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祖国共奋进新时代(与时代相辉映与祖国共奋进)
我和祖国共奋进新时代(与时代相辉映与祖国共奋进)新的形势和任务往往催生新的组织形式。1954年1月,在北京展览馆的建设工地上,当工程进入到冬季施工最紧张的时候,18名青年团员自发地成立木工青年突击队,创造了以181个工完成原计划478个工的任务,提高生产效率146%。这一出色成绩给工区青年以极大影响,到2月中旬,工区又建立了瓦工、抹灰工、电气工、水暖工等6支青年突击队。“急难险重新”面前的青年突击队 1953年抗美援朝即将胜利结束之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人民迎难而上,奋起直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热气腾腾地在神州大地全面铺开。一个时代最为鲜明的特点,莫过于改天换地,新旧交替。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广大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同全国人民一道,踏上了实施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征程。这一时期的中国青年运动体现出鲜明的
五四运动一百年来,一代代青年持续奋斗,永久奋斗,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青年是艰苦奋斗的一代、乐于奉献一代、理想闪光的一代。他们在帝国主义封锁的压力下,在国民经济困难的挑战中,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致力于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画出了最新最美的图画。这种大无畏的奋斗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赓续近百年的中国青年运动,也开启了建功新时代、共筑中国梦的崭新篇章。当代青年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历史进程,学习成长,奋斗奉献,放飞梦想。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中国青年运动
一个时代最为鲜明的特点,莫过于改天换地,新旧交替。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广大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同全国人民一道,踏上了实施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征程。这一时期的中国青年运动体现出鲜明的建设性特征。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立各级政权,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正当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时候,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立即武装干涉,新中国受到外国侵略的严重威胁。中共中央毅然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中国自古不好战,但爱好和平的人们从来也不惧怕战争。为了激发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广大青年的爱国热忱,一场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爱国运动随即在全国范围展开,“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成为宣传教育的主基调。全国迅速掀起参军、参战、支前热潮,报名参军的青年达70万人,广大城乡出现父母送子女、妻子送丈夫、兄弟争相参军的动人景象。抗美援朝运动以高度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教育广大青年,极大地鼓舞了他们的革命精神和劳动热情,成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推动各项社会改革的巨大动力。
“急难险重新”面前的青年突击队 1953年抗美援朝即将胜利结束之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人民迎难而上,奋起直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热气腾腾地在神州大地全面铺开。
新的形势和任务往往催生新的组织形式。1954年1月,在北京展览馆的建设工地上,当工程进入到冬季施工最紧张的时候,18名青年团员自发地成立木工青年突击队,创造了以181个工完成原计划478个工的任务,提高生产效率146%。这一出色成绩给工区青年以极大影响,到2月中旬,工区又建立了瓦工、抹灰工、电气工、水暖工等6支青年突击队。
青年突击队的出现引起团中央的关注,随即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仅全国各地基建工地的青年突击队就有7500个,参加青年13.5万人。从20世纪50年代起,青年突击队在“急、难、险、重、新”的工作中发挥了独特作用,激励着一代青年踊跃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其影响力一直延续至今。
“向荒山、荒地、荒滩进军”。20世纪50年代,随着国家建设的全面展开,对粮食和农产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如何发展农业、增产粮食成为摆在执政党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团中央向全国青年发出“向荒山、荒地、荒滩进军”的呼吁,从而掀起一场大规模的青年志愿垦荒运动。
青年中从来就不缺乏激情和奉献精神。1955年8月,北京石景山西黄村以乡长兼团支部书记杨华为首的5名青年,向团中央请战,最后组成了由60人组成的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胡耀邦亲自为他们授旗。9月,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到达祖国北部边陲黑龙江萝北县,全体垦荒队员在嘟噜河畔的荒地宣誓:坚持到底,不做逃兵,要把边疆变成家乡!经过一年艰苦奋战,垦荒1200亩,生产粮豆140吨,上缴国家70吨。此后,天津、河北、哈尔滨等省市组织的14批青年志愿垦荒队陆续到达萝北,垦荒队员达到5000多人。
青年垦荒队出征萝北的消息迅速传遍了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各地青年闻风而动,跃跃欲试。上海青年把请战书送到陈毅市长的办公室,经过组织的批准和安排,一支98人的上海志愿垦荒队奔赴江西,在鄱阳湖畔的德安县九仙岭下八里乡安营扎寨,垦荒种地。在海防前哨,台州、温州青年组成467人的志愿垦荒队登上大陈岛,他们的誓言是:坚持到底,决不退缩,把荒岛变成乐园!16个省区市的青年在党和政府的组织下,相继组成青年志愿垦荒队到边疆垦荒,总人数超过20万。
“青”字头活动蓬勃而起。1953年6月,在青年团二大期间,毛泽东接见大会主席团,发表《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特点》的著名谈话。随后,一个创造性开展青年工作的热潮在全国迅速掀起。除了前面提到的组织青年突击队、青年垦荒队、争做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之外,还组织青年节约队、设立青年监督岗,开展扫盲活动等具有青年特色的工作。
组织青年参加义务劳动是劳动教育的又一种形式。1954年9月,团中央一份报告中认为,义务劳动不仅在学生中有必要提倡,而且在机关、工厂和农村青年中也可以提倡。12月,团河北省平谷县委发动3000多名团员、青年参加修路义务劳动,共修路210华里,不仅为国家节省了开支,使全县900余万斤粮、棉、油安全入库,同时又对青年进行了一次热爱劳动,热爱公共事业的教育。此后,义务劳动作为团组织的一项活动内容,在全国开展起来,并成为一项传统性的活动。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森林资源缺乏,森林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7.9%。1955年,毛泽东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在12年内绿化祖国的号召。全国青年响应“绿化祖国”的号召,立即开展了一个规模空前的植树造林活动。
从1955年入秋至1956年春,全国有6660万青年投入了植树造林洪流,造林546万亩,种植树木22亿株。1956年3月,五省区(陕西、甘肃、山西、内蒙古、河南)青年造林大会在延安召开。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胡耀邦在会上作了题为《青年们!把绿化祖国的任务担当起来》的报告,号召全国青少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伟大的祖国绿化起来,一定要把祖国大地变成绿色的“海洋”。此后,全国青少年进一步开展了规模巨大的绿化祖国的活动。仅在1956年,全国就有1.2亿青少年参加了植树造林活动,先后开展绿化长江、绿化黄河、绿化长城、绿化西北黄土高原活动。
“向科学进军” 建设新中国最离不开的是科技。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也是新中国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会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专家学者的政治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向科学进军的年代,是一个劳动和创造的年代,一个建设和奉献的年代。1956年,第一批国产汽车出厂;第一架喷气式飞机飞上蓝天;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通车;1959年,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喷射出石油;1960年,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以中青年为主体和生力军的科技工作者,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事业当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中国的历史纪录。
“学习雷锋好榜样” 改造社会、开创社会主义新风尚需要新的人格、新的社会风尚,塑造人的工程自然要从青少年开始才会更有效。在新中国培养共产主义道德的活动中,1963年由共青团发起的学雷锋运动最为典型。1962年8月,雷锋因公殉职。1963年2月,团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国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学雷锋”的教育活动的通知》。3月2日,《中国青年》出版“学习雷锋专辑”,并刊出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青年中引起极大反响。3月5日,按中央统一安排,首都各大报纸同时刊出毛泽东的题词,这一天就作为历史见证而载入史册。此后,学习雷锋的热潮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推开。
半个世纪以来,学雷锋活动历久不衰,已经融入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之中。在雷锋精神激励下,一批批向上向善的青年茁壮成长。而今,当我们向历史深处回眸,雷锋的名字已远远超出他个人的称谓,雷锋精神成为一种富有时代气息、意蕴深远的文化载体,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以理想信念构筑青年一代精神支柱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青年亲身见证、经历、参与了进入新时代的伟大进程,发自内心地爱戴,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校园教室到城市乡村,从生活空间到网络社区,“青年大学习”的热潮全面兴起,青年们纷纷传阅着关于的图书、文章、视频,讨论着深邃的治国理政思想、对青年的一次次谆谆教诲、青年时期走过的奋斗足迹。
2013年起,团中央启动“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当年就开展了1万余场遍布全国城乡的宣讲交流、覆盖350多万个基层团组织的主题团日、“我的中国梦——青春故事会”讲述分享、各平台网络新媒体宣传等活动,亿万青年直接参与,在活动中播种梦想、点燃梦想,把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之中,树立起“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人生追求。
在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框架下,共青团围绕重大宣传主题和青年特点,开展了“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圆梦中国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等活动,累计覆盖青年超过4.1亿人次,形成了五四期间各级团的领导与基层团员共同开展主题团日活动的工作传统,主题宣传教育载体不断丰富、影响不断提升,青少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更加坚定。
团中央每年开展“争做向上向善好青年”主题活动,积极选树各领域优秀青年典型,开展面对面分享交流,为广大青年树立青春榜样。各类宣传教育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推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新一代青少年中不断落地生根。
在创新创业创优、脱贫攻坚中绽放光彩
指出,“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动员广大青年为之奋斗。”近年来,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各行各业青年勇担重任、不懈奋斗,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在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了生力军作用。
从青年文明号、青年突击队、青年岗位能手、“振兴杯”、“五小”等岗位建功引领,到“创青春”、青年创新创业板、青年创业示范园、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等青创力量培育,共青团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大力推动青年创造活力竞相迸发,青年人力资源充分涌流。
为了帮助青年提高岗位技能、提升岗位价值和获得感,共青团打造“振兴杯”、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等岗位建功品牌,发现和培育青年典型,激励青年爱岗敬业精神,成就广大青年的人生价值。
“振兴杯”自2005年举办首届比赛以来,22万青年技能人才通过竞赛晋升技术等级,在青年技能人才培养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创新创业大赛是共青团服务、支持青年创新创业的重要工作平台。“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自2014年启动以来,已连续举办了五届,共吸引近40万个青创项目、190多万名青年创客参赛,成为深受青年喜爱、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创新创业重点示范赛事。
在校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1999年起,为适应大学生创业发展的形势需要,团中央联合有关部委发起举办“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2016年起,成为“创青春”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连续举办十一届。
为突出共青团育人功能,打造中国青年创新创业的精神高地、实践高地,2004年起,团中央联合人社部共同发起“中国青年创业奖”评选表彰活动。
目前已连续举办九届,共评选出“中国青年创业奖”105人,提名奖179人。获奖人中既有新科技的领航者,也有新经济的先行者,创业领域涵盖了高新科技、制造加工、现代农业、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树立了创新创业领域的青年榜样、奋斗标杆。
农村返乡青年创业也是共青团关注的重点领域。2002年以来,共青团中央、农业部联合开展10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评选活动,选树了一大批优秀农村创业青年典型。以此为牵动,各地通过技能培训、政策扶持、活动引领等举措,广泛引导返乡青年农民工、大学生扎根农村、创业致富。
目前已连续举办九届,共评选出“中国青年创业奖”105人,提名奖179人。获奖人中既有新科技的领航者,也有新经济的先行者,创业领域涵盖了高新科技、制造加工、现代农业、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树立了创新创业领域的青年榜样、奋斗标杆。
农村返乡青年创业也是共青团关注的重点领域。2002年以来,共青团中央、农业部联合开展10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评选活动,选树了一大批优秀农村创业青年典型。以此为牵动,各地通过技能培训、政策扶持、活动引领等举措,广泛引导返乡青年农民工、大学生扎根农村、创业致富。
近年来,共青团先后启动“青春扶贫行动”、“脱贫攻坚青春建功行动”,掀起了广大团员青年投身脱贫攻坚的热潮。2018年,团中央印发《共青团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意见》,以脱贫攻坚青春建功行动为统领,实施共青团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形成“全团一盘棋”的大扶贫格局。
青年志愿服务蓬勃发展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 1993年12月,共青团中央响应党的号召,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2万余名铁路青年打出了“青年志愿者”的旗帜,在京广铁路沿线开展为旅客送温暖志愿服务,开创了我国青年志愿者事业的先河。从此,青年志愿者的旗帜开始飘扬在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广大青年竞相参与、热情奉献,共同推进着这一崇高的事业。
在抗击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芦山地震等自然灾害中,490多万名青年志愿者不畏艰险、冲锋在前;
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南京青奥会、APEC北京峰会、进博会等活动中,青年志愿者们辛勤奉献,用“鸟巢一代”“小白菜”“绿羊羊”“小青柠”等青春名片彰显了当代青年的价值追求和担当精神;
在农民工子女“关爱行动”、助残“阳光行动”中,500多万青年志愿者纾难助困。每年暑期,大学生志愿者在全国各地各服务站点开展“七彩假期”志愿服务。近5年来,“暖冬行动”动员109万名青年志愿者服务春运,提供4056万小时志愿服务。可以说,青年志愿者行动已经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当代中国青年运动。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自2003年以来,已累计选拔派遣29万余名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的2100多个县(市、区、旗)基层开展志愿服务。自2011年实施西藏专项、新疆专项以来,服务期满志愿者留藏率超过30%、留疆率超过40%。
经过20多年的发展,青年志愿者工作成为共青团事业重要组成部分。在所有的省(区、市),273个市(地、州、盟),1337个县(市、区、旗)和2000多所高校建立了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志愿者组织,实名注册志愿者超过7千万人。
调研数据显示,70%以上的青年认同青年志愿者的理念、标识、活动。他们认为,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印象最深、认同度最高的共青团品牌活动之一,非常愿意参加青年志愿者组织或青年志愿者服务行动。
编辑|安吉
中华儿女
家国天下,民族脊梁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