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大寒就是年的上一句(过了大寒又一年)
过了大寒就是年的上一句(过了大寒又一年)三候水泽腹坚:水面的冰结得最厚,且冰面坚硬。二候征鸟厉疾:鹰隼之类的征鸟,正处于捕食状态最佳的时候,准备寻找食物以御严寒。大寒三候中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此时,母鸡准备孵小鸡了,孕育新的生命。
2019年1月20日17时,我国正式进入大寒节气。
大寒,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寒冷的节气。每年公历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即为大寒。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见前(小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大寒,应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但是自汉朝以后变成了“小寒大寒,一年过完”的排序,并以立春前后的春节期为一年辞旧迎新的起始点。小寒与大寒期间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大寒时节寒潮南下频繁,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大寒三候
中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
一候鸡乳:此时,母鸡准备孵小鸡了,孕育新的生命。
二候征鸟厉疾:鹰隼之类的征鸟,正处于捕食状态最佳的时候,准备寻找食物以御严寒。
三候水泽腹坚:水面的冰结得最厚,且冰面坚硬。
大寒节气中,受西北风气流及冷空气影响,最明显的气候特征就是雨雪、低温、大风,应及时做好御寒措施。
大寒饮食
大寒是一年节气之末,且与来年的春季相连,所以在饮食上也要顺应季节的变化,适当作一些调整,逐渐减少进补。
民间有大寒节气吃糯米的说法。不过,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一到过年,饭桌上的主角都是糯米类的食物,比如八宝饭、腊八粥、年糕等等?
这是因为糯米本来就是补脾胃、益肺气的食物,味甘、性温,有利于补养脾胃。脾胃温暖了,身体自然也就暖和了。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临近春节,糯米比起大米来,含有更多支链淀粉,更容易被分解成糖,天然适合做甜食,增强喜悦感。所以,赶紧备好你的糯米食物,元气满满地迎接春节吧!
大寒的饮食应遵守“保阴潜阳”的饮食原则。饮食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宜热食,防止损害脾胃阳气,但燥热之物不可过食,食物要有一定量的脂类,保持一定的热量。
此外,可多多食用黄绿色蔬菜,如胡萝卜、油菜、菠菜等。同时可以多吃具有健脾消滞功效的食物,如山楂等,也可多喝如小米粥、健脾祛湿粥等进行调理。
大寒养生
大寒,最是寒冷,稍不注意就容易生病,因此,大寒时令,当御“五寒”。
一防颈寒:颈部为人体“要塞”,穴位血管密布,冬季最易引发颈椎病,可戴围巾穿立领装。
二防鼻寒:天气转凉后,空气凉而燥,最易引发鼻炎,可晨起冷水搓鼻,促进鼻粘膜血液循环。
三防肺寒:感冒是冬日最常见的毛病,症状较轻的,可以选用一些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食材。
四防腰寒:冬季肌肉收缩,易压迫神经造成腰疼,且肾喜温恶寒,可双手搓腰暖肾阳。
五防脚寒:脚被称作人体的第二心脏,冬季寒冷,可常做足浴,暖身同时又放松身心。
大寒迎年
大寒节气的时间,往往与岁末相重合。因此,只要大寒节气一到,基本上就直奔春节了。紧跟着的下一个节气就是立春。
虽然立春时常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年前立春,另外一种就是在年后立春,但一般情况下,大寒都被人们认为是春节前的最后一个节气,所以叫作大寒迎年。
在这样喜庆的气氛中,人们已经开始为过年而奔波,赶年集,置办年货,书写春联,准备好各种祭祀用的供品,进行里里外外的大扫除等等。在农村和城市的一些家庭中,祭祀是必不可少的仪式,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安康幸福。
“过了大寒,又一年”,冰天雪地之际,农历新年就快来了,新一年的二十四节气又将开始了。这个节气,总有点辞旧迎新的意味。心有些发愁,时间如流水,不舍昼夜;但日子又开始忙碌闹腾,家家户户要开始准备过年了。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旅游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