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回宫在路上被鹅卵石滑倒(甄嬛怎么借篦头发一事巧妙地救出崔槿汐的)
甄嬛回宫在路上被鹅卵石滑倒(甄嬛怎么借篦头发一事巧妙地救出崔槿汐的)有次她碰巧看到了苏培盛掉落的柳叶合心的璎络,认出了是槿汐的手艺,便向皇后告发了两人私通的事情,随后槿汐和苏培盛被关到了慎刑司。因为废妃没有再回宫的例子,敬妃以为甄嬛再也不会回来,便将胧月当做自己的亲生女儿。而甄嬛回宫后急于认回胧月的心情让敬妃起了对付甄嬛的心思。古代人也不是神仙,时间久了满头头屑和头油自然会出来,而且还有可能会导致虱子横行。为了避免这些情况,古人就发挥了他们智慧的大脑,发明了——篦。《甄嬛传》中,甄嬛在去甘露寺修行前将还在襁褓中的胧月托付给了敬妃,在甄嬛离宫的日子里,敬妃已和胧月培养起了感情。
文|少年常乐游
我们看古代电视剧常常会羡慕他们有着一头柔顺又长的头发,因为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不会轻易剪头发。
但古代卫生条件差,生活方式落后,等到长大了,大家都留着一头长发,又不能像现代人这样用洗发水洗头,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呢?
就比如清朝,据说大家洗头基本上都是平均一个月才洗上一次,不方便的时候就在一个月以上,如果入冬以后天气冷了,如果家里很冷的话可能一冬天都不会洗上一次。
古代人也不是神仙,时间久了满头头屑和头油自然会出来,而且还有可能会导致虱子横行。
为了避免这些情况,古人就发挥了他们智慧的大脑,发明了——篦。
《甄嬛传》中,甄嬛在去甘露寺修行前将还在襁褓中的胧月托付给了敬妃,在甄嬛离宫的日子里,敬妃已和胧月培养起了感情。
因为废妃没有再回宫的例子,敬妃以为甄嬛再也不会回来,便将胧月当做自己的亲生女儿。而甄嬛回宫后急于认回胧月的心情让敬妃起了对付甄嬛的心思。
有次她碰巧看到了苏培盛掉落的柳叶合心的璎络,认出了是槿汐的手艺,便向皇后告发了两人私通的事情,随后槿汐和苏培盛被关到了慎刑司。
甄嬛为了救出槿汐,便去求端妃,请她帮忙向皇上美言几句,劝劝皇上。
皇上去端妃那边听进了她的话,便前往甄嬛的宫里,此时浣碧正在为甄嬛篦头发。浣碧问甄嬛信得过端妃吗,甄嬛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果然,皇上一脸笑意地进来,看到这一幕,不禁赞叹道:“小轩窗,正梳妆,原来是这样安静融洽的光景”,还问道“怎么这个时候篦头发?”
甄嬛见皇上这样欣喜,便知昨夜端妃的话应是有了效果,但却没有顺着皇上篦头发的话题往下说,而是问道,“皇上方才进来时仿佛很高兴”。浣碧手上篦头发的动作也没停下。
皇上夸赞甄嬛心细如发,接着说到今日上朝时大臣们上奏章说今秋钱粮颇丰,又说起昨夜看了端妃,端妃平日里沉默寡言,偶尔说起几句也很是入情入理。
这时有个细节,甄嬛给浣碧打了个手势,意思让她暂停,浣碧便退到一边去了。
然后甄嬛借着纯元皇后善良的性子再次助攻,说若是纯元在的话今日槿汐他们绝对不会有这样重的惩罚,皇上一听说的在理,连连点头。
甄嬛又提起皇后是纯元的妹妹,两人性情一样,肯定不会为难槿汐他们的。
皇上自然知道宜修和纯元两人性情完全不同,立马说道“宜修怎能和纯元相提并论”,还说起了她让皇上小心甄嬛肚子里的孩子有可能不是他的。
这时甄嬛开始扶额,浣碧就赶紧回来给甄嬛篦头。并说道,“皇上方才问小主为何这个时候才篦头,原是有缘故的,槿汐出事,小主又气又伤心,已经有两天没睡好觉了,还是温太医的法子好,说用篦子梳梳头可以松缓精神,可以睡得好一点。”
篦子是一种特殊的梳子,但是齿要比普通梳子更密,所以与传统配套使用的梳子相比,篦子的梳头功能主要是刮头皮屑和藏在头发里的虱子。
古人对梳发养生健身非常重视,“发宜多梳,气宜炼,齿宜数叩”,梳理头发对人头部对穴位按摩,经络疏通,身体的养生都十分有益。
每日梳理头发有助于人体调和、气血脉络通畅、除风明目,还可以促进“发黑如漆,黄赤者变黑秃者生发”。像象牙梳、黄杨木梳篦都有一些医药功能,可清热、解毒生肌,黄杨能抑制真菌、止痒去屑。
浣碧说完,甄嬛立即跟上“谁让你在皇上面前嚼舌根的,皇上,你别听浣碧胡说。”
这时皇上便觉得甄嬛受了委屈,说甄嬛一味地委屈求全。
甄嬛便顺着说下去,说起皇后是一宫之主,臣妾奈何不得,但槿汐跟在我身边多年,我总归有些舍不得。
然后皇上就心软了,直接插手将崔槿汐和苏培盛放了出来。
甄嬛这一招走的真的很妙,从以前救沈眉庄的经验来讲,直接向皇上求情是不明智的选择,她先从端妃入手,对皇上进行外部敲打。
然后用皇上心中最重要的纯元皇后来旁击侧敲,然后用篦头这个外部条件来告诉皇上她为这件事很操劳,可是她还不允许婢女告诉皇上,让皇上忧心。
皇上自然会觉得甄嬛很委屈求全,于是激发了他的大男子主义,那就是为甄嬛出头,崔槿汐和苏培盛也就放出来了。
欢迎关注我@少年常乐游,从影视入手,讲些有趣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