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怎么教小孩子不学电摇(给孩子最好的爱)

怎么教小孩子不学电摇(给孩子最好的爱)你是否有因早恋而被父母强制拆散?你是否有因食言而失去一群好朋友?你是否有因成绩不好而被父母逼着去补课?

你还记得你初三毕业那年的事情吗?


你是否有被父母强迫着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


你是否有因食言而失去一群好朋友?


你是否有因成绩不好而被父母逼着去补课?


你是否有因早恋而被父母强制拆散?


这些事,在台湾家庭教育短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第一单元《妈妈的遥控器》里,全部都有。

怎么教小孩子不学电摇(给孩子最好的爱)(1)

《妈妈的遥控器》是一个带有科幻色彩的小故事,故事主人公小伟是一个念初三的男孩,父母离婚后他跟妈妈一起生活。


有一天,小伟突然发现,时间总是在重复着星期三。赶不上的校车,装着茉莉花的出租车,借外套的女同学……


原来妈妈得到了一个神秘的遥控器,她可以让小伟的时间倒回到她想要的任意时刻,直到小伟的行为让她满意为止。


妈妈是一个很偏执、 控制欲极强的人,她的执念非常深,儿子学习成绩好就是她唯一的希望。她打着 “我都是为了你好”的名号,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在儿子头上,操控着儿子的人生,要儿子按照她的意愿来活。


因为有了遥控器,妈妈便有了牵制儿子的砝码,她利用遥控器控制着儿子的衣食住行。


小伟不喜欢吃苦瓜,妈妈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小伟想穿自己喜欢的T恤,妈妈说:“我不是给你买了新衣服吗? 赶快去换掉。”


小伟喜欢画画,妈妈不顾他的意愿,执意给他报了英语和数学补习班,还要利用遥控器,让小伟每个课程重复上十次。


小伟总是被逼着一遍一遍地说:“我一定会努力读书,考上好大学,不让妈妈失望。”


即便小伟成年之后,也仍然没有摆脱妈妈的控制,工作、生活、爱情,妈妈依旧无时无刻不在插手。


怎么教小孩子不学电摇(给孩子最好的爱)(2)

在我们身边,并不乏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他们用爱的枷锁,把孩子套在身边,让孩子必须按照自己认为好的方向走,逼得孩子义无反顾地选择逃离。一句“我都是为了你好”,使得多少孩子失去快乐,活得没有自我。


其实每个家长手里都有一个这样的遥控器,只不过影片里加了科幻元素,它能让时间倒退。但在现实生活中,所有事情都没有复原的余地,要知道,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傀儡,任何人也没有权利剥夺孩子的自由。不是倾注全部的关注在孩子身上就是爱孩子,青春期的孩子正处在叛逆、探索、寻求自我的阶段,他们心底更希望家长能给他多一点空间,让他自己做自己的主人。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事例,女主人公叫小凤,她在这一方面的做法就值得每个妈妈借鉴。


小凤有一个女儿,今年12岁了。


早在女儿四、五岁的时候,小凤就发现,女儿在学习之余有两个爱好,画画和跳舞。


尽管小凤的婆婆一直觉得这些跟学习无关的爱好,应该尽早扼杀 ,但小凤不那么认为,她觉得每个孩子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况且女儿并没有因为画画跳舞而耽误学习啊,女儿天资聪颖,各个方面都很拔尖,蝉联班长很多年,深受老师同学的喜欢 。


小凤说:退一步来讲,即便女儿学习成绩并不好,但是行行出状元,成绩不是衡量一个孩子的唯一标准,自己可以多下点功夫提升她的成绩,但不能因此干涉她太多,只要她健康快乐成长。


正是因为她欣赏女儿的特长,给了女儿发挥特长的空间,才有了后来女儿在一个省级的舞蹈比赛里获得金奖的机会,当女儿捧着获奖证书,露出自信的笑容,站在舞台上留影时,那种成就感,无可替代。


那一刻的女儿,是让人引以为傲的存在,在小凤眼里,她是光芒万丈的,小凤觉得,自己从前所有的坚持都是对的。


在豆丁网看到过一句关于家庭教育的话:了解并欣赏孩子的特长, 让孩子因自己的特长而有成就感,让孩子因成就感而凌云壮志、 豪情万丈、意气风发、指点江山。


怎么教小孩子不学电摇(给孩子最好的爱)(3)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父母只是孩子成长路上的领路人,不是决策者。作为父母,应该是引导孩子往正确的方向走,培养他各方面的能力,而不是直接剥夺孩子作决定的机会。丢掉“以爱之名”的遥控器,适时的放手,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希望每个父母都能收起手中的遥控器,让孩子在自己独立的生活里大放异彩。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