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七不出门八不归什么意思(俗话说七不出)
为什么说七不出门八不归什么意思(俗话说七不出)“忠”就是忠心,忠于国家和人民,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人们常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就是这个意思。就算是在封建的古代,忠也不仅仅是指忠于君王,而是对国家要忠于、要有责任感。“悌”就是说兄弟姐妹要友爱、和睦,兄弟姐妹情同手足,一定要谦让有礼,才能家庭兴旺。也许有的人认为,谁离了谁不行呀,生活照样过,但以前柴、米、油、盐、酱、醋、茶,都要一家之主去安排。人们常说“家有千口,主事一人”这也是旧社会的家庭全权制,因此,也就有了“七不出”的说法。“八不归”当然也并不是指初八不回家,而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件事。先人们认为,出门在外,如果这八件事做不好,就不回家。“孝”就是孝顺父母,这是为人子女的本分。正是一代一代“孝
俗语是民间流传的口语,它覆盖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通过代代口传,很容易让人误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七不出,八不归,”是什么意思!
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就是初七不外出,初八不回家,不吉利。初八不回家,其实这是很多人误解了这句话真正的含义。
“七不出”其实,不是说的初七不能外出,先人们的意思是说的是出门前,有七件事没办好不要外出,七件事即:柴、米、油、盐、酱、醋、茶。
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开门七件事,因为在以前的年代,经济落后,人们以农耕为主,除了经商是很少有人出远门的。即使外出往往也都是家里的当家人,也就是一家人的主心骨,如果不把家里的一切安排好,出门也放不下心来。平凡的日子里,最真实的幸福就是柴米油盐醋茶了。
也许有的人认为,谁离了谁不行呀,生活照样过,但以前柴、米、油、盐、酱、醋、茶,都要一家之主去安排。人们常说“家有千口,主事一人”这也是旧社会的家庭全权制,因此,也就有了“七不出”的说法。
“八不归”“八不归”当然也并不是指初八不回家,而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件事。先人们认为,出门在外,如果这八件事做不好,就不回家。
“孝”就是孝顺父母,这是为人子女的本分。正是一代一代“孝”的传承,一个家庭才会不断繁衍,中华民族才会如此生生不息,常言道:百善孝为先。
“悌”就是说兄弟姐妹要友爱、和睦,兄弟姐妹情同手足,一定要谦让有礼,才能家庭兴旺。
“忠”就是忠心,忠于国家和人民,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人们常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就是这个意思。就算是在封建的古代,忠也不仅仅是指忠于君王,而是对国家要忠于、要有责任感。
“信”是指信用,“言必忠信,行必笃敬”,就是说对待朋友要言而有信,对待事情的态度也一定要“言必行,行必果”。
“礼”就是说礼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注重礼节的民族,礼不仅指礼貌,更是指做人做事要遵循礼法。
“义”是指义气,这里的义气可不是说仅仅有哥们义气,重要的是要有正义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愿意帮助他人。
廉”就是廉洁,小到平民百姓不偷不抢不违法,大到官员两袖清风不贪婪,做到公正廉洁。
“耻”是指“羞耻”,就是说做人要知道什么是不合乎道理的事,违背良心的事,不能违背道德以耻为荣。
先人们认为,在外面做事的人没有做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不能回家,因为不仅愧对自己和家,也有辱自己的列祖列宗。
这也是古人做人的八条基本道德准则,违犯了任何一条,都是对不起祖宗,都无脸面对家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谨记于心,严格遵守。
总之,“七不出,八不归”这句俗语,是先人们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真正理解“七不出,八不归”的含义,请不要再把它误解成为“七不出门,八不回家了”,让我们正确理解每句俗语,更积极更乐观地去面对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