽车市场。不同的命名也成为了GOLF活跃于各地市场的标志,比如美国、加拿大等叫第一代车型作Volkswagen Rabbit(兔子),生动可爱让人一听即想拥有之。后来在Carl Hahn(大众主席)建议下,统一使用GOLF,一直延续至今。
今天的汽车生活里有这样一种现象,一些人深深地迷上个别古老的车型,包括我,最适合用“拥有一老=有一宝”来形容,我们之前报导过的俄罗斯拉达RIVA、用钢管刻复的兰博基尼Diablo,被做成圆灯的捷达…...它们就像时装界里不时括起的复古衣服一样,所以说汽车玩复古的魅力一定不输前者,它没有时装复古的抽象,而是直白、旗帜鲜明。图片中第二代高尔夫又是这样一块好“布料”。
跟第一代车型不同,第二代高尔夫相对要圆一些。这大抵是当时汽车潮流,以及制作技术的一种反映,宝马、奔驰的发展足迹也大概是这样的。除此外,车辆轴距增加了70mm,所以车身长度、车厢空间都有不同程度增长,当然,伴随而至的还有车重。这时车系依然以3门及5门hatchback为主打,而敞篷车型则沿用第一代的产品,只是在其基础上进行一些不影响大局的小修改,空间、长度等基本没有变化。
跳出历史内容,我喜欢这个眨着圆眼,侧身线条可以用生硬来形容的高尔夫,它给我带来的满足感比现行第六代车型强太多了,即使这种比较多少有点不恰当。哪里还有卖呢?太喜欢了!不过,它可能只适合做第二,甚至第三部车,这里最主要是缘于要保护它的想法,毕竟它不再年轻,应发挥其“老”的特点,参加一些对味的车型聚会,说不定能成焦点。
图:高尔夫经过小改装,但不影响其轮廓。
图:高尔夫经历过多次改款,前保险杠都是修改的对象之一。
图:挺有感觉的一张照片。
图:虽然说第二代比第一代已经“圆”了,但整体而言还是硬。
首页 > 改装 > 重改鉴赏
大众 高尔夫MK2 19E
有一老如有一宝,大众GOLF MK2(19E)来源:无敌汽车网 文:ModiAuto 图:R.P 鸣谢:北京竞速场赛车配件中心 审:R.P
2011-06-22
[导读] 由1974年第一台量产大众GOLF高尔夫开始算起,30多年里车系经历了六代的发展,前不久网络上也在传第七代的谍照,不管最终的第七代会是怎么样的高尔夫,它的出现只会更能突出的第二代特点,第二代历史味的,令“宝”更“宝”。
图:一般掀背车都有喷水系统,保证视线清晰。一些国家地区里这是强制配置。
化油器转变成电喷(EFI)是汽车技术改革(甚至可算是技术革命)的标志,分火器式与独立式点火系统的更替也见证技术的革新。当下绝大多数车已使用后者,但那个时候的高尔夫还是化油器及分火器的组合,于是就有了以下一幅图片:油门拉线、分火线、真空管纵横交错,一幅繁忙的景象。显然,这与现行汽车是有别的,它们因技术进步,竞争激烈而将引擎舱做得尽善尽美。不过如果我们不站在一个如此严肃的角度看,这其实是当时汽车制造的一个最真实反映,很衬它的老式的车身形状,引擎舱大,而引擎体积小。
那时也不全然是化油器引擎的高尔夫,高性能版GTI就是车系装配电喷引擎的代表作。初期GTI使用的是1.8L 8V(8气门)配气系统,后来在1986年升级成1.8L 16V,马力也由112匹涨至139匹。同排气量不同V(气门)数的现象也同时在大众的多种车型上出现过,一般而言,V数较小的引擎自身运转阻力低,低速扭力好。多V的则反之,高转马力大。
图:老旧的技术,老旧的1.6L引擎,使用化油器及分火器式点火系统。
图:点火系统的高压包,现行汽车已使用体积小许多的产品了。
图:点火系统的机械式分电器。
图:大多旧式欧洲车都有漏油的情况,高尔夫也不例外。不过近年情况已有好转。
图:塑料油箱。
只有一个叫Golf Syncro的车型是使用四轮驱动系统的(大众合作奥地利一家厂商研发),其它的高尔夫一律是前置前驱,GTI亦不例外。变速箱有4、5前速手动,3速自动可选,我们这次的主角是4MT,已绝迹于现行汽车,这点意义上,它是以稀为贵的物体。后来传承四轮驱动系统的车型叫R32,4MOTION也正式成为系统的名称,伴随R32的还有后轴独立悬挂。
图:第二代高尔夫有三种变速系统,同时有四轮动力车型出售。
一如其它的“经典”,第二代高尔夫是前麦佛逊、后扭力梁式悬挂系统,不过其扭力梁形状要比当代产品简单得多,也因为厚实而重得多,所以有理由相信,当代高尔夫会相对灵活一点。前面见到它被改装的位置少,不过在悬挂系统里却有一套鲜活的M’S绞牙避震套件,是出于提高车辆运动性的想法,还是其它?当然了,也可以被认为是下一步改装的基础。这种车型较适合HF吧?所以,绞牙避震套件应该是为一部外观派高尔夫准备的,而非运动派高尔夫。
图:麦佛逊悬挂系统,现已使用M’S绞牙避震套件。
图:扭力梁式悬挂,省空间而且成本低。
方向盘上有喇叭按钮,但没有气囊。坐椅是手调的,车窗也是手摇的,点火钥匙也是简单的,收音机、空调以外几乎没什么电器。总体而言,仪表台还是菱角分明的,大灯等开关的形状是长方形的,所有这些都跟车身线条一样硬,我完全没有贬这部车的意思,相反,我竟然感觉它很新奇,这里面所有的未必好用,但看起来很过瘾,尤其是一体式的后排坐椅。
图:仪表盘右方是指针表。
图:车厢内都是一些方方正正的开关按钮,很有时代感 。
图:很漂亮,有情调的坐织物坐椅。
图:非独立的后排坐椅。
图:备胎位置占用一定的尾箱空间,现行汽车基本解决了这样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