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让你想到了什么故事(90后牛郎搭起创业)
牛郎让你想到了什么故事(90后牛郎搭起创业)娶媳妇生娃娶媳妇干嘛?放牛挣钱。挣钱为啥?挣钱娶媳妇
2018-09-27 06:44 | 龙游广电
娃,你在干啥?
我在放牛。
放牛为啥?
放牛挣钱。
挣钱为啥?
挣钱娶媳妇
娶媳妇干嘛?
娶媳妇生娃
生娃干啥?
生娃放牛。
这段曾经让人爆笑但又引人深思的对话让大伙儿对“放牛郎”有了固定的想法,放牛就是为了娶妻生子继续放牛。
在龙游,就有这样一位特殊的“放牛郎”打破了大家旧观点,他就是祝余豪,2015年从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成为一名高学历高技能高颜值的三高新农民。
开始是为了填补新农民断层
清凉的秋风吹在了詹家镇夏金村桃园山上,牛儿发出哞哞的声音,93年出生的放牛郎祝余豪正忙着给“孩儿们”配药做秋防工作。给小牛抓抓痒,给大牛拍拍背,看着眼前茁壮成长的牛儿,祝余豪知道,自己从小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咱们现在的农业都是60后、70后的农民伯伯在做”,上大学时,祝余豪发现,如今做农业的依旧还是那些看着自己长大的长辈,种植养殖方法还是老三样。长此以往,新老农民间的断层将越来越大。“自己学到的知识一定会有用的”。2015大学毕业之际,在繁华都市与寂静田野之间,祝余豪选择了后者,“大力发展猪、牛养殖业,减少人工,从而投入机械化饲养,标准化管理,带动龙游大农业发展。”
创业,摸爬打滚中成长
既然下定了决心,祝余豪便抱着满腔热血投入到农业工作中。最初的一年,祝余豪意识到,从前学到的知识仅仅停留在课本,真到了实践的时候,还是会生疏和慌张,但在自己不断的摸索下,现在的祝余豪知道如何更好地去饲养、防疫,把规模化,养殖的密度做到一个平衡。
给牛打疫苗
说起创业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祝余豪想到了自己接生的第一头小牛:2016年冬天,因为小牛个头比较大导致母牛难产,祝余豪虽然没有接生经验,但执着冷静的他很快准备好了接生器械,给母牛助产,通过器械和人力,成功将小牛拉出。就这样,一头四肢健全能够站立的小公牛成功落地。
“那是我接生的第一只小牛,很成功,当时的心情真的非常开心,也非常自豪。”回想起当时接生的场景,祝余豪还是激动不已。
前行,黄牛公社,超乎你想象
从最初的三四十头牛到现在个人存栏有近两百头肉牛,贵州厂60多头母牛,祝余豪的辛苦没有白费。而如今豪润合作社已经有二十几户养牛户。
秋天是贴秋膘的日子,不仅人长肉快,肉牛在每天投喂饲料的情况下,每天都能达到三斤四斤的日增重。
“像今天,我们杀了600斤的牛,有200斤肉,一般在早上九点,我们的肉也基本卖完了”祝余豪告诉记者。
黄牛公社的销售以安厨电商为主,线下销售也在进行中,每天的销售额在一万五到两万,此外还能带动周边的养牛户、合作社共同发展。
“作为一名90后,我们也有自己远大的目标,为我们龙游乃至江浙沪地区,做一个黄牛公社,一个肉牛肉的品牌。”祝余豪将带着美好的愿景继续前行,做一名资源化共享化规模化90后新农民!
(原标题《90后“牛郎”搭起创业“鹊桥”,他把牛吹上了天~》。编辑叶晓倩 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