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小故事画饼充饥(吃百家饭的孩子回故乡)

小故事画饼充饥(吃百家饭的孩子回故乡)是他们养大了我,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让我牵挂的不是那可能早已坍塌的家,而是这个村子里的父老乡亲们。离家二十多年,昔日那三间破土房怕是早以塌了。可以想像出废墟上蒿草有多深,小树有多高。尽管如此,我也要回家。

小故事画饼充饥(吃百家饭的孩子回故乡)(1)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立删

我开着车,车在山涧的公路上飞奔着。

我要回到我的家了。

说家确切的说是要回到我的出生地了。

离家二十多年,昔日那三间破土房怕是早以塌了。

可以想像出废墟上蒿草有多深,小树有多高。

尽管如此,我也要回家。

让我牵挂的不是那可能早已坍塌的家,而是这个村子里的父老乡亲们。

是他们养大了我,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在七十年代,我们这个有着五百来口人的小山村虽贫穷,但很温暖,人都很善良,很有爱。

据说我出生的时候,家里很穷,只有三间茅草房。

据说我外婆带着我娘,娘是个憨傻的哑巴。

后来,在一个冬日里,村里来了个瞎了一只眼的说书先生。

冬天,农活不是太忙,于是就请说书先生说书,那年代,穷乡僻壤,听说书就是最大的精神享受。

说书先生在村里说书,轮流管饭。

后来这个瞎了一只眼的说书先生看上了我的哑娘。

他就成了我外婆的上门女婿。

这个说书先生在我外婆家住了几个月,说是要出门挣钱养家,就走了,但他一走再也没有回来过。

他走了三个多月,外婆得急病死了,留下了怀着身孕的憨傻哑娘。

再后来,傻哑娘就生下了我。

村子里的大娘们都行动起来,怕傻哑娘夜里睡的死压死我,于是大家夜里轮着在哑娘身边照顾我。

我是睡在大娘们的身边,饿了送到哑娘身边吃奶。

就这样,我被大家照顾着长大了。

据说,我的憨哑娘也让我吃了不少苦,因为他憨。

比如,她去串门时抱着我,也不知道颠倒横顺,有时头朝下脚朝上地抱着,不管我哭的死去活来,只管抱着傻傻的走她的路。

比如,有时把我往腋窝里一夹,不管头朝前还是朝后,只管走路。

比如,吃的东西不知道小小的我能不能吃,都往我嘴里塞,我被吃伤很多次。

所以,我的傻哑娘走到那里,村子里的大娘们心都操在哪里。

全村的人都在有意的,力所能及的照顾着我们母子俩。

都觉得我们母子可怜。

在大家的照顾下,我终于长大了。

当我长到会走路以后,今天被张娘带在屁股后,明天是李娘的跟脚狗,谁带我我就在谁家吃在谁家住。

我的憨傻哑娘也是东家一顿西家一餐,这家给一个馒头那家给一个窝头的蹭着吃。

朴实的村民也从不把一碗饭当会事儿,就这样他们养大了我。

我觉得他们都是我的亲人。

到了七八岁,我上了村子里的小学,课本钱是大家凑的,不收我学费。到了星期天,我也力所能及的帮这家放放牛帮那家放放羊,或者帮忙打打猪草。

小故事画饼充饥(吃百家饭的孩子回故乡)(2)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立删

我知道我不能白吃饭了。

到了十三岁,我小学毕业了。初中我是不能上了,因为初中要到很远的地方上,生活费就是一个难题。

谁家都有几个孩子,都靠工分吃饭,谁也不富裕,没有人能再顾上我了。

虽然不能再上学了,但我很感谢村民们对我力所能及的帮助,

没有那些热心的大伯大娘们也许我活不到今天。

再过了些年,我也十六七岁,国家施行责任承包,生产队给我分了地,我带着我的憨傻哑娘开始独立过日子。

村里的伯伯叔叔们帮带着我,教我学种田,庄稼被我打理的像模像样的。

一年下来,我真的能独立了。

再后来,我到一家建筑队打工,跟着建筑队进城来到郑州,

混了几年,我成了包工头。

我抓住一切能学习的机会学习。

我的钱越挣越多,我的圈子也越混越大。

我挤进了开发商的行列,虽然还只是个小小的开发商。

现在,百忙之余,我抽出时间回到我的家乡,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去看看那些把我带大的父老乡亲们。

他们的深恩,我终生难忘。

车子在村子的水泥马路上漫漫的行驶着,"村村通"让家乡的交通便利起来,我却很少看见人影。

终于,我在村中央的大柿树下看到了几个高龄老人,那是养大我的大娘大伯们。

我停了车。

"伯!娘!"

我兴奋的快步走过去。

"拴娃回来了!"几位大娘看到我高兴得不得了。

"呀!拴娃,听说你出息了,好!"大伯们笑的口水都流出来了。

我给他们上了烟,那是我特地为他们买的中华烟。

他们看到我,像看到了久别的亲生儿子一样高兴兴奋。

在后来的谈话中,他们告诉我,村子的生活条件好了,却留不住人,都出去打工了,有的在城里买了房子,很少回来了。有的为了孩子上学也到城里租房住了,都很少回来,村里只剩下些孤寡老人了。

王伯说孩子也让他去城里一起住,但他不习惯,所以又回来了。

……..

站在村头,望着这空旷寂寥的村庄,我百感交集。

社会在前进,生活在变化,我怀着一腔感恩的心在想:我能为我的父老乡亲做些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