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币多少钱(满洲国陶币你见过吗)
陶币多少钱(满洲国陶币你见过吗)说实话,能找的的图片都不是很多。要知道日本在最后的一段时间里真是什么资源都没有,以前日本人的罐头我们缴获以后都是最好的战利品,用来给上级首长,因为都是肉罐肉,到了后来,日本罐头没人要,因为根本就没有肉,而是猪血牛血还加了不少添加剂,根本不是能吃的东西。早期的日本罐头能换银元金条,后期的基本就是喂猪,哈哈瞎说的,总之,陶币是在这种条件下得产物,没有多大的实用价值,不过作为历史的见证品,还是适合于收藏的,由于与瓷器相比少了上釉的工序,陶币的防水性很差,甚至潮湿也会使币损坏,唯一的好处就是重量轻,掉了也摔不碎,最多是掉了角什么的。陶币一共两种面值有五分和一分的,五分的只有1点5克,而一分的只有0.6克。这样的钱币放在兜里,出门遇上雨,回来的时候就不是钱了,说来也挺逗的,可想而知,这样的东西老百姓会认可吗?所以本来发行时间就不长,大概就是康德11年12年两个年份,也就是1945年前后,日本没多久就
话说陶币就是陶土做的币,可能有些人不理解,为啥用土做钱币,前几年我就听过,只不过最近详细看了下,给大家说说。
大家都知道钱币用的都是金属,历史上只有德国和日本两个国家制作和使用陶币。对,就是二战时期的德国和日本,因为面临战争资源的匮乏,不得不将金属全部用来制作军需,而陶币在此时孕育而生。
当时在满洲国已接近抗战尾声,1945年,日本经过试验后,觉得陶币是可行的,于是在满洲国开始制作发行,可是试验归试验,实验的数据可行,但实际使用的体验可是天差地别。我们来看,大家都知道陶瓷是泥土烧制的。陶瓷很硬,不怕磨损,这具备消耗品的特质,但是烧制陶瓷需要1300°的温度,使制作的成本会非常大。所以日本人把温度降低到了900°,这样其实土就没有被瓷化,而是陶土的状态,也就是和几千年前先祖用的陶罐差不多。硬性差了很多。
由于钱币是需要打上文字与图案的,那么这样脆弱的制品一定不会使用大吨位的压铸机来压制,所以陶币的表面文字都是浅打,而且陶土是红色,所以即便是新的陶币,也是给人模模糊糊的感觉。
由于与瓷器相比少了上釉的工序,陶币的防水性很差,甚至潮湿也会使币损坏,唯一的好处就是重量轻,掉了也摔不碎,最多是掉了角什么的。陶币一共两种面值有五分和一分的,五分的只有1点5克,而一分的只有0.6克。这样的钱币放在兜里,出门遇上雨,回来的时候就不是钱了,说来也挺逗的,可想而知,这样的东西老百姓会认可吗?
所以本来发行时间就不长,大概就是康德11年12年两个年份,也就是1945年前后,日本没多久就投降了,再加上不受待见,说以发行量也不大,资料上说计划发行2000万枚,但是到日本投降时,也就发行了200多万枚,而且非常容易损坏,不好保存,所以目前能见到的好品也很少,可能有些东北人家里有,有些东北人也没见过,至于南方人可能很多都没听说过。
我手上还真有一枚,是老人留下的,面值是一分,但是基本上已经模糊不清了,隐约能辨认出中间的面值,至于周围的字真的是连放大镜都看不见,颜色褐红色,周边有损坏,损坏的 地方发黑,听说陶土是辽宁海城的一种土,因为这种土里还有6%的铁,按理说这种含铁量高的矿物应该拿去提炼铁金属,可能考虑到成本比较高,就放弃了吧。
要知道日本在最后的一段时间里真是什么资源都没有,以前日本人的罐头我们缴获以后都是最好的战利品,用来给上级首长,因为都是肉罐肉,到了后来,日本罐头没人要,因为根本就没有肉,而是猪血牛血还加了不少添加剂,根本不是能吃的东西。早期的日本罐头能换银元金条,后期的基本就是喂猪,哈哈瞎说的,总之,陶币是在这种条件下得产物,没有多大的实用价值,不过作为历史的见证品,还是适合于收藏的,
说实话,能找的的图片都不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