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非遗(构建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共同体)
粤港澳大湾区非遗(构建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共同体) 当下,大湾区的非遗文化也融入了许多富有创意的设计元素,其衍生品同时兼备艺术及实用功能,真正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如陶瓷艺术摆件及印有非遗图案的物件等,但仍存在传统文化价值挖掘不够深刻、创意设计理念不够新颖等不足,今后可在传统文化重塑、增强代入感和影响力方面下功夫。 文化创意产业是源于文化元素的创意和创新,经过高科技和智力的加工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形成具有规模化生产和市场潜力的产业,其功能从本生向衍生转化。近年来,故宫对文创产品的开发便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故宫皇家气派、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现代人新的消费观、新的审美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合在一起。如印有梅雀图的折扇,十二美人的屏风摆件、捕捉时尚元素设计而成的美轮美奂的星空彩妆。这些文创产品往往植入了故宫藏品的传统文化元素,变现为精致生活用品的艺术价值,并极好地与其实用价值相结合,从而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产品。如故宫螺钿腮红的外盒图案,其设计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在“共建人文湾区”中指出,“坚定文化自信,共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发挥粤港澳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优势,联合开展跨界重大文化遗产保护……完善大湾区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培育文化人才,打造文化精品,繁荣文化市场,丰富居民文化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共建人文湾区”的珍贵资源,也是大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在国家实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战略背景下,对大湾区城市集群的非遗资源进行整合和协同创新,构建湾区非遗共同体,促进湾区非遗文化产业发展对“共建人文湾区”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
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
在文化经济学视阈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被看作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资本,同时具有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其文化价值涉及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审美价值、精神价值、原真性价值等。一直以来,非遗的核心价值已被广泛认同,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里提及的“社区和群体提供持续的认同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这也是我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目的。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多姿多彩的非遗文化,整合资源发挥其多样性优势,实现湾区文化共赏、交流互鉴是推动非遗文化产业产生社会效益的有效手段;而建立大湾区协同创新的非遗共同体则是推动非遗文化产业产生经济效益的重要抓手。以社会效益促进非遗核心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以经济效益反哺非遗的创新与发展,实现传统工艺价值的最大化。非遗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环境中创造出来的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但同时非遗还具有原真性、独一无二性,体现了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正是这种独特性和不可再生性,使其具有了经济价值的增值性,也就具备了成为文化产业、打造非遗文化IP、进入文化资本运作的潜质。非遗文化产业发展作为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种新形态,不仅满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需要,而且适应了人民群众的多样化文化需求。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非遗共同体的构想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物为体、以融入现代生活为目的的操作性原则。将传统的非遗真正融入现代生活,需经过拓展、融合、重塑等途径实现一定的转换与再创造。非遗保护的核心是确保其生命力,而确保其生命力的核心则是创新,保护非遗生命力就是保护非遗创新力、传承力及传播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围绕“创新”这一核心,可采用“非遗文化 ”的多模态融合方式积极推动非遗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非遗文化 创意
新的文化消费正在悄悄地改变我们的艺术、文化观念以及文化政策的方向,而创意产业则是这些转变的中心。文化创意就是要把蕴藏在集体无意识中的历史资源挖掘出来并进一步凝练、重塑,从而生成新的文化产品的过程,是创作主体的个人灵感在集体记忆的文化资源中的再创造,以唤起整个文化群体的集体记忆、情感认同与文化自信。挖掘能与文化群体产生共鸣的文化基因,从而实现对非遗进行创造性改造和创新性传承的目的。
文化创意产业是源于文化元素的创意和创新,经过高科技和智力的加工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形成具有规模化生产和市场潜力的产业,其功能从本生向衍生转化。近年来,故宫对文创产品的开发便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故宫皇家气派、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现代人新的消费观、新的审美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合在一起。如印有梅雀图的折扇,十二美人的屏风摆件、捕捉时尚元素设计而成的美轮美奂的星空彩妆。这些文创产品往往植入了故宫藏品的传统文化元素,变现为精致生活用品的艺术价值,并极好地与其实用价值相结合,从而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产品。如故宫螺钿腮红的外盒图案,其设计元素来源于故宫博物院的珍藏文物“黑漆嵌螺钿花鸟罗汉床”,外观流光溢彩,高雅精致、富有创意而又充满设计感,体现出匠心之美。这是我们很多“非遗”手工艺衍生品走创意之路的典范。现在故宫衍生品相关的年收入已经超过了10亿元,是文创产业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也说明民众对文化消费是有需求的,而且非常旺盛。当然,这离不开故宫这座文化遗产的艺术宝藏以及民众对国家强烈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
当下,大湾区的非遗文化也融入了许多富有创意的设计元素,其衍生品同时兼备艺术及实用功能,真正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如陶瓷艺术摆件及印有非遗图案的物件等,但仍存在传统文化价值挖掘不够深刻、创意设计理念不够新颖等不足,今后可在传统文化重塑、增强代入感和影响力方面下功夫。
非遗文化 数字
我们的生活已从过去资源数据化走向了数据场景化,从场景网络化走向了今天的网络智能化。信息技术的迭代及其与文化的融合,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非遗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将极大地提升原生态非遗及其文化创意衍生品的传播速度及受众的覆盖面,促进非遗文化的多样化共享。
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发展对文化IP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数字化互联网平台正赋予传统文化更强的生命力,形成既有大量受众又具有文化价值的产品。在新冠肺炎疫情特殊时期,数字化的虚拟空间给民众带来了足不出户即可实时共享与畅游的“云端”体验,如武汉大学与央视合作搭建“云赏樱”通道,故宫官网推出“云游故宫”平台,游客如身临其境般从不同的视角“游览”故宫内的各个景点。在疫情特殊时期,故宫首次推出了“云上游园 故宫赏春”的直播活动,让“游客”在“云端”就能赏尽人间四月天紫禁城里的满园春色,聆听素香柔树与朱墙黄瓦的对话。在后疫情时期,这些“云端”服务可继续推行,也可为我们对非遗文化进行数字化保护提供借鉴。
大湾区拥有丰富灿烂的非遗文化,在构建优质资源数据库的基础上,运用VR虚拟技术及三维数据可视化技术等手段,高拟真度再现非遗的核心技艺及制作过程,深度解析非遗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通过全新的技术视角,为公众提供鉴赏非遗文化之美的独特方式。这也是保护及传承非遗本真性与独创性的有效途径。“非遗文化 互联网”的融合能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文化能为网络赋值,而网络则为文化赋能。
非遗文化 旅游
当下,各地旅游景点、美丽乡村融入民俗、技艺、体育等非遗元素,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的现象正如火如荼地上演。仅笔者的家乡佛山南海就开发了“西樵听音湖片区”“梦里水乡文旅载体”“西樵山古村活化”“仙岗村”等12个文旅项目,这些文旅项目开发地多处于特色文旅小镇或科创小镇,以文旅兴镇、产业强镇、生态美镇、民声惠镇为建设目标。每年在西樵山举行的“黄飞鸿杯”世界华人狮王争霸赛暨水上双狮挑战赛名声大噪,成为当地一个响当当的体育旅游品牌。这是传统体育类非遗岭南“狮舞”得以传承发展的一种极佳方式。另一项国家级非遗佛山木版年画,在省市区政府支持下拟兴建“佛山木版年画博物馆”,该博物馆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一楼设主题展览区,二楼设主题民宿。这是非遗文化与旅游民宿共融共生的个案。依托国家级非遗项目“香云纱染整技艺”,顺德区伦教政府着力打造“香云纱文化遗产保护基地”,以保护及传承香云纱传统手工技艺。为更好地弘扬与复兴香云纱产业,传承人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广东新天成香云纱生态文化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以旅游为载体,整合岭南文化特色,走“文旅”融合的产业化发展路线,吸引了国内甚至海外游客慕名而来领略岭南水乡的原生态自然及人文景观。此外,该公司还开发了大型综合国际性文化产业项目“广东香云纱文化产业园区”,园区内种桑养蚕,设蚕宝宝科普园、晒茛场、过泥场、展示厅等,将香云纱的整个染整技艺展现出来,大大提升了产业园区的文化价值。香云纱染整技艺的生动展示,让中外游客体验到香云纱仍“活在当下”的魅力。这些均为国家级非遗文化走向产业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乡村作为文化传承与现代重建的载体,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重大战略背景下,焕发出勃勃生机,美丽乡村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闲时首选。笔者工作之余,常走访古村,如佛山南海的松塘古村、三水的长岐古村、丹灶的仙岗村等,有些已入选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这些古村经过活化与保护,无论从村容村貌、文化内涵深化还是服务功能提升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引入非遗文化、当地特色文化以及引入较强实力的企业统一开发,为到访者提供了有别于纯自然风景观光的人文体验项目,使我们既记住了乡愁,又传承了文化。文旅产业打开了一个“文化创新,跨界融合”的新领域。在特色小镇、乡村民宿、旅游景区、节庆活动等方面已呈现出文旅产业发展的强劲态势。
非遗文化 商业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在保持其核心技艺或核心内容不变的前提下进行适度的商业性开发,有利于非遗的传承与发展。也就是说,开发保护的前提是不能失去非遗原有的韵味,在保护其原真性的基础上可进行合理适度的商业开发。不接地气的阳春白雪,或完全市场化的过度开发,都不利于非遗的保护及传承。
非遗文化可与其他行业跨界融合,合理制定发展规划和战略,共同合作开发非遗衍生品,整合优化非遗产业链,推动非遗项目与企业深度合作。冯氏世家佛山木版年画传承人冯锦强曾在2020年1月联合西樵香云纱、佛山剪纸、藤编、彩灯等“非遗”传承人举办首届“唱享传承”非遗音乐故事会暨佛山木版年画文创发布会。以财神菜刀(菜刀谐音“财到”)、印有木版年画财神像的红酒、T恤、抱枕等日常生活用品为载体把传统文化送进千家万户,让非遗艺术走进百姓的生活。冯氏世家还将联合国内几十家知名企业开发具有年画等传统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这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益尝试。
非遗文化 科技
非遗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以科技力量加持,实现从非遗自我创新向“非遗 科技”的创新转变。
传统的非遗文化融入科技元素,使其传播速度更快、受众面更广、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更大。如广绣艺术品融入电脑编程技术进行形式上的创新;石湾传统陶瓷借助3D扫描、HDR数据分析,对陶瓷影像进行形态重建,建立高精度的数字模型。又如,粤剧创作者与时俱进,在传播方式、剧本内容上更新观念,取得了新的成就与突破,其中备受关注的是被拍成电影。由张险峰执导的首部4K全景声粤剧电影《白蛇传·情》获得第三届平遥国际电影展“最受欢迎影片奖”和第四届加拿大金枫叶国际电影节“最佳戏曲歌舞影片奖”。粤剧改编为电影,传统戏剧与现代电影的完美融合得到了观众及电影界的高度评价与认可。4K高清技术的融入给观众带来逼真的视听享受。这正是粤剧借助科技力量在理念和形式上的创新。
非遗文化 社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源于其地域性特点。因此,在场与在地的场域共振,非遗文化与社区文化的交汇融通将给社区带来无限的魅力。如佛山的“北帝诞庙会”“行通济”等已成为由政府引导、社区及其周边居民自发参与的重大民俗活动,年复一年,绵延不断,也成为了展示省内外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共性平台,各类非遗的衍生文化产品不仅给社区居民带来了文化多样性的体验与共赏,而且刺激了当地的文化消费。这对维系社区人与人的和谐亲近关系、丰富社区的文化生活、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之,可在深挖非遗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非遗文化 ”的创新性融合模式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给予现代重建,推动可商业开发的非遗项目走上文化产业发展之路,从而实现非遗的可持续性发展。
【本文系2020年佛山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佛山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许结玲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