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鲁山山行散文(青未了卢明专栏)

鲁山山行散文(青未了卢明专栏)尼山孔庙在进大成门后分成东、中、西三路,四周红墙环绕,墙外古柏葱郁,墙内殿宇重重,营造出一派宁静幽深的氛围。中路依次是大成门、大成殿和寝殿,左右有厢庑配殿。大成门硬山顶,黄琉璃瓦屋面,面阔三间,五檩中柱式,前后各设三路垂带踏跺。大成门与大成殿之间的院落里立有元碑和清碑各两通,分别是元至元五年(1339年)翰林院编修国子助教陈绎曾撰文的《尼山书院铭》、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国子监监丞危素撰文的《尼山大成殿四公配享记》、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孔子七十四代孙孔繁灏所书的《重修尼山书院纪恩碑记》和清康熙十六年(1675年)孔子六十七代孙孔毓圻所书的《重修尼山书院铭记》。院落两旁东西庑各五间,硬山顶,筒板灰瓦,前出廊,供奉有十二哲及七十二贤木主牌位。主体建筑大成殿单檐歇山顶,黄琉璃瓦屋面,面阔五间,七檩前出廊式,建在高大的台基之上,出月台,三面各辟垂带踏跺。大成殿是整个尼山孔庙中唯一带斗栱

鲁山山行散文(青未了卢明专栏)(1)

文/卢明 编辑|燕子 图片|网络

那次去尼山,应是2008年。在这个传统文化强劲复兴的年代,文化巨人相关事物的变化日新月异,现在的尼山应当比当年有了很大变化,而我记述的还是当年的感觉,因为那是我亲身经历的。

自驾车,与夫人和姐姐一起,先到曲阜城区,看了孔庙、孔府和孔林。然后,出曲阜城,一路向东南行驶,过日东高速后不久,便来到尼山脚下。

尼山属泰山余脉,不算高。山不在高,因孔子而名,受历代尊崇。

停车观景,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天然洞穴。相传孔子之母颜征在尼山祈祷之后途经此地生下孔子,孔子之父叔梁纥嫌弃孔子长相丑陋而弃其野外,后来有虎将其衔至洞内喂养,天热时又有鹰用翅膀为其扇凉。“凤生虎养鹰打扇”的传说给貌似普通的夫子洞留下很多遐想空间。在洞内小坐片刻,感受一下孔子带有传奇色彩的诞生和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出洞后看见的仍旧是孔子第一眼看见的天地万物,弹指一挥间,却是两千六百年的光阴距离。

传说固然神奇,而更为实落的,是孔子的成长,离不开母亲颜徵在的精心培养。在孔子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离开人世。在此后漫长岁月里,是母亲颜征在抚养他成人,培育他成功。没有孔子母亲的母教如山,就没有孔子后来的传世佳绩。在孔子7岁的时候,颜征在变卖了所有家产及首饰从穷乡僻壤,迁至都市。后来又花掉所有积蓄送儿子上学。不仅如此,她还利用一切机会,带领儿子见名人,增长识,接受各种培训。为了支撑家用,颜征在起早贪黑,纺纱织布,不辞辛劳。就是这样一位女性却为我们,为这个世界培养出一位千古圣人。

离开夫子洞向西登行百余步,看到一组规模不小的古建筑群掩映在密林深处,这是后人为纪念孔子而建造的,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尼山建筑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代后周显德年间,宋仁宗时期扩建,此后屡毁屡建,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重建后形成现存格局,明清两代多次修缮。尼山建筑群主要分为两部分:尼山孔庙和尼山书院,是我国古代教育庙学合一的典型建筑遗存。

尼山孔庙坐北朝南,前有一条甬道,过智源溪上的石拱桥,迎面就是孔庙的第一道门棂星门,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建,四柱三间冲天式石牌坊,正间额枋阴刻“棂星门”,顶部有宝珠云焰,石柱头的莲花宝座上用辟邪、宝葫等雕刻,石坊两边延伸出八字影壁墙。棂星门外西侧有一座碑亭,里面立着“重修尼山圣庙碑”,是孔子七十七代孙孔德成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所书。上十一阶台阶入棂星门,向东行至临崖处,可见始建于金代重建于清代的观川亭,相传孔子在此处观五川汇流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如今我们已经看不到川流不息的五川,取而代之的是碧水荡漾的尼山水库。

尼山孔庙在进大成门后分成东、中、西三路,四周红墙环绕,墙外古柏葱郁,墙内殿宇重重,营造出一派宁静幽深的氛围。中路依次是大成门、大成殿和寝殿,左右有厢庑配殿。大成门硬山顶,黄琉璃瓦屋面,面阔三间,五檩中柱式,前后各设三路垂带踏跺。大成门与大成殿之间的院落里立有元碑和清碑各两通,分别是元至元五年(1339年)翰林院编修国子助教陈绎曾撰文的《尼山书院铭》、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国子监监丞危素撰文的《尼山大成殿四公配享记》、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孔子七十四代孙孔繁灏所书的《重修尼山书院纪恩碑记》和清康熙十六年(1675年)孔子六十七代孙孔毓圻所书的《重修尼山书院铭记》。院落两旁东西庑各五间,硬山顶,筒板灰瓦,前出廊,供奉有十二哲及七十二贤木主牌位。主体建筑大成殿单檐歇山顶,黄琉璃瓦屋面,面阔五间,七檩前出廊式,建在高大的台基之上,出月台,三面各辟垂带踏跺。大成殿是整个尼山孔庙中唯一带斗栱的大式建筑,采用双昂五踩斗栱,蓝绿相错彩画,正中三间平身科各两攒,斗栱排列疏朗大气,虽是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重建却沿袭了早期风格。大殿廊下六根八棱石柱用线刻技法雕出云龙、花草图案。殿内梁栿以旋子彩画为主,天花绘坐龙,神龛供奉孔子及四配塑像。大成殿两侧设掖门,可进后院,五间寝殿居中,两旁配殿各三间,寝殿前同样出月台,殿内祭祀孔子夫人亓官氏,东西配殿分别祭祀孔子之子孔鲤和孔子之孙孔伋。

由中路侧门可入东西路跨院。东路依次为古井、讲堂、影壁和土地祠。西路主要是启圣祠。启圣祠后面的启圣王殿、启圣王寝殿是用来祭祀孔子之父叔梁纥和孔子之母颜征在的。两座大殿都是面阔五间,歇山顶。启圣王殿屋面用绿琉璃瓦,圣圣王寝殿用筒板灰瓦。另有毓圣侯祠自成院落。院内祠门一间,主殿三间,是祭祀尼山神的场所,宋仁宗时封尼山神为毓圣侯。

尼山孔庙院墙外向北几十米处,便是尼山书院了。书院创建于元至元二年(1336年),现存可见的为明清建筑。这是四合院布局,大门一间,后有影壁一堵,三间明伦堂居后,东西两庑各三间,它的作用主要是传授儒学兼备管理孔庙。

尼山书院西侧有大片柏树林。据说这里的柏树形如毛笔,柏籽可燃墨,柏木可制纸,故称“文人柏”

尼山孔庙及书院,作为至圣先师孔子的诞生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价值。游人,尤其是文化人,去曲阜,不但要游大家所熟知的“三孔”,最好也来看一看尼山这个曲阜的“第四孔”。

这些年来,关于孔子的宣传力度加大,在曲阜还成立了孔子研究院。尼山书院也依古生新,作为文化传播的一个渠道,比较活跃。我在电视上,还看到过在夫子洞前举行的学生“开笔礼”,这也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想来,现在的尼山,比当年一定更有看头。

鲁山山行散文(青未了卢明专栏)(2)

鲁山山行散文(青未了卢明专栏)(3)

作者:卢明,男,1960年生人,笔名黄河入海。郓城县委退休干部,郓城县作家协会主席,县诗词学会会长。系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菏泽市诗词学会副会长,菏泽学院水浒文化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郓城县历史文化研究学者。在《光明日报》《山东文学》《时代文学》等多种报刊及网络平台发表散文100余篇、小说20余篇、诗词诗歌1000余首,其中《菏泽赋》在《光明日报》发表。著有《正话水浒》《水浒印象》《好汉文化探究》《郓城文史考略》(三卷)文化书籍六部,主编《郓城文学作品选》《郓城文韵》《水浒别传》《水浒酒故事》作品集四部。在菏泽电视台主讲水浒文化十三期。

壹点号心梦文学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