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话红楼为人处世篇(老零聊红楼僧道搭配)
大白话红楼为人处世篇(老零聊红楼僧道搭配)“雪澌澌”是形容下雪发出的丝丝的声音,老零才疏学浅啊,第一次见这个象声词时还觉得挺怪异的,后来才知道“雪澌澌”出自唐朝诗人王建的《宫词一百首》,这哥们挺能写的哈。其中第五十五首写的是“月冷江清近猎时,玉阶金瓦雪澌澌。浴堂门外抄名入,公主家人谢面脂。”唉,我又要赞曹公博学了,一句谶语居然都能找出典故来,还是这么冷门的诗,实在是了不起啊。当然此时的甄士隐是完全听不懂什么“有命无运”的,他觉得这俩人儿肯定是有什么大病,就没理他们,转身想进屋。僧人就大笑着念了四句言词:“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菱花空对雪澌澌是说将来英莲改名叫香菱了,跟了薛蟠。莲花和菱花都是生在夏天的花,碰到了雪,那可不就冻死了嘛。甄士隐的女儿甄英莲,我们都知道她名字的谐音是“真应怜”。僧人说她有命无运。命是指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宿命;而运是后天的,是人生走过的路程。英莲的命还不错,她家虽算
大家好,我是零之笔记。咱们继续细读红楼梦第一回。上回书说到甄士隐在梦中见到一僧一道,随着他们来到太虚幻境的入口,但他是一介凡人,没资格进去,于是“忽听得一声霹雳,有若天塌地陷,”他就醒了。醒来后看到烈日炎炎,芭蕉冉冉。这些都是不祥之兆。当然他肯定是一无所知了。
醒来后,他就抱着女儿在门口晒太阳。这时就见一僧一道来了,这里重点描写了一下他俩在人世间行走时的样貌,一个癞头跣足,一个跛足蓬头。癞头和跛足是他们的特征。后文中多次出现的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应该就是他们两个。
这僧人见了甄士隐就说:“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好家伙,一见面就这么说人家孩子,还说“舍我吧”,就差明抢了。这也就是甄士隐脾气好,要换别的人家,估计就放狗咬他了。
其实二位大仙在梦里提点过甄士隐,说关键时刻不要忘了我们俩。但甄士隐醒来时就把梦里的事给忘了,鱼的记忆了属于是。再一个梦里的一僧一道肯定也不是这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样儿,咱也不知为什么很多大仙总要变得又脏又丑的来度化世人,你要打扮得仙风道骨一点,说的话的可信度说不定还能高一点,对吧?可能这个扮丑也是对被度化者的一项考核吧,就看你是不是以貌取人。
甄士隐的女儿甄英莲,我们都知道她名字的谐音是“真应怜”。僧人说她有命无运。命是指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宿命;而运是后天的,是人生走过的路程。英莲的命还不错,她家虽算不上大豪门大贵族,但衣食无忧肯定是没问题的。但她的运就很差了,先是被拐子拐走,后来卖给了薛蟠,最后很可能是被夏金桂虐待致死。
按理说一个人的命是改变不了的,你决定不了投胎在谁家,对吧?但运是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来争取的。然而在那个时代,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想要改变自己的运也是很难的,即使有所改变,大多也不是由自己决定的。男人还可以去考个科举,做做生意,而贫苦人家的女孩子能干吗呢?用李嬷嬷骂袭人的话说“好不好拉出去配个小子”。袭人家其实远不算穷苦了,袭人也是贾府里出类拔萃的丫头,但假若主子真的要把她配个小子,她也无力抗争。香菱那么努力的学诗,但即便她的诗比薛林写得都好了,又有什么用呢?还是改变不了她的运,最终还是会被夏金桂害死。
所以在僧人说英莲有命无运这里,有一条批语说“看他所写开卷之第一个女子,便用此二语以订终身,则知托言寓意之旨,谁谓独寄兴于一情字耶?”批书人在这里提醒读者,不要以为这部书就是谈情说爱啊,它是在为闺阁立传,为被束缚、被压迫的女儿家鸣不平啊。
当然此时的甄士隐是完全听不懂什么“有命无运”的,他觉得这俩人儿肯定是有什么大病,就没理他们,转身想进屋。僧人就大笑着念了四句言词:“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菱花空对雪澌澌是说将来英莲改名叫香菱了,跟了薛蟠。莲花和菱花都是生在夏天的花,碰到了雪,那可不就冻死了嘛。
“雪澌澌”是形容下雪发出的丝丝的声音,老零才疏学浅啊,第一次见这个象声词时还觉得挺怪异的,后来才知道“雪澌澌”出自唐朝诗人王建的《宫词一百首》,这哥们挺能写的哈。其中第五十五首写的是“月冷江清近猎时,玉阶金瓦雪澌澌。浴堂门外抄名入,公主家人谢面脂。”唉,我又要赞曹公博学了,一句谶语居然都能找出典故来,还是这么冷门的诗,实在是了不起啊。
后来老零查资料时偶然发现,早在南北朝时,诗人沈约所作的《昭君辞》就有“朔方正月雪澌澌,单于策马至京西”这样的诗句。可见“雪澌澌”是一个文学中常用的形容词,并非某个人的发明创造。请恕老零孤陋寡闻,向大家道歉。
下面两句“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字面上看,这是预言接下来要发生的两件大事,一是英莲在元宵节后丢失,二是甄家遭遇火灾。这个本来指向很清晰,没什么好研究的。但批书人在这里写了两条批语,一下就把事情搞复杂了。
我们先看第一条批语,他在“好防佳节元宵后”这里写道,“前后一样,不直云前而云后,是讳知者”。就是说,作者写这件事发生在元宵节后,而不是在元宵节前,是因为他有所顾忌,想要避讳知情人。这就怪了,无论书中写什么情节,这不过是小说而已,有什么可知情不知情的呢?而且避讳的还不是这件事情本身,而是元宵节前或后这个时间点。所以有人猜测啊,说这里其实指的是现实中的曹府被抄家,是发生在元宵节之前,所以曹雪芹怕有些知情人看到之后产生联想,或者是怕家里人回忆起往事而伤心,所以在小说里把“烟消火灭”写在了元宵节之后。
理论上来说这个可能性确实是存在的。因为现实中皇帝下旨抄曹家是在雍正五年的十二月下旬,我记得应该是在二十四日左右,那时候传旨又不能拍电报,只能一站一站从北京传到南京去,等到了地方,再做准备,再动手,可能也就差不多到正月十五了。当然这只是一个猜测啊,毕竟这只是一条批语,不是作者亲自写的。即便理论上存在可能,但老曹到底有没有“讳知者”这个意思,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再看下一条批语,在“便是烟消火灭时”这里写道:“伏后文”。假若这个后文指的就是英莲被拐,甄家被焚,那就是这一回里发生的事,我们翻不了几页书就看到了,这也未免“伏”得太浅了吧?红楼梦里有不少类似于“伏后文”这样的批语,那是真的伏得挺深的,很多都伏到八十回后去了。所以这里所说的“后文”,也可能指的是某件很靠后的事情。那么我们再结合上一条批语来看,有没有一种可能,小说里的贾府与现实中的曹府一样,都是在元宵节前被抄家呢?可惜八十回的内容我们看不到了,也只能作为一个推测了。
另外这个“伏后文”,有人认为伏的是英莲的最终结局,她的死亡时间是在元宵节之前。这个当然也有可能,但老零有个小疑问哈,一般形容一个女孩子的死,都用“香消玉殒”、“珠沉玉碎”这样比较伤感、比较委婉的词。而“烟消火灭”,这阵仗好像有点大了,更像是用来形容一个家族的崩塌的。而一个无足轻重的香菱的死,会使一个家族“烟消火灭”吗?当然这个可能是老零过于钻牛角尖了。其实这都是两条脂批惹的祸,要是没有这两条批语,咱们就只理解它的字面意思,就是预示着英莲被拐,甄家烟消火灭,那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好吧,感觉我说了一大串废话,咱们还是接着往下看吧。
在僧人念完谶语后,甄士隐有那么一瞬间的迟疑,想要问个究竟,但最终还是没问。人生就是这样,一刹那的错过,那可能就是永恒的遗憾哪。这时道人对僧人说,咱俩就在此分手,各干营生去吧。请注意啊,从此之后,一僧一道就真的各自干各自的事去了,很少再同时露面了。后来带着甄士隐离家出走的是道人;给贾瑞风月宝鉴的是道人;尤三姐死后,来度化柳湘莲的也是道人。而林黛玉三岁时,想要化她出家的是僧人;给薛宝钗冷香丸药方的、送给她“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个字的也是僧人;只有第二十五回宝玉和凤姐被魇了的时候,僧道同时出场了,他们一起来见见老朋友“蠢物”。
所以我们可得出一个结论,与宝黛这段前世孽缘相关的,出面的都是僧人;宝钗当然是这段孽缘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说难听点,说她是搅局者也行,所以和宝钗有关的事也是僧人在忙活;而度化那些边边角角的外人的,出面的都是道人。
两人为什么这么分工呢?其实在前文中就已经有所提示。我们回看甄士隐在梦里见到一僧一道那一段情节,道人问僧人,你带了这个蠢物打算去哪儿啊?僧人便给他讲了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这段故事,道人就说,“趁此你我何不也去下世度脱几个,岂不是一场功德?”
可见关于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的事,道人起初是不知道的,需要僧人告诉他,只有僧人了解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所以,这次在甄士隐家门口分手之后,作为前世情缘的知情者,僧人自然是负责做主线任务了,和钗黛有关的事都是他来处理。而道人就只能打打辅助,去处理贾瑞、柳湘莲这些支线。
此外还有一个规律,估计很多朋友也都注意到了,那就是僧人度化的对象,英莲宝钗黛玉等,都是女子;而道人度化的对象,甄士隐贾瑞柳湘莲,都是男人。两人在第二十五回一同出场那次,救的是宝玉和凤姐,救助对象恰好是一男一女。可见二人分工明确,不仅分主线支线,还分性别。这肯定也是作者的有意设计,但他偏偏不明说,要我们读者自己去琢磨去总结。这老曹真是蔫坏蔫坏的哈。
继续往下说,这里一僧一道即将分手,各干营生,约好了三劫之后在北邙山碰面,再一起去太虚幻境消号。北邙山位于洛阳,是历朝历代诸多帝王将相的埋骨之所。最后在北邙山碰头,就是一切都已终结的象征,“荒冢一堆草没了”那个意思。这个本来没什么好说的,但结合“三劫之后”这个时间点,就耐人寻味了。批语这里注释,说一劫是三十年,三劫就是九十年。看一僧一道那意思,感觉是在说这个故事的完结是在九十年之后了,所以要到那个时候才去太虚幻境消号。那这个时间跨度可真是不短啊。此时此刻,僧人正带着蠢物去找宿主,说明贾宝玉即将出生。而贾府被抄是贾宝玉十几岁的时候,按理说应该已经接近结局了。难道贾宝玉或是其他什么重要人物活到了九十岁吗?那此后的七十几年又发生了什么呢?
也有人认为,这个“三劫”不是指时间,而是劫难。就是说贾宝玉或其他什么人要经历三次大的劫难后,这个故事才告终结。作为一种猜想,这个当然也是有可能的,只是与批语的意思不搭。当然批语是批语啊,它不能看做是作者原意。可惜随着原稿佚失,结局究竟怎样我们看不到,这个“三劫”究竟指什么,可能永远也没有定论了。
这里顺便提一下啊,红楼梦里有很多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老零之前提到了很多众说纷纭的问题,之后肯定还会有很多。比如曹雪芹究竟是曹頫的儿子还是曹颙的儿子啊,比如这里说的“三劫”究竟是时间还是劫难啊,老零虽然有自己的判断,或者说有自己的倾向,但一般不直说。有些问题我的理解可能和别的专家或大V不一样,但我也不会说我的答案就肯定是对的。老零只是把各种可能性列举出来,由大家自行选择。今后我也还是会这样做。当然有些过于离谱的说法我是不会提的,即使提,那也是用来批判的。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我觉得啊,既然很多问题没有世所公认的答案,那么我认为对的 凭什么就一定是对的呢?我要是下定论,那不是误导人么?更重要的是,很多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那它就是个开放性的问题,每个人的经历、性格、心境不同,他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他的选择也就会不一样。所以对于这种问题,老零都是尽量列举,少下定论。因为我的选择不重要,其他人的选择也不重要,你自己的答案,最重要。
这一僧一道走后,甄士隐有点后悔了,觉得应该去问个究竟的。这时,本回的另一重要人物,贾雨村就出场了。之前我们讲过甄士隐名字的出处与含义,君子之道费而隐,啧啧,那真是妙不可言。贾雨村也是一样,他的名字也绝不仅仅是“假语存”这个谐音那么简单。那么贾雨村的姓名究竟有何妙处呢?接下来的故事里他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待……呵呵,有点不好意思哈,这一期居然只讲了半页书的内容。大家请轻喷,老零会尽快出下一期。请大家轻抬玉手一键三连,点个关注随个赞,感谢大家的支持!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