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自己的家乡的美景镇江(镇印象在诗人笔下)
介绍自己的家乡的美景镇江(镇印象在诗人笔下)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题金陵渡唐·张祜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唐人王昌龄送友人辛渐于江头,寄情于诗,表明心迹。润州二首(其一)唐·杜牧句吴亭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 别人写登临咏怀之作,大抵是流连山水,描摹自然,而杜牧写来,却常常融合了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总有一种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
点击上方“金山网” 可以订阅哦!
镇江
有一水横陈、连岗三面的壮美形势,又是长江运河交汇之处,引来多情的骚人墨客在此流连忘返,或抒怀言志,或怀乡思人,时闻登台献歌者。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唐人王昌龄送友人辛渐于江头,寄情于诗,表明心迹。
润州二首(其一)唐·杜牧句吴亭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
别人写登临咏怀之作,大抵是流连山水,描摹自然,而杜牧写来,却常常融合了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总有一种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
题金陵渡唐·张祜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伫立西津渡(古代又称金陵渡),北望扬子瓜洲;或鼓帆行舟于北固山下;或在瓜洲渡头南眺京口,羁客游子,心逐江水,神驰家乡,浓烈的怀乡之情,令人心醉。
永王东巡歌(其六)唐·李白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
李白误入永王李璘叛军,以为得偿报国夙愿。当他随军来到丹阳(镇江古称)时,把北固山的壮美,写得明艳如画,看得出当时诗人的心情十分振奋。
镇江既有大江连岗之雄奇,也具江南山水之幽秀。北宋年间有谚云:“生居洛阳,死葬朱方。”
江南好清·纳兰性德江南好,一片妙高云。砚北峰峦米外史,屏间楼阁李将军。金碧矗斜曛。 在纳兰性德看来,镇江山水犹如米芾笔下峰峦,楼阁则绝类李思训笔下画图。《润州》二首明·方文润州城西天下无,三山奇绝如蓬壶。城南诸刹亦灵冥,碧涧清风总画图。 有人直把镇江三山比作仙山蓬壶,美丽如画。金山寺唐·张祜一宿金山寺,超然离世群。僧归夜船月,龙出晓堂云。树色中流见,钟声两岸闻。翻思在朝市,终日醉醺醺。
这是金山。
焦山壮观亭得句赵朴初今日犹思孙仲谋,不缘年少万兜鍪。关心岂限眼前事,启后宜先天下忧。浮玉中流迎北固,真堂隔岸望扬州。壮观二字应无负,第一江山第一楼。
焦山秀立长江江心,宛若江中浮玉。“壮观二字应无负,第一江山第一楼”焦山和镇江美么?
焦山羲之岩宋·佛印朱方瘗鹤右军奇,入石三分记岁时。龙跃蛇奔此岩下,等闲雷雨恐飞驰。
焦山更以摩崖石刻、碑林驰名于世,其镇山之宝,乃黄山谷誉为“大字之祖”的“瘗鹤铭”。
焦山明·王鏊还将双鬓白,来看一峰青。江海交流处,乾坤著此身。山形雄虎势,雨气挟龙腥。尚记烧丹井,难寻瘗鹤铭。
瘗鹤铭碑长期陨入江中,引得无数仰慕者因无缘得见而遗憾不已。
游润州招隐寺缪炷深山处处是鹂鸣,洗尽尘怀一片清。柑酒不须携仲若,诗书雅好读昭明。层层霭合连松影,习习风来送磬声。我为名山暂淹滞,离情遣去尽诗情。
南朝刘宋艺术家戴颙隐于京口城南兽窟山,听鹂啭猿啼,林涛竹韵,度琴曲传于世,后舍宅为寺,即招隐寺。梁昭明太子萧统爱此地山水之清幽,尝读书山中,开始了《文选》的编纂。
题鹤林寺僧舍唐·李涉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这位先生慵懒闲适得可以。
京口竹枝词·梦溪园清·戴守梧溪水潺潺入郑湖,花如覆锦满平芜。梦中山水萦情处,沈括风流绝世无。
沈括晚年来到镇江他梦寐以求的“梦溪园”,耗八年之心血,编写了不朽名著《梦溪笔谈》。
“
镇江文人墨客齐集、雄才贤士荟萃,他们为镇江的文化繁荣、经济昌盛、声名远播作出了很大贡献。他们用生花妙笔般的诗章来描写他们眼中的镇江,使世人向往;他们中有的在这里施展出他们的全部热情与才华,使镇江走向辉煌。
作者:省镇中 邢泊
编辑:小坦克
精华推荐
金山网
【深度】镇江权威,原创解密!
【有料】严肃知识,八卦内幕!
版权
本文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和金山网联系。由编辑授权才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