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必读的四条经验:羊了个羊爆火过后 互联网人应做的10条笔记
互联网必读的四条经验:羊了个羊爆火过后 互联网人应做的10条笔记前面提到,《羊了个羊》分别在微信和抖音两个平台上线。在道具的获取途径中,《羊了个羊》很巧妙地利用了两个平台的不同生态特性,设计了不同的变现模式。有人统计,按正常一局用移格子、洗牌、复活三个道具来看,一盘就得看1分半的广告。那么10盘15分钟,30盘45分钟,50盘1小时15分钟……这个广告时间是不是确实被震撼到了?《羊了个羊》的盈利模式很简单,通过让用户观看广告来获得广告收益。但有几个很巧妙的设计,做到了让用户自愿看广告,而非被迫看广告。相信非常多的人都卡在了第二关,其实稍微研究一下就不难发现,不使用道具的情况下,第二关不一定是有解的或者说很容易错过正解。游戏玩法不难,加上消消乐带来的惯性信心,让用户觉得这个游戏过关不是难事。但卡在第二关后,道具的作用被急速放大,用户为了通过,要么分享链接去骚扰朋友,要么看上近30秒的小广告,那么带来的用户裂变和广告收益是非常多的。
(2) 羊了个羊官方微博中就多次搞事,如在服务器多次异常后高调宣传团队急招后端开发,如在出现抄袭质疑时澄清自身的清白。
(3) 在抖音上,也同样可以看到活跃与回应,粉丝量超过325万。
三、 商业模式《羊了个羊》的盈利模式很简单,通过让用户观看广告来获得广告收益。但有几个很巧妙的设计,做到了让用户自愿看广告,而非被迫看广告。
9. 在关键环节设置裂变和商业转化,让用户自愿传播,放大产品收益相信非常多的人都卡在了第二关,其实稍微研究一下就不难发现,不使用道具的情况下,第二关不一定是有解的或者说很容易错过正解。游戏玩法不难,加上消消乐带来的惯性信心,让用户觉得这个游戏过关不是难事。
但卡在第二关后,道具的作用被急速放大,用户为了通过,要么分享链接去骚扰朋友,要么看上近30秒的小广告,那么带来的用户裂变和广告收益是非常多的。
有人统计,按正常一局用移格子、洗牌、复活三个道具来看,一盘就得看1分半的广告。那么10盘15分钟,30盘45分钟,50盘1小时15分钟……这个广告时间是不是确实被震撼到了?
10. 根据不同的平台生态,设计不同的变现模式前面提到,《羊了个羊》分别在微信和抖音两个平台上线。在道具的获取途径中,《羊了个羊》很巧妙地利用了两个平台的不同生态特性,设计了不同的变现模式。
在微信这个熟人社交APP,选择的是好友裂变的方式。第一次分享给个人即可获得道具,第二次则要求群。不仅每一次分享都能获得裂变,而且还引导用户放大裂变的链条。
而抖音更多是陌生人社交,采用的是广告变现的方式。每次获取道具,需要观看近30秒的广告。不想看完广告?抱歉,道具也不能拿到。
四、结语从《羊了个羊》这款游戏产品中,可以看出,一款产品如果要获得用户的喜爱、市场的认可、社会的反响,成功的背后逻辑一定离不开:明确的玩家群体目标、设计产品规则需求、价值互动,利用玩家心理不断深挖,最终实现变现或达到盈利。
然而无论辉煌的时候有多么火爆,团队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游戏场景玩法单一、变化因素太少,导致大家的热情熄灭之后,该如何减少流失率?
我们似乎可以发现,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这种小游戏火起来然后光速过气。《羊了个羊》这种模式也只适合用在这种开发成本低、模式简单的小游戏上,短时间造势引爆热点,捞一笔流量就撤退。
很多中小型的企业或工作室,也会采取这样广撒网多投放的方式,利用最小的开发成本,通过拼接换皮等一系列操作,快速造出批量能用的产品,至于火不火,则丢给用户和市场去选择。
但放到大型游戏或者其他需要长期运营、成本较高的产品上,这种模式能奏效吗,答案显然是不能的。
因此,借《羊了个羊》爆火,我们也许不该仅仅去了解这款游戏中有哪些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也该去思考,还有哪些方式可以让我们手中的产品更美、更有生命力。
关于“你从《羊了个羊》这款游戏中,悟出了什么产品道理?”这一话题,你有什么看法?一起来聊聊吧~
#天天问神回复#「天天神回复」栏目,致力于发现天天问小伙伴的精彩语录。抖机灵,大伙儿也是认真的!如果喜欢,记得点击问题链接,和TA一起互动吧,我们也在这里期待你的发言哟~
@左迁:盯着业务,不要盯着制度。
盯着产出,不要盯着纪律。
@小小小白:真没有这个需求,这也太刻意了,不像是朋友,倒像是斤斤计较的陌生人。
@pm121:红包自带喜感,转账略显严肃,限制二百不失尴尬,不限次数方便用户,需求不是打打杀杀,需求是人情世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