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王安石和苏轼之争(苏轼与王安石的恩恩怨怨)

王安石和苏轼之争(苏轼与王安石的恩恩怨怨)苏轼和王安石,两个同样“心系国家、行为百姓”的文学领袖,渡尽劫波后,终究“相逢一笑泯恩仇”。 苏轼和王安石政见不同,反对王安石过于激进的改革方法和手段,苏轼和保守派大臣之间又有着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再加上苏家和王安石之间有很深的成见,年轻气盛的苏轼不失时机地上书神宗反对变法,面对锐意改革的神宗,面对不是同一个重量级别的王安石,苏轼必然处于凶险之中,后来被迫逃离京师,直至“乌台诗案“爆发。 营救苏轼的大军中,有弟弟苏辙、曾经的朝中大臣范镇与张方平、丞相吴充、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光献太皇太后曹氏。虽已下野但仍受神宗器重的王安石也亲手给神宗皇帝写了一封信,劝神宗珍惜人才,勿杀苏轼,足见作为政治家的王安石的涵养和风度。 1084年,王安石罢相闲居已八年之久。这位在政治上备受攻击,变法上多遭阻挠的老人,现在对苏东坡的印象已大有改观。尤其是东坡到了黄州之后,王安石对这个晚生后辈的才气、学问、人品等有了

王安石生于1021年12月29日,比苏轼整整大了十五岁。1042年,王安石参加进士科考,以出彩的成绩顺利进入到了殿试的环节,主考大学士们阅卷后一致评出王安石为第一名,但试卷交仁宗皇帝审阅时,因文中引用了《尚书》中“孺子其朋”四个字,这是周公教育年幼的周成王时说的话。21岁的王安石却对年长的仁宗说这样的典故,不倒霉才怪呢。不过,王安石的文章确实写得文采飞扬,最后放榜虽没有让他进入前三甲,但还是排在了第四名,足见其实力。

苏轼当年也才气纵横,进士科考的文章《刑赏忠厚之至论》条分理析,旁征博引。判官梅圣俞阅后惊叹苏轼的文章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主考官欧阳修也对这篇文章赞不绝口。只是文中苏轼自己编了一个典故,“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以此来证明古往圣贤们都注重用宽仁的量刑尺度,十分的恰当。可是大家一时拿不准这个典故的出处,加上欧阳修认为这样的好文章应该是自己的门生曾巩所写,如果定为第一恐有徇私舞弊之嫌,于是定为第二。

王安石认为苏轼是沾了欧阳修的光,很不喜欢苏轼的这篇应试文章。据说在欧阳修为三苏举办的欢迎宴会上,王安石声称苏轼文章“全是战国文章,若安石为考官,必黜之”,这让在场的老苏情何以堪?

而王安石也的确是个怪人。向来不修边幅,须发纷乱。行为同样怪异,考中进士后二十五年一直谢绝各种任命,甘愿长期在偏远的地方当个小吏。苏家的恩人张方平曾与王安石为同僚,因相处不洽不相往来,张方平对王安石颇有微词,这或多或少也影响到苏洵。欧阳修曾经协调过苏洵同王安石的关系,王安石也愿意结识苏家父子,但老苏拒而不纳。王安石母亲去世时苏洵虽被邀请,但拒绝前往,反而写了一篇《辨奸论》,骂王安石“囚首丧面而读诗书”。1066年,苏洵去世,王安石也拒不参加葬礼。

苏轼和王安石政见不同,反对王安石过于激进的改革方法和手段,苏轼和保守派大臣之间又有着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再加上苏家和王安石之间有很深的成见,年轻气盛的苏轼不失时机地上书神宗反对变法,面对锐意改革的神宗,面对不是同一个重量级别的王安石,苏轼必然处于凶险之中,后来被迫逃离京师,直至“乌台诗案“爆发。

营救苏轼的大军中,有弟弟苏辙、曾经的朝中大臣范镇与张方平、丞相吴充、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光献太皇太后曹氏。虽已下野但仍受神宗器重的王安石也亲手给神宗皇帝写了一封信,劝神宗珍惜人才,勿杀苏轼,足见作为政治家的王安石的涵养和风度。

1084年,王安石罢相闲居已八年之久。这位在政治上备受攻击,变法上多遭阻挠的老人,现在对苏东坡的印象已大有改观。尤其是东坡到了黄州之后,王安石对这个晚生后辈的才气、学问、人品等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这年秋天,得知东坡从黄州量移汝州,途经金陵(南京) 王安石摒弃前嫌,骑着小毛驴,亲自来看他了。金陵相会王安石作陪,他们谈古赋诗,不提旧怨,赏月抒怀,心底无私。东坡劝王安石还要关心国家大事,“我一定会说”王安石答道。这是一次伟大的会见,两个同样孤独的天才,坦诚相见,苏轼感慨“从公已觉十年迟”,王安石逢人便说“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苏轼和王安石,两个同样“心系国家、行为百姓”的文学领袖,渡尽劫波后,终究“相逢一笑泯恩仇”。

王安石和苏轼之争(苏轼与王安石的恩恩怨怨)(1)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