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十二章不能沉迷于声色犬马(道德经第十四章)
道德经十二章不能沉迷于声色犬马(道德经第十四章)第十三章讲的就是如何做减法,把”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有“去掉,直接到了无之以为用的状态。如果你能直接从”有“回到”无“的状态,有过执着放下执着方知执着,就是要有一个过程,普通人才能感受的到。十二章”五色使人之目明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五味使人之口爽, 五音使人之耳聋。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告诉你哪个是”利“哪个是”用“,分清主次去彼取此,要做减法,去修炼即可。第十三章“无”生天下,天底下的凡人都是宠辱若惊的,如果你经过了修炼做到了“无身”你就会宠辱不惊,就可委此大任。正如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经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有让我们不开心的、不舒服的都是来推动我们前进的人,他们用自身的福德来修炼你,换一下角度来看事情便由祸转向了福。十三章精粹就是“无身”,你可以认为别人对你的“打击”是来修
道德经.第十四章.帛书版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计,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攸,其下不忽。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忽恍。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注释:[1]夷:无色。[2]希:无声。[3]微:无形。[4]计:推究、追问、反问。[5]攸:清晰,光明。[6]忽:阴暗。[7]寻寻呵:不清楚,看不见摸不着,无形无象的样子。[8]古始:宇宙的开始。[9]纪:纲纪,引申为规律的意思。
回顾前章:
第十三章“无”生天下,天底下的凡人都是宠辱若惊的,如果你经过了修炼做到了“无身”你就会宠辱不惊,就可委此大任。正如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经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所有让我们不开心的、不舒服的都是来推动我们前进的人,他们用自身的福德来修炼你,换一下角度来看事情便由祸转向了福。十三章精粹就是“无身”,你可以认为别人对你的“打击”是来修炼你,但你不能认为自已去打击别人而是对别人的成全,这里面唯有心是重点,你对别人是否真心?无人知晓但你自知,同时天道是知道。
从第十章开始讲到了玄德,从有讲到了无,然后我们到了第十一章讲到了“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我们的身体就象“卅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 是中空的。这样才能”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十二章”五色使人之目明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五味使人之口爽, 五音使人之耳聋。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告诉你哪个是”利“哪个是”用“,分清主次去彼取此,要做减法,去修炼即可。
第十三章讲的就是如何做减法,把”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有“去掉,直接到了无之以为用的状态。如果你能直接从”有“回到”无“的状态,有过执着放下执着方知执着,就是要有一个过程,普通人才能感受的到。
你能直接感受“有”或“无”的感觉,而不经历当中的过程,那么你已是高深大德。而大多数人都需要经历当中的过程后才能明白。如果你直接从”有“回归至”无“的状态,这个空间对你就不会有伤害,正如察颜观色,你一直活在别人的看法当中,你就拘在了“有”的里面。
实际上所有的人在初始之际内心都是极其朴素的,但你会发现,当欲望慢慢累积时,控制不了所滋生的各种欲望之时,就开始攀比了。人其实都是从无到有的,从出生到后面的成长都是越来越有,等我们生命到了结束的那一刻,我们又回归到了”无“的状态,所以用尽一生去攀比的一切都是笑柄。
大德之人都是非常谦卑的,持续的保持就不会有太大的祸患,正如老子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之为下也,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你在”无“的状态,正如无欲则刚,不会受到太大的伤害。
因此,这是一个心法是精粹,是让你不断的修行然后再不断放下,让你不断减法然后再不断的去除,让你好好的修练。我们懂得了”有“与”无“的关系,我们就懂得了自身和“有无”的关系。何处是”有“何处是”无“,我们逐渐知道”有“是生于”无“的,无中生有。
这在后面的德经都会讲到。修练到这里,老子就告诉我们第十四章”有“就是德,“无”就是道。
释义视之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
视之不见,名曰夷。人的肉眼能看见的为有色的象,肉眼看不到的即为无色的象,这个肉眼看不到的就称为夷或者道,道没有实在的状态,所以肉眼是看不到的,但他又客观的无处不在,是天地生化的枢纽,是万物造化的本源!
听之不闻,名曰希;人的肉耳能听到的都是有色的物质声音,但是很难听到大道的妙音,我们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称为大音,希,不是没有声音,是大到我们感官无法去察觉的声音,或许正是肉耳听到的这些声音,阻碍了我们和大道的连接,佛家说的耳根清净即耳根圆通,即是关掉后天之耳,用内在的先天之耳才能体察大道妙音!
捪之不得,名曰微我们处于低维的物质空间,心神被后天意识主导,肉体能触碰的都是有形之物,大道微妙玄通,体察不到,更不用说去利用他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在三维世界打转,超脱不了,也许我们可以尝试一下不要太在意感官对物质的感觉,多从内在开启察觉的通道,从而去体悟那个名曰微的道!
视之弗见,明之曰希
视之弗见
视与见是不一样的,视是你眼睛能看到的这个能力是视力,看到多远看的多清晰。”见“则是眼睛传递到心里的过程。正如”不走心“就是只视而没有见,帛书版是弗见,是看与不看之间,不用看这么清楚。正如打座,眼睛微眯,在见与不见中间,能看见自己的睫毛,这就是弗见。
”视“是眼睛看到了而心没有看到,正如老话“我对你好了这么年你就是看不见”,这是可以解释的,因为对方只是看到了外在而没有看见你的内在,他没有”见“的感觉,如果”见“就会明白了。老子说要在”看“与”不看“的之间。
”视而弗见“,看东西需要有一个校正的过程不要太用力了,这个世界给我们的东西不一定是完全真实的,看与不看之间首先你不会感觉到太累,正如看手机不要太用力,容易近视。视而弗见才能发挥”用“的功效,正如大师弹钢琴,是不用看琴键的。
第二层是要学会分辨是非,因为你看见的不一定是真实的,学习就是要在一种放松的状态之中处于放松的专注,就不会太过费力。老子告诉我们看一个东西要校正的看,看与见是不一样的,看到了只是看到而未走心,只是眼睛到达物体的位置,但很多人把结果当成了过程。
所以,你能否看得更远,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价值观,有的人看的长远有的人只看眼前,视力只是眼睛能看到东西的能力。”见“则是见识、远见,”见“是直达内心的。”看“实际上是两个动作,第一个是看的过程,第二个是反馈至你瞳孔的动作。看就是视,看到了是你视力的能力。
而“见”则是看到的东西到达你的大脑与内心的过程,看见是视与见两个动作合成的词,所以叫做看见。弗见是看到了但只看一半就可以了不要太用力,正如心中有梦想就能到达。所以,视之而弗见。你看到了”他“却能够稳住,因为神永远在你这里,也就是说你还在这里。
老子通过”视之而弗见“来告诉我们,这个状态是收神。如果你看到了某物,神也跟着一起跑了,你跟着“有之以为利”的利跑了,就太过用力,这一点你要自己去悟。也许有人在这一刻就被点醒,也许有的人一辈子都浑浑噩噩。这与人的经历、认知是有关的。
有与无就是阴阳,所有的理论都要实践。”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让我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有用,怎么样才能接近于”无“呢?十三章还没有接近于”无“的状态,接近于”无“就接近于”道“,因为你的心与意还会被外物牵引而波动。
甚至会因而生病,身体外在的病可以治,但绝大多数的病都是心病。所以,第十四章进一步说明,十二章与十三章告诉我们的是心法,那么第十四章告诉我们深层的操作步骤与方法。十二章给我们一个结论,为腹不为目。让我们知道眼耳鼻舌身等一系列是媒介是”利“,你如何通过媒介达到用呢,十四章告诉我们如何去用。
视而弗见,视与见是两个不同的意思。视是我们看东西的动静是一个观察,”见“是你看事物反馈到大脑与心的意思,”视“是眼睛看过去的动机即眼睛所能达到的位置,而”见“是回归至本心即反馈给大脑与心的东西。看到的东西不一定是你看见的东西,这是两回事。简单的说是看与不看之间,回到弗字。
弗是校正的看的感觉,是校正的看,你能看到自己所看也能看到自已想看的。弗是弗为是校正的感觉,弗是视而弗见,是校正的去看,眼睛是利,用这个利是可以看到外物的。但你通过这个利来看外物时你还可以看到你的眼睛所看到的东西,你可以看到眼睛与外物,你还能看到外物影射到你眼睛的过程这就是校正的看,让你更全面的去看。
看东西不要太单一,绝大多数人没有开智,所以看东西都是一个点,以偏概全。而智慧的人不会看到一个点会被带偏,他会看到其它事物与之的联系与关联,弗的感觉是校正的感觉,别太用力的去看,老子称之为明之曰微。
明之曰微
“微”有隐蔽的意思,有昏暗不明、细小的意思,一是你能看见你所看,二是你还能看到与所看之间,三是还要看到在看到后反馈过来的反应,这是几个步骤结合在一起,即我能看见我所见,我能看见我和我所见,我能看见我所见反馈过来的过程,以及我自身反映的状态。
由点到线再到一个立体,这个状态叫做“微”。“微”的状态才能看到刚才的三点。你做到了“微”,你看事物会发生变化,你能看见你平时看不见的东西。你不在受外界更多的影响,你开始有了自已的辨识与思想,这也是微的状态。
正如世人一直以来过度用了眼睛这个“利”,被外界哪怕是细小的东西所牵引。你一旦做到了微,就能从一维升至二维再升至三维,看到平时看不到的东西。如你看投影仪时,发现空气中的纷尘。当你眯着眼时,你看见微光里面的波纹,“微”是一种过程一种状态。
你如何做到为腹不为目?首先要“微”要收神,“微”的核心状态是要“收神“,正如看东西不要太用力,蓄能才是重点。借力用力不费力,你要看全面,你要去实践不要被外物带跑偏了。学习光学不用是无用的,要去实践。
你尝试用”微“慢慢去看,不要盯着一点去看,要收神即神不外泄,收回专注力。所以,我们要知道怎么看,怎么去听,怎么去学。
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
这里的”听“与”闻“意思是完全不同的,听是主动的,而“闻”则是被动的。”听之而弗闻“,你要弗为的去听,该听的听不该听的不听,那如果听到了不该听的呢?老子告诉你名之曰希,你还不能把它为你所用。当你听课时,没有把注意力放出去的时候你是听不到噪音的。
实际每个人都有这个能力,但只是我们忽略了,但当我们开始关注这个专注力时,这个就变成了有之以为利的”利“了,要去练专注力。所以,要拿回对大脑的主控权是很重要的,从被动变成了主动,为腹不为目,只要弗见弗闻就可以了,听了不该听的屏蔽掉就行了。
所以,不要处于过去不愉快的事情里,否则就会让自已拘于执着当中。外面的声音可以传到耳膜里但传不到你的心里,你只要断掉了与心的连结,就屏蔽了,这也是更高的维度的表现。正如你听到了不好的话,只要不走心便不会在意,因为他人维度不及你高时,是影响不了你的。
一直以来你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由何而来?道德经会打破你所有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你不在有分明的世界观,你的世界观只是你的世界而已,”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希”的感觉是“听”你与“所听”之间而发生的反应。
第一层是听到、第二层是听到你和你所听的,第三层是听完之后反馈至内心的反应。“希”是少、罕见的意思,大音稀声大象无形,“稀”的感觉就是不易获得的东西,难得的东西才是希望。是罕见的、少的意思。“希”本意是古代的刺绣,是稀有的意思,表明虽然实现的希望很小但却又有需要,所以你会向往。
所以,要学会收神的去看,收神的去听,反馈给你的任何情绪要去积极辨识,即便是所做的反应也只是当下的反应,因此要辨识、要反思,听而不听看而不看,不要太过用力,很多人都想学一次就能全部学会,听一次就能全部明白,这是不可能的
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
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
你的眼睛看到了什么、耳朵听到了什么,做任何事都不要太用力,这是表层的意思。首先讲了眼睛接着讲耳朵,最后讲触碰。捪之而弗得,“捪”有抚摸的感觉,但比抚摸还要轻,是一个持续性轻抚的感觉。是非常轻微的象是碰到了又没有碰到的感觉。
老子告诉我们轻轻的触碰,这是“捪”的意思。“夷”在说文解字里是“平”的感觉,一人加一个弓,蛮夷的人拿着弓箭,“夷”还有去除的意思,如夷为平地,把原来有的去除了就平了。为何是捪之而弗得,得是得到,感觉得到了又没有得到,“弗”是校正的意思,我触碰了这个东西,感觉得到了又感觉没得到,这个东西叫做“夷”。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感觉看到了它但又没有看到,感觉听到了但又没有听到,感觉触碰到了但又没有触碰到,你就会关闭了所有的感官触觉就去除了你的外界感知,如同静坐这便是修行。你首先要关闭你的眼睛,然后关闭耳朵,断开你与外界的触觉,你就能更好感受到自己。
这三句当中有都一个“之”字,之是一个代词,那么代的是什么呢?我看见了这个东西又似乎没看到,名之曰希;我听到了这个东西但又似乎没听到,名之曰正如学习懂了但又懂似乎没懂,如果你不知道之是什么意思,先搞清楚第十四章由何而来?你为何会宠辱若惊,因为你的心会受到五感即身体的得与失而波动。
你如果不受五感得失的干扰而波动你就无身了,你无身了就不会宠辱若惊。如玄奘求经一人穿越八百里无人区,立誓不取真经绝不回头生死度外,信仰大于了生死,这就是无身了。正如父母在生死关头一定会救孩子,这就是及吾无身,有何患?
道德经的核心是教你让你学会与外界如何相处,与外人如何相处、与自已如何相处,这是第一层意思。为什么会宠辱若惊?因为你“为目不为腹”就会“宠辱若惊”,这两章告诉你都是现象,做到了“为腹不为目”就不会宠辱若惊了。腹是月加上复是持续周而复始,腹才是“用”而“目”是利。
到了第十一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腹”是原动力是丹田之气,是你的根基是你的精气神,你做不到就会“为目不为腹”。做到了“为腹”就能“及吾无身,有何患?”为“目”还是在“有身"的状态,你放不下肉身,正如你放不下工作就会放弃健康。
放下外界的得与失,就无身了。正如生命垂危之时,你还在意世界的一切琐碎之事,有些人到了生命尽头才恍然大悟,世间之事都没有“生死”事大,这是一个过程。
老子在本章的前三句阐述了“道”本身不可描述,非要描述的话,只能说道是多变的,它没有前进和后退,没有运动和静止,没有光明和黑暗,是永恒的,生生不息、绵延不绝。我们似乎感觉到它时,它又回复于无迹之中,它恍惚缥缈,若有若无,若明若暗。
老子在这里描述道的性质,并阐述运用道的规律,“道”超越任何事物,是无形无状,无迹可循。因此也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虽然如此,但不表示它不存在。比如我们人的眼睛可以看到约380-770纳米的可见光,但波长更长的红外线和波长更短的紫外线我们肉眼都看不见,而光由光子和波组成,光子无法见、闻、触,但它真实存在,而且是生命得以存在的最根本原因。再如微生物,我们凭肉眼无法观测到,但不能因此说它不存在。
但我们看到、听到、触到的也并不表示真实,因为万事万物相互关联且流变,我们只能以某个单一“视角”观察事物,因此永远无法得知事物真“相”,我们所“见”非真,真只存在于逻辑之中,不存在于表象世界。
这些逻辑正如“大道”不能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样,它客观存在,并时刻影响着万事万物,我们应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更好的遵循大道的规律,而不是与大道相背离。我们只有通过认识道的规律来窥探它的一点“性质”,通过对道的“感知”,认识和把握世间万物运动变化的内在逻辑、规律,方可知阴阳之消长,明五行之变化,知过去,探未来,识破天机,洞察秋毫。用它的规律能指引我们行事处世,顺道而行,凡事能一帆风顺,逆道而行则会事与愿违。
本章前三句:阴阳之解
本栏所讲的易经,有别于《周易》,而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易经,一本大道至简,专心于天地,时空均衡问题的简单论述,而非讲述天地人三才平衡运用的《周易》。
虽然均衡是易学的基础,但也分为阴阳平衡,三才平衡,四象平衡,五行平衡等诸多分支。而据本栏所知,学三才看《周易》,学五行看《黄帝内经》,而学四象具体看什么还不确定,因为星象的问题一直都是避讳,古人也多以此为妖,谋利惑众。建议慎入慎言,效法孔夫子的治学精神,子不语怪力乱神,知其神不知其所以神的问题,一概敬而远之,存而不论。
本章开篇论述的主旨是“混而为一”,《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重点讨论的先天地生的混成之物,混沌。因此“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而夷”三句铺垫后,老子的话锋一转,将论述的意义迅速集中在“三者不可致计,故混而为一”之上。
既是说,老子开篇如此连续列举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教授后人如何区分或定义看不见的事物“微”,听不到声音“希”,抚不平的结果“夷”的问题上。而是为引申出混成之物,圣人取法天地,效仿自然的处世原则,浑然一体地“一”。如《帛书老子·第二十三章》所言,圣人使用浑然一体的“一”,作为治理天下的原则与方式(是以圣人执一为天下式)。
那么老子所说的“天下式”具体指什么?
《帛书老子·第二十八章》中有答案:“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古今学者大多认为,“知其白,守其黑”指“知道光明的好处,却安于暗昧的位置”,“深知洁白,却安守污黑”,“人虽知昭昭明白,当复守之以默默”。但本栏认为以上的解释虽然都没错,但也都没说到重点,都忽视“大道至简”的关键问题,更加轻视了“一阴一阳之谓道”与《道德经》的关联。
众所周知,在太极图文化中黑色表示阴,白色表示阳。因此本栏坚信“知其白,守其黑”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应当是,坚守太极文化的阴阳平衡之理。“知道光明的好处,却安于暗昧的位置”,此种行为方式的目的,难道不是阴阳平衡?“深知洁白,却安守污黑”,同理。
那么天下式具体指什么?这个问题儒家看的要比道家更加具体,因为治理天下,渴望天下太平,素来都是儒家治世的毕生夙愿。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法均衡而已。因为家齐则安,国治则宁,太平则天下无倾。故朴实无华的孔子也曾说:“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认为无论有国的诸侯,或有封地的大夫,都不应担心财富的多寡,而是该担忧财富的分配是否公平?也不该担心人口稀少,而是该担忧国家是否安宁?更应当牢记这样的治国宗旨,只有公平,才没有贫穷。只有和睦,才没有孤寡。只有安定,才没有倾覆。
那么孔子这番话的重点在哪里?那便是庄子在《天地》开篇提及的取法自然的原则:“天地虽大,其自化均”!
中华民族为什么自诩为热爱自然的古老民族?因为我们如此说并非是自吹自擂,而是将天地的运行规律,完完全全地融化到自己的文化血脉与灵魂当中。岂不为闻“上下四方之谓宇,往古今来之谓宙,以喻天地”?中国人谈论了几千年的天地,原来就是现代科学重新定义的时空。
而1618年,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尼斯·开普勒在《宇宙谐和论》中毫不意外地指出:“绕以太阳为焦点的椭圆轨道运行的所有行星,其各自椭圆轨道半长轴的立方与周期的平方之比是一个常量。”什么意思?
通过长期不懈的天文观察,约翰尼斯·开普勒发现,天体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既空间的三次方。与天体轨道公转周期的平方,即时间的两次方。两者的比值是个常量。到后来人们才发现,这个常量其实就是一!而被孔子保存的《说卦中》中记载,由异人伏羲氏建立的阴阳象数文化的基础,竟然也是——参天两地而倚数!
因为空间与时间不但相通,还互为彼此的反面。这便是庄子齐物,乃至齐同是非的理论基础,道通为一。老子通过反复列举的方式,总结文化论点的行文方式屡见不鲜。
如第二章开篇,便以列举“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已。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的方式,总结了“恒也”,这种维持万物运转的共性规则。
但因时代所限,后世几乎所有注释《道德经》的版本都将“恒也”两字剔除。因为这些学者都想不明白,老子列举“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声音相和”的真实目的,其实是为了引申出维持万物运行的共性规则,均衡的简单道理。既现代科学正在逐步深入了解的,诸多守恒规则。
何谓无为?不以有为目的作为。故曰顺其自然。比如阳光、雨水、养分、种子等各方面前提条件具备,自然会长出庄稼。这就叫做无声无息的作为。因此第二章的后文继续道:“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持也,功成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虽然之前已经简单讨论过无为,顺其自然的概念。但我相信大家对它的理解一定还很模糊,那我们就通过一个耳熟能详的小故事,深入讨论下老子“行不言之教”主张的具体由来。
相传公元前523年的一天,年近而立的孔子受鲁君资助,与弟子南宫敬叔一同前往周京洛邑学习周礼。他们这一次游学的老师之一,便是时任“守藏室之使”的老子。据说学礼有成后,孔子与老子之间有一次亦师亦友的彻夜长谈。
孔子曾向老子袒露了自己未来的志向,担忧若大道不行,仁义不施。必定战乱不止,国乱难治。因此决定自己未来志向是复兴周礼。但老子却这规劝他:“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
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犹如人击鼓寻求逃跑之人,击之愈响,则人逃跑得愈远矣!”。
简单地讲老子认为,所有该发生的事情,都有特定的自然规律在冥冥之中左右,人不应强加干预,更不该刻意作为。因此认为孔子刻意推行周礼,渴望重还天下太平的美好愿望注定会失败。并认为孔子刻意推行仁义,就好比敲着鼓去寻找谁不仁义,结果只能人他敲的越响,人们逃的越远。
事实也证明老子一语中的,准确预言了孔子师徒周游列国的悲壮结局。比如楚昭王就曾想封赏孔子七百里土地,但却被子西劝阻。子西劝阻楚昭王的说辞便是,孔子一旦得势,必定极力复兴周王室,讨伐素有问鼎之心的天下诸侯!
楚昭王听后惊出一身冷汗,封地孔子的想法就此不了了之。因此老子认为,孔子以说教的方式刻意推行的仁义的做法,有违人性远矣,注定会失败。这便是属于有为,有目的的刻意作为。
那么什么又是无为?
同样关于仁义,老子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暗,有忠臣。”当维持社会秩序的大体规则彻底荒废时,仁义才会自然而然的重新出现。
因为世间万物均需要不断的破茧重生,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天道如此,岁月如此,季节如此,王朝如此,文明亦然如此。
您真的以为地球近五十亿年的历史长河中就只孕育过人类这一个文明吗?那么易经的智慧又从何而来?深悉易理的老子虽然为孔子的未来结局感到惋惜,但他也清楚这是谁也无法改变必然结局。
因为岁月需要像孔子的这样的人挺身而出,犹如木铎般振醒世人。更需要他们的默默耕耘,为那一轮轮早已远去的文明保留薪火,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因此孔子的存在意义并非是创造,而是记忆,是传承。是有教无类,是自强不息,是厚德载物,是不图回报的言传身教,是永生永世都不该被遗忘纯朴善良与刚正不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精神,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不断谦卑奋进。
如此一来,大家或许能够明白有为与无为的区别。总而言之“无为”光是理解都很艰难,更莫说执行。故老庄认为,能够执行无为的人绝非常人,而是圣人,值得世人崇敬、效法的圣洁之人。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孔子,他为什么是圣人?
因为他做到了无我、无他公平对待。所以老子说的没错“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爱以身为天下,如可以寄天下”天下必须托付给重视它如同重视自身,爱惜它如同爱惜自身的有德之人。所幸苍天幸甚,中华幸甚,实事是最好的砺金石,华夏能有当今盛世便知所托非人,复兴在即!
三者不可至计,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攸,其下不忽。
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忽恍。
此三者不可致计,故混而為一。大道无相、无声、无形;眼不能看、耳不能听、不可触摸,道的这些玄妙是不可以名状的,是浑然一体的,不可教不可传 不可学 也问不来求不来,只能从自己的内在悟出来,故:道可道 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一者,其上不攸,其下不忽。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於无物。道是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无形无相,不上不下 无声无色 似明非明 似暗非暗的混沌至虚状态,它绵绵不绝,永不枯竭的状态不可名说,不可色分,不可度量。
道本无物,它生化有形有相 有色有质的万物,最终还会反本还源,终归于无,循环往复 !比如人的由生到死,四季交替,日月轮转,我们只有把外在的感觉,归于内在升华发酵,体察感悟才能领悟它是怎么化无为有,又是怎么化有为无的!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忽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道本无形无状,所以不能用任何一种生活中的东西来描述它,他的形状就是没有任何形状,他的象也是没有任何象,这是我们肉身的察觉!如果我们了悟之后,不再用肉眼凡胎去看它,那么就会了解他的状和象!这就是从看山是山到 看山不是山 再到 看山还是山 的微妙的过程!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道是绵绵不绝 无尽空虚 我们找不到他的开始也找不到他的尽头!
三者不可至计,故混而为一
这三者讲是哪三者呢,指的是视之、听之、捪之。你按前面三个步骤去做,你所感受的世界是无法衡量的,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捪而弗得,这是三个不同的世界。所以老子告诉我们把这三个感知到的世界混在一起,故混而为一。
与四十二章有所相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是合三为一,不是合二为一。为什么将三者混而为一呢?是因为无法区分,或者说这本来就是一体的。这里面的核心是这是一个三者集中的过程,道德经的核心是一本操作秘笈,如何集中注意力。
一开始先练“视之而弗见”,再练“听之而弗闻”,再练“捪之而弗得”,最后归一。就是告诉你如何练习专注力,所以老子告诉你不要太用力去看、去听、去触碰,这是我们肉身去感知世界的三条途径,反过来这三条途径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进入“道”里。
老子说的是操作方法,你要做到这三步才能集中在一起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辅一矣,且得有言乎?”表明了“我即是世界,世界即是我”,老子让你可以跳脱这个世界,进入到一个恒定的状态。是你感到你与这个世界合一了,拥有了世界且这个世界只有你。
老子让我们的自我意识减弱,“及吾无身”之后才能融入大道里。“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之为下也,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你无身才能宠辱不惊。你如何才能无身?第十四章告诉你操作方法。
一者,其上不攸,其下不忽
你归“一”了才能感知道,如何才能进入道“归一,三者归一,一者其上不攸,其下不忽。忽忽攸攸就是不稳定的意思,是流水的意思,是飘忽的感觉。”忽“有轻、忘的意思。而本句老子想告诉你看不到边界的意思。
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
无边无界,如果能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捪而弗得后,你无法衡量,无法琢磨”道“究竟有多大。在这里
也可以理解为你的”心“,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老子在这里说的是道,其实就是心。道其实与心是相连的。一者其上不攸其下不忽,这个东西又是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忽恍。
你看了很久但你看不清楚,你不知道如何称呼它,你只能把它归于无,其实是你的意识的”识“关闭了,已在”无“里了。复归于无物,打座的时候慢慢进入到”识“关闭的状态时,你能感受到一束光,你在追着那束光,你会进到”无“的里面,而你的身体在进入的过程中逐的感觉不到存在。
光里面的核心是”寻“跟”混“,”寻“是寻找它,”混“是混而为一。你要寻到那束光,复归于无物。在形容寻寻呵后的东西,不是有的层面,寻寻呵之后的东西是谓忽恍,恍是一个光点,你在寻寻呵的时候就会有一个光点。而这个光点其实是每个人都有,就如同你在迷茫的时候但心中的又有一些希望一样。
这个希望其实就是你的光点,你能感受到内心是有一个灯塔的,但你无法说清楚它的具体形状与颜色。”恍“在说文解字是”不分明“的意思,这时你与它合二为一,感受到混沌的世界,你进入到了道里,”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其“就是道,随着道进入后,你看不见它的尾,你迎着它却也看不见它的首。
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
你进入忽恍之后是看不到头看不到尾。为什么进入忽恍你看不到头也看不到尾?正如你站在光里能看到光的尾巴吗,这是看不到的,因为你置身于道中,你与道合二为一了,你即是道、道也是你。道是混沌的,是无始无终的。
其大无外,小到没有内在的东西,你找不到边界,没有前没有后没有始也没有终,道是无始无终的。我们的心与道是一起的。善终如始,你用平常的心去做该做的事,你不会激动,如果你消耗太多的能量于开始就会坚持不了。所以,不要太用力。无始无终,就是不断的反复,没有开始没有结束。
所以,要把眼光放长远,能看到边界的东西就离成坏败空不远了。老子想告诉我们的是用平常心去做事,做任何事情都不要用力过猛。不断去修练的过程很重要,结果不重要但过程却非常重要。正如赚钱是附带的,要正心正念正觉才可以与道融合在一起,就可以无身,无身就可为腹不为目了,就能做到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四十一章”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当你与道合二为一时,你就能创造奇迹。老子告诉你了操作步骤,如何去做。
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古始之道是说天地未生的无极混沌合一的本源大道!御今之有:今是指我们现实的三维低级世界!这两句的意思是:无极混沌合一的本源大道,是生化万物运行天地日月星辰的本源, 大道无形 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道的无始无终,虚空玄妙 是一切的总纲纪!
大道的特性,虽然难以名状,捉摸不透但也并不神秘,它就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的心里,想要悟得道的要领,就要深信不疑,返观内照,从内在着手,不着于声色,不执著有无,慢慢放下私欲,静心内察,自然就进入了众妙之门,进入了道门之后才能修得超脱之法!
条条大道通罗马,因为佛家深知执着于肉身感官对悟道的阻碍,所以进佛门就要断六根,首先从行为上去终止人继续执着的心,是行后进修再进悟!道家讲无为守静,讲大道本源,属于悟后进修,哪一条路都可以悟得真理,就看个人的缘分了。
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道是无象的不是有形的,道到底是什么如何接近道如何进入道。十四章更多的是操作手册,若第一章讲道的总纲,那么这一章主要讲了如何进入道。你一直向外求,一真被眼耳鼻舌身带跑偏了。老子告诉我们一直以来的状态是一直在向外求,没了精气神。所以,老子告诉我们操作步骤,这是心法也是功法。
从第十章开始就告诉我们操作方法,一直往后越来越细,前几章告诉我们框架,而本章则告诉你修炼的心法以及操作顺序:
第一步心法:”虚其心、弱其志、食其腹、强其骨“,在一个大环境里人在改进的过程中需要具备的能力,正如人进入社会之前的操作方法,先从肉身去修,先去虚贪嗔痴曼疑的心等,老子在此先要开启世人的心智;
第二步心法:”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进入到社会之后你应该如何去做、去修,这一步主要指修自身的内在,挫自己的锐气、解自己的纷扰、和的是一束心光,同其尘回到自身解决自向的问题等;
第三步心法:”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这是第三步进入打座的状态。恍惚的恍,是为无物之象,寻的是光即内在的光,入定的状态时看到的那一点或那一束光亮。这一段前面都说的是操作方法,到了结尾老子告诉你“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君子与小人外在来看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是在于君子能控制自已的心,到了这里就是道纪。
执是手拿的意思,你做到了前几个步骤,道就已经在你手里了,你进了惚恍的世界,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你感知到了这个东西的存在,就执今之道了。”今“是指当下的意思,我手执着当下的道。”御“是驾驭的意思,你手持当下的道就能驾驭当下的所有。正如你当下十分专注于某物时,你就拥有了此物。
比如你在玩游戏,你就拥有了玩游戏的快乐。执今之道是进入了道里,你及吾无身了。即阴阳合和了,天下万物生于有,而有生于无,而万物都由道而生。说的是当下与未来,你执有当下的道,那么未来便有无限的可能。专注于当下的学习就拥有了未来,”已知古始“即你知道万物的开始是从哪里来的?
人类三大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老子告诉你这个问题的答案:世人是从”无“中而来,现代的科学实际都是在解释过去未解的自然,我们的重点是要觉而不是解释。
无可以生有。”已知古始,是谓道纪“,道也是有纪律的,这一章讲的是道纪,道是指任何东西都有其规矩及道理。互联网打开了世界,但每个节点都是有规矩的。任何一个东西都要有道有理,能抢走的都不属于你,完合属于你的是命与运,你能自已做主。
第一章讲了道的总纲,本章讲了道的纪律。本章思想既是对“道”的特性的描述,也是老子方法论的体现。如何对待世间万物,如何处理纷杂的事物,那就是认识到支配它们的“道”的规律,“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通过对发生过的事物规律的探索,认识到现今的事物的发展变化之道,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不违拗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让它们顺道而行,则可“无为而治”。你进到了道里执的是当下的道,你就能拥有所有了。你若专注于当下的每分每秒,就能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
老子是要向我们阐述一种思维方式。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捪之不得,这些恍恍忽忽的东西是什么?是人们通过“道”认识出来的思想和知识。“持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就是要学习前人认识自然所总结出来的知识,用这些知识进一步探索自然奥秘,再总结出更新的知识,以指导后人更深层次的探索更深层次的自然奥秘。
“持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我们还可以这样来理解:如果我们判断事物,在当今找不到根据,就到古代前人的经验中去找。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先贤就已经意识到了,借鉴前人总结出来的现成经验,再结合自己的经验加以总结,这样做事成功的概率会大大的提高,失败的可能性会压缩到最小。
相传,孔子的弟子子贡南游楚国完毕,返回晋国,经过汉水南岸时,看见一位老者正在整治菜地,只见他挖地道通到井中,抱着瓮从井中取水,然后来灌溉菜园,非常费劲而收获很小。子贡便好心的告诉他:“如今有一种机械,每天可以浇灌上百个菜地,用力很少而功效颇多,老先生你不想试试吗?”于是子贡便详细为老者讲述了这种前轻后重,使用重力汲水的机械“桔槔”。
不想老者非但未曾领情,还将子贡讥讽一翻后赶回鲁国。并说子贡介绍给他的工具,是会使人性沦丧,丧失纯朴素白之心的巧智之物。子贡返回鲁国,便将这件奇怪的事儿告诉了孔子,孔子告诉他,这应当是位治内不治外,既追求内心纯白不偏的,修行上古混沌氏之术的老者。并说关于混沌氏之术,并不是他和子贡所能认识的。
但本栏认为,按照庄子的讲述,这位拒绝使用“桔槔”的长者,应当就是老子笔下“万物作而弗始”,弗正万物初始,内心纯白不偏的修行之人。因为他曾这样对子贡说:“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
老者说:“我从我的老师那里听说,运用机械必然产生投机取巧的事情,而产生投机取巧的事情之前,一定是先存了投机取巧的心思。这样的心思留在胸中淳朴之心就无法获得,纯洁空明的心境也不会完备,进而精神无法专一安定;而精神不能专一安定的人,大道也不会承载他的内心。我不是不清楚你所说的汲水方法,只不过我感到羞辱不愿那样去做。”
由此可见,庄子所述的老者内心,深悉天地均衡之理,如同老子“智慧出,有大伪”的劝告,要知道智慧是把双刃剑,明晰真理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制造虚伪的利器?如此一来,我们应当大致清楚何为圣人独异于人?因为圣人为腹不为目,只会根据自身的合理需求,适时的进行取舍。
驾驭外物为己所用,却从不会被外物所驭。但普通人大多深陷欲望无法自拔。在欲望的漩涡中熙熙攘攘,如同享受丰盛的宴会,如同春天登台欣赏美丽的景色。似乎在欲望面前,只有圣人能够保持头脑的清醒,合理适时的运用取舍,不放纵自己寻欢作乐。
因为圣人心中时刻都铭记着阴阳平衡的万物创生之理,尤其是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当代,深知且笃行适可而止理念的人还有几位?能够发自肺腑的齐物,齐同是非。心量广大,譬如虚空。无是无非,无善无恶。心如佛土,深知自性真空的又有几位?
可以说“持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的思想体系,对中国人来说影响非常深远。
归纳本章释义 : 需要从两条个维度来看:
一是老子从个人修行法门的维度给出的操作心法;另一个维度便是老子的社会科学维度即圣人是如何治世的。
老子阐述了需要矫正视力才能看到的事物,被称为微;需要矫正听力才能听到的声音,被称为希;需要矫正感官才能获得的结果,被称为夷。以上三个问题无法详细追究,故混淆为同一个整体。它的上端并不显明亮,下端也不晦暗。但却连绵不定,无法名状。
周而复始,如同消亡。因此被称为没有形状的状态,没有形体的景象,被称为仿佛。跟随它看不到它的结束,迎接它也寻不到它的初始。但把握道便能够驾驭万物,反知初始,这便是道的运行纲纪。而《道德经》需要整篇来看,因为从头到尾是逻辑相通的。道德经开篇,引申出开天辟地的混成之物——“混沌”。
在《道德经·第一章》结尾旗帜鲜明地指出,道便是破解众多奥妙的共同门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因此从第二章开始,老子便一直在教授后人如何正确的理解并运用这种性质。如“万物作而弗始”,矫枉万物的初始,便是在阴阳对立的基础上,进行的确保统一与对立并存的和谐处置。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的论述,则进一步夯实了矫枉事物初始的必要性。故老子认为“尚贤”“贵货”“见欲”均是行为不均的不良开端,有违阴阳平衡的大道之理。故提倡“万物作而弗始”,矫枉万物初始的治世宗旨。而之后“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则进一步明确了圣人之治“阴阳并举,刚柔并济”的运用宗旨。
为什么如此说?
因为《帛书老子·第二十三章》与之后的《二十八章》记载的非常清楚“圣人执一为天下式”,“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如此本栏认为,第三章阐述的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与之后的“弱其志”“强其骨”,均是后文总结的圣人治理天下的共同范式,执一守中与阴阳平衡。
包括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论述,也同样如此。遵循同样的是不偏不倚的均衡之道,平衡之法。如此,在圣人看来“虚其心”与“实其腹”,“弱其志”与“强其骨”,精神教化与民生教化是一整套相辅相成,阴阳不离的上古“混沌氏”修行法门。而关于混沌氏之术,《庄子·天地》中曾略有记载,说它是一种在春秋年间便已逐渐消亡,以阴阳和谐为理念的古老修行法门。
本章本栏为何要保留《帛书老子》“恍惚”的通假字“沕望”?本栏认为,“沕呵,其若海。望呵,无所止”描述的应当是,圣人无法建立确切是非观念的复杂认识与无奈感慨,因此感叹——道的状态似乎如此,但它的范围却如同大海般浩瀚;道的形象好像如此,但他它时刻都在变化没有停止。
还因为《帛书老子·第二十一章》,描述大道状态的“孔德之容”时记载:“道之物,唯望唯沕。望呵沕呵,中有象。沕呵望呵,中有物。”说,道中的事物,存在于似乎与好像之间,既仿佛间。似乎与好像之间,存在着景象状态。好像与似乎之间,又存在着确实的事物。
这便是本栏注释《道德经》的宗旨,类似的说法必须意义相通,绝不能这里一套说法,那里又另外一套完全不同的说法。因为大道只可意会,无法言传。故死扣字眼,与自掘坟墓无异。而之后“随之不见其后,迎之不见其首。
执古之道,以驭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的论述不过是“虽然大道的变化永无止尽,但却环环相扣,根据自然而然的逻辑线索把握未来,反塑初始,这便是自然的运行纲纪”。
虽然均衡是易学的基础,但也分为阴阳平衡,三才平衡,四象平衡,五行平衡等诸多分支。而据本栏所知,学三才看《周易》,学五行看《黄帝内经》,而学四象具体看什么还不确定,因为星象的问题一直都是避讳,古人也多以此为妖,谋利惑众。建议慎入慎言,效法孔夫子的治学精神,子不语怪力乱神,知其神不知其所以神的问题,一概敬而远之,存而不论。
阐述了道的五个概念:
这一章主要讨论道的形象和规律问题,老子提出了“夷”、“希”、“微”、“惚恍”、“道纪”五个概念。
什么是“夷”?肉眼无法看到的东西,称之为“夷”,看不见并不代表它不存在,只是它无法被我们用眼睛认知罢了。我们站在平地上极目远眺,看到的东西是有限的,但不能说看不见的那些东西就不存在。客观存在的事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时时刻刻在对人发生影响,我们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更好地遵循大道的规律,而不是与大道背道而驰。
什么是“希”?耳朵无法听到的声音,称之为“希”,它的特点是细小、缈远、轻微,这一特点决定了它不可能被我们听得真切,除此之外,还有距离因素,我们所能听到的声音有一定的范围,所以距离也会令我们无法听到一些声音,大道即使有声,也不一定会被我们听见,因此我们常说“大道无声”。
什么是“微”?大小无法被感知的东西,称之为“微”。大道就是那个看不见听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无法用我们的视觉、听觉、触觉所感知。
希、夷、微这三个概念无法穷究道的本源和真正内涵,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我们称之为“一”。
什么是“惚恍”?形态若有若无、无法用概念来涵盖,只能用心灵去通达;无法用感官去体验,只能用身心去感知。对于这种模糊而又深奥的、亦真亦幻的状态,称之为“惚恍”。
什么是“道纪”?简言之就是大道的纲纪和规律。
认识和理解“道纪”比认识大道本身更有意义,大道的规律和纲纪能有效地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阐述了道的三个特征
一是自然性,道自然存在于自然界宇宙万物和人类之中,只支配事实有序运行,不受任何行为而消失,更不强加自然界宇宙万物和人类,人类可以认识它,遵循它,造福人类平衡萌生消长。人类要随从道,与道一样保持自然状态。
二是和谐性。当道遇难遇灾遇害时,不惊不慌,不知不觉,犹如往常一样运行变化着,从不因消极的、危险的、危害的处境而改变。总是保持着和谐有善厚德的本性。
三是永久性。道之所以能长久,它无分别心对待于万物,没有高低贵贱之别,不喜恶荣辱,不亲亲疏疏。不受任何惊艳名利和权势之诱。更不受何时何地何景何象等影响。无私无利无求,始终保持透明的状态,不变形、不走神。所以,它长久,并主宰自然界和宇宙万物及人类世界。
延伸阅读之修行心法
人类感知外物的方式最重要的就是视觉、听觉、触觉;通过眼睛(看)、耳朵(听)、体触(摸),认识了解身边的事物;但道却和我们所了解的世间万物截然不同,道是一种客观规律,要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就要把握“道”的运作规律。
所以人们“观古而知今”、“观物而之人”、“观一而知万”,这都是对道的总结。人们常说的“圣人”就是因为比平常人更能参悟到“道”的规律,所以他们能顺道而行,能善治万物,能无失无过,能无忧无惧。
我们也可以做个实验,让大脑、眼睛放松,眼睛自然睁开,不要去看某个点,也不要把意识集中在“看”上,而是让事物反射的光,投入到我们的眼睛里。此时,会不会发现,进入眼睛的画面,在不进行辨识的时候,就是一个整体,这个画面甚至有些模糊,就像混沌一样。但是当我们去回忆时,画面却能清晰的再现。
我们还可以做个触觉的实验,当身体放松时,我们会感觉身体的重量压在地板上,同样也会有大地向上的支撑感;我们还会感觉到头顶着天,太极里叫“虚灵顶劲”,还会感觉到空气在头上的流动。当我们把这些感受,整合化一,就像“天地人”连在一起了。同样的方法,把听觉、嗅觉、味觉也都放松下来,加入到上面的实验中,这个觉知整体是不是更大了?这种感觉,就是古人说的“天人感应”。
然后,我们不断的放松感官,让自己更为“清静”,让觉知更为客观,并且随着“清静”程度的加深,觉知范围也会越来越大,就像初时我们只能觉知到表皮,但是当我们静下来时,便能慢慢的察觉到汗毛附近的空气流动。清净清净再清静,让觉知的整体客观客观再客观,让觉知的范围扩大扩大再扩大。最后,一个客观的、整体的景象就呈现在我们脑海里了。
知了整体,明了细节,就剩下力行了!所以文末说到“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一个“御”字,道出了“道”的真谛,那便是“制天命而用之”,那便是行道!
补充学习,对于喜欢佛经的朋友,最后一部分的理解可以参照《心经》或者《圆觉经》中的“觉圆明故,显心清净;心清净故,见尘清净。见清净故,眼根清净;根清净故,眼识清净。识清净故,闻尘清净;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识清净故,觉尘清净。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引申为现实意义
第一,以自然、和谐和长久之道,造福人类和自然界和宇宙万物。
第二,以自然、和谐和长久之道,改变家庭和孩子命运,成就根深叶茂的家业和自己的事业。
第三,以自然、和谐和长久之道,处理好人类、社会、企业、单位、家庭和亲友的关系。
第四,以自然、和谐和长久之道,修心养性,永葆健康快乐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