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汉朝时期为什么最听吕后的话(为什么不能成为第二个吕后)

汉朝时期为什么最听吕后的话(为什么不能成为第二个吕后)而卫子夫的牛,其就牛在从一个卑贱的歌女而最终成了天下之母,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带动了整个家族的繁荣,权倾朝野。我们来看看,这个家族辉煌的巅峰时期:她弟弟卫青,著名名将、击胡有功、传颂千古。她的外甥霍去病,著名名将,封冠军侯,号骠骑将军,两位名将为西汉开疆拓土,打下了偌大的一片大汉帝国,都是青史留名的传奇人物。让我们先来简单介绍下这位奇女子。卫子夫,名不详,字子夫,汉武帝的皇后,被誉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贤后,不仅是历史对其一直赞誉有加,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拥有独立谥号的皇后。人也长得非常美,并拥有一头流云一般的秀发,当年诞生的那句成语"卫后鬓鬒",就是后来文学家专门用来形容女子头发之美的。在中国历史上的女性,卫子夫绝对算得上很牛的一位,牛在她虽然不如慈禧、武则天等人权倾朝野,手握天下的生杀大权,但她的这份牛却更能代表着几千年来传统中国女性的各种美德。自古一个王朝的强大,除了身为

妇女能顶半边天,这是经历过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们非常熟悉的一句口号。

汉朝时期为什么最听吕后的话(为什么不能成为第二个吕后)(1)

这是因为一直以来,历史上中国女性地位一直很低,自打满清覆亡时期就一直在开始提倡解放女权,但一直到新中国建立,才发展到了高峰。妇女的无数权益才得到真正的保障和地位开始基本平等,在当年特定的时代下,从而诞生了这句振奋无数女性人心的响亮口号。

不过,很多朋友恐怕不知道的是,尽管历朝的王权时代对女性地位极尽打压,但这么响亮的一句口号其实早在汉代就有了,不过当时的原话是: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用现代语言直白点来解释就是:生男生女都一样。这句话熟悉吧?

不过,这句口号还有一句下半句,那就是: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意思就是男女的性别并不能代表将来他们的成就,你没见卫子夫的榜样吗?话中的卫子夫,这位传奇皇后就是我们今天要说说的人物。

汉朝时期为什么最听吕后的话(为什么不能成为第二个吕后)(2)

在中国历史上的女性,卫子夫绝对算得上很牛的一位,牛在她虽然不如慈禧、武则天等人权倾朝野,手握天下的生杀大权,但她的这份牛却更能代表着几千年来传统中国女性的各种美德。自古一个王朝的强大,除了身为老公的皇上需要雄才大略之外,身边女人的作用也绝对不可小觑,而卫子夫当之无愧、毫无争议的被誉为这样的“千古一后”。

而传统中国的家庭结构一般都是“男主外,女主内”,皇室也不例外。卫子夫在位38年期间,始终贤良淑德、自律低调,没有因为其家族的势力庞大而骄恣放纵,默默地打点好后宫的一切,尽好一个妻子的本份,使得汉武帝完全没有后顾之忧,放手治理天下,创建了一个疆域广阔的大汉帝国,终成历史上被后人景仰至今的"汉武大帝"。

所以可以说,卫子夫作为一个皇后,不仅改变了她个人和家族的命运,也直接影响了大汉帝国的命运。这位女人,完全可以说是一个帮助了汉室中兴的女人。她也是西汉历朝的皇后中,唯一被司马迁写入了史记的一位。

汉朝时期为什么最听吕后的话(为什么不能成为第二个吕后)(3)

让我们先来简单介绍下这位奇女子。卫子夫,名不详,字子夫,汉武帝的皇后,被誉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贤后,不仅是历史对其一直赞誉有加,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拥有独立谥号的皇后。人也长得非常美,并拥有一头流云一般的秀发,当年诞生的那句成语"卫后鬓鬒",就是后来文学家专门用来形容女子头发之美的。

而卫子夫的牛,其就牛在从一个卑贱的歌女而最终成了天下之母,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带动了整个家族的繁荣,权倾朝野。我们来看看,这个家族辉煌的巅峰时期:她弟弟卫青,著名名将、击胡有功、传颂千古。她的外甥霍去病,著名名将,封冠军侯,号骠骑将军,两位名将为西汉开疆拓土,打下了偌大的一片大汉帝国,都是青史留名的传奇人物。

而他弟弟卫青一家,自己是长平侯。长子卫伉后来继承了他的这个位置。剩下三个儿子也分别被封阴安侯,发干侯,宜春侯。

所以史记中记载卫家:五人为侯,贵震天下。

汉朝时期为什么最听吕后的话(为什么不能成为第二个吕后)(4)

而这两人却全都是卫子夫引荐给汉武帝的,我们且不说卫子夫的举贤不避亲,单从这份识人眼光就看出此女的非同常人。所以老百姓才有了这句生男生女都一样的口号,生个卫子夫这样的女儿,原来不过是个使唤丫头一样的级别,最终母仪天下,还让自己的弟弟和侄子成为独霸天下的人物,让自己的家族成为当时西汉帝国最显赫的外戚。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当时社会大背景,客观地说,其实更通俗点,更引申点最正确的说法就是:生男生女都一样,生女必须嫁得好!

让我们来看看卫子夫这个上位的历程。

卫子夫最初只不过就是汉武帝姐姐平阳主府上的一个歌女,跟一个使唤丫头没什么区别,在那个时代,完全是身份卑贱还得加上地位卑微,她命运的转折点发生在汉武帝去姐姐家那天,随后就被武帝给看上了,是怎么看上的?我们来看看下面这段文字:

汉朝时期为什么最听吕后的话(为什么不能成为第二个吕后)(5)

史记的描写:是日,武帝起更衣,子夫侍尚衣轩中,得幸。

本人很少看历史剧,不是因为里面道具的粗枝大叶,就是因为里面的情节编得极为狗血,唯一喜欢的两部历史剧就是《大明王朝1556》和《走向共和》,其他的大多觉得惨不忍睹。相信就上面这段话,聊聊的几个字。但如果让这些电视剧导演来拍的话,能够借题发挥到把卫子夫当时如何勾引汉武帝的戏,扩充到起码两个小时,如某部电视剧,看得你昏昏欲睡。

现在的历史电视剧的粗制滥造我们就不提了。反正就这样,武帝回宫时就把她带走了。自古人一得势,周围人的态度就会立即变了,我们的卫歌女当然也不例外。临行前,武帝的亲姐姐平阳主都得赶紧拍下马屁,亲热地拍着她的背说:行矣,强饭,勉之。即贵,无相忘。

意思就是:好好保重身体,将来得了富贵,可别忘记了老姐姐对你的好啊!!!平阳公主对卫子夫到底好不好我们不知道,不过人的性格很多时候是环境磨练出来的,看卫子夫后来很能忍的性格估计也对其好不到哪里去。不过我们也可以看到,当年中央皇权的强大,即使是皇上的亲姐姐,出了宫后,也得讨好皇上身边的人。

汉朝时期为什么最听吕后的话(为什么不能成为第二个吕后)(6)

当然,宫门深似海,卫子夫入宫后的奋斗历程也是颇为经历了一番波折的。不说惊天动地,但也坎坷曲折。子夫就这样入了宫,但却入的是冷宫。史书记载是:入宫岁余,竟不复幸。

当然,作为封建帝王,女人那么多,睡后就忘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如果岁月就这么静静流淌下去,估计等到卫子夫年老色衰,也就跟普通宫女一样被随便打发出宫嫁个普通人的命运。平阳公主的这番马屁也就白拍了。

不过有的人就是很幸运,在不相期的时间点总会出现无法预料的转折。一天,武帝忽然觉得宫里的女人实在太多了,每天得浪费粮食养着不说,还成天叽叽喳喳的烦个不休,武帝这人是个实在人,做事雷厉风行,想干就干,于是第二天准备打发一些瞧不上或者用不上的离宫。

这下,卫子夫的命运转折点终于来了,记载是:得见,涕泣请出。

汉朝时期为什么最听吕后的话(为什么不能成为第二个吕后)(7)

有部电视剧的情节是:披头散发,趴地上大哭,求皇上开恩放我一马,让我走吧。而另一部电视剧情形是:杏眼低垂,泪流满面,哭求恳请皇上开恩,允许奴才回乡侍奉父母。

反正最后效果都一样,不过估计后一部电视剧的描述要跟当时场景更贴切一些。美人当面垂泪,连武帝这个狠人的心也被当场融化。雄性的保护欲立即爆棚,加上下面梨花带雨的女子还这么美。于是这一哭,武帝就把她留下来了。这一留下来,就离不开了,还生了三个女儿,最关键的,还给武帝生了个儿子:刘据,更关键的是,最后还被立为太子。

只不过,在卫子夫得势之前,汉武帝是有一位皇后的。

在汉朝非常讲究出身,不是什么没来历的漂亮姑娘都能当皇后的。当年吕后虽然出身不咋地,但刘邦的出身也仅是一个街道治保主任,也实在不咋地。并且人家还是结发夫妻、患难与共,吕后完全是经历几度出生入死才得到的这个地位。

汉朝时期为什么最听吕后的话(为什么不能成为第二个吕后)(8)

陈阿娇画像

但封建皇权就是这样,一旦得到天下,荣华富贵一旦加身,于是迅速就要确立出身论。当年刘邦白马盟誓时喊出来的:非我刘姓者,不得为王,其实就是西汉确定出身论的前身。

说到这个,后来的大清犯的一大错误也是如此,那就是皇后必须是满族皇族,弄得近亲结婚,一代不如一代。总督都可以是汉人,但皇后必须是满人。相信要是早早地弄个汉族姑娘来当皇后,来个民族大融合,即使大清亡了,整个王室的情形也不至于像后来那么惨。

回到汉武帝这里,武帝这个皇后可不简单,名为陈阿娇,是武帝当太子时就娶了,还出了个流传千古的成语:金屋藏娇,足见当年武帝对其的喜爱。同时来头也不小。她是景帝的姐姐长公主馆陶公主的女儿。而汉武帝能当上太子,这位长公主可没少在景帝面前说他的好话,在武帝上位的过程中拥戴之功实在不小。

汉朝时期为什么最听吕后的话(为什么不能成为第二个吕后)(9)

若得阿娇为妇,当以金屋贮之

当然,长公主的算盘还是有的,并且打得还劈啪作响的:我撺掇弟弟让这个儿子当太子,然后再把女儿嫁给她,今后我和我女儿的好日子肯定都跑不了。就这样,长公主下了一盘大棋,后来也果然一切心遂意愿,收获喜人。等到汉武帝继位,女儿陈阿娇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皇后。

不过,馆陶公主下大棋的眼光和格局是有的,但在教育孩子的方面这份眼光却完全差了几个层次,估计是从小就把闺女当做皇后来培养,打不能打,骂不能骂,还得一味的顺其心意。到最后,整得这个女儿一身的毛病,一身的大小姐脾气。

史记的原话描述这位陈皇后是:骄贵。大家要注意的是,不是娇贵。

其实如果是娇贵倒还好了,作为贵族,吃喝讲究点,对下人时时板下脸,这在贵族阶层都不算个事。而这位陈阿娇的骄贵。是骄傲的骄,也就是傲气十足。并且估计还经常老拿没有她妈,武帝就当不了皇帝,所以武帝得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来说事。

汉朝时期为什么最听吕后的话(为什么不能成为第二个吕后)(10)

陈阿娇剧照

但汉武帝是什么人,那是整个汉帝国都少有的霸道总裁,怎么可能吃这套。况且这个陈皇后还犯了一个当老婆的大忌。那就是不能生孩子。据《史记》记载:“陈皇后求子,与医钱凡九千万,然竟无子”。花了这么多钱都没治好,在当时医疗水平下,只能算是绝症了。

而自古以来,封建时代都是母以子贵,骄傲的阿娇同学本就背负了巨大的压力,现在又看到卫子夫开始得宠,加上心眼还小,那份冲击我们可想而知。史记的原话是:恚,几死者数矣。看看,史书上说,竟然差点被气死了好几次。

人在急火攻心之下常常就会做出不理智的事,尤其是女人。这点不是攻击女同胞,而是因为女人比较感性,这方面相信无数朋友也会认同。就这样,陈皇后的妒火在熊熊燃烧之下,也导致她做了一件在当时属于大逆不道,悔恨终身的事。史书记载是:挟妇人媚道。

汉朝时期为什么最听吕后的话(为什么不能成为第二个吕后)(11)

什么是妇人媚道?这里解释下,那些在背后嚼舌根子,说大小老婆坏话的不叫媚道。媚道简单地说就是女人之间争风吃醋的法术。有点像巫术,是有一套正规的修炼与仪式的。目的就是要自己得到专宠,更狠的还可以置对手于死地。

比如媚道有个方法之一就是:认为鸳鸯都是白头偕老的,所以鸳鸯一定有一颗白头偕老的心。方法就是把鸳鸯的心挖出来,晾干,挂在身上,就会受宠。这里只是举个例子。媚道的方法很多,有兴趣的可以去查。反正总之比大老婆带人捉奸的效果要厉害很多。

其中最狠的就是要置对手于死地这个媚道,不但比较狠,也比较阴损缺德。看过《原野》的朋友知道,故事里那个瞎了眼的婆婆:大兴他妈,天天拿着个小人用针扎咒儿媳死,就是个例子。这也属于媚道。

汉朝时期为什么最听吕后的话(为什么不能成为第二个吕后)(12)

“骄贵”的陈皇后最不幸的就是采用了这个最狠最阴损的媚道,她找了个巫婆,用最狠的方法诅咒卫子夫,必欲置其于死地。

而媚道这种事在汉朝是绝对禁止的,在社会舆论中比出轨偷人还要可恨,作为皇帝的老婆,失宠你只能忍着,并需要不断在时光中地反省自己,这种事只有那些不遵妇道、性情歹毒的女人才会干。同时这种法术对象要是换成皇帝怎么办?像这种杀人于无形的高科技手段是封建帝王所最担心的,所以才在后来的巫蛊之祸中汉武帝的镇压手段表现得那么血腥,最终连老婆儿子都逼死。

回到陈皇后这里,一贯养尊处优、深居深宫的陈皇后估计是生活历练太少,识人不明,不知道人的那么多花花肠子。结果轻信身边人,事机不密,被人举报。武帝顿时大怒,立即带人围宫,杀掉了那个巫婆,废了陈皇后,立卫子夫为皇后。自此也开创了这句“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的时代。

汉朝时期为什么最听吕后的话(为什么不能成为第二个吕后)(13)

坦白地说,卫子夫在整个担任皇后过程中,历史对其一直赞誉有加的,因为其贤德也令汉武帝极为信任,对其家族成员也大加提拔。卫子夫在世期间,儿子是太子,兄弟和外甥全是执掌兵权的大将,至于家族人员中大小官员封了一堆,在内说话举足重轻,在外手握重兵,整个家族在当时完全是权倾一时,足见武帝对其的信任。

估计以当时卫家的威势,比起当年著名的开国太后吕雉一家来说也不遑多让,甚至风头可能还要盖过不少。毕竟吕家尽是草包,没出过一个名将。所以一直以来有人有个猜测,卫子夫如果不死,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吕后?

汉朝时期为什么最听吕后的话(为什么不能成为第二个吕后)(14)

答案是不可能,原因也非常简单:没那个条件。

先不说她老公的身体太好,六十多岁了都还能生儿子,一生熬死了无数老婆,最后一直活到了七十岁,在当年绝对是罕见的高寿。刘邦虽然也活了62岁,但奈何老婆比他小得太多,按史料推断,吕后应该要小刘邦十五到二十岁,所以刘邦一死便只能让吕后大权独掌。最终独掌大权十五年。

而据史籍记载,汉武帝是18岁时候见到卫子夫的,而此时卫子夫已经是一名亭亭玉立的歌女,所以卫子夫应该小不了汉武帝几岁。而卫子夫自杀的时候年龄应该是64岁左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应该生命也已经没有几年了。所以仅凭此点,她也不具有成为吕后的条件。

最关键的是,汉武帝不光权利欲极强,而且实在是个大狠人。我们可以从后来因为要立钩弋夫人的儿子为太子,为防止吕后专权的教训,随后就把钩弋夫人处死这件事就看得出,这种对自己老婆都轻易下得去手的狠劲连当年的汉高祖刘邦也只能望尘莫及。这也是后来很多王朝实行的“子贵母死制”的由来。

汉朝时期为什么最听吕后的话(为什么不能成为第二个吕后)(15)

汉武帝

自古伴君如伴虎,卫子夫后来在“巫蛊之祸”中选择帮助儿子,相信也是早已看清了武帝的这个本质,并且从钩弋夫人之死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即使没有后来的“巫蛊之祸”引发的事端,武帝也绝不会让卫子夫比自己活得更久。他逼死卫子夫,其实只不过是借了一个由头。其目的其实很明确,那就是防止一切对皇权不利的因素。

所以无论如何,卫子夫的命运已经注定,她自从嫁给汉武帝那一刻起,她就永远不可能成为吕后。在宫中虽然卫子夫贵为皇后,并且一家都为汉室鞠躬尽瘁,但她和她的家族始终也只能是武帝平定天下、管理后宫的一枚棋子而已。

有人曾说卫子夫为人厚道,身上有着很多女性的光辉,如即使斗倒对手,也没有和当年吕后一样残忍地迫害陈皇后。这些行为也成全了她一世贤德的美名。所以仅凭她的性格就成为不了吕后。但我们要看到的是,武帝当时还在,以其的性格也绝对不能容忍后宫有这样的狠毒女人,如陈阿娇的被废就是一例。卫子夫的这些表现,应该是有出于不忍的因素,但相信更多也有不敢的因素。

汉朝时期为什么最听吕后的话(为什么不能成为第二个吕后)(16)

吕后

不信我们可以看看,其实当年的吕后在作为妻子的表现上也堪称完美,对丈夫不离不弃,在丈夫落难的时间里,亲自躬耕,操持家务,小心翼翼地侍奉刘邦年迈的父母,以一个弱女子的身躯独立支撑起这个破碎的家庭,并且为刘邦还经历九死一生也没背叛丈夫。这样的一个女子,如果没有后来发生的事,相信换谁来都不可能不把其归于贤惠之列。

但人性在利益之下就是这么复杂,最后一旦权利在握,并且没有制约的时候,她阴狠歹毒的一面就表现出来了。搞得整个西汉差点大乱。而后来西汉的灭亡,与外戚的专权也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后来的北魏王朝,就严格贯彻了汉武帝的“子贵母死制”的这一思路。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在今天的我们眼中,这些行为都是属于违背人伦的事,但在封建王权之下,一切人性,一切伦理在王权那至高无上的利益之下,都是可以牺牲和陪葬的。卫子夫这个悲情皇后只可惜生错了时代,自古以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女人的命运大都无法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卫子夫的结局,也只能是一种王权之下的必然!

汉朝时期为什么最听吕后的话(为什么不能成为第二个吕后)(17)

惜哉!卫娘,至今在脑海中仍不由时时浮现起,当年在平阳公主府上明眸皓齿、翩翩舞动的卫子夫,那婀娜的身影,那如云的秀发,那是怎样的一种风情!!!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