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回眸阮乐华章(艺海回眸阮乐华章)
艺海回眸阮乐华章(艺海回眸阮乐华章)全网首播时间西安音乐学院人事处西安音乐学院协办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
艺海回眸·阮乐华章
“陕西省高层次人才项目”入选专家
徐阳教授学术成果系列活动
主办
西安音乐学院
协办
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
西安音乐学院人事处
全网首播时间
2022年11月11日(周五)19:30
音乐会节目单
1
《新酒狂》
编创:梁文曦
演奏:中央音乐学院阮族乐团
阮族成员:王迪、申婷、沈希、邸琳、赖俐汕、王礼、臧晓鹏、郭晓蒙
该曲由徐阳教授委约创作于2006年。原曲相传由魏晋时期琴家、名士、竹林七贤之一阮籍所作,素材精炼,结构短小严谨。曲作者在编创阮族重奏乐曲时,打破古曲原有统的节拍,采用不同节拍穿插连接,旨在刻画阮籍醉酒后迷离恍惚、步履颠踬的神态和放荡不羁的感觉,使全曲更加新颖、有趣。
2
《剑器》
作曲:徐昌俊
演奏:中央音乐学院阮族乐团
阮族成员:王迪、申婷、沈希、邸琳、赖俐汕、王礼、臧晓鹏、郭晓蒙
根据唐代诗人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意而作。乐曲描述了诗中“霍如羿射九日落,骄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的气势和意境。阮族八重奏《剑器》,作曲家应徐阳教授之约创作于2005年8月,是徐昌俊先生的剑器系列作品中的第Ⅲ作品,是他对已经存在但是依然“隐藏”在柳琴曲内部艺术性不断挖掘的结果。它在结构、乐队编制和主题材料的因素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延伸和丰富。
3
《丝路驼铃》
作曲:宁勇
大阮:孙铮
打击乐:马里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乐曲以唐代张籍《凉州词》中诗意为依据,吸取了新疆民间音乐音调。并以拟人的手法展现了沙漠广袤,红柳摇曳及古丝绸之路上不畏艰辛、长途跋涉的骆驼商队。凝聚了辛酸、沉重的抑郁情感。
4
《云南回忆》第一乐章
作曲:刘星
中阮:申婷
钢琴:陈哲
打击乐:董淼
本曲是作曲家刘星献给其好友陈文的真挚礼物:“每当她讲述童年的情趣,都会令我产生无限的幻想和无尽的思念。那迷人的风情、令人超脱的音乐,滋润了我的灵感,也为我沉郁的情感带来清新的感受。令人遗憾的是,我从未到过云南。但愿这不是终身的遗憾......”
乐曲以幻想式的曲风带出迷人的风情和超脱的意境。素材方面运用了云南少数民族的一些曲调来发展,色彩丰富,突出了中阮的优美音色,并运用现代作曲手法,是民族器乐改革的成功尝试。
5
《云南回忆》第三乐章
作曲:刘星
中阮:邸琳
钢琴:金惠珍
第三乐章:机械的快板。《云南回忆》是作曲家刘星创作的第一中阮协奏曲,1987年由张鑫华与中央民族乐团合作首演,作曲家突出了中阮的优美音色,并运用现代作曲手法,是民族器乐创作改革的成功尝试。此曲以幻想式的曲风带出迷人的风情和超脱的意境。
6
《游泰山》
作曲:林吉良
中阮:杨冰冰
《游泰山》素有“五岳之尊”之美称的泰山位于山东泰安。石峰俊俏,青松苍劲,泉水潺潺,旭日升腾。此曲以山东吕剧音乐为素材创作而成,通过音乐的层层渲染,勾勒出一幅世上罕有、令人憧憬的泰山佳境,抒发了登山者的逍遥游兴,也讴歌了祖国的壮丽河山。
7
《北方生活素描》
作曲:刘锡津
高音阮:邓雅婷伴奏: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小乐队
由刘锡津先生作于20世纪70年代末,原为月琴组曲,由著名月琴演奏家冯少先首演。
赛马:描绘善骑的内蒙人在“那达慕”大会上进行扣人心弦的赛马场面。在强烈的小军鼓伴奏下,引出号角一般的引子,接着,用木鱼敲出如同骏马欢驰的节奏,奏出具有浓郁内蒙风味的、欢快的主题,随后对主题进行加花变奏,形象地描绘出紧张热烈的赛马场面。中段是歌唱性的抒情段落,木鱼和乐队仍保持着奔驰的节奏型。最后变化再现第一段,以快速滑音模仿出的骏马长嘶的效果,赛马在热烈气氛中结束.
驯鹿:描写我国东北边疆的鄂温克族人驯鹿的情景。“鄂温克”意即“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捕鹿驯鹿是鄂温克人最主要的生产活动。乐曲的引子以演奏泛音与笙呼应,模拟驯鹿的哨声。接着在乐队舞蹈般的节奏型上,奏出极富民族特色、优美欢乐的主题,巧妙地运用装饰音和推拉滑音,使旋律显得温柔可爱,表现了鄂温克人驯鹿时的喜悦心情和鹿群的驯良、柔顺。主题反复时与二胡及乐队形成对比复调,丰富了乐曲的意境和色彩。最后和乐队奏出渐轻渐弱的脚步声,仿佛是人们赶着鹿群渐渐远去;
渔歌:描写了以捕鱼为主的赫哲族人在渔舟晚归时的欢乐歌声和愉悦心情。以推拉滑音和均匀的滚奏唱出的歌声,在微微起伏的乐队伴奏下十分舒展动人。末尾以富于色彩的和声及大提琴的低声吟唱渲染出晚霞锦绣、船歌悠扬的美丽意境;
冬猎:描写了居住在大小兴安岭的鄂伦春人的狩猎场面。“鄂伦春”意即“山岭上的人”。引子渲染出原始森林的神秘和狩猎前特有的紧张气氛。接着栩栩如生地描绘了追猎的场景,随后乐队全奏出欢乐明朗的歌调,抒发猎人满载而归时的喜悦心情。
8
《思恋》
作曲:林吉良
阮族伴奏编配:陈哲
中阮:臧晓鹏
高音阮:杨净
小阮:潘玥辰
大阮:邓雅婷
该曲是林吉良先生根据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插曲创编的中阮独奏曲。电影歌颂了边防战士历经艰险,保卫祖国边疆的英雄事迹。剧中主人公阿米尔思恋情人古兰丹姆时唱着思恋之歌。中阮《思恋》扩展了这一主题,用和声小调音阶刻画了西部边陲的特定情调,演绎了故事情节。
9
《第二中阮协奏曲》第三乐章
曲:刘星
中阮:薛淼
打击乐:曹恺中
笙:刘立昊
《第二中阮协奏曲》是2001年刘星应香港著名月琴/中阮演奏家雷群安女士的委约而写 历时10年创作完成,突出了阮独有的传统韵味和现代演奏技巧。第三乐章此版本为参加第七届文华比赛删减版。
10
《味道还在》第三乐章
作曲:温展力
中阮:薛淼
指挥:黄屹
协奏:中国爱乐乐团
无论身在何方,无论漂泊何地,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多忙多累,一份可口的食物,总能让人心中倍感慰藉。最让人难忘的,还是属于家乡的味道,舌尖上的回味,记忆中味道,吃在口中,暖在心里。
中阮协奏曲《味道还在》创作于2010年秋至2011年春,灵感来自于生活中偶然间的一句话,作品共三个乐章。
11
《将军令》
改编:黄河、王瑟、谢鹏
阮族:林晶、杨冰冰、华卉、徐颖芳、潘玥辰、
路平、郭晓蒙、邓雅婷、王玉
扬琴:朴文琳、李可威、吕红橙
打击乐:董淼、魏然、李畅
“塞上长风笛声清冷
大漠落日残月当空 日夜听驼铃随梦入故里
手中三尺青锋枕边六封家书
定斩敌将首级看罢泪涕凋零
报朝廷!谁人听?”
此曲源于唐王朝皇家乐曲 流传至今一千多年 有多种曲谱和演奏形式。取材于四川扬琴曲牌 通常用于武将上场或斗争场面 有时也用作戏多年曲“开场音乐”。不同音域的阮与扬琴、打击乐的完美结合 表现了古代武将升帐时的威武气概及一往无前的英雄斗志。
12
《品》
作曲:李博禅
演奏:中央音乐学院阮族乐团
组合成员:王文洁、张家宁、陈隆、欧阳慧昕、杜佳淳、汪明漩、 许可卿(手风琴)、徐洋(打击乐)
三口为品,三人为众,通过这首作品,来表现一种团队的协作精神,声部之间的衔接与呼应,整体与个体的衬托与突出,乐曲中融入了俄罗斯与葡萄牙的音乐风格,手风琴、打击乐与阮族的演奏形式使音乐更加完整、丰富,充满舞蹈性。
13
《山歌》
作曲:刘星
改编:陈哲
演奏:中央音乐学院阮族乐团
组合成员:王文洁、张家宁、陈隆、欧阳慧昕、杜佳淳、汪明漩、许可卿(手风琴)、徐洋(打击乐)
“乐曲多以四个字的成语命名,风格与其他乐曲有所不同,是我为数不多听来较开朗的作品之一,慢板部分似有对句之意,所以...” ——刘星
阮族乐团简介
中央音乐学院阮族乐团
中央音乐学院阮族乐团成立于2005年6月,由著名阮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阳创建并担任艺术总监、常任指挥夏小汤、现任执行总监邸琳。乐团成员由中央音乐学院阮专业优秀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组成。
乐团先后荣获2005年文化部“文化艺术学院杯”民族器乐组合铜奖、2006年文化部全国民族室内乐作品“文华奖”第二名(金奖空缺)、2007 年首届 CCTV 民族器乐电视大奖赛传统组合类银奖、2019年CCTV 中国器乐大赛非传统组合类亚军,这四项国家级大奖是我国阮族组合形式有史以来所获得的最高学术肯定,同时乐团成员屡获“文华”、“金钟”、“CCTV中国器乐大赛”等国内外比赛大奖,中央音乐学院“阮族”所取得的瞩目成就是中国民族器乐艺术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它不仅提升了阮在民族器乐中的学术高度,也得到了业内外各界的广泛赞誉。
乐团以“新形式、新作品”为宗旨,在学科建设、艺术实践、理论研究、音乐创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始终引领学术潮流,通过与作曲家及国家级乐团合作,积累了大量的经典作品,使阮族组合形式的音乐表现力不断创新,形成了“作品促演奏,演奏促作品”的可持续发展,在保持中国民族器乐传统古韵的独有个性的同时,也与世界不同器乐艺术相融合。
“阮族”目前已出版《阮族》、《阮族之春》、《阮乐华章·和而不同》等30余张专辑,多次在北京、上海、天津、西安、成都、洛阳等地举办“阮乐华章”大型专场音乐会,近年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委派,赴泰国、韩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举办专场音乐会及学术交流,将阮族艺术的魅力推向了世界。
经过多年的艺术实践,“阮族”在艺术上自成一格,阮族乐团已成为一个优秀品牌活跃于国内外音乐舞台,为我国阮的发展起到标杆作用。
徐阳教授简介
徐阳
当代阮专业学术领军人物,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中国第一位阮专业博士生导师,著名阮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首位阮专业专职教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阮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央音乐学院阮族乐团艺术总监、乐海乐器有限公司“徐阳牌”阮族乐器创始人、总监制。美国巴德大学音乐学院特聘教授、首都师范大学、西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师从于庞玉璋、林吉良、宁勇先生。
她主编的教材是全国重点音乐院校推荐教程,也是我国阮专业最畅销教科书。经她委约创作、编配并首演的20余部阮曲,已成为金钟奖等国家赛事及各类专业考试的规定曲目,并出版多张演奏专辑。她是首位在北京音乐厅举办个人音乐会的阮演奏家。获得新绎杯“杰出民族器乐演奏家”称号。曾入选教育部中央音乐学院“优秀骨干教师支持计划”,文化部“优秀园丁奖”、中央音乐学院“金校徽”奖。作为突出贡献专家,入选陕西省“高层次人才项目”专家。以她的名字创立的“徐阳牌”阮族系列乐器,仅2018年就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三项国家专利。她所教授的学生几乎囊括了二十年来金钟、文华、CCTV等国家级专业大赛阮的最高奖。
独奏家简介
按出场顺序
孙铮
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大阮声部首席
中央音乐学院弹拨乐团副团长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阮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2001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师从徐阳教授学习阮的演奏,师从邝宇忠教授、郝贻凡教授学习琵琶。同年考入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工作至今。2002年荣获文化部政府奖暨第一届全国民族器乐独奏比赛阮青年专业组特设大阮第一名。
自2002年起,随团出访了瑞士、德国、比利时、美国、捷克、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参加“联合国不同文明对话年”、“布拉格之春音乐节”、“华沙之秋”等国际艺术活动;并以独奏家身份随团赴塞尔维亚、马其顿、克罗地亚、华沙、匈牙利、加拿大、美国、德国、马来西亚等参加世界各国各地区艺术节的演出。自2002年起兼任中央音乐学院弹拨乐团副团长至今 期间主管业务建设。2009年发起、创立了四大阮组合“大阮声部”。
申婷
青年阮演奏家,天津音乐学院民乐系副教授。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阮专业硕士,师从徐阳教授。担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阮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2012年创建天津音乐学院“心弦阮乐”室内乐团。
曾获得第二届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其它类金奖。纽约国际民族音乐大赛金奖。中央音乐学院《吴伯超纪念奖学金》(唯⼀获得者)。首届中国青少年演艺新人推选大赛青年组中阮专业组金奖。第⼀届 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传统组合类阮族组合银奖。第二届文华艺术院校奖获得现代作品组银奖以及阮族组合铜奖。第三届文华艺术院校奖组合获得银奖。“申婷心弦阮乐室内乐团”荣获第七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展示活动暨文华院校奖最高奖。中央音乐学院《天天杯》观摩演奏表演奖。全国阮邀请赛获优秀教师奖。2006年2007年两次获得由文化部、教育部颁发的中国人才艺术选拔大赛优秀教师证书。
先后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第三层次、第二层次人选。2022年入选“2020国家艺术基金民族器乐演奏人才培养项目”。2022年被中国艺术研究院录取访问学者继续深造学习。
邸琳
中央音乐学院阮专业教师,青年阮演奏家,博士研究生(在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阮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现任中央音乐学院阮族乐团执行总监;2012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弹拨组金奖获得者;东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法国塞勒市(SELLES)荣誉市民勋章获得者。师从阮演奏家、教育家、博士生导师徐阳教授。
曾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中央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中央音乐学院管弦乐团、四川交响乐团等合作演出。近年来,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北京理工大学、东北石油大学等地成功举办了六场阮乐专场音乐会”。出版发行个人专辑《邸韵琳溪•阮音乐会精选》,参与录制瑞鸣音乐出品的《明月映敦煌》与《荒城之月》专辑,其中,《荒城之月》荣获“第18届美国独立音乐奖”世界传统音乐专辑提名和“全球音乐奖”银奖。所教授的学生在各大民乐比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其中,学生张译之荣获第七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教育教学成果展演”(文华奖)少年A组最高奖。所著教材《阮视奏进阶训练》获得中央音乐学院科研资助计划出版资助立项,并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
杨冰冰
河北石家庄人,11岁跟随徐阳教授学阮至今,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第十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银奖(中阮第一名)获得者、首届阮北京邀请赛金奖获得者、首届华夏民族器乐大赛专业组金奖获得者,优秀研究生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及傅成贤纪念奖学金获得者。2003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2009年以优异成绩保送进入中央音乐学院,继续跟随徐阳教授学习深造 2015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在徐阳教授的指导下潜心钻研阮弹奏技法及理论。2016年、2018年成功举办两场个人独奏音乐会。
邓雅婷
当代青年阮演奏家,第十届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中阮第三名、第二届北京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全国阮邀请赛青年专业组金奖第一名、“2012CCTV民族器乐大赛”组合类金奖、第四届中国器乐大赛专业组金奖获得者。
星海音乐学院阮、柳琴专业青年教师,拔尖创新人才导师,中央音乐学院阮专业硕士,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会员,广东省民族管弦乐学会阮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自幼跟随中央音乐学院阮专业徐阳教授学习,2014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中央音乐学院阮专业学士学位。2017年获得中央音乐学院阮专业硕士学位。2015年、2017年于中央音乐学院成功举办两场阮独奏音乐会。2019年11月于星海音乐学院举办“雅乐清音邓雅婷·阮·独奏音乐会。”
臧晓鹏
青年阮演奏家
萌懂教育创始人
辰音烛光音乐“晚茶”发起人、创始人
原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艺术中心民乐部部长
10岁师从林吉良先生学习阮演奏。2001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200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2013年考取中央音乐学院公费研究生。中央音乐学院第一届附中、本科、硕士阮专业毕业生,师从徐阳教授。
第十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民乐弹拨比赛优秀奖;中外民乐交流大会——弹拨乐比赛(首尔)国际决赛演奏家组一等奖;国际第四届中国器乐赛中阮青年组特别金奖;首届阮北京邀请赛青年专业组金奖;2008年、2010年CCTV民族器乐大赛传统组合类分别获得银奖、金奖;第五届文化部举办的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演奏比赛小型民乐室内乐银奖;2018年担任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艺术中心民乐部长一职后,组建和平天使艺术团儿童民乐团,组织乐团参与各类国际交流演出活动,带领部组教师完成“十三五”北京市级课题《关于少年儿童音乐基础类课程进阶性教学的实践研究》等。
薛淼
当代最年轻的阮演奏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器乐电视大赛》职业成人弹拨乐组冠军得主,第七届《文华奖》青年A组竖弹类第一名,是中央音乐学院唯一连获亿阳TOP10、BOB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和汉能未来英才计划、傅成贤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的优秀学生,首演的协奏曲《瓷器》等已成为阮曲经典,她4岁学习钢琴,9岁习阮,先后师从张鑫华先生、徐阳教授,从14岁开始即随著名指挥家汤沐海、郑小瑛、夏小汤等与中国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等多支国家职业乐团合作演出,已举办18场个人阮独奏音乐会,出版5张CD、DVD独奏专辑。
作曲家简介
按曲目顺序
梁文曦
现任教于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主要担任作曲专业课及配器课、和声课的教学工作。同时,2011年至今,兼任中国音乐学院附中作曲理论学科外聘教师,担任作曲专业课及作曲专业和声课的教学工作。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先后师从李黎夫、俆昌俊等教授。作品创作涉及室内乐、管弦乐、舞剧音乐。作品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节、北京现代音乐节、中央音乐学院211工程以及其他活动中上演,并在美国、台湾等地区上演,获得广泛好评。其多部作品已正式出版。
2006 年,阮乐队作品《酒狂》获第十二届文化部“文华奖”全国民乐作品比赛室内乐第二名;
2009 年,琵琶独奏《秋蝉》获北京市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文艺作品征集评奖-优秀奖(最高奖项);
2013 年,管乐队《壶口号子》获得首届全国管乐队新作品征集比赛优秀作品奖;
2014 年,《弦上记忆》获第十八届全国音乐作品(民乐)比赛优秀奖;
2016年,完成室内乐《酒歌》的创作,并在西安上演;
2018年,弦乐队《听水》在北京国音堂首演,同年完成歌剧《施光南的故事》的配器、改编,并于津湾大剧院演出;
2019年,应世界扬琴大会委约,完成扬琴重奏《打虎上山》,并于安徽大剧院首演;
2020年,完成中国音乐学院委约,创作《落花时节》。
徐昌俊
天津茱莉亚学院院长
1978年毕业于安徽艺术学校,1986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2000年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毕业,1995-1996年意大利米兰音乐学院进修,2001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2007年成为美国密苏里大学第一位来自中国的富布赖特研究学者。
曾担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和天津音乐学院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音乐与舞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代表作品有:柳琴独奏《剑器》、室内乐《寂》、交响合唱《我们的祖国》、扬琴协奏曲《凤点头》、民族管弦乐《龙舞》《融》、管弦乐《节日狂想》、交响诗《雪域高原》、交响音画《美丽天津》、管弦乐幻想序曲《夸父逐日》、双协奏曲《岭南印象随想》(二胡与琵琶)、编钟与民族管弦乐队《编钟徊响》、以及手风琴独奏《两首前奏曲》等。
作品入选文旅部“时代交响——中国交响乐作品创作扶持计划”(2018-2019)、“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交响乐作品回顾展演暨第六届中国交响音乐季”(2018)、“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国交响乐作品展演”、以及中宣部《新时代中国交响乐作品原创精粹》等重大活动。
宁勇
宁勇,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阮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广东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阮专业委员会主任。发表《丝路驼铃》等阮曲六十余首;发表《系列阮艺术的开拓与发展》等论文十余篇;出版《阮演奏教程》、《长安古风阮曲二十首》等专著十部,是阮长安风格派的创始人。五项阮乐器改革成果载入《中华乐器大典》。设计研制的《八七型改革系列阮》通过鉴定并获三项国家专利,被称为“宁氏系列阮”,获“2020年度中国民族乐器十大改革家称号”。先后应邀赴香港、新加坡成功举办《宁勇系列阮演奏会》,参加多场专场音乐会并举办学术讲座及大师班教学,被誉为“中国最负盛名的阮琴大师及改革者”、“孜孜不倦的阮乐大师”。2021年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授予“民乐艺术终身贡献荣誉称号”。
刘星
1962年生于黑龙江
1982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
1984年~1992年在北京
1993年定居上海至今
主要乐队作品:
《月琴组曲—天地之间第3、5号》1982
《第二交响乐》1984
《动物组曲》1986
《第一中阮协奏曲--云南回忆》1987
《单乐章慢板交响乐》1990
《单簧管和中提琴、大提琴》1991
《二胡协奏曲--DA》1991
《第三交响乐》1997
《第二中阮协奏曲》2004、2013
主要CD作品:
《无所事事》1991
《一意孤行》1992
《无字天碟》1993
《湖》1995
《树》1996
《闲云孤鹤》(管弦乐专辑)1998
《远去的村庄》1999
《孤芳自赏》(中阮作品专辑)1999
《大洋洲》2004
《广陵散》 (中阮改编专辑)2009
林吉良
1942年2月生,辽宁大连人。
沈阳音乐学院客座教授,新加坡莱佛士音乐学院客座教授,曾任职于大连市歌舞团音乐创编室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阮专业委员会荣誉会长、辽宁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荣誉会长、民乐理论与创作专业委员会会长等。
是阮专业的主要开创人之一。在阮的发展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表现在:一是他创作了《草原抒怀》、《游泰山》、《满江红》等数十首阮独奏曲,结束了阮只能做为伴奏乐器的历史;二是极大地丰富了阮的演奏技巧,开拓了阮独奏的新领域;三是培养了一大批阮独奏演员,从而延续了阮乐艺术的历史。
1983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其中阮独奏曲《赞歌》和《凤凰花开》,这是建国以来我国首次发表的中阮独奏曲,之后,人民音乐出版社又邀请其整理了16首阮曲,编入《阮曲第一、二集》。创作的《草原抒怀》被规定为中国乐器国际比赛的参赛曲目,并荣获1982辽宁省政府“文艺创作奖”;另有《游泰山》、《翠华山传奇》、《山乡行》等作品荣获文化部与省级大奖。1994年,出版以《松风寒》命名的“林吉良阮作品专集”盒式磁带和《林吉良阮拨弹法》,1988年由省音乐家协会与文化局共同主办了由其作曲的“古韵轻歌”音乐会。2000年出版了《林吉良阮曲选》,其中发表阮曲37首,同时发表了古诗词歌曲33首,之后,又多次再版并增编至46首阮曲。2002年由国家文化部聘请为中国青少年艺术大赛第一届民族乐器比赛评委,同年于新加坡担任全国华乐比赛评委。2003年起,先后由辽宁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及部分高校多次主办“林吉良阮乐作品音乐会”、“林吉良阮乐艺术研讨会”及“林吉良阮乐作品讲奏会”等,多次应邀为各高校及专业群团进行阮乐艺术讲座,出任多项国内外比赛评委。2016年出版《林吉良阮乐作品专辑》,多年来,先后应邀为多所高校及团体进行阮乐艺术讲座等。
应邀出访欧亚多国进行民族音乐文化交流活动,多次受到媒体专访,其在阮乐艺术研究与作品创作及专业教学等方面,得到业界的赞扬。由于他突出的艺术成就,被Southwest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USA)授予音乐博士。其业绩被收入《中国音乐家名录》等辞书。
刘锡津
全国政协第十届、十一届委员 中国文联德艺双馨艺术家。曾任黑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中央歌剧院院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五届、六届会长,专家委员会主任。一级作曲,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级优秀专家,中国传媒大学、沈阳大学特聘教授。写有多部优秀作品获国家级奖历。
代表作品有:
声乐作品《我爱你,塞北的雪》,《北大荒人的歌》,《我从黄河岸边过》,《东北是个好地方》,《北大荒——北大仓》,第六届全运会运动员之歌《闪耀吧——体育之星》,第三届亚洲冬季奥运会主题歌《亚细亚走向辉煌》,99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大型艺术表演《天地浪漫曲》终曲《七彩世界》,由彭丽媛,董文华,宋祖英首次联合演出获成功等。器乐作品合奏《丝路驼铃》,月琴组曲《北方民族生活素描》,为四种民族乐器而作——《满族组曲》,合奏《靺褐组曲》,交响序曲《一九七六》,交响诗《乌苏里》,月琴协奏曲《铁人之歌》,民族器乐音乐会《莲年有余》之笙箫双协奏曲《古镇书香》,合唱与乐队终曲《莲年有余》等。
为香港委约写作双二胡协奏曲《乌苏里吟》,中胡协奏曲《母亲的赞达仁》;为新加坡委约写作,一台由“东西南北天地”六部协奏曲组成的千禧年跨世纪音乐会《盛世迎新》;为马来西亚委约写作其全国民乐大赛规定合奏曲《春雨纷纷》;委约写作柳琴组曲《满族风情》,合奏曲《紫金宝衣之秋—众善普会》,箜篌组曲《袍修罗兰》,组曲《漩澓颂》。琵琶协奏曲《蕊香漩澓》,箜篌与交响乐协奏曲《妙指流音》,交响合唱《金鼓》,《南方诗集》,无伴奏合唱组曲《我的白牛喜欢露地眠》,交响乐队与竹笛《牧笛协奏曲》等。
舞剧《渤海公主》在香港演出并获文化部优秀演出奖、作曲奖; 担任作曲的歌舞杂技剧《姊妹观音》成都首演成功;音乐剧《鹰》在京演出并获第五届文化部文华大奖,文华作曲奖。
在中央歌剧院工作期间,组织排演了法国歌剧《霍夫曼的故事》,是为中法文化年重头戏:组织排演意大利歌剧周,同时上演三部意大利歌剧《丑角》《乡村骑士》和《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创作排演中国原创歌剧《杜十娘》(获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原创歌剧《霸王别姬》,巡演美国洛杉矶、旧金山、华盛顿、纽约、休斯顿和达拉斯六大城市,中国驻美国使馆向美国公众专题推荐。演出反响强烈,得到长时间起立鼓掌的赞誉和热评。后该剧被评为文化部文华大奖。
还为数百部(集)电影,电视剧作曲,其中电影《花园街五号》,《女人的力量》,《飘逝的花头巾》,《城市假面舞会》,《红房间-黑房间-白房间》,《天下第一剑》,《离婚喜剧》等,获文化部华表奖(政府奖)及各地奖历;电视剧《不该将兄吊起来》,《硝烟散后》,《黑土》,《俄罗斯姑娘在哈尔滨》,《车间主任》,《雪乡》,《西部太阳》,《龙头岭》等,获飞天奖,金鹰奖,五一工程奖,金虎奖等各项奖励。
作品曾在亚洲,欧洲,美洲许多国家和地区演出。应邀到美国、法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艺术交流、讲学、出任艺术评委、举办个人作品音乐会等,使其艺术影响走出国门,成为具有国内外广泛影响的著名作曲家。
陈哲
青年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作曲博士(在读),中国音乐学院外聘教师。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及本硕期间分别师从著名作曲家徐之彤教授、唐建平教授;硕士毕业后曾先后就职于北京舞蹈学院、中国音乐学院;2022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取中央音乐学院作曲博士研究生,师从著名作曲家郝维亚教授。
其作品涉及中西管弦乐队、室内乐、器乐独奏、艺术歌曲及舞蹈音乐等各类音乐体裁,曾获“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原创作品奖、“金胡琴”作品展演金奖等重要作曲奖项,并屡受国内外各专业音乐院校、团体协会及知名演奏家委约。代表作《苍歌引》为第十一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比赛决赛指定曲目之一,后再度受中国音乐家协会之邀,为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比赛创作决赛自选曲目《复垓下歌》。2019年联袂著名青年古筝演奏家宋心馨于北京中山音乐堂成功举办个人古筝作品专场音乐会,并于2020年发行CD专辑《花开并蒂——宋心馨独奏陈哲筝乐作品》,广受业界好评。
主要筝乐作品:筝与乐队《苍歌引》、《本生纪》,筝独奏《逐日》,筝与钢琴《晨兴》,筝与打击乐《大武》,筝与室内乐《媱花》,筝与群筝《蹀马倾杯舞千秋》,群筝与打击乐《麻辣九宫格》,七声筝与钢琴《易》系列。
其他主要作品:管弦乐队作品《断章三则》、《孤城祀》,民族管弦乐队作品《流水》、《女儿红》、《丝路》,二胡与民族管弦乐队《不度》,京胡与民族管弦乐队《紫禁丹宸》,琴、箫与民族管弦乐队《月下吟》,板胡与弦乐四重奏《青灯景》,胡琴四重奏《象雄迹响》,二胡与钢琴《归去来兮》、《复垓下歌》,双小提琴作品《梦五味》,笙独奏作品《乡景》,艺术歌曲《往事如烟》、《送别》,舞蹈音乐《寻找白露》、《夜歌》等。
温展力
作曲家,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获作曲博士学位,并曾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社会学。
个人音乐创作丰富,是目前国内活跃的中青年作曲家,作品频繁演出于国内外各类音乐会,一些作品已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2008年、2013年、2014年他曾三次在“全国音乐作品评奖”(暨“音乐文华奖”)中获奖,并曾多次获得其他机构颁发的音乐创作奖项。近些年他的部分创作来自国内各职业院团、艺术基金、艺术节的委约或资助,一些作品还曾作为国内外音乐比赛的指定曲目。主要作品有:音乐剧《π》、《第一交响曲“超级巨星”》、民族管弦乐《寄少年》、中阮协奏曲《味道还在》、合唱《天安门——太阳的广场》、歌曲《走月亮》等。
现为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及管弦乐法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同时还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及创作委员会委员,北京文联“首都优秀中青年文艺人才库”成员。
黄河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中国艺术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文化部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扬琴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文化部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教育大系总编委会委员。
曾获“北京市优秀文艺工作者”“北京市高校师德标兵”“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和文化部“区永熙优秀教育奖”等殊荣。所讲授的《扬琴名家名曲》获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五个一工程奖”。
王瑟
青年扬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教师,扬琴专业委员会理事、办公室主任。7岁由林清溪老师启蒙习琴,后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师从黄河教授,2008年获硕士学位。
创作扬琴独奏曲《落花·夜》、《梦》、《云端》、《四季-春、夏、秋、冬》、《涟漪》、《漠舞》,改编扬琴与打击乐《将军令》,柳琴室内乐《回眸》,扬琴室内乐《镜花水月》、《天涯》、《追寻》、《秋意繁花》、《宛如,那花香》,二胡重奏《云·风》,室内乐重奏《遥望》、《星空》。
谢鹏
青年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作曲博士、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博士后、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教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创作委员会副秘书长。1992年考入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师从陆金墉教授学习作曲 1995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作曲,本科博士均师从唐建平教授。2016年进入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博士后站进行《城市音乐与城市品牌构建》的研究,师从马泉、范红教授。
李博禅
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教师,博士候选人,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首位签约作曲家,意大利BERBEN国际音乐出版社签约作曲家。
作为活跃于国际音乐舞台的当代青年作曲家,他的作品频繁上演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波兰、俄罗斯、法国、荷兰、奥地利、意大利、葡萄牙、匈牙利、巴西、斯洛伐克、卡塔尔、埃及、土耳其、罗马尼亚、伊朗、阿塞拜疆、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日本、泰国、蒙古,及中国香港、澳门等欧亚美澳非洲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他创作的各类体裁作品摘得数十项国际国内作曲大奖,并应邀在北京、上海、香港等地举办个人作品专场音乐会,在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任客席专家、客座教授举办学术讲座。他的作品乐谱及唱片曾由意大利BERBEN国际音乐出版社、NAXOS古典音乐唱片公司、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中国唱片总公司等出版发行,并成为美国、意大利、新加坡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国内外重要艺术赛事的指定参赛曲目。多次担任国际国内作曲比赛评委、及国家文艺活动艺术策划、主创作曲。
指挥、伴奏简介
按出场顺序
马里
国家一级演奏员
著名打击乐演奏家
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党支部副书记
打击乐声部首席
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京剧司鼓专业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北京市西城区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北京市西城区文联委员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 打击乐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中心高级考官
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特聘专家评委
出版《“八大锤”打击乐专场音乐会》VCD
历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评委
在国际、国内多项打击乐比赛中担任评委,应邀参加过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音乐节和艺术节的演出,演出到访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
杨净
上海民族乐团青年阮演奏家。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师从中央音乐学院阮博士生导师徐阳教授。原中央音乐学院阮族室内乐团成员。在校期间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并多次参演重大演出和学术活动。2016年就职于上海民族乐团。工作以来多次参加“G20峰会”及“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等重要演出和活动。2020年在上海成功举办两场“净听阮语—杨净与少年阮族”专场音乐会,致力于传播中国民族音乐,弘扬阮乐的发展,观众反响热烈。曾获首届全国阮专业比赛专业青年组银奖、国际民族器乐大赛专业组银奖、浙江阮分级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潘玥辰
中央民族乐团乐师,“阮族”常任成员。五岁习琴,启蒙于田懋彬老师,后师从于中国著名阮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徐阳教授。2009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2016年考入中央民族乐团。习琴至今,她曾多次包揽国内外重大音乐赛事奖项。并多次受邀参加大型综艺类节目及电影电视剧配乐的录制,受到广大观众听众的喜爱。潘玥辰基本功扎实,曲风悠扬细腻,她的阮乐曾在亚、欧、北美、南美、大洋洲等二十余个国家奏响,是当今阮乐青年演奏家中的佼佼者,曾被海外媒体赞誉为“来自东方的音乐精灵”。
曹恺中
中央音乐学院民族打击乐专业,先后师从赵瑞成老师、王满教授、高跃老师、王建华教授、魏然老师。民族打击乐首位“中央音乐学院拔尖创新人才”(BOB)。2021年 个人成功入选第七届“文华奖”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最高奖;2017年 组合成功入选第六届 “文华奖” 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最高奖;2016年第七届“箭丽国际打击乐艺术节”,获得民族打击乐附中组第一名等。
刘立昊
西安音乐学院笙专业青年教师,北京乐器学会笙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央音乐学院笙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磊老师。曾跟随杨守成、陈硕、岳瀚声等多位笙演奏家教育家学习。曾任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笙演奏员,曾受邀出访以色列、韩国开展民乐系列讲座与展演。求学期间在民族室内乐领域耕耘数年,首演了著名作曲家郭文景、陈泳钢等创作的《寒山》、《夜歌》、《山居竹春图》等数十部室内乐作品。
黄屹
当今备受瞩目的青年指挥家,现任中国爱乐乐团常任指挥、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首席客席指挥、昆明聂耳交响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
2006年,黄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师从杨力教授,2007年起师从中央音乐学院院长、著名指挥家俞峰教授。2009年,经世界著名指挥大师小泽征尔的亲自选拔,成为其助理指挥。2010年,以优异的成绩被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保送继续研究生学习。2011年,以专业第一名考入德国柏林音乐学院,师从交响乐教授克里斯蒂安·艾华德及歌剧教授汉斯迪特·鲍姆。
2017年,应邀担任柏林音乐学院指挥系助教。2018年,签约世界著名古典音乐经纪公司“Askonas Holt”。2019年,执棒2019中央电视台新年音乐会,并出任中国爱乐乐团常任指挥及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首席客席指挥。201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天安门广场的大型群众联欢演出中,作为四位指挥家之一执棒千人交响乐团。
近年成功执棒德国柏林音乐厅管弦乐团、德国法兰克福交响乐团、小泽征尔音乐塾管弦乐团、韩国釜山爱乐乐团、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等国内外知名乐团。
董淼
中国广播民族乐团青年打击乐演奏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中央音乐学院中国打击乐硕士。
8岁学习打击乐,师从著名打击乐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李真贵先生。96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2003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在校期间担任中国青年民族乐团打击乐声部首席。2010年,2011年在中央音乐学院连续举办两场个人打击乐专场音乐会,受到各界人士的肯定和一致好评。2011年获得中央音乐学院中国打击乐硕士学位,2010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广播民族乐团。
曾获得: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二届全国民族乐器演奏比赛铜奖,第三届文华院校杯政府奖非传统组合银奖。2009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优秀奖。06至09年获得由文化部、教育部颁发的优秀辅导教师证书。2006中国俄罗斯年演出活动特别贡献奖。曾先后多次出访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意大利、南非、韩国、菲律宾等国家进行交流演出。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来源:中国音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