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为什么汉字的演变过程是从繁到简(简繁从来不分家)

为什么汉字的演变过程是从繁到简(简繁从来不分家)(一)汉字的历史演变:简繁交替,正俗并行双方各抒己见,好不热闹。图1: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任何架空时代的讨论都是耍流氓。其实要不要恢复繁体字这个问题,我们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可能会更清晰一些,我们分四部分进行讨论一下:从文字的演变看为什么要进行简化?是怎样简化的?简化有哪些利弊影响?我们应当怎样去看待这个问题?

近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有人提交《关于在全国中小学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的提案》,指出简体字“因简害义”“有损汉字的艺术美和规律性,不利于文化传承”, 主张在全国中小学课堂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

一石激起千层浪,问题一抛出来,就引起了激烈的讨论。

支持者甚众,认为繁体字与文化息息相关,而简体字使许多文字失去了造字的意义,无益于传承,恐怕后辈对繁体字的识读都存在困难,最终造成文化断层……

反对者也不少,简化字利于书写、传播,在文化普及上功不可没……

双方各抒己见,好不热闹。

为什么汉字的演变过程是从繁到简(简繁从来不分家)(1)

图1: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

任何架空时代的讨论都是耍流氓。其实要不要恢复繁体字这个问题,我们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可能会更清晰一些,我们分四部分进行讨论一下:从文字的演变看为什么要进行简化?是怎样简化的?简化有哪些利弊影响?我们应当怎样去看待这个问题?


一、从文字的演变看为什么要进行简化

(一)汉字的历史演变:简繁交替,正俗并行

首先必须指出的是,汉字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演变贯穿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历史。就我们目前所知道的,汉字至少经历了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这四个阶段。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由繁入简的过程,其实不尽然,这个过程应该说是结构化、规范化,在这个里面伴随着一定的“简化”,而不能直接说成是“简化”,很多时候甚至可以说是“繁化”

为什么汉字的演变过程是从繁到简(简繁从来不分家)(2)

图2:汉字演变

为什么这么说呢?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资料越来越丰富,作为记录工具的文字,其发展过程是一个从简单到丰富的过程。在远古时代生产活动简单,涉及到的内容也简单,所以需要用到的文字也就偏少,甚至就用简单的“结绳”就能解决。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需要记录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原来那些绳结好像不大够用了,于是人们又创造了各种符号,我们今天在很多出土的陶器上看到的符号,就是一种记录工具。后来随着社会活动规模的扩大,涉及到的生产内容越来越多,需要表达的概念越来越多,语言内容越来越丰富,这些符号作为语言的记录工具当然也是越来越丰富。在这个过程中,符号是“增长”的,属于繁化。而正是这些符号,演化成了后来的“文字”。

为什么汉字的演变过程是从繁到简(简繁从来不分家)(3)

图3:仰韶文化陶器符号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华文明迎来了统一的时代。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甲骨文出现在殷商时代。甲骨文已经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而且用笔、结字、章法这些书法要素也在甲骨书写中有所体现。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从杂乱无章的记录符号到系统严密的甲骨文,这个过程是汉字结构化、规范化的过程。

为什么汉字的演变过程是从繁到简(简繁从来不分家)(4)

图4:殷商时期的甲骨文

往后的历史,我们看到伴随着每一次时代的大变革,文字都会有一次大的变化:原始社会的终结,商朝甲骨文趋于成熟;奴隶社会,周朝金文、大篆得到了巨大发展;封建社会的形成,秦朝"书同文,车同轨",小篆成为官方文字,这一时期由于“奏事繁多,篆书难成”而还产生的一种应急字体——较小篆潦草些的隶书,是统一于民间不登大雅之堂的俗体;汉朝是封建制度成熟阶段,隶书也臻于成熟,这一时期古人还对文字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六书”的造字法体系;往后唐宋元明清历朝历代都是在“六书”规范内衍生文字;到了民国,在救亡图存的形势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其中就包含了简化文字的内容;共和国时代,教育普及,简体字成功普及。

为什么汉字的演变过程是从繁到简(简繁从来不分家)(5)

图5:汉字的演变

细心的读者就会发现,文字的演变跟生产力、社会统治阶级的转换亦步亦趋:从原始部落进入到国家形成,统治意志需要,形成了系统化的甲骨文;从国家形成到宗法分封的奴隶主崛起,青铜器冶炼技术成熟,是金文、大篆;从奴隶制到封建地主崛起,冶铁技术成熟,小篆过渡,隶书定型;从封建社会到共和国,无产阶级走上历史舞台,工业化需求、教育普及等问题日益突出,简体字推广。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甚至可以说,文字的演变本身就是作为生产工具对生产力的适应性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文字的演变过程中,本身就是简繁交替,正俗并行的。

先说“简繁交替”。从原始符号到甲骨文,从春秋战国的诸侯国繁杂文字到秦朝小篆,从繁体字到现代简体字,无疑是一个简化、规范的过程。

但是,我们先不要下定论——从结绳记事到陶器符号,从甲骨文到大篆,大篆到春秋战国中各诸侯国的文字丰富,从小篆的隶定到成熟的隶书,再到隶书两千年日积月累的分化丰富,这个过程中汉字在数量上应该是“繁化“的。

为什么汉字的演变过程是从繁到简(简繁从来不分家)(6)

图6:异体字表

再说“正俗并行“。汉字结构上的自然流变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异体字越来越多,也就是汉字演变说同一个字不同的书写形式越来越多;②笔画的模式越来越多;③书写方式越来越多。

我们知道汉字至少有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多种书写方式,而且在实际应用中,民间又有简化、草化、快写、随便写的现象、要求和趋势,由于各地、各时、各人在简化、草化、快写、随便写时没有统一的规矩,国家又一直没有制定汉字书写的标准,所以一个汉字又产生多种写法,出现了新的异体字,被称作俗体字,与官方用来写史书、习书法的“正体字”并行存在。

这个过程又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汉字形式上的”繁化“,尤其是宋时印刷术的发明,印刷体美观比书写方便更重要,各种繁复的异体字层出不穷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跟大多数人所认为的不一样,这个过程中并不都是朝着“减省“笔画这个方向去的,这个过程的演变一定程度上是朝着更加符合”六书“及书写上的结构化去的,又是一个标准化、规范化的过程,甚至有些字,越改越繁(比如下图)。这有造成了部分汉字结构的”繁化“。

为什么汉字的演变过程是从繁到简(简繁从来不分家)(7)

图7:甲骨文到篆书,再到隶书,这个过程也有很多字更加复杂了

由此,我们知道,汉字的演变就是适应社会发展的自然过程,其发展过程是简繁交替,正俗并行的。简体繁体,两者本是同根生,不同时代,不同场合互为补充,不是对立的。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文字本身的演变就是文化发展的表现,并不会造成文化传承上的断层。就像汉字从甲骨文到篆书,再从篆书到隶书的过程中,也历经千年,也失去了汉字最初的“象形“性,但并没有影响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没有断层。

现代人对于“文化断层“的感受,不是”简体字“造成的,而是因为我们现代社会主流价值观与传统儒家文化本就不是一个体系造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得到更多的重视,与现代价值观融合发展,我们这种”断层感“就会逐渐消失了。

(二) 近代文字简化运动的历史原因

繁体字体系完备,为什么近代要进行简化?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汉字简化工作是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的。实际上近代汉字简化工作始于民国时期。我们知道当年的新文化运动是为了“救亡图存“,一方面是白话文的推广,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文字简化的思潮。钱玄同、黎锦熙、赵元任、林语堂、汪怡、周辩明、鲁迅、胡适、劳乃宣、章太炎、瞿秋白、吴玉章等等很多大师,都主张简化文字,甚至是推行拼音文字。

今日欲救中国,非教育普及不可;欲教育普及,非有易识之字不可;欲为易识之字,非用拼音之法不可。——劳乃宣

为什么汉字的演变过程是从繁到简(简繁从来不分家)(8)

图8:钱玄同与鲁迅都曾是文字简化运动的倡导者

为什么“非有易识之字不可“呢?因为繁体字真的很“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数量多。据统计,繁体字的数量已超过九万个,这么庞大的数量,哪怕是博学鸿儒,估计也没有人能认全。其次是笔画多,往上有一个很多人说的梗叫“憂鬱的臺灣烏龜”(简体字:忧郁的台湾乌龟),当然不是所有的繁体字都这么夸张,这个梗本身不能说明什么,不过繁体字明显笔画多难以书写是显而易见的,甚至草书的兴起就是为了解决书写的问题。最后是异体字多,各种版本的字体让眼花缭乱,比如说孔乙己“茴香豆的’茴‘有四种写法“。繁体字的”繁“不仅是大陆人怕,其实台湾人也怕,马英九”识繁用简“说的不正是这个事吗?蔡英文在2008年写给当时在押的陈明文一封公开信中,简体字也随处可见。连台湾人都在用简体字,繁体字难以书写可见一斑。

为什么汉字的演变过程是从繁到简(简繁从来不分家)(9)

图9:蔡英文在2008年写给陈明文一封公开信中,简体字比比皆是

在亡国灭种的紧迫局势下,有识之士为了普及教育,提出简化文字的主张。简体字的真正推广落实是在建国以后,这是很多人认为简体字是共和国时期的产物的原因。

建国后的文字改革,其实一开始是往拼音文字方向去改的,这也是什么我们现在学习的文字读音是用拉丁字母书写的原因。毛主席还说过“中国文字改革的方向要走向世界各国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现在通行的简体字,其实是一个过渡产品。至于为什么后来没有往这个方向去走,甚至废除了第二批简体字呢?个人认为主要由以下几点原因:一是随着教育的推广普及,人们的教育水平得到提升,发现“一简字“已经够用;二是”二简字“简化用力过猛,不符合实际生产的需要;三是随着国力发展,越来越自信,意识到拼音文字并不具备太多优越性。

为什么汉字的演变过程是从繁到简(简繁从来不分家)(10)

图10:使用二简字的宣传海报(字为“预防肠道传染病”)


二、现代汉字是怎样进行简化的

民国时《第一批简体字表》,有三条选字原则:①以述而不作之原则;②择社会上比较通行之简体字,最先采用;③原字笔画甚简者,不再求简。

建国后,中央教育部社会教育司重新考虑了简体字的选定原则,决定完全根据"述而不作"的精神选定简体字,并适当注意缩减通用汉字的数目,把异体或可以相互通用的字尽量合并,于1951年拟出《第一批简体字表(初稿)》。

简单点说,汉字简化主要采用了“草书楷化” 、“合并字”、 “选取笔画较少的异体字” 这三种方法。

1953年毛泽东指出:“作简体字要多利用草体,找出简化规律,作出基本形体,有规律地进行简化。汉字的数量也必须大大减缩。只有从形体上和数量上同时精简,才算得上简化。”所谓“草书楷化“就是借鉴行书、草书进行简化,比如说”東”作“东”, “專”作“专”,就是借鉴了这种手法,很大一部分简体字来自于这种“书法贡献”。如书圣王羲之就用过:东、岂、试、为、缅、临、终、张、时、将、见、当、孙、扬、实、尔、鲤、鱼、与、诏、长、乐、陈、来、诚、绝、顾、灾、宽、饮、谢、杨、学、万、发、问、怅、颐、视……

为什么汉字的演变过程是从繁到简(简繁从来不分家)(11)

图11:书法字体在汉字简化中的“草书楷化”举例

“合并字”就是多字合并成一个字,如“了”( 了結)、 “瞭”( 瞭解)合并成“了”, “斗”( 星斗)、 “鬥”( 奮鬥)合并成“斗”,“ 云”( 人云亦云)、“雲”( 雲霧)合并成“云”……这种手法一直最受批评,平白增加了不少多义多音字,有的时候还会造成歧义。

为什么汉字的演变过程是从繁到简(简繁从来不分家)(12)

图12:“合并字“方法举例

“选取笔画较少的异体字”就是在众多异体字中选取笔画较少的作为规范用字。这种方法对于异体字较多的情况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在三种简化方法中最受欢迎。

为什么汉字的演变过程是从繁到简(简繁从来不分家)(13)

图13:“选取笔画较少的异体字”方法举例

此外,简化方法还以采用古体字(如网、从、众、灾、气等)、同音声旁替换(如忧、、构、织、钟等)、新造形声字(如惊、响、护、矾、霉、碱、袅、丛等)、加入声旁(如担、胆、捶、锤、酝、运、迟等)复杂部件更换(如肃、萧、渊、积、跃、茧、庆、琼等)、削除部分(扫、妇、恳、垦、纵、盘、奋、夺等)多种手法作为辅助。

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到,汉字的简化不是无中生有,也不是生搬硬套,它是脱胎于繁浩的繁体字海当中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减省”优化,大部分的简体字历史都在千年以上,有些甚至比繁体字历史更为悠久。可能它有不合理的地方,但是总体来说,它是有根据的,是一次合理的文字整理活动。


三、简化造成了哪些利弊影响

简化字运动的效果突出。1964年,文改委编印了《简化字总表》,此表分为3个表。第一表收录了352个不作偏旁的简化字,第二表收录了132个可作偏旁的简化字和14个简化偏旁。第三表收录了1754个简化字,是应用第二表的简化字和简化偏旁,对基本上以《新华字典》收录的8000个汉字进行类推简化,它把2235个汉字从平均16.03个笔画减省到10.3个笔画,学习起来和书写起来都方便了许多。据称,在扫盲试验中,简体字的扫盲效果比传统汉字要高出20%。

新中国成立之初,文盲率高达80%,小学实际入学率不到20%,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只有11.7万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仅为1.32%。1949年至1965年的10多年间,共有近1亿青壮年文盲脱盲,文盲率迅速下降至38.10%。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2015年,中国的文盲率已降低至3.6%。把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简体字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什么汉字的演变过程是从繁到简(简繁从来不分家)(14)

图14:1949年至2000年全国15周岁及15周岁以上文盲人口和成人文盲率变化表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汉字简化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有两点:

一是用力过猛,破坏了部分汉字构成的规律性。如“草书楷化”中,很多符号的滥用,导致部分简体字的结构毫无逻辑、规律可循,让人困惑。如“又“部:对(對)、邓(鄧)、观(觀)、仅(僅)、叹(嘆)、鸡(雞)等;“乂“部:风(風)、赵(趙)、区(區)、冈(岡)、义(義)等……又有“合并字“中,造成一简对多繁,一字多音多义且毫无关联、歧义等情况比较多,如”干“合并了”乾“、”幹“;”丑“合并了”丑“和”醜“等,虽然较少了字数,但一字多音多义且容易歧义。

二是标准执行不彻底,把原本关联的字分化,造成混乱。如“瞭解“简化成了”了解“,“瞭望”却不简化。

但这些缺点相对于其巨大贡献来说,当是瑕不掩瑜,我们应当辩证地去对待这些问题。在保持现有简体字基本稳定的情况下,针对以前简化过程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改良优化。

为什么汉字的演变过程是从繁到简(简繁从来不分家)(15)

图15:草书这种“又”代万物的方式在简化字中非常多


四、恢复繁体字怎么看?

总而言之,对于恢复繁体字有无必要这问题,我们认为不应当因噎废食,不必大张旗鼓。

简化和繁化在汉字史上都是大量存在的普遍现象,应该把汉字看成一个系统,追求整个系统的优化,而不是片面的简化、繁化。

对于简繁之争本身,我们从几个角度看:

(一)、以历史的眼界看,简体繁体字本就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应当看到各自的优越性与局限性,两者本就一体,不是对立关系

(二)、以发展的眼光看,往后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字还会继续发展,当下颜文字、表情包等就是发展的迹象,文字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应当顺应社会发展而演变,而不是因循守旧。

(三)、以理性的眼光看,不要高估了繁体字的表意能力,没有经过学习,再博学的文字专家也不敢说随便一个繁体字就能准确“见字知意”,比如同样是“心中”,为什么“忡”表示“忧心”而“忠”表示“忠心”?同样也不要高估简体字的便利性。字是工具,无论作为传承工具还是记录交流工具,人才是使用它的主体。人是活的,当扬长避短,取而用之,而不是受其限制。

(四)、多做常识普及,文字专业人士可以多做常识性的科普,让有志于文化研究的后生能快速入门,才是正道。至于放到中小学课本上去推广繁体字的识读,一来增加了孩子们的学习成本,二来不是每个孩子都对文字简繁演变感兴趣的,文字学更是专业的研究方向,没有必要如此推广。让教育的教育,研究的归研究,艺术的归艺术。

(五)、有人说简体字割裂了大陆与港澳台的联系,实在是大错特错。地区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综合实力的博弈,历史的经验教训一次次告诉我们,你若强大,万邦来朝,你若落后就要挨打。这就像谈恋爱一样,对方不想跟你在一起,性别不合都是理由。简繁体字之分,从来就不是大陆与港澳台同胞沟通的障碍,相反,其实这些地区本身就简繁并用,两者并行不悖。眼界再放宽一点,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分量越来越重,将来汉字也将走向世界,更简单易学的简体字必然扮演重要角色,其实不仅仅是我们,美国也曾简化了英语,日本也曾简化汉字,德国战后也进行了新正字法,文字的简化不是我们种花家自己在做。撇开发展谈文字,不看前面看后面,难免有所偏颇,本末倒置了。



(注:文章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