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河源千年古村落(河源传统村落探访⑥)
广东河源千年古村落(河源传统村落探访⑥)文风浓郁英才辈出,敌后抗日业绩出色古屋内雕梁画栋,石雕木雕相得益彰。雕刻工艺精湛,玲珑剔透,繁而有序,栩栩如生。表面所镀金漆,虽经数百年光阴侵蚀,至今仍金碧辉煌。明朝年间,大坝村祖先骆聪从龙川迁徙到大坝村繁衍生息。历经500多年的历史变迁,村中仍有保存完好的大夫第、文林第、保世滋大屋等古民居20多处。和平县东水镇大坝村文林第正面。这些古建筑大都是府第式建筑,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至2000平方米左右。建筑均为砖、木、石结构,硬山顶,角楼歇山顶。三进二横或者三堂四横布局,部分建筑还在屋后建有两个三层角楼。房屋从前到后每进都依次增高30厘米至50厘米。正门凹肚式门廊,月梁上浮雕鲤鱼跳龙门图案,穿斗上浮雕花卉图案,镀金漆。青石门框、门墩。门框上两角浮雕鳌鱼图案,两侧各有九个方孔,用于穿横栊。门厅设仪门,下天井宽而大,铺方石砖,中有二级阶梯通往中厅,两边有廊,两侧有厢房,厢房用木屏风间隔。中厅混用
和平县东水镇大坝村环境优美,四周青山环抱,绿水萦回,东江、浰江在这里交汇,上至江西,下至惠州、东莞、广州的船舶在这里聚散。发达的水上交通带动了村民富庶,大兴土木建起众多粉墙黛瓦的屋舍、飞檐翘角的祠宇、幽深清澈的古井、宛转回旋的古道也就顺理成章。
和平县东水镇大坝村传统村落一字排开,颇有气势。
大坝村被认定市级历史建筑15处、县级历史建筑20处。传统建筑占村庄建筑总面积的62%。
逾20处古建筑体现往日辉煌
明朝年间,大坝村祖先骆聪从龙川迁徙到大坝村繁衍生息。历经500多年的历史变迁,村中仍有保存完好的大夫第、文林第、保世滋大屋等古民居20多处。
和平县东水镇大坝村文林第正面。
这些古建筑大都是府第式建筑,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至2000平方米左右。建筑均为砖、木、石结构,硬山顶,角楼歇山顶。三进二横或者三堂四横布局,部分建筑还在屋后建有两个三层角楼。房屋从前到后每进都依次增高30厘米至50厘米。正门凹肚式门廊,月梁上浮雕鲤鱼跳龙门图案,穿斗上浮雕花卉图案,镀金漆。青石门框、门墩。门框上两角浮雕鳌鱼图案,两侧各有九个方孔,用于穿横栊。门厅设仪门,下天井宽而大,铺方石砖,中有二级阶梯通往中厅,两边有廊,两侧有厢房,厢房用木屏风间隔。中厅混用山墙搁檩和穿斗挑梁,脊枋上浮雕双龙图案,金枋、檐枋浮雕花鸟图案,镀金漆。厅前檐柱有侧屏,青石裙板上浮雕夔龙图案,格心上镂雕梅兰菊竹、松鼠、鹿、狮子、鸟等图案。上厅脊枋浮雕双凤戏珠图案,镀金漆。上中厅有过道廊通往横屋,横屋前有二天井,中有廊庑。门前有卵石铺成的街道与半月形池塘。
古屋内雕梁画栋,石雕木雕相得益彰。雕刻工艺精湛,玲珑剔透,繁而有序,栩栩如生。表面所镀金漆,虽经数百年光阴侵蚀,至今仍金碧辉煌。
文风浓郁英才辈出,敌后抗日业绩出色
大坝村民勤于耕作,精于经商,更注重崇文重教。明清两朝,大坝村人考中举人1名、贡生12名、秀才119名,现存的10多对石柱桅夹,见证了大坝的人文荟萃。
清朝拨贡树猷公,于光绪17年创建和平县第一个考棚,民国8年创设中学,是和平中学第一任校长。民国24年,骆姓仿孟公创办私立四联初级中学(今四联中学),为和平县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大坝村以特有的人文优势和区位优势,成为和平地区有名的抗击日寇的堡垒村,中共和东区第一个支部成立于该村。1957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大坝村成为抗日游击区——
1939年,中共东水大坝党支部成立,这是和东区最早成立的党支部。支部成立后,吸收了20多位乡亲入党,并秘密开展活动。
在大坝党支部秘密配合和支持下,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第七分团于1939年底前来东水大坝等地上演抗战话剧、演唱抗日歌曲,“妻子送郎上战场,母亲叫儿打东洋”歌声到处响起。
1940年,东水大坝党支部根据龙川中心县委指示,接应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以大坝村为据点,开办夜校,宣传党的抗日主张。
在部队给养最困难时期,大坝党支部地下党员想方设法给予支援,帮助部队收藏枪支弹药,掩护部队人员,出色完成上级交办的重要任务且未被敌人查出暴露任何蛛丝马迹。
《浰江船谣》传唱浰江东江珠江流域风物逾200年
在大坝村500多年繁衍生息,骆氏族人借助一年四季都可以通航的东江和肥沃良田,以撑船经商种田为本,成为当地有名的“水上人家”。他们往返于和平与广州 漂泊生活在浰江、东江、珠江水上,为了消遣船上生活的无聊时光,同时为了提醒船工辨别水路,预知险滩暗礁,保证行船安全,他们世代传唱水路歌谣——当地民众称之为《浰江船谣》。
《浰江船谣》流传至今已有200多年,主要在浰江河畔撑船人群传唱 浰江流域“水上人家”大都会唱,其中大坝村“水上人家”传唱《浰江船谣》最具代表性。
和平县东水镇大坝村一些传统建筑的门墩门柱门楣墙壁等仍是原先建设的物件和模样。
《浰江船谣》分为“下水路歌”和“上水路歌”。“下水路歌”是撑船人从浰江上游和平县合水码头顺水行船而下至广州,以沿途风光、地名、民俗、传说、水路特点等为题材吟诵而成的船谣。“上水路歌”是从广州溯江而上吟诵的船谣 内容与“下水路歌”大同小异。
《浰江船谣》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间口头文艺,是九连山区客家人中的“水上一族”在特定的生存状态下,对沿途事物的感知,对撑船生活的感悟,对漂泊人生的感慨,是师徒相授、老新相传、伙计相诵的“流行歌”,是具有原创性的平民化、方言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和平县东水镇大坝村传统民居横梁上的雕刻镀金漆,历经世世代代风雨,依仍金光闪闪。
《浰江船谣》大胆运用了以地名的谐音说事描物的创作手法,是昔日浰江河畔客家撑船人水上生活的生动写照,记录着他们复杂的情感及撑船人生的苦辣酸甜。“离家行船半月多,想崽想女想老婆”“山高水企(急)好艰难”“船上未搭女子客,今日和尚食白粥”…… 绵绵思念、声声苦叹、隐隐无奈等尽现船谣。《浰江船谣》是研究浰江、东江、珠江流域民俗文化极具价值的史料。
和平县东水镇大坝村的传统民居无人居住长出了荒草。
延伸阅读一
骆氏宗祠简介
位于田心自然村,始建于清代,骆氏六世祠堂。坐东北向西南,土木砖瓦结构,砖石墙脚,硬山顶,原为三堂四横布局,现横屋已全拆除,只剩正中上厅、下厅与斗门。总面阔三间8米,总进深二间(中夹天井)16米,建筑占地面积855平方米,连同余坪、池塘总建筑占地面积1950平方米。
清朝道光、光绪年间骆氏族人和骆氏友人献立的考取功名、祝寿等牌匾。
下厅前有前院照墙。上厅脊枋、金枋、檐枋上浮雕双凤戏珠与花鸟图案,设神龛,供奉骆氏历代始祖。斗门朝北,凹肚式,红砂岩门框、门墩。门上墨字“族衍东塘”四字。厅前有半月池塘,沿塘两边竖立着10对石桅夹,其中二对已残断。石桅夹上字迹散漫不清,仅可辨出光绪、咸丰年等字样。
骆氏宗祠对研究骆氏落居大坝村历史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骆氏族人捐资建设和平县立中学获中华民国广东省政府奖状。
延伸阅读二
大夫第简介
始建于民国。坐东北向西南。堂横式建筑,三堂两横布局,高一层,北角建有三层高角楼。土木砖瓦结构,硬山顶,角楼歇山顶,棱角牙砖叠涩出檐,灰瓦面,垒瓦为脊。墙体搁檩承重,砖石墙脚,泥砖墙,表面批抺灰浆。屋内石灰三合土铺地。总面阔34米,总进深25米,建筑占地面积850平方米,连同余坪总占地面积1350平方米。
正面一排三门,凹肚式,三开间,穿斗挑梁,圆形红砂岩檐柱,鼓形花岗岩石柱础,花岗岩石门框、门墩,门当上浮雕篆字“福寿”。门厅设木仪门,四开门叶已失,门额上饰菱格花。
中厅前有轩廊,穿斗挑梁,方形红砂岩檐柱,檐柱两边有侧屏,装饰浮雕花卉的红砂岩裙板与镂雕蝙蝠花鸟的木质格心。后设木质屏门,两侧浮雕凤凰花卉图案,脊枋、金枋、檐枋上浮雕双凤、花鸟图案,均镀金漆。
上厅有侧屏,红砂岩裙板浮雕变形寿字。中厅连接两厅之间有天井,两边有廊,两侧有厢房,厢房用六开槅扇间隔,厢房阁楼则装饰长条花瓶形槛窗。上中厅都有过道廊通往横屋。门前有宽阔余坪。
和平县东水镇大坝村祖先种在村口东江岸边的榕树,如同华盖荫护村民。
延伸阅读三
文林第简介
始建于清代。坐西南向东北。堂横式建筑,三堂两横布局。土木砖瓦结构,硬山顶,横屋歇山顶,棱角牙砖叠涩出檐,灰瓦面,垒瓦为脊,瓦口批抹石灰。墙体搁檩承重,石灰夯墙,表面批抺灰浆。屋内长方砖铺地。总面阔28米,总进深27米,建筑占地面积756平方米,连同余坪总占地面积1250平方米。
正面一排三门,正门凹肚式门廊,三开间,穿斗挑梁,圆形花岗岩石檐柱,鼓形花岗岩石柱础。筒柱与狮形柁墩承檩,穿斗与月梁上浮雕鲤鱼跳龙门和花鸟图案。花岗岩石门框、门墩。门上镶嵌花岗岩石匾额,匾上阳刻楷字“文林第”。门厅设木仪门,门上嵌木匾,镂雕变形龙凤、棱格梅花图案,中间浮雕篆字“吉祥”。
下天井宽大,铺方石砖,中有二级阶梯通往中厅,两边有廊,两侧有厢房,厢房用六开槅扇间隔。
中厅墙体搁檩,圆形花岗岩石檐柱,鼓形花岗岩石柱础。脊枋、金枋、檐枋浮雕、镂雕双龙争珠和花鸟图案,镀金漆。厅前檐柱有侧屏,花岗岩石裙板上浮雕夔龙图案,格心上镂雕梅兰菊竹、松鼠、鹿、狮子、鸟等图案。后设内仪门,四开门叶,两边用漆金绘瓶花图案。
上厅脊枋浮雕双凤戏珠图案,镀金漆。上厅中厅有过道廊通往横屋,横屋前有二天井,中有廊庑。门前有卵石铺成的街道与半月形池塘。
【全媒体记者】蒋才虎
【通讯员】朱景优 袁艺
【作者】 蒋才虎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