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13岁学生(安徽13岁男孩凌晨被)
安徽13岁学生(安徽13岁男孩凌晨被)据小男孩反映绑架他的男子大约40岁左右,本地口音,中等身材,身高170左右。小男孩说,男子在 寻找财物未果后,拿着水果刀威胁他 。小男孩告诉对方藏钱的地方,男子在找到的钱包里 拿到大约2000元钱和银行卡等物品 。待男子走后,小男孩打电话给他的爸爸,称自己被人绑起来了。7月1日6时3分定远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报警,一男子称其13岁的儿子在家被人捆绑遭遇抢劫,警方当即赶到现场,案发现场位于定远县一套陈旧的出租房内,室内一片狼藉。一名满脸稚气的小男孩穿一条裤衩、双手被拴狗绳捆绑着、眼中充满恐惧、惊愕。被捆绑的孩子姓汤,今年13岁,定远县某中学的学生。据男孩自述, 7月1日凌晨3点左右,一男子闯进家里,用被子蒙住他的头,随后用绳子将其双手捆绑 。
凌晨3点,被栓狗绳绑在家中,家里门锁被撬掉、啤酒瓶被摔烂、西瓜被刀划烂、抽屉被打开
......难道这是绑架?
8月11日记者从滁州警方获悉这起特殊的“绑架案”终于破案,但是结果却让民警感慨万分,让人难以高兴起来。
13岁孩子遭遇抢劫 被狗绳捆绑家中
7月1日6时3分定远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报警,一男子称其13岁的儿子在家被人捆绑遭遇抢劫,警方当即赶到现场,案发现场位于定远县一套陈旧的出租房内,室内一片狼藉。
一名满脸稚气的小男孩穿一条裤衩、双手被拴狗绳捆绑着、眼中充满恐惧、惊愕。
被捆绑的孩子姓汤,今年13岁,定远县某中学的学生。据男孩自述, 7月1日凌晨3点左右,一男子闯进家里,用被子蒙住他的头,随后用绳子将其双手捆绑 。
小男孩说,男子在 寻找财物未果后,拿着水果刀威胁他 。小男孩告诉对方藏钱的地方,男子在找到的钱包里 拿到大约2000元钱和银行卡等物品 。待男子走后,小男孩打电话给他的爸爸,称自己被人绑起来了。
据小男孩反映绑架他的男子大约40岁左右,本地口音,中等身材,身高170左右。
父亲手机遭“黑客”侵入疑点重重
办案人员调查发现,小男孩的母亲因故已离家出走,其父汤先生忙于工作,就将自己银行卡和取款密码都交给了儿子,他还向警方反映,半年时间内,他的建设银行卡里和手机微信里的钱被盗过四、五次,一共有四千多元,儿子告诉他手机可能被黑客入侵了,他也信以为真。
据汤先生反映,这次被抢的是一张建设银行卡,警方立即通过技术手段,并查清此卡的资金去向,其中有两笔现金充值到一个微信的零钱里,后又被提现到一张中行银行卡中,警方顺藤摸瓜,发现这张中行银行卡也是汤先生的,然而汤先生和其儿子一再声明这些钱都不是他本人花的。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警方调查认为
那个被充值的微信是谁在使用?
这一点成为查清存款去向的关键
但资金流里并不能直接关联出微信的名称和使用人,必须再次通过技术手段,找到这个微信号和使用人。警方一番研判下来,终于查清了被充值的微信号名使用人正是遭到抢劫的小男孩。
心理素质堪称特工引怀疑
汤先生的手机被“黑客”攻击的可能,专案组认为与本案关联不大。但专案组不少成员感叹:一个13岁的小孩刚刚遭到捆绑和抢劫,而对于整个案件的细节描述的如此清晰,心态又是如此的平静,实在叫人不可思议。用一名民警的话来讲,“这种超常人的心态,长大了可以去当特工。”
警方随即与其班主任老师取得了联系,得知这个小孩半年前生病了,请假在家看病,已半年没有来上学,多次与其父亲联系,电话不接,信息不回。再次找其父亲,问他是否知道他儿子已半年没上学,父亲竟然全然不知,问他是否知道他儿子喜欢在网上玩游戏,他说 知道他儿子在网上玩“吃鸡”游戏 。
这时,警方的视频追踪结果也出来了,案发当晚,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目标。分析研判前科人员的活动轨迹,发现贲某抗最近一直在合肥,没有回过定远。走访周边住户,反映案发当晚并没有听见任何动静。
戳穿真相 男孩自导自演“绑架”闹剧
案件侦破举步为艰。警方提出了各种怀疑,一名专案组成员提议做一下试验,看看小男孩能不能自己将自己捆住,他们拿这根拴狗绳体给自己做试验,结果发现完全可以自己绑住自己。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一番调查下来
警方大胆的推测
小男孩自己导演了这场“戏”
接到报案后的第四天,小男孩再次被带到刑侦大队。办案人员再次问及7月1日凌晨发生的事,他依然用平静的口气讲述了自己怎样被人“捆绑”、家中怎样遭到“抢劫”的经过,气定神闲,毫无惊慌。
专案组成员问他这个学期考试成绩怎样,他不加思索地回答说还可以,考了505分。直到办案人员告诉他,已与班主任老师联系过了,知道他一直没去上课,还知道他花了800元买了一条泰迪小狗,到这时他才意识到事情败露了。
孩子被戳穿后,一下子哭了,道出了事情的真相。原来,是他将他充当“黑客”盗取父亲银行卡里钱,发现钱用多了便自编自演了“黑客”事件。最后,他为了能够持续顺利使用父亲的钱,便最终导演了“绑架”事件,为了就是能够随意花钱而不被父亲责骂。
事情终于真相大白!!!虽然此事件因小男孩年龄小,报假案不负法律责任。但专案组成员认为小男孩的所做所为已远远超过一个成年人的认知,其灵感无疑来自于网络,网络上那些负面的东西他们一学就会,让这个不谙世事的孩子走上歧途。
修改“QQ”图像,冒充老师在群里发假的信息;
拉黑其父亲的电话,使老师失去与家长的联系;
利用其父亲的无知,编造手机被黑客入侵钱被盗的故事;
伪造抢劫现场,浪费公安资源......
办案人员表示:“一名13岁的少年,想起来都可怕,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来对社会的危害有多大。”
案子,破了!却没有给民警带来一丝一毫的欣慰。办案民警感慨:孩子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家长、学校,社会都应尽职尽责,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