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陈式洪派二十四式太极拳(洪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

陈式洪派二十四式太极拳(洪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2. 侧向力F侧向——是螺旋角β斜面自转产生的圆周力Ft和叶片上倾角α斜面产生的径向力Fc的空间合力,此力的方向与螺旋轴向垂直。在太极拳上,由于与来力方向交叉垂直,所以是引进落空所需的引偏力,小力即可。1. 螺旋轴向——对方来力方向,也是引进落空后进攻力的方向。螺旋面——是由叶片的螺旋角β和叶片上倾角α共同构成的斜面;在太极拳上,是肢体自转公转形成的与对方接触的螺旋面。深入研究太极拳螺旋运动的力学性质,非常有利于理解和掌握传统太极拳的各种技法,对提高太极拳水平有莫大的帮助。下面用搅龙螺旋叶片的力学模型,来说明太极拳螺旋运动所产生的“化打合一”、“拧转滚翻”的力学特点。为了便于对螺旋叶片斜面上的一个边缘点所产生的螺旋力进行受力分析,把这一点的受力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螺旋角自然形成的斜面并进行力学分析,另一部分是叶片水平向的倾斜(上倾、平行或下倾)形成的斜面并进行力学分析,这样两部分分别用对应

摘要:本文通过螺旋叶片的力学模型分析了太极拳螺旋运动的力学实质,分析了太洪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 螺旋运动之研究极拳螺旋运动所产生的螺旋力(缠丝劲,或掤劲),实质上是围绕中心轴线的侧向力和轴向力以及由它们引起的各种力矩的合成作用力,揭示了太极拳“化打合一”、“拧转滚翻”的力学本质。提出了正确练习太极拳的路径。

一、太极拳螺旋运动的力学实质

陈鑫前辈讲“太极拳缠丝法也”“不明此,即不明拳。”并曾用“螺丝钉运动”来比喻拳法进退。

洪公均生讲“太极练掤劲,动作走螺旋。”“陈式的任何动作都是螺旋形的。它无论在躯干上、肢体上,甚至一个指头上都离不开旋转运动。”

深入研究太极拳螺旋运动的力学性质,非常有利于理解和掌握传统太极拳的各种技法,对提高太极拳水平有莫大的帮助。下面用搅龙螺旋叶片的力学模型,来说明太极拳螺旋运动所产生的“化打合一”、“拧转滚翻”的力学特点。

陈式洪派二十四式太极拳(洪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1)

为了便于对螺旋叶片斜面上的一个边缘点所产生的螺旋力进行受力分析,把这一点的受力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螺旋角自然形成的斜面并进行力学分析,另一部分是叶片水平向的倾斜(上倾、平行或下倾)形成的斜面并进行力学分析,这样两部分分别用对应的两个边缘点的受力分析来表达,然后再把这两部分的力合成到一个点上。

如图所示:叶片是沿轴向上倾右旋的螺旋,用A1点表示叶片上倾角α斜面的受力,用A2点表示叶片螺旋角β斜面的受力,用A1~2点表示A1、A2点两个力的合成。此力学模型,可理解为太极拳自转或公转形成螺旋运动后,螺旋接触面的受力情况。

1. 螺旋轴向——对方来力方向,也是引进落空后进攻力的方向。螺旋面——是由叶片的螺旋角β和叶片上倾角α共同构成的斜面;在太极拳上,是肢体自转公转形成的与对方接触的螺旋面。

2. 侧向力F侧向——是螺旋角β斜面自转产生的圆周力Ft和叶片上倾角α斜面产生的径向力Fc的空间合力,此力的方向与螺旋轴向垂直。在太极拳上,由于与来力方向交叉垂直,所以是引进落空所需的引偏力,小力即可。

2.1 圆周力Ft——螺旋角β斜面转动产生的垂直于螺旋轴沿圆周的切向力,在太极拳上,是螺旋转动产生的引进落空的一个引偏力。

2.2 径向力Fc——叶片上倾或下倾角α斜面产生的径向力(叶片上倾则离心力、下倾则向心力。本例叶面上倾,是离心力)。在太极拳上,在太极拳上,是自转螺旋产生的引进落空的另一个引偏力。如果叶片不倾斜,则无此力。

3. 轴向力F轴向——螺旋面自转产生的轴向力,由螺旋角β斜面和叶片倾角α斜面产生的合力,F轴向=F1d F2d,此力的方向与螺旋轴向平行。在太极拳上,是与来力方向平行相反的力,是引进落空后合即出的攻击力。

3.1 螺旋角β斜面转动产生的一个平行于螺旋轴向的轴向力F2d。在太极拳上,是引进落空后的一个攻击力。

3.2 叶片上倾或下倾角α斜面产生的另一个轴向力F1d。在太极拳上,是引进落空后的另一个攻击力。如果叶片不倾斜,则无此力。

4. 力偶或转矩M——螺旋转动产生的侧向力F侧向与旋转半径R共同作用,在圆周方向上产生力偶或转矩,M=F侧向 x│R│。在太极拳上,是搓碾滚转(如捋、挤、按)、错筋断骨(如採、挒)的旋转力矩或剪切力矩。

5. 弯矩W——螺旋转动产生的轴向力F轴向与旋转半径R共同作用,在螺旋轴线方向上产生的弯曲力矩,W=F轴向 x│R│。在太极拳上,是作用于对方脚下的摧根、埋根、去根的掀翻滚转力矩,这也是洪公均生一再强调的“向前向前再向前、向下向下再向下”的道理所在。

注1:│R│——力臂

注2:拧转滚翻:描述搓碾滚转(如捋、挤、按)、错筋断骨(如採、挒)的旋转力矩或剪切力矩以及作用于对方脚下的摧根、埋根、去根的掀翻滚转力矩的表现总称。

由上分析可知,太极拳螺旋运动可产生侧向力和轴向力,以及围绕螺旋轴线产生的力偶、转矩和弯矩。侧向力产生引进落空的引化力,其带来的力偶转矩导致缠裹剪切、搓碾滚转;轴向力产生合即出的攻击力,其带来的弯矩作用于对方的支撑足而导致摧根、埋根、去根的掀翻滚转。二力同时作用,因而实现引偏截打、化打合一的功效;同时,各种力矩的作用,可实现使对手拧转滚翻的效果。

运用弯矩打支撑足,这也是洪公均生常要求‘合即出’的力要向前、向下的力学原因。为何常看到太极拳能把人打得向上跳,就是合理运用了弯矩这个力学因素。太极拳的螺旋运动,不止有自转的螺旋力,还有公转的螺旋力,还有自转 公转配合的杠杆力。自转螺旋加以身体各肢节互为公转缠旋的巧妙配合形成省力杠杆,螺旋结合杠杆,威力倍增。

洪式太极拳是敬乎一心、主宰于腰、意气绵绵不绝、动作连连不断的自转加公转的螺旋运动,是陈式太极拳“缠丝法”最内核的科学释义。在符合螺旋运动规律的前提下,各肢体自转以及相互的公转都要符合螺旋,在螺旋运动下产生的圆周力、径向力、轴向力以及力偶力矩的螺旋力,亦称缠丝劲或掤劲是三维空间多种力、力矩的复合力,具有拧转滚翻、化打合一的功效。同时虚、实、阴、阳、动、静、开、合、刚、柔等对立统一,统合在螺旋运动之中。因此,科学合理地运用螺旋运动才是太极拳如钥开锁的密码。

螺旋运动规律,是洪式太极拳法的理惟一贯。洪式太极拳从外形动作上和内质劲力上均因循螺旋运动,阴阳相济、刚柔相济而化打合一,表现为“收即是放”,是现代物理运动力学意义上的理惟一贯;其螺旋运动本身所具涵开合、虚实、阴阳矛盾的对立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理惟一贯,“彻底了解阴阳的理法,亦即认识矛盾的对立统一法则,也就真正懂得太极拳的奥妙”(洪均生);螺旋运动所展现的虚实变化、避实就虚,实乃敬乎一心、应乎自然而然,而非玄意所为,符合中国传统阴阳太极八卦五行生克的理惟一贯。又如,小到基因链对的排序呈双螺旋缠绕,大至宇宙星系运转呈螺旋运转等等,无不揭示着同样一个自然规律——螺旋运动!

二、怎样是正确的练拳?

前面已经给出答案——符合螺旋运动规律,这也是检验太极拳正确与否的唯一答案。洪公均生在他的巨著宏论中已详细讲述,这里仅就螺旋开合在肢体配合方面谈下个人体会,或有谬误敬请方家指正。

1、能否放松、不使劲

放松是基础。螺旋运动要求身体各部分开合运动在配合上,既放松地开、又放松地合。各关节的筋膜只有在放松的条件下,才能最大限度的松开,才能最大限度的合住,这种放松是统合在螺旋运动的开合之中的。松,能活、能灵。练就筋膜、肌肉的放松,加大了各个肢体关节开、合的活动范围,做到开、合就能比常人多一点,所谓“一寸长一寸强”,恰如洪公均生所讲“两人争到九厘九,最后一厘见分晓”。

不使劲,是不使僵劲,而是使活劲、用小劲。使活劲,因循放松的、使听劲灵敏的、随曲就伸的开合;用小劲,因循螺旋运动的、使我顺人背的化打合一。

2、能否合住

合住,要求骨肢关节肌肉筋膜等无论是在动、还是在静中,都要合成螺旋形的弹性的间架结构体。练太极拳因循螺旋运动规矩,首先做到从合开始,渐次到开,再到开合合一。合要合的住,开要开的足,开、合都应符合螺旋运动。例如,身法螺旋转动中肩胸的开合、胸腰的开合、腰肋的开合、腰裆的开合、腰胯的开合、裆胯的开合等等。各处关节不仅要松开,还需合住,遵循内外三合,使力节节贯穿。只有当各肢体动作开合的运动按照内三合敬乎一心、外三合主宰于腰,手与足、肘与膝、肩与胯上下相对、左右交叉相合的要求进行协调配合合成螺旋形时,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出螺旋运动的作用。开不出、合不住,一是松的不好,二是没掌握螺旋运动的内外三合。

3、能否成螺旋

要求身体各处肢节的都要进行螺旋运动,并且松合成整体的、立体的螺旋运动,它是基于各个肢节自转基础之上的由腰旋转带动手足形成公转配合的一种螺旋。意即,不止自转成螺旋,公转缠旋亦成螺旋。例如手法的顺缠运动,手掌自转成螺旋形,按照内外三合的要求,在松肩沉肘、胸肋开合、松腰落胯、两膝提落的配合下,围绕腰脊椎轴线形成整体的、立体的公转螺旋。所表现的阴阳、虚实、刚柔、开合均统一在螺旋运动之中,对立统一,凸显化打合一之效。洪公均生讲,“陈式的任何动作都是螺旋形的。它无论在躯干上、肢体上,甚至一个指头上都离不开旋转运动。”“自转自成螺旋。公转的弧线是配合自转形成的,公转不是只有弧线,而是反“ S”,“S”运动,如同螺旋桨的形式。”

4、各个肢体的螺旋配合形成省力杠杆

要求肢体百骸一动无有不动、无动不螺旋转动,最重要的是每动每式各肢体的配合均要按照外三合的要求形成省力杠杆。外三合上,不仅注意上下相合,更要做到交叉相合。在配合上,一是要形成螺旋,二是要避免双重。注意立身中正,使长强穴外翻,配合两足的虚实,保持腰脊柱的转轴支点稳定,随遇平衡;注意肘贴肋、手足裆膝的配合和裆部尾骨的转动,使起到灵活调节力矩力臂大小的作用。

5、拳式运行中的螺旋

可以归纳为定式螺旋和动势螺旋。

定式螺旋,拳式的每一动都符合螺旋运动规律,手足身法的配合避免双重,动作的松沉开合形成合理的螺旋外形。

动势螺旋,拳式的每一动都用螺旋运动的转动来无缝衔接,整套拳式动作如舞龙的螺旋滚滚向前、势不可挡。

6、实战接手中的螺旋

“凡是与对方接触的任何肢体的任何部分,立刻顺着来力的方向用自转的顺逆和公转的正反随着变化方向。这就是“人刚我柔”的 “走”法。走是化去来劲,并不是走开,所以柔也不是软弱,而是圆转。闪展腾挪是陈式所忌的。但陈式战术也并非全无闪展腾挪,而是用螺旋运动的“粘黏连随”来适应的。”(洪均生)

总之,太极拳万法不离螺旋,切实体会和掌握螺旋运动中虚实、刚柔、开合的对立统一规律,方能提高自身的水平。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