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镇排名大全(山西纪行之七古镇娶亲)
山西古镇排名大全(山西纪行之七古镇娶亲)娶亲队伍只见娶亲队伍中有一班乐队开道助兴,新郎骑着高头大马,新娘乘座八抬花轿,一路吹吹打打,喜气洋洋。媒婆、引客、送戚人员随从左右,在娶亲队伍中,还有一支秧歌队,穿着喜庆,夸张地表演赢得游人的鼓掌。此时窄窄的古城街道人山人海,门店两侧站满了看热闹的游客。“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据了解,山西的临县、兴县与陕西的佳县、吴堡等地的娶亲习俗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婚俗大致有七个程序:提亲、相亲、定亲、送钱、娶亲、成亲、拜亲。今天的娶亲是在履行完前面提亲、相亲、定亲、送钱四个程序后,进入第五个程序娶亲。娶亲:俗称“引嫊子”,与陕西的佳县、吴堡等地叫法相同。
山西纪行之七:古镇娶亲正在碛口古镇游览,忽听唢呐阵阵,鞭炮齐鸣,古镇街道上出现了一支娶亲的队伍。原来是临县碛口古镇为游客进行婚俗表演。
娶亲队伍
娶亲队伍
娶亲队伍
“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据了解,山西的临县、兴县与陕西的佳县、吴堡等地的娶亲习俗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婚俗大致有七个程序:提亲、相亲、定亲、送钱、娶亲、成亲、拜亲。
今天的娶亲是在履行完前面提亲、相亲、定亲、送钱四个程序后,进入第五个程序娶亲。
娶亲:俗称“引嫊子”,与陕西的佳县、吴堡等地叫法相同。
只见娶亲队伍中有一班乐队开道助兴,新郎骑着高头大马,新娘乘座八抬花轿,一路吹吹打打,喜气洋洋。媒婆、引客、送戚人员随从左右,在娶亲队伍中,还有一支秧歌队,穿着喜庆,夸张地表演赢得游人的鼓掌。此时窄窄的古城街道人山人海,门店两侧站满了看热闹的游客。
娶亲队伍
有一班八音队开道助兴
有一班八音队开道助兴
有一班八音队开道助兴
新郎骑着高头大马
新娘乘座八抬花轿
秧歌队
媒婆
夸张的表演
夸张的表演
轿夫
当娶亲队伍回到男方大门时,鞭炮、鼓乐齐鸣,新娘则由从嫂、姐中挑选的伴娘)为其搭上红盖头,然后搀扶下轿,俗称“拖嫊子”。,
给了下轿钱(有的地方叫握宝),从下轿处到院内的通道上,为使新娘在进洞房前鞋不挨土,由公公“背嫊子”,行至洞房大门口,再由新郎“背嫊子”至院内。
公公“背嫊子”
炒面扑箩
女方的陪嫁物品
院内摆放着一张长桌,一边放数把木椅,在事宴总理的司仪下,新郎父母入座,新郎新娘一拜天地,二拜父母,再夫妻互拜,即告成亲,然后步入洞房。但有好事者想取闹新郎,新娘的新鞋又不能粘土,无奈,在众人一片“抱上走”的喊声中,新郎只好把新娘抱回洞房。
入洞房后,新郎亲手掀起新娘的红盖头,然后拿起木梳在新娘的盘头上发辫上连梳三下,俗称“破头”。
司仪
成亲仪式
新郎
新娘
公公
婆婆
整个庆典唢呐在吹奏着
这些礼仪完后,进行拜亲,俗称“见大小”或称“认大小”,就是过门后新媳妇拜认婆家亲戚。一般拜亲仪式在婚后第二天早饭后举行,地点还是在院内,一张长桌上摆放酒具一套、凉菜一盘,然后在司仪主持下。拜亲开始,司仪照单依序请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娘舅妗子、姨姨姨夫等被拜者,被拜者端坐正中,由新郎新娘上前满盅敬酒,再退后行礼。行礼是有规矩的,长辈坐上,行跪拜礼;同辈坐上,行作揖礼。而受拜者都要当场给新娘赠送或钱或物的见面礼。
新郎新娘见大小
给爷爷奶奶跪拜
给父母跪拜
给叔父母跪拜
结婚三日无大小,姐夫嬉新娘
嬉闹
七姑八姨
姑夫姨夫姐夫
拜亲结束后,标志着婚礼程序亦全部完成。
进入新时代,旧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所改进,但一些传统的尊老爱幼、敬老爱老的习俗是不能改变的,而更应发扬光大。
新房
伴娘
轿夫
编辑:韶光影像注明:本头条号所发布内容均为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