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桃花或杏花的诗句都有哪些(春色满园关不住)
描写桃花或杏花的诗句都有哪些(春色满园关不住)有一首传世名联:“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曲栏小槛幽深处,与殷勤、遮护娉婷。姚黄魏紫,十分颜色,终不似轻盈。“姚黄魏紫,十分颜色,终不似轻盈。”牡丹中的极品如“姚黄魏紫”之类,虽然富贵艳丽,但却没有杏花娇小妩媚的感觉。依宋人的审美观,牡丹未免有些过于夯笨了。提起杏花,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想起南宋叶绍翁那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啊,想到杏花,总会联想到那融融的春意,灼灼的春光。正如宋祁词中所说:
提起杏花诗中那句“一枝红杏出墙来”,不免想起“红杏出墙”这个词,如今该词专门用来形容女人的婚外情。叶绍翁当时写这首诗时,未必就有这种意思,但杏花在古诗文中早就有“作风不正派”的名声。
一枝红杏出墙来杏花的外形其实和桃、梅相似,但杏花盛开在早春,体态也轻盈可喜,宋人赵长卿有《一丛花》一词道:
柳莺啼晓梦初惊。香雾入帘清。胭脂淡注宫妆雅,似文君、犹带春酲。
芳心婉娩,媚容绰约,桃李总消声。相如春思正萦萦。无奈惜花情。
曲栏小槛幽深处,与殷勤、遮护娉婷。姚黄魏紫,十分颜色,终不似轻盈。
“姚黄魏紫,十分颜色,终不似轻盈。”牡丹中的极品如“姚黄魏紫”之类,虽然富贵艳丽,但却没有杏花娇小妩媚的感觉。依宋人的审美观,牡丹未免有些过于夯笨了。
提起杏花,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想起南宋叶绍翁那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啊,想到杏花,总会联想到那融融的春意,灼灼的春光。正如宋祁词中所说: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有一首传世名联:
“白草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
“沾衣欲湿杏花雨”,春雨中的杏花是何等的美丽温柔,谭咏麟有首歌:“舍不得杏花春雨中的你,盈盈的笑语……”歌虽老,但每次听到还是依然为之心动。
小杜杜牧有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在让人心境随之凄迷纷乱的时候,得以寻到一家酒肆,看到那盈盈含笑的杏花,欣慰之情,不言而喻。这也是这首看似平淡无奇的小诗能够千古流传的原因吧。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这首诗我觉得有点借用了杜牧诗中的意境: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大概是诗人客居京华,于无聊无奈无措之际唯一的心灵温暖了。
最含情处出墙头提起杏花诗中那句“一枝红杏出墙来”,不免想起“红杏出墙”这个词,如今该词专门用来形容女人的。叶绍翁当时写这首诗时,未必就有这种意思,但杏花在古诗文中早就有“作风不正派”的名声。比如唐人薛能就有《杏花》一诗说:
活色生香第一流,手中移得近青楼。
谁知艳性终相负,乱向春风笑不休。
这里薛能说杏花生性就风流放荡,怎么也改不了倚门卖笑的那副德性。晚唐诗人韦庄的《望帝乡》一词中出现的这个非常大胆前卫的唐代女孩,她身后的背影也是满天杏花: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休。
更有什者,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到杏花时说:“种杏不实者,以处子常系之裙系树上,便结子累累。余初不信,而试之果然。是树之喜yin者,莫过于杏,余尝名为风流树。”好嘛,杏花竟落下个“喜yin”之最的名声。
《金瓶梅》里有一联:“金勒马嘶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这一联最早见于明朝第一状元吴伯宗的〈大驾春巡诗应制〉一诗,其中道: “君王马上索诗篇,杜甫诗中借一联。金勒马嘶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然而,今天在《全唐诗》中杜甫集中却都找不到此联。是否真为杜甫所写且不去管,这“玉楼人醉杏花天”的风情和老杜的形象相去甚远,和《金瓶梅》中的淫靡气氛倒是挺相称。另有一部情色小说干脆就叫作《杏花天》。
《西游记》中第六十四回“木仙庵三藏谈诗”中,写唐僧和一群树精木怪们谈诗论文,其中有一个“杏仙”,就是杏树变化的妖精,她生得十分妖媚,用书中的话讲就是:“青姿妆翡翠,丹脸赛胭脂。星眼光还彩,蛾眉秀又齐。下衬一条五色梅浅红裙子,上穿一件烟里火比甲轻衣。弓鞋弯凤嘴,绫袜锦绣泥。妖娆娇似天台女,不亚当年俏妲姬。”
这个杏仙对唐僧十分有意,文才也很好,所写的诗中“雨润红姿娇且嫩”一句,得到唐僧等一致称赞。电视剧中杏仙献舞献歌的一幕让观众印象极为深刻,所唱歌词如下:
桃李芳菲梨花笑,怎比我枝头春意闹。
芍药艳娜,李花俏,怎比我雨润红姿娇。
香茶一盏,迎君到。星儿摇摇,云儿飘飘。
何必西天万里遥。欢乐就在今宵,欢乐就在今朝……“杏仙”被网友们评为《西游记》中令人难忘的十大美女之一,“杏仙”的魅力的确难以抵挡,也就唐僧这种木头疙瘩般的人能不动心罢了。
《红楼梦》中一开卷时,写贾雨村爱上了甄家的丫环娇杏,这娇杏有一日撷花儿,猛抬头见窗内有陌生人,便回头看了一两次。窗内的贾雨村以为她有意于自己,遂狂喜不禁,以为此女子必是个巨眼英雄,风尘中之知己也。贾雨村做了县太爷后,便讨娇杏来做了二房。一年后,娇杏便生了个儿子,再半年,雨村嫡妻病故,娇杏被扶作正室夫人。娇杏,谐音“侥幸”也。
书中写的这个“娇杏”虽然出于无心,但也摆脱不了勾引男人的形象。
柳永有《少年游》一词写一位风尘女子,也是用“红脸杏花春”来形容:
世间尤物意中人。轻细好腰身。香帏睡起,发妆酒酽,红脸杏花春。
娇多爱把齐纨扇,和笑掩朱唇。心性温柔,品流详雅,不称在风尘。
张先这首词里的风尘女子也是这样挑逗客人的:“黛眉长,檀口小,耳畔向人轻道。柳阴曲,是儿家,门前红杏花。”这“门前红杏花”流露出无限的风流情思。
话说回来,叶绍翁的这句“一枝红杏出墙来”,到底有没有女人出轨的意思呢?不好说。不过他这句其实也是借鉴了前人的诗句而得来的。先看晚唐温庭筠这一首〈杏花〉:
红花初绽雪花繁,重叠高低满小园。
正见盛时犹怅望,岂堪开处已缤翻。
情为世累诗千首,醉是吾乡酒一樽。
杳杳艳歌春日午,出墙何处隔朱门。
如果说这首诗中的“出墙何处隔朱门”相似度还不够高的话,那晚唐吴融这首〈途中见杏花〉应该更像是叶诗的本源: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这首“一枝红艳出墙头”已经是非常接近“一枝红杏出墙来”了。吴融还有另一首写杏花的诗,也提到了“出墙”的字样,比较叶绍翁的〈杏花〉,其中反映“出轨”的意味更为明确:
粉薄红轻掩敛羞,花中占断得风流。
软非因醉都无力,凝不成歌亦自愁。
独照影时临水畔,最含情处出墙头。
裴回尽日难成别,更待黄昏对酒楼。
“最含情处出墙头”,千娇百媚的杏花在墙头嫣然一笑,谁能不为之心动?
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其实杏花的典故和意象是相当多的,上面所说的《西游记》中的杏仙,曾自咏一首诗道:
上盖留名汉武王,周时孔子立坛场。
董仙爱我成林积,孙楚曾怜寒食香。
雨润红姿娇且嫩,烟蒸翠色显还藏。
自知过熟微酸意,落处年年伴麦场。
这首诗算不上一流,也就“雨润红姿娇且嫩”还算过得去。不过,这首诗前四句却提到了不少有关杏花的典故,第一句是说汉武帝刘彻欲访蓬瀛仙山时,有人献给他山杏,后人称这种杏为“武帝杏”。第二句当然是说孔子在杏坛讲学的故事,第三句则是说三国时一位医仙名叫董奉,看病不要钱,只要求被治好的重病人为之种杏五株,轻病人种杏一株,因此门前杏树蔚然成林,现在医院中还常挂“杏林春满”的匾额来宣扬医道高明医德高深。第四句“孙楚曾怜寒食香”是说晋朝孙楚在寒食这一天祭祀介子推时,曾用过杏酪。
另外,古代读书人有一传诵很广的对联:
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蟾宫折桂”之说是金榜高中的比喻之词,这与杏花有什么关系?原来旧时科举考试初级选拔的乡试是在八月,正是桂花飘香时节。而更高一级的礼部会试却在二月,是杏花开时。
唐代自中宗开始,凡登进士第者,先在杏园参加宴会,再到雁塔题名。故贺人及第的诗句往往少不了杏花出场,如赵嘏〈喜张濆及第〉:“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刘沧〈及第后宴曲江〉:“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中唐时的进士周匡物,在〈杏园宴〉一诗中得意地说道:“元和天子丙申年,三十三人同得仙,袍似烂银文似锦,相将白日上青天。”乐得都要蹦上天了。
所以唐人郑谷有诗《曲江红杏》:
遮莫江头柳色遮,日浓莺睡一枝斜。女郎折得殷勤看,道是春风及第花。
有幸高中者,自然是“春风得意马蹄疾”,而不幸落第的那些书生们的笔下,也会出现杏花,但这时的杏花却充满失落之意,休提什么“春风及第花”了。张籍〈哭孟寂〉一诗这样写:
曲江院里题名处,十九人中最少年。今日春光君不见,杏花零落寺门前。
明代才子唐伯虎,因被人牵连入科场舞弊案而被革去功名,痛失金榜题名的资格,若干年后,他依然在诗中惆怅地写道:桃叶参差谁问渡,杏花零落忆题名。
《阅微草堂笔记》中纪晓岚记载说,他父亲姚安公(名纪容舒,曾官至云南姚安一地的知府,故家人称他为姚安公)曾经折了一枝红杏养在瓶中,花落了竟然还结了两个小杏,当时他就心中大悦。后来果然乡试就中了举人,纪老爹欣喜之余,命名其书斋为瑞杏轩。
正是因为杏花有着这样的喻意,所以古时很多文士都喜欢在用具上刻画“杏林春燕”这样的吉祥图案,“燕”与“宴”同音,因为及第登科者,天子会亲切接见赐宴。所以书生学子特别喜欢这图案,图个吉利呗。
就像现在炒股票的只吃牛肉、茶不敢喝“绿茶”,只喝“红茶”。呵呵,所以嘛,大家高考前不妨喝点杏仁露,既图个吉利,也算继承了“杏林春燕”的文化传统。
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杏花开时,正是盛行春风、常得春雨之时。唐代戴叔伦有诗:“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栏?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杏花和桃花一样,都是匆匆开落。不免令人心头涌上一丝莫名的惆怅。小杜曾道:“暖风迟日柳初含,顾影看身又自惭。何事明朝独惆怅,杏花时节在江南。”
南宋诗人陈与义有一句“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得到宋高宗赵构的赞赏,竟因此被封为内相。而现代人恐怕对陈与义的那句“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更熟悉。然而,不管是哪一联,读来都让人伤感和落寞。
风流天子宋徽宗被金人掳去途中,见到风雨中零落的杏花,更是感慨万千,肝肠欲断。他写下著名的《燕山亭.北行见杏花》一词:
裁减冰绡,轻叠数重,淡着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这“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道出了春暮风雨中杏花的凄楚。正如中唐诗人姚合所说:“今日无言春雨后,似含冷涕谢东风。”
东风无力百花残,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好在“春去春回来,花谢花会再开”,我们还是选一首相对温馨点的词为此文作结:
画堂春.秦观
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损红妆。
宝篆烟消鸾凤,画屏云锁潇湘。暮寒微透薄罗裳,无限思量。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关注小孔读书笔记,带您领略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