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波澜壮阔的赤水河(看河山说赤水河)

波澜壮阔的赤水河(看河山说赤水河)电视剧《河山》截图电视剧《河山》截图“赤水河之战”,是该剧的主人翁卫大河的出山之战。此战安排在电视剧的第二、三集中,它不但表现了卫大河的个性特征,而且电视剧中的主要人物大多数都有所呈现。“赤水河之战”是卫大河终生的荣耀,是贯穿该剧的重要话题,也是该剧的重要楔子。

看《河山》 说赤水河

作者 杜望成

最近,北京电视台首播了50集电视剧《河山》。这部由王新军执导,韩飞、方展、王新军连袂编剧的战争连续剧,为观众在岁末献上了一台好戏。该剧不仅演员队伍强大,有李雪健、张嘉译、王新军、秦海璐、辛柏青、尤勇、申军、石兆琪、姚刚等戏骨加盟,而且,剧情曲折,包袱连连,能吸引观众的眼球。特别是该剧表现了陕西人、陕西地的独特地方风格,更张显了爱国主义的主题,不能不说,这是2019年中国电视剧的重要收获。

波澜壮阔的赤水河(看河山说赤水河)(1)

电视剧《河山》截图

“赤水河之战”,是该剧的主人翁卫大河的出山之战。此战安排在电视剧的第二、三集中,它不但表现了卫大河的个性特征,而且电视剧中的主要人物大多数都有所呈现。“赤水河之战”是卫大河终生的荣耀,是贯穿该剧的重要话题,也是该剧的重要楔子。

波澜壮阔的赤水河(看河山说赤水河)(2)

电视剧《河山》截图

1936年12月12日,在关中大地上发生的“西安事变”,是国民党军事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中共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兵谏蒋介石,逼蒋联共抗日的重要事件。在纪念“ 西安事变”83周年之际,用历史的眼光再次审视这次事件,对它的发生和影响,再加倍的赞誉也不为过。“赤水河之战”是“西安事变”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人们提起“西安事变”,多是说临潼县华清池的枪声,或是加上西安城里的口号声和密室里的谈判声,而少说赤水河畔的枪声;少谈红军主力应张、杨要求,在西安附近的三原、泾阳等县集中,以准备配合东北军、十七路军迎击国民党亲日派可能发动的进攻;更少谈孤军河西走廊的红军西路军按照中共军委主席团的电令,准备挥师东返,策应、配合河东红军和友军行动,从而,也失去了一些宝贵的求生时间。今《河山》展现“赤水河之战”,难能可贵,不仅成全了一部电视剧,而且,也为全面、客观地研究“西安事变”开创了新路。

波澜壮阔的赤水河(看河山说赤水河)(3)

电视剧《河山》截图

赤水河,位于陕西省关中东部,是原渭南县、华县的界河,是关中东部渭河的最大支流。赤水河距“西安事变”的核心地位华清池约40公里,离西安市70公里。它发源于秦岭深处,至南向北,一河清流常年奔腾不息,在赤水镇北穿过原陇海铁路归入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赤水河,出秦岭、高塘塬后,达渭河约2公里有余,其河的最宽处约300米,最窄处约百米。东西河堤高约丈余,为沙土夯筑,堤面宽约8尺。原河上除一架钢铁组成的铁路桥外,仅有一座300余年历史的石拱桥,其九孔,长约70米,宽约5米,是两岸的交通要道。赤水河,河东地势平坦,有赤水古镇和多个村庄。河西有不到2公里宽的平原湿地,散有几个村落,往西、向南即是土丘、土塬。时值冬季,赤水河水主流道约1米多深,两边当有结冰。

所以,“西安事变”时,国民党中央军入陕后,自潼关向西,最佳的阻击地点应是赤水河畔。

波澜壮阔的赤水河(看河山说赤水河)(4)

电视剧《河山》截图

12日,“西安事变”发生后,16日,南京政府即组成以“主战派”何应钦为“总司令”的“讨逆军”,下达了对张、杨的《讨逆令》,用中央军五个师开进潼关,令飞机轰炸了渭南县城、华县和赤水火车站等地。“讨逆军”西进华县,吃掉了驻扎在当地的东北军105师孟广辰营。接着,又西进10余公里,达赤水镇,至赤水河东岸,行成了威逼渭南、西安之势。

波澜壮阔的赤水河(看河山说赤水河)(5)

电视剧《河山》截图

对中央军的进逼,张、杨的东北军和西北军也有预备。早在11日夜,“西安事变”发生时,就炸毁了赤水河铁路桥。《渭南县志》记载“渭南县长强云程原系杨虎城的部下,他在事变中坚守岗位,组织进步人士负责军需供给……并在短期内动员万名群众协助军队(东北军、西北军)运粮、运草,并开挖了东塬沿边数十里长的战壕。”东北军、西北军在群众的支持下,在赤水河以西约1500米的张家岭村东部,依托战壕、工事,与中央军对阵。“至12月25日,(中央军)第六师教导队在坦克的配合下,向赤水以西张家岭一带发起进攻,东北军英勇阻击,六师教导队几乎全被击毙。”中央军西进受阻,最终,形成了沿赤水河畔两军对峙的局面,直至26日,蒋介石飞回南京,“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后,国民党中央军28师和4军先后驻防华县、赤水。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赤水河畔依然可见“西安事变”中阵亡的士兵坟茔。

波澜壮阔的赤水河(看河山说赤水河)(6)

“赤水河之战”遗址——华县赤水河大堤

几十载过去,当年的古战场,痕迹已荡然无存,代之以一个欣欣向荣的新赤水。当年的赤水河畔,屹立起一个宏大的“军事博物园”,开辟了爱国军事教育的大课堂。

感谢《河山》,使人们再次记起了赤水河;感谢赤水河,它完成了历史上属于自己的担当。



原文来源:作者供稿

原文作者:杜望成

整理编辑:华州文史荟萃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