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三毛生前有什么怪癖(三毛为何以诡异方式离世)

三毛生前有什么怪癖(三毛为何以诡异方式离世)三毛的第三个怪癖就是捡废品。她捡废品并不是为了维持生计,而是为了寻找创作的灵感,因此她捡的东西都非常独特,哪怕没有回收价值,比如:残缺了的玩偶或者是别人吃的东西的包装袋……三毛的第二个怪癖就是喜欢看村里的屠夫宰杀牛羊。对于一般的成年人都不忍心直视如此血腥的场面,更何况是孩子,然而,幼时的三毛却敢直面生死,其灵魂之淡漠精神之高度可见一斑。也许,在她观看的过程中,她也会联想到被屠宰会不会很痛苦,这是非常有可能的。三毛从小就跟别的小孩不一样,别的小孩天真活泼,喜欢在一处玩耍,但是三毛天生就很孤僻安静,她喜欢一个人独处,喜欢看书,喜欢思考。在她五年级的时候,便接触了《红楼梦》,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地阅读、思考。都说慧极必伤,早慧的三毛可能过早地领悟到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苦楚无奈,所以,她伤感,她漠然……她那通透的精神是可以从她儿时的癖好中窥探一二的。三毛的第一个怪癖就是爱去墓地。三毛的父母曾经引导鼓

三毛生前有什么怪癖(三毛为何以诡异方式离世)(1)

张爱玲曾说过:“人生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作家三毛的一生便生动地诠释着这种无奈。

三毛:原名陈懋平,现代著名作家,她家世较优渥,爱读书、好思考,留过学,可谓是当代的公知才女,曾在台湾文化大学任教。对众人来说,这样的人生已经是非常成功幸福的了,可是她为何最终选择了丝袜绕颈自缢?在她诡异行为的背后,到底暗含着几多忧愁?几多心酸?

三毛曾经写到:“我愿意在父亲、母亲、丈夫的生命圆环里做最后离世的一个,如果我先去了,而将这份我已尝过的苦杯留给世上的父母,那么我是死不瞑目的,因为我已明白了爱,而我的爱有多深,我的牵挂和不舍便有多长。”也曾表示:“ 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她爱她的亲人,但同时她也希望能有一处心灵休息的地方——那便是她深爱的荷西。所以,在她与丈夫在一起的日子里,我们看到了她那甜美的笑容,看到了她的生命是如此美好。然而,当荷西死后,她的心灵便再也没法休息了,再次又踏上流浪的旅途……

三毛生前有什么怪癖(三毛为何以诡异方式离世)(2)

“三毛”的笔名来自于《三毛流浪记》,顾名思义,想来她是感慨自己犹如故事中的“三毛”一样,到处在这个世界流浪……长期的流浪,会让人感受到疲惫、孤独,而三毛的流浪,更多是在精神上的……

三毛从小就跟别的小孩不一样,别的小孩天真活泼,喜欢在一处玩耍,但是三毛天生就很孤僻安静,她喜欢一个人独处,喜欢看书,喜欢思考。在她五年级的时候,便接触了《红楼梦》,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地阅读、思考。都说慧极必伤,早慧的三毛可能过早地领悟到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苦楚无奈,所以,她伤感,她漠然……她那通透的精神是可以从她儿时的癖好中窥探一二的。

三毛的第一个怪癖就是爱去墓地。三毛的父母曾经引导鼓励她多与别的小朋友交流玩耍,然而她却不以为然,哪怕是父母强逼也无用,她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着,在家后面的墓地里发呆,一呆就是一整天。三毛还对父母说:“这里(墓地)是个思考的好地方。

多么惊悚的语言啊!一个人在墓地里能想什么呢?无非是生死问题,三毛曾经自己尝试“淹死”的感觉,因为太痛苦,便淡淡地告知姐姐不要选择“淹死”的方法。这些都相互印证了少时的三毛思想太过深邃。

三毛生前有什么怪癖(三毛为何以诡异方式离世)(3)

三毛的第二个怪癖就是喜欢看村里的屠夫宰杀牛羊。对于一般的成年人都不忍心直视如此血腥的场面,更何况是孩子,然而,幼时的三毛却敢直面生死,其灵魂之淡漠精神之高度可见一斑。也许,在她观看的过程中,她也会联想到被屠宰会不会很痛苦,这是非常有可能的。

三毛的第三个怪癖就是捡废品。她捡废品并不是为了维持生计,而是为了寻找创作的灵感,因此她捡的东西都非常独特,哪怕没有回收价值,比如:残缺了的玩偶或者是别人吃的东西的包装袋……

也许这些东西的确对她的写作有帮助,但相较于其他作家写作素材的收集方式,三毛的行为的确过于清奇。像张爱玲喜欢聆听周围人的谈话,哪怕是在公交车上,或是特意去听故事……

可见三毛从少时的行为习惯还有思维方式都与一般人不同,可能是“过早熟”,她对死亡并不害怕,这也导致了当三毛长大之后在感情上遭遇到挫折时,就会多次想到去寻死。

三毛生前有什么怪癖(三毛为何以诡异方式离世)(4)

都说三毛是因为抑郁症而自杀,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她那忧郁孤寂流浪的心灵完全可以通过她的文字感受到。同时,笔者认为,三毛在少年时,甚至是童年时就已经罹患上了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想的最多的就是生死问题,人生意义等等,而三毛早在幼年时就考虑到了这些问题,并上她孤寂的性格和怪异的行为,较明显地显露出了抑郁症的苗头。然而可惜的是,在上个世纪,心理学常识并未普及,所以她的病很难被人发觉,也错过了干预的最佳时机。

所以笔者认为三毛最终悲剧的源头就是她早年的抑郁症,到这里,可能就会有人质问,小小年纪怎么会得抑郁症呢?

所谓抑郁症病因实在复杂,除了自身生理或心理特质外,还和家庭、社会等因素密切相关。记得一位专家说过,抑郁症的易患人群可以是任何人,无论是男女老少,阳光性格或是阴郁性格……都随时会被“抑郁”找上来。

的确,在笔者的观察中,有两种人最容易患精神类疾病,要么是极其聪明的,要么是极其愚笨的。而三毛就属于前者,过早地看透人世让自己无奈茫然,又难以出世超脱,唯一解脱的办法就是……真真所谓慧极必伤啊!

三毛生前有什么怪癖(三毛为何以诡异方式离世)(5)

无独有偶,被誉为“史学奇才”的林嘉文,一个17岁的高中生,一边在备战高考,一边在出书,并且还是几十万字具有学术分量的著作,一部《当道家统治中国:道家思想的政治实践与汉帝国的迅速崛起》;另一部《忧乐为天下:范仲淹与庆历新政》。但是他却在2016年2月23日,因抑郁症跳楼自尽,年仅18岁。

对于他的才华,李裕民教授赞道,认为林嘉文是自己见到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最年轻的具有学术研究能力和水准的作者,其水平放诸当今有关范仲淹庆历新政较为优秀的论著之列,也是当之无愧的。并欣然为此书作序……

然而林嘉文却在自己的遗书中称道:世俗对他没有吸引力,他能想象的到以后他能努力到的一切,也早已认清了他不能超越的界限……包括对社会上很多现象,都有着他那非常深邃的理解,他活的太通透了,自己又难以和自己和解,于是“说放下便放下了。”

三毛是坚强的,她与抑郁斗争了这么多年,可惜还是没有突破理性和感性的冲突。逝者已矣!无论如何,笔者仍然对他们表示尊重,也希望这世间多一些温暖。

文/斋晗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