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棒磨成针在哪里磨的(都说只要功夫深)
铁棒磨成针在哪里磨的(都说只要功夫深)当时的工匠们,因为本身有了铁质的钻头,便可以在一根较粗的铁丝一头钻上一个圆孔,然后再用锤子轻轻捶打,使之变扁。至于说针尖部分,则是用两块磨刀石,中间夹着针,反复研磨。经过一段时间后,绣花针就会变得锋利起来。如果更为讲究的,那还要放在锅里如同炒菜一样进行淬火处理,这在明朝人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有详细的描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开始大量使用,绣花针的材质也就成为了铁的,这和唐朝李白见到的就没有多少区别了。但是,在做工方面和铜针差别并不大,只是工序略有区别。在上古时代,人们已经懂得用骨针来缝制衣服了。骨针的材质是比较大的鱼骨头所制作成的,上面的针孔是用尖锐的石器一点点连敲带打钻出来。在这个时候,骨针确实是磨出来的,而且用了非常久的时间,直到金属开始使用后才被淘汰。在广泛使用青铜器的时代,绣花针也就是铜针。当时人是选择用铜条不断敲打,因为铜比较软,延展性比较好,则被打制成为一根根铜丝。随后,工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句格言相信是很熟悉的,它告诉我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道理。它来自于一个典故,那就是李白小时候,不好好读书,经常偷偷溜出去玩。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个婆婆正在磨一根舂米用的铁杵,婆婆告诉他,只要有毅力,就没有难事,她要将这根铁杵磨成一口绣花针。
这件事李白从未说过,在唐朝也没有人记述下来,倒是南宋时有一个叫做祝穆的人,将其记录在《方舆胜览》。祝穆名气并不大,并不为人瞩目,但他却是朱熹的亲戚和学生,理学功底相当高深,这个故事就出自《眉州•磨针溪》一章:
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然而,大部分人都会有一种困惑,铁杵就是铁棒,难道小小的绣花针就是靠铁棒磨出来的吗?
在上古时代,人们已经懂得用骨针来缝制衣服了。骨针的材质是比较大的鱼骨头所制作成的,上面的针孔是用尖锐的石器一点点连敲带打钻出来。在这个时候,骨针确实是磨出来的,而且用了非常久的时间,直到金属开始使用后才被淘汰。
在广泛使用青铜器的时代,绣花针也就是铜针。当时人是选择用铜条不断敲打,因为铜比较软,延展性比较好,则被打制成为一根根铜丝。随后,工匠截取适合长度的铜丝,并将一头砸扁,再用尖锐的工具钻出针眼,磨去针眼旁边的突出部分。
如果说此时还有磨这道工序,那就是将铜丝上没有针眼的反复打磨,直到形成了针尖部分,这样一根绣花针就完成了。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开始大量使用,绣花针的材质也就成为了铁的,这和唐朝李白见到的就没有多少区别了。但是,在做工方面和铜针差别并不大,只是工序略有区别。
当时的工匠们,因为本身有了铁质的钻头,便可以在一根较粗的铁丝一头钻上一个圆孔,然后再用锤子轻轻捶打,使之变扁。至于说针尖部分,则是用两块磨刀石,中间夹着针,反复研磨。经过一段时间后,绣花针就会变得锋利起来。如果更为讲究的,那还要放在锅里如同炒菜一样进行淬火处理,这在明朝人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有详细的描述。
因此,生活在唐朝的李白,顶多看到老婆婆磨铁丝,是绝对见不到磨铁杵的,如果有,那一定是老人家逗小孩玩的。至于说生活在南宋时的祝穆,绣花针从材质到工艺,都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和突飞猛进的进步。
当时的绣花针就已经是钢针了,人们用低碳钢丝冷拔获取了大小不一的针,以便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当时制作一根针,已经不是靠老百姓自己来制作,而是有了专门的工坊,比如“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他们采用磨制、冲眼、渗碳、淬火等多种工艺,就已经高效地制作出一口口精良的绣花针了。
这可不是小珏在瞎掰,现在去中国历史博物馆参观,就能够看到北宋时“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印刷广告。这块铜制广告牌的正中间以白兔抱铁杵捣药作为商标,左右两边还告诉顾客:认门前白兔儿为记。另外,在下方还有商家的说明:
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客转为贩,别有加饶。请记白。
所以,“铁杵磨成针”这个故事,极有可能就是祝穆编造出来劝学励志所用。如果真的有这样的事情,那也只是李白被欺骗了,而祝穆则用这个善意的谎言,欺骗了后世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