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欧洲最浪漫的城(水上之都繁华之地)
威尼斯欧洲最浪漫的城(水上之都繁华之地)阳光晒到海面上,亮的人都睁不开眼。这倒是和灯光下闪闪发亮的彩玻璃很相像。从14世纪威尼斯开始发展玻璃技术到现在已成了岛上最具代表性之一的特产。我曾以为威尼斯没有路,都是河道,其实只是河道贯穿城市,别的城市坐公共汽车,这里就是公共轮船,作为旅游城市,几乎每一班都人挤人,有点像赶早晚高峰。有一天早上刚上船没多久旁边的人就推搡起来,我就贴在他们后面,以为发生什么口角打起来了,避之不及,两个男人围攻另一个年纪大些的,一直不住的推他叫嚷着什么,直到从他身上掉下一个女式钱包。一看旁边的姑娘斜挎包已经门户大开,姑娘千恩万谢,小偷还想辩解什么,就是人赃并获,只能灰溜溜地下船去了,也许是找下一艘换个目标。我夸两个大哥见义勇为,问他们怎么这么警惕看出来的,他们用蹩脚的英语告诉我他虽然拎了个袋子但是里面什么都没有,而且他一上船就四处张望,和一般的旅客很不同。这也算是一段奇遇。去威尼斯的那段时间正是盛夏,真真体会
威尼斯大概是每个追求浪漫的人的梦想之一,它就好像一直活在人们的嘴里,宣传里,梦里。
浪漫的水上之都,城里蜿蜒的河道,历史悠久的石桥,石桥下划过的贡多拉,回荡着船夫悠扬的歌声。记得小学写同学录的时候就在最想去的地方上写威尼斯。后来别人问的时候也会回答,大概是威尼斯吧。它从一个确切的城市化成了一个代表了浪漫和远方的符号,用以隐喻那些尚未完成的梦想。
里亚托桥
很多地方在宣传的时候都会打上xx威尼斯或者是小威尼斯的称号,但终究正主只有一位。这个假期终于获得了圆梦的机会,或者也可以说是戳破幻想的机会,因为要切实地看看那符号背后藏着的真实。最大的目的是去看威尼斯的双年展,顺便在威尼斯走马观花,为了性价比并没有住在威尼斯本岛,而是旁边的Mestre,直达威尼斯的火车只要10分钟。
城里有很多早年过去的中国移民,街头小巷随处可见中文招牌和店面,到有点回国了的感觉。有一家夫妻开的点心店,因为在德国实在太久没吃到中式点心了,我们住在那的几天晚上总是过去晃一下。一来二去的知道他们过来的时候一句意大利语都不会说,慢慢的才开起了这家小店,知道我们也是常年在外,不免多聊几句。
从火车行驶到海面上,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心也跟着变得激动。就看着它一点点驶向威尼斯,都还没什么实感。走出火车站才真切地感受到圆梦的感觉。当然跟想象中撒着金粉的滤镜不一样,但也别有一番韵味。
第一天只想着先去岛上看看,到的时候已经夕阳西下了,落日正洒在每一条河道上,倒映出黄橙橙的影子。
我曾以为威尼斯没有路,都是河道,其实只是河道贯穿城市,别的城市坐公共汽车,这里就是公共轮船,作为旅游城市,几乎每一班都人挤人,有点像赶早晚高峰。有一天早上刚上船没多久旁边的人就推搡起来,我就贴在他们后面,以为发生什么口角打起来了,避之不及,两个男人围攻另一个年纪大些的,一直不住的推他叫嚷着什么,直到从他身上掉下一个女式钱包。一看旁边的姑娘斜挎包已经门户大开,姑娘千恩万谢,小偷还想辩解什么,就是人赃并获,只能灰溜溜地下船去了,也许是找下一艘换个目标。我夸两个大哥见义勇为,问他们怎么这么警惕看出来的,他们用蹩脚的英语告诉我他虽然拎了个袋子但是里面什么都没有,而且他一上船就四处张望,和一般的旅客很不同。这也算是一段奇遇。去威尼斯的那段时间正是盛夏,真真体会到了骄阳似火,晒得人没脾气。
阳光晒到海面上,亮的人都睁不开眼。这倒是和灯光下闪闪发亮的彩玻璃很相像。从14世纪威尼斯开始发展玻璃技术到现在已成了岛上最具代表性之一的特产。
只要说是旁边玻璃岛穆拉诺(Murano)产的,那就是正宗的玻璃技术。本来想定一个体验吹玻璃的课程,因为40度的天也就此作罢。去一个陌生而美丽的地方大概人们最渴望的是一场邂逅。由于我们结伴而行,美丽的邂逅是不太可能了,但依旧遇到了奇妙的缘分。
我们有天傍晚兜兜转转进了条小巷,遇到一家装修非常有风情的饭店,服务员小哥彬彬有礼的同时又十分幽默健谈,这一来二去了和大哞到熟络了起来。
一顿饭吃的是笑声不断,末了还送了我们两杯甜酒。这导致后来我们总吃的还是同一家店,每天却能吃到不一样的美味。
龙虾意面鲜的直冲头顶
因为小店人少,似乎还开启了隐藏菜单(那天说想吃肉,厨师阿姨就给做了红酒牛扒)离开威尼斯的那天还依依不舍地合了影,说明年再见。
#头条创作挑战赛##意大利##威尼斯##欧洲##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