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母亲为女儿的成长而做的一件事(荐读母亲与女儿)

母亲为女儿的成长而做的一件事(荐读母亲与女儿)第二类母亲谨小慎微,犹豫不决,一旦有了孩子力求做到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论何事、何时,以何种方式,都要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在她眼中自己就是圣母,她极度焦虑孩子的安危,因此无条件溺爱孩子,母亲的这种执念直接对孩子造成了心理阴影,让他们无法做到心境平和、充满活力,也让他们长大后遇事逃避,没有安全感。第一类母亲终日沉溺自我的世界无法自拔,难以适应作为母亲的角色,只是机械地承担为人母的责任。母亲萎靡不振、对外界漠不关心的冷漠情绪从孕期开始变直接作用于胎儿,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在语言方面会遭遇较大的障碍,不仅会疏远自己的父亲,而且对任何可能取代或填补父亲角色的人和事都会保持距离,当他发现自我意识几近消亡时,甚至会迷恋同性。初读本书时,书中大量的插叙、倒叙写作手法让我有种“离题万里,言不及义”之感,也让我好奇并吸引我深入其中。作者阿尔多作为儿科医生,引用多个案例,抽丝剥茧般向我们展示出各种母女关系,他

母亲为女儿的成长而做的一件事(荐读母亲与女儿)(1)

不是每个母亲都有女儿,但每个母亲都曾是女儿。作为一名女性,或者更确切地说,作为一名母亲,我很喜欢用“女儿的女儿的女儿”来表达外祖母、母亲、我与女儿之间的亲密,我也喜欢在外祖母还在世时拉着母亲和女儿与她拍合影。“母亲”与“女儿”这两个词于我来说是世间一切美好的存在!我很感激上天让我如愿以偿拥有了女儿,读过法国作家阿尔多•纳乌里的《母亲与女儿》后,我更感激我的外祖母及母亲,是她们的善与爱,让我成为现在的我。

阿尔多•纳乌里是法国知名儿科医生及社会观察家,已出版著作《母亲与女儿》《夫妻和他们的孩子》《教育孩子》《爸爸和妈妈》《健康的孩子》《掌控生活》等书,他的书在法国享有盛名,深受读者喜爱。

搜索“母亲和女儿”会弹出许多相关话题与影音作品。在《母亲与女儿》这本书中,作者阿尔多用小说的叙述方式,以自由职业医生的视角,观察形形色色的母女关系,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人与死亡的关系,家庭中的隔代关系等,并反观自身的母子关系,深入探讨母亲对女儿所产生的一生的影响。

在美国社会语言学家黛伯拉‧泰南看来,母女关系是世界上爱最深也是责任最重的关系。母女是最关心彼此、更是最会批评彼此的人。母亲与女儿,能在彼此身上得到极大的抚慰及痛苦。

初读本书时,书中大量的插叙、倒叙写作手法让我有种“离题万里,言不及义”之感,也让我好奇并吸引我深入其中。作者阿尔多作为儿科医生,引用多个案例,抽丝剥茧般向我们展示出各种母女关系,他富有哲理的语言读来令人沉思与意犹未尽。

  • 母亲对孩子的影响贯穿一生

每个母亲是这世间最温暖的存在,十月怀胎,血脉相融,从着落娘胎,母亲与孩子便建立了生死相依的关系,母亲从孩子降临那一刻开始,唯恐对孩子做得不够多,因此无时无刻不在付出,孩子成为了她们一生的牵挂。孩子对母亲深深地依恋,他们深爱着母亲,又害怕无法摆脱母亲的羁绊,成为真正的自己。与母亲的依恋,让他们觉得违背母亲就是对母亲的“背叛”。尤其女儿,更与母亲有着更深更微妙的关系。

在作者阿尔多看来母亲的心理结构对孩子影响深远。她们不同的行为方式,都会投射到孩子的表现当中,母女关系因着母亲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状态,这种关系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第一类母亲终日沉溺自我的世界无法自拔,难以适应作为母亲的角色,只是机械地承担为人母的责任。母亲萎靡不振、对外界漠不关心的冷漠情绪从孕期开始变直接作用于胎儿,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在语言方面会遭遇较大的障碍,不仅会疏远自己的父亲,而且对任何可能取代或填补父亲角色的人和事都会保持距离,当他发现自我意识几近消亡时,甚至会迷恋同性。

第二类母亲谨小慎微,犹豫不决,一旦有了孩子力求做到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论何事、何时,以何种方式,都要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在她眼中自己就是圣母,她极度焦虑孩子的安危,因此无条件溺爱孩子,母亲的这种执念直接对孩子造成了心理阴影,让他们无法做到心境平和、充满活力,也让他们长大后遇事逃避,没有安全感。

第三类母亲意志坚定,不为困难所动,全力应对各种问题,对自己充满信心,即不承担所有责任,也不对孩子的前途大包大揽,但面对外界的干涉,异常焦虑,对于他人的建议油盐不进,对孩子事无巨细的掌控,她们仿佛生来就不容失败,必须证明自己的优秀。这样长大的孩子对死亡充满憎恨,在他们眼中,只有“控制者”才能理解他们的想法。

第四类母亲外表威严,内心纠结、被动,专断独行,深受家族影响,是祖训忠实的信徒,崇拜自己的母亲,极力想变成母亲的样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女儿会培养出一种唯女性独尊的价值观,对人对事苛责,独揽大权。

孩子与这些母亲相处,会经常听到:“你不信任我?为何对我的无私奉献视而不见?你就打算这样感谢我对你的照顾?你知不知道,我为你付出了多少辛苦!”或者“你的生命为我所赐,如果你胆敢反抗,我就会让它中止。”再或者“你真倒霉,摊上我这么个母亲,但是你不用怕,我不会再你身边纠缠太久……”尤其那句激烈而诛心的“你这是要我的命!”这些看似关心的背后,有抱怨、有威胁、有愤怒,都隐藏着以死相逼的情感暴力。

在这些母女关系中,母爱变成了人间地狱,母亲与女儿之间的关系犹如一股凶猛暗黑的潜流,无声却有力。这种母系强权让母亲永保对女儿的权力:不论在她们选择相爱对象,还是选择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女儿仍旧无时无刻不是她母亲的孩子。在这份最重要的亲情印记之下,母亲越是与女儿紧密相连越是希望她成为自己的完美化身,成为自己的克隆人。

同时他也提出“教科书式的母亲”:

拯救孩子,却不会束缚他的自由;厚待子女,却不会令其感到亏欠。

如果能够拥有一位清醒、高尚、可爱、自由且乐于助人的母亲,那真是女儿的福气。

母亲为女儿的成长而做的一件事(荐读母亲与女儿)(2)

  • 母女关系会代际传承

母亲的心理结构又源于上一代人,母女关系会代际传承。阿尔多在诊疗病患儿的过程中,深入了解病患儿的家庭后,他惊奇地发现孩子身上的疾病与母亲,尤其与外祖母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外祖母在家中独撑大局,事无巨细照料孙辈,甚至会侵犯到女儿作为母亲的特权。

他还发现孩子的性别也并非出于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决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母亲与其双亲的关系,尤其是与外祖母的关系。生育男孩是对母亲的抗争,生育女孩则是与母亲达成的和解。

阿尔多通过不同的案例向我们证实着这些观点,那些不可思议的案例让我们震惊之余,又不得不让我们开始反观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来治愈”,在阿尔多看来,而治愈一个人,需要三代人的努力。

文中着墨最多的是格温奈尔一家,这个可怜的婴儿,遭受着疾病的折磨,徘徊在死亡线上,三次起死回生,母亲是帮他战胜死亡的人。格温奈尔的母亲正是作者欣赏的“教科书式的母亲”,格温奈尔的外婆15岁因“失足”遭遇家族流放,生下的孩子在她被驱逐出家门时不幸夭折,后嫁与一个年长的男人,她连续生下两个男孩以表明对母亲的怨恨,直到生下格温奈尔的母亲,母女关系才冰释前嫌,但很快又与母亲交恶。格温奈尔的外婆将自己的人生投射到格温奈尔的母亲身上,不自觉地想让女儿成为自己的翻版。格温奈尔的母亲不断尝试修正着自己的人生,试图摆脱母亲的影响,但终究没有逃过大环境的变化,这个新来的移民家族经历了太多的死亡和变故,最终以悲剧收场,第三个儿子拉乌尔开枪自杀,自己年纪轻轻患病而亡。

这个案例贯穿本书始终,既向我们展示了母亲在亲子关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又呈现出母女关系的代际传承,同时又为爱恨交织的母女关系提供了破局之路。

母亲为女儿的成长而做的一件事(荐读母亲与女儿)(3)

  • 母女关系的突破口来自父亲

到最后,阿尔多从格温奈尔的家庭中洞悉了母女关系的突破口源自父亲。格温奈尔的母亲有一个优秀的父亲,正是他给予了格温奈尔的母亲关爱与温暖,让她敢于冒险,摆脱母亲的控制。同时她幸运地遇到了自己的丈夫,爱情替代了母爱,她将陪伴母亲的责任交给父亲,不再深陷对母亲无法解释的背叛中,坦然接受父母终将在孤独中渐渐老去。同时她更明智地将妻子的角色摆在母亲这一角色之前,她与丈夫相亲相爱,而格温奈尔的父亲也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以各种方式参与到孩子的生活,分担家务活,以父亲的身份将孩子与母亲适时分离。

在阿尔多看来,父亲的介入决定母女关系的走向,父亲的位置取决于母亲的安排,母亲需要放弃对孩子一部分的控制,让位于父亲。父亲需要肩负起切断母亲与孩子紧密联系的重任。

同时母亲需要明白与子女的缘分是渐行渐远的过程,在孩子成长中适时放手,还她们以自由之身。

最后作者在后记中呼吁:

我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告诉那些排斥父亲的人们,作为家中的调解因素,他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尤其是女儿,她永远比儿子更需要父亲。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