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子如杀子十大溺爱行为父母必看(孩子有这5种表现)
惯子如杀子十大溺爱行为父母必看(孩子有这5种表现)家长们在交流育儿经时经常会发出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孩子多幸福啊!”案例二中,我们看到鼓励孩子不分场合地点的“挑战权威”并无好处。孩子可以表达不同意见,但一定要在充分尊重长辈的基础上,遵守人与人相处的秩序,这需要家长进行有意识的教育和引导。如果孩子才4、5岁,就已经表现出不尊重长辈的问题,家长就应该审视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出了问题-----因为,未来孩子在社会上与人和谐相处的前提,恰恰是建立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案例二:小伟的爸爸为了在家中训练孩子“不惧权威”的自信心态,允许小伟与父母互叫姓名和绰号,凡事与儿子商量着办,允许他讨价还价和顶嘴。现在,小伟在公共场合随意对父母呼来喝去,父母提出任何要求,小伟都讨价还价,要不就让父母难堪。对于孩子种种肆意妄为、不尊重长辈的行为,父母负有很大的责任。案例一中,悠悠不尊重妈妈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模仿了爸爸对妈妈的态度,而妈妈对爸爸采取的隐忍态度,让悠悠
说起娇惯,能想到的场面通常是孩子不停地喊“我要我要我要!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争先恐后地答“给给给”。再就是孩子不愿意吃饭,家长在后面追着喂;孩子摔倒了,家长飞人般地冲上去搀扶……
其实,作为“现代化”的家长,可能已经和这种“初级阶段”的娇惯绝缘。但即便这样,仍然很难避免在不知不觉中给了孩子过度的爱与关注,中了 “隐形娇惯”的埋伏。
孩子的性格会从小开始培养的,并且在小时候就已经定型,这种性格会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时刻观察孩子的行为举止,爱不等于溺爱,不是有句老话说“惯子如杀子”吗?家长对孩子的溺爱非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没有好处,还可能毁了孩子的一生。所以,父母如果发现自家孩子平时有这些表现的话,就要注意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了,因为孩子很可能已经被宠坏了。
不尊重父母和长辈案例一:悠悠爸是公司经理,而妈妈是一名普通的打字员,悠悠爸为此常常看不起妈妈。有时悠悠爸嫌妻子唠叨,就会对她嚷嚷:“闭嘴!”久而久之,连悠悠也会有样学样地对妈妈大喊大叫。要是她想打断妈妈的话,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就会对妈妈咆哮:“闭嘴,你听我说……”
案例二:小伟的爸爸为了在家中训练孩子“不惧权威”的自信心态,允许小伟与父母互叫姓名和绰号,凡事与儿子商量着办,允许他讨价还价和顶嘴。现在,小伟在公共场合随意对父母呼来喝去,父母提出任何要求,小伟都讨价还价,要不就让父母难堪。
对于孩子种种肆意妄为、不尊重长辈的行为,父母负有很大的责任。
案例一中,悠悠不尊重妈妈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模仿了爸爸对妈妈的态度,而妈妈对爸爸采取的隐忍态度,让悠悠误认为“妈妈没有脾气,妈妈好欺负”。而对悠悠的无礼举动,爸爸都“笑而纳之”,这样下去,悠悠还会进一步养成乖张任性的脾气。
案例二中,我们看到鼓励孩子不分场合地点的“挑战权威”并无好处。孩子可以表达不同意见,但一定要在充分尊重长辈的基础上,遵守人与人相处的秩序,这需要家长进行有意识的教育和引导。如果孩子才4、5岁,就已经表现出不尊重长辈的问题,家长就应该审视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出了问题-----因为,未来孩子在社会上与人和谐相处的前提,恰恰是建立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
贿赂才能完成任务家长们在交流育儿经时经常会发出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孩子多幸福啊!”
深究此话背后的内涵,无非有两点:一是现在的孩子受关注更多;二是现在的孩子物质条件更丰富。
很多大人们还会诚惶诚恐、变着法子地激励孩子,让孩子去做一些他们认为应该做好的事。以此促使他努力实现我们所希望达到的目标。比如:
“乖乖听话,爸爸给你买新玩具。”“自己洗手洗脸,就给你买冰淇淋。”“好好画完这幅画,奖励你好吃的。”
你有没有采取这样一些所谓的“绝招儿”来激励孩子呢?其实有很多家长倾向于采用物质奖励的方式,并且对这种方式颇为认同,说:
“给孩子实实在在的物质刺激,可远远比一百句说教管用得多。”
但这种方式是错误,因为很多事情都是孩子分内的事情,家长用这种方式去诱惑孩子,反而会消磨孩子的主动性。而且如果你的孩子非要以这种方式才能去完成任务,那么也只能证明你的孩子被你宠坏了,你太溺爱孩子了。
拿你的东西和你谈判甚至还有一些孩子喜欢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来与家长交换,比如:你给我买玩具,我就不哭了;你带我去游乐园,我就把手机还你。
但这种行为是不对的,相当于一种变相的抢劫方式,家长一定要及时制止,不能让孩子得逞,否则会给孩子树立一种很强的强盗逻辑观。
太懒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年轻妈妈们在一起聊天,都觉得现在的孩子怎么越来越“懒”,9个月的孩子,明明可以自己拿着奶瓶喝水,就是不拿,非要父母送到嘴边;2岁了,叫他去骑自行车,运动运动,可是孩子就是不动,宁愿窝在沙发里看电视……“这样下去怎么得了,这孩子不是废了吗?”其实,有时候是父母包办太多,养成宝宝懒惰的坏习惯。
案例一:“宝宝快来吃饭,张嘴!”张奶奶跟在孙子后面,瞅准时机不时喂上一口饭。小孙子却东张西望地一会儿跑到这儿,一会又拿起小车子“嘟嘟”地开起来,嘴里含着一口饭怎么也不咽下去。
案例二:“要迟到了!快点,豆豆快起来,来伸手穿毛衣!”虽然两个闹钟不停地响,今年刚上一年级的豆豆还是不愿起床,妈妈只好过来掀起被子,然后帮他穿衣服;而这时奶奶正依次把孙子要用的牙膏挤好、洗脸水倒好,饭盛好,而爸爸则负责背豆豆的书包、拿好帽子、手套等,全家人都在一起忙乎这一个孩子。
现在的孩子少了,一家往往只有一个或两个孩子,再加上家庭条件比过去好很多,父母和家人当然不舍得让孩子做家务事了。尤其是家里有老人的,孩子穿衣吃饭、甚至上学放学的书包都有家人帮忙背着,孩子只需要在旁边跟着就行。家长认为这是爱孩子的表现,殊不知这会让孩子变得而越来越懒惰,甚至连自己的日常生活都照顾不好,以至于上了初中、高中甚至大学,都还要把脏衣服打包带回家让妈妈洗,而自己平时连洗双袜子都不会。
动不动就撒泼发脾气“大提琴拉不好就发脾气;没有听她讲话也发脾气;对她提出批评也发脾气,这孩子的脾气怎么那么大,怎么容易就发脾气呢?”网上一位妈妈的在论坛上面的求助该如何解决孩子容易发脾气的问题。
小孩子活泼爱闹,有时再发发小脾气是很正常的事,如果自家孩子连发脾气都不会,受欺负了也只是唯唯诺诺的,那家长可要担心了。不过,孩子发脾气很正常,但动不动就发脾气的孩子,就说明平时在家里被家人宠坏了。他们在家里做习惯了小公主、小皇帝,出门在外仍然要求别人都顺从他,这样的孩子大都自私自利,凡事只考虑自己。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他们面临的阻碍要比其他孩子大一些,一旦家长发现孩子有这种行为,一定要及时制止,以免孩子继续错误下去。
关于孩子容易发脾气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造成:
一是自己的预期的目标没有达到,得不到满足;
二是自身的利益、物品等受到侵犯。
那么,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父母的应该如何做好引导呢?
1、陪伴孩子,与情绪相处
2、平时锻炼孩子学会控制
3 、父母坚守自己的“底线”
其实很对时候,孩子发脾气更多是想要引起父母的关注,或者对于父母的求助。这时候做父母的应该给予支持、陪伴,否则长此以往,孩子会对父母失去信任,被人欺负也不敢说,受了委屈就自己承受。
所以爸爸妈妈们,请耐心一点,再耐心一点,多多陪伴孩子,发现孩子发脾气隐藏的真正含义,跟孩子一起面对,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