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场所的安全管理(打造安全管理范本)
三小场所的安全管理(打造安全管理范本)福田区安委办主任、区安监局局长张红军表示 《标准》突出“三小治理” 广而告知“安全底线”、广泛宣传“安全必须” 提升安全治理的整体性、协同性和精准性。《标准》理清了一本法规账 明晰了一本责任账 同时也是一本商家和小微企业的主体责任告知书。福田区委常委、副区长黄伟表示 要聚焦安全治理精细化 走出大型城市中心城区治理新路。福田区以《标准》重塑管理、执法和服务的新框架 坚持管理和服务并重 加快推动安全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全面提升。法治思维“规矩“先行福田区委书记吕玉印表示 “三小”场所管理创新要纳入法治轨道 体现法治思维。把法治权威变为基层执行力和责任担当。通过梳理消化和运用各类法规 可以澄清“三小”场所管理权责的模糊地带 把安全治理从碎片化转向系统化、精准化 从“九龙治水”转向标准引领 权责清晰。《标准》是福田区持续推进“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的一项创新成果。福田区安全
福田安监局的工作人员正在商户中进行安全宣传。
福田区率先制定首个全链条管理文件 出台了《福田区“三小”场所安全标准》,扫码可查看。
深圳新闻网12月29日讯(记者 黄思凌 通讯员 娄卓夫)小档口、小作坊、小娱乐场所被归称为“三小”场所。这些场所因电线乱搭连、消防通道堵塞、产权人违章搭建、安全管理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等原因产生了诸多安全隐患。尤其是小作坊 因准入门槛低、安全投入不足、责任人安全意识淡薄 成为全国各地安全事故多发的“重灾区”。
为贯彻安全发展理念 弘扬生命至上的精神 落实深圳市关于城市安全工作的总体部署 福田区以依法规范管理为抓手 在安全治理模式上率先探路。2018年9月 福田区率先制定首个全链条管理文件 出台了《福田区“三小”场所安全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明确了“三小”场所生产经营必须达到的安全标准 出租人、承租人、使用人的安全管理主体责任 以及违反相关法规的责任追究和处罚标准 是福田区建设高质量安全治理典范城区的又一探索。
法治思维“规矩“先行
福田区委书记吕玉印表示 “三小”场所管理创新要纳入法治轨道 体现法治思维。把法治权威变为基层执行力和责任担当。通过梳理消化和运用各类法规 可以澄清“三小”场所管理权责的模糊地带 把安全治理从碎片化转向系统化、精准化 从“九龙治水”转向标准引领 权责清晰。
《标准》是福田区持续推进“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的一项创新成果。福田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各职能单位 主动进取 迎难而上 聚焦“三小”场所安全治理难题 逐步建立安全意识 推动落实主体责任 实现源头治理和可持续化管理。
福田区委常委、副区长黄伟表示 要聚焦安全治理精细化 走出大型城市中心城区治理新路。福田区以《标准》重塑管理、执法和服务的新框架 坚持管理和服务并重 加快推动安全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全面提升。
福田区安委办主任、区安监局局长张红军表示 《标准》突出“三小治理” 广而告知“安全底线”、广泛宣传“安全必须” 提升安全治理的整体性、协同性和精准性。《标准》理清了一本法规账 明晰了一本责任账 同时也是一本商家和小微企业的主体责任告知书。
福田区地处深圳中心 作为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00万的高度建成区 既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 也有星罗棋布的“三小”场所2万余处。这些场所人员密集、活动集中 也是安全隐患较为集中的区域。依法治理 依规追责 有利于消除“三小”场所安全隐患乱象 保障商户平安经营。
据介绍 《标准》由福田区安委办牵头 福田公安分局消防监管大队、区经促局、区住建局、区城管局、区综合执法局、区租赁局、区安监局协同推进 联合印发 作为安全执法检查的标准和执行指引 内容包括总则、安全标准、主体责任、责任追究四大模块 集操作性、服务性和预警性为一体。
明确经营者“主人翁”意识
建章立制、构建常态化的安全生产监管机制是基础。因此有必要规定构建部门联动、责任明晰的“三小”场所安全管理模式 为安全管理有章可依。为此 福田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从2018年3月起开始前期调研、法规梳理、起草初稿、征求意见、专家论证等工作 全面收集梳理安全管理领域15部法律法规和17项国家、地方标准 涵盖消防、用电、用气、房屋建筑、安全生产、租赁和户外广告7大领域。同时吸收国际先进城市治理经验 最终形成《标准》。其出台在法制、规则基础上明确责任与管理边界 有效帮助辖区基层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克服排查整治工作繁重、隐患辨识专业性强等困难 一本在手 清清楚楚 把“三小”场所管理和执法纳入到法治化、规范化轨道。
根据福田区的实际情况 辖区多个街道通过咨询活动、执法警示、应急演练、送课上门、安全培训等形式 全方位开展“安全生产”系列宣教活动 潜移默化地将《标准》落实到经营生产各个环节 并制作了《标准》简明H5 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上广泛传播 达到相关方“知责任 知风险 知后果”的“三必知”效果。下一步还将向广大经营者印发20000份“三小”场所安全宣传手册 以福田标准推动辖区安全管理再提升 让经营者把“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
强化安全生产监管确保标准落地落实。福田还采用智慧管理 创新性地推出了智慧福田“三小”场所巡查系统 建立隐患整治流转制度 街道网格员、安全员采取上门检查指导和系统跟踪相结合的手段 强化闭环监管。告别了传统的“人海战术”和手工作业 用智能手段推动破解城市治理“顽疾”。
为商户经营安全保驾护航
“《标准》中的消防、用电、用气、房屋结构、生产安全、租赁、户外广告等几大安全标准梳理得十分明确 做到了让大家看得懂、学得好、用得上。”在2018年8月13日举行的培训会上 华富街道的“三小”场所经营人张先生说。
“三小”场所的安全管理工作涉及消防、电力、燃气、安监、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的管理职责。由于相关法律依据比较分散 作为“三小”场所的业主 很难全面熟知这些法律法规。《标准》是一部便于操作的法规指引 解决了经营人、承租人对安全责任信息不对称不清晰的难题 为商户安全经营树规范、立规矩。
针对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安全事故痛点 文件不仅阐明了“三小”场所开展经营活动必须达到的消防、用电、用气和安全生产标准 还纳入了容易忽视的房屋建筑安全、租赁安全和门店广告牌安全标准 为“三小”场所立下一整套“安全规矩” 也为商户经营划出安全红线 明确主体责任。《标准》逐条逐项列出“三小”场所出租人、承租人、使用人在生产经营的同时还应履行的安全排查事务 并严格按照《深圳经济特区消防条例》为小娱乐场所的安全管理“开小灶” 培育相关人员建立“风险自查、隐患自改、责任自负”的安全意识。
依法追究责任 对违规行为划出高压线。通过临时查封、停产停业、取消租赁备案、行政处罚等措施 以执法倒逼安全管理责任落实 达到相关方“知责任 知风险 知后果”的“三必知”效果。
新闻链接:
何为“三小”场所?
本标准所称“三小”场所是指小档口、小作坊和小娱乐场所。小档口是指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下具有销售、服务性质的商店、营业性的饮食店、汽车摩托车修理店、洗衣店、电器维修店、美容美发店(院)等。小作坊是指建筑高度不超过24米 且每层建筑面积在250平方米以下 具有加工、生产、制造性质的场所(含配套的仓库、办公、值班住宿等)。小娱乐场所是指建筑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下的具有休闲、娱乐功能的酒吧、茶艺馆、沐足屋、棋牌室(含麻将房)、桌球室等场所。来源:深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