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岁玩婚外情感染艾滋(年轻女孩的这个举动)
43岁玩婚外情感染艾滋(年轻女孩的这个举动)“其实,吸毒的这些人并不坏,他们只是无人理解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尽管多次遭拒,王彦嫱并不放弃,而是一直坚持主动联系老何。他不接电话王彦嫱就发短信,每到节假日都发一条短信嘘寒问暖。通过这样的方式,老何的心扉慢慢地被打开了。渐渐地,老何也愿意接她的电话,有时候甚至主动向她汇报最近的情况。尽管想要帮助老何,但刚开始帮扶的工作并不顺利。“我都记不清被他挂掉了多少个电话。”老何一开始非常抗拒与社工接触,每次王彦嫱打电话给他几乎都会被挂掉。此外,老何还多次将上门家访的王彦嫱拒之门外。王彦嫱说,不管她敲几次门,站了1个多小时,老何硬是不开门。耐心、劝诫 助力学员斩断“毒友圈”“瘦得皮包骨,两眼不敢与人对视,见到社工时想倾诉但又不信任,小心地试探着说话……”在王彦嫱的记忆里,这是戒毒人员老何给她的第一印象。王彦蔷回忆道,今年5月20日,39岁的老何因多次吸毒,从强戒所出来接受联众社工的服务。经过初步了解
更多精彩关注公众号:今日三水
今年9月,对于吸毒多年的老何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顺利戒毒的他重新上岗后,以勤恳的工作换来第一次晋升,成为某广告公司的管理人员。如今,他会不时回到广东联众戒毒社工服务中心当志愿者,用自身的经历劝说像他一样的戒毒人员。
比老何还高兴的,是一直帮助他的联众禁毒社工王彦嫱。2015年入党的王彦嫱,2017年7月成为广东联众禁毒社工后,凭着真诚与耐心,引导一个个吸毒人员远离毒品,帮助他们回归社会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联众社工王彦嫱与民警对接禁毒工作。/受访者供图
耐心、劝诫 助力学员斩断“毒友圈”
“瘦得皮包骨,两眼不敢与人对视,见到社工时想倾诉但又不信任,小心地试探着说话……”在王彦嫱的记忆里,这是戒毒人员老何给她的第一印象。王彦蔷回忆道,今年5月20日,39岁的老何因多次吸毒,从强戒所出来接受联众社工的服务。
经过初步了解,王彦嫱得知老何原本是一名大货车司机,月入过万,家庭和睦。然而,自从老何吸食海洛因后染上毒瘾,不仅毁了自己,还连累了家人。
尽管想要帮助老何,但刚开始帮扶的工作并不顺利。“我都记不清被他挂掉了多少个电话。”老何一开始非常抗拒与社工接触,每次王彦嫱打电话给他几乎都会被挂掉。此外,老何还多次将上门家访的王彦嫱拒之门外。王彦嫱说,不管她敲几次门,站了1个多小时,老何硬是不开门。
“其实,吸毒的这些人并不坏,他们只是无人理解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尽管多次遭拒,王彦嫱并不放弃,而是一直坚持主动联系老何。他不接电话王彦嫱就发短信,每到节假日都发一条短信嘘寒问暖。通过这样的方式,老何的心扉慢慢地被打开了。渐渐地,老何也愿意接她的电话,有时候甚至主动向她汇报最近的情况。
好久不长,有人告诉王彦嫱,老何又和过去的“毒友”们联系了。“要是不阻止他,之前的努力都要白费了。”一听到老何和“毒友”联系,王彦嫱连忙打电话给老何。刚开始,老何还支支吾吾地不敢承认自己与“毒友”们联系。
“想想你11岁的儿子,想想你的父母,如果再有一次,那之前的努力就全都白费了。我自己想帮你,你自己也要做到才行。”在王彦嫱的一番耐心劝导下,老何哑口无言。沉默了半晌后,老何大声说,我再也不和他们联系了!果真,此后王彦嫱再也没有听到老何任何犯错的消息。
走访、辅导
帮助学员适应社会生活
斩断了老何的“毒友圈”,新的帮扶难题又摆在王彦嫱面前。
老何说,因为长期滥用药物成瘾以及三次强制隔离戒毒,已经与社会脱轨太久,但是父母和前妻不能理解,反而经常催促他找工作、担责任,甚至期待他能够多多陪伴一对双胞胎儿子,弥补强制隔离戒毒这几年对儿子缺失的爱。
同时,老何的母亲患有“三高”需要长期服药控制病情,年仅11岁的小儿子因早产导致脑积水,目前患有癫痫,需要长期服药控制。这些都让刚戒毒完的老何备感压力和焦虑。
了解到老何家里的情况,王彦嫱马上来到老何父母家中劝说,告知其家人老何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孤独困难,渴望被家人理解支持的情况。她也邀请老何积极参与社工组织的宣传活动,提高老何的社交能力。结合老何近期的心理情绪,王彦嫱还协助老何排遣内在心理压力,努力去面对挫折,解决生活上的问题。
经过王彦嫱的持续服务和老何的个人努力,如今,老何晋升为某广告公司的管理人员,对自己未来的生活也有了明确的目标。他还不时回到社工服务中心,用自己的经历向更多戒毒人员讲解毒品的危害。老何的父亲高兴地说:“儿子确实不一样了,除了上班和回家没有去别的地方鬼混。”
对于自己的现状,老何动情地说:“我不会忘记关心我的每一个人,我会好好做人,坚决不再吸毒。”
“他们只是生了病的人,他们也很渴望转变,渴望被社会接纳”,王彦嫱说,作为戒毒社工,她的工作就是成为戒毒人员和社会之间的桥梁,通过对戒毒人员的关怀,让他们彻底地摆脱毒瘾,融入社会。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社会、家庭能给戒毒人员多些关怀,多些接纳,减少对他们的歧视,为他们重新融入社会提供有利条件。
文/佛山日报记者郑泽聪
编辑/佛山日报陈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