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改规划公告:砥砺十年旧改路 喜看 旧里
旧改规划公告:砥砺十年旧改路 喜看 旧里首创“三个100%”旧改新模式杨浦旧改按照“应留尽留、能改则改、该拆快拆”的总体思路和“由西向东、由南向北、聚焦成片、突出重点”的推进战略,滨江区域坚持“由西向东、由南向北、聚焦重点、凸显功能”;滨江以外区域“由西向东、形成功能”,以优先安排市政基础设施、功能项目地块旧区改造为原则,有效推动滨江区域功能品质不断提升,推动“工业锈带”转型“生活秀带”。探索可持续旧改新路从“工业杨浦”“知识杨浦”到“创新杨浦”“创智杨浦”,“创新”是杨浦鲜明的区域品格。杨浦旧改队伍坚持发扬“四敢精神”和“杨浦一股劲”,用好“创新”金钥匙,在积极创新模式、拓展融资渠道、破解毛地瓶颈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走出了一条特色创新之路、可持续发展之路。成片推进凸显功能
坚持“分片划块”机制,层层推进助力签约。不断优化整体联动、分片包干、层层结对、全面推进的工作机制,以走遍千家万户、讲尽千言万语、付出千辛万苦“三个千万”找到症结堵点。通过点对点、面对面深入一线开展工作,逐个化解矛盾、攻克难题。
坚持“四清”工作法,做深做细前期工作。用好人口清、面积清、社会关系清、利益诉求清的“四清”工作法,把群众工作做在正式启动签约前,在摸清底数的情况下,为征收居民量身定制安置方案。在实践中改变以往传统动迁做法,采取“先难后易”策略,“抓两头带中间”,在居民得益最多、政策资源最丰富的奖期中,优先帮助存在困难、矛盾复杂的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取得良好成效。
坚持操作规范、结果公开、过程透明工作机制,凸显公开公平公正。为切实保障阳光征收政策一竿子到底,从初期评估单价、人口与住房面积、安置房源等“六公开”,到中期的拆迁补偿方案、评估鉴定机构等“十公开”,以及在基地配置《阳光动迁信息管理系统》等,方便居民通过触摸屏查询相关信息、接受群众监督,并建立社会第三方力量参与的矛盾协调机制,让征收工作在“依法、公开、透明、规范”框架内运行,形成操作透明、公信监督、邻里共建、上下齐心的格局。
彰显创新品格
探索可持续旧改新路
从“工业杨浦”“知识杨浦”到“创新杨浦”“创智杨浦”,“创新”是杨浦鲜明的区域品格。杨浦旧改队伍坚持发扬“四敢精神”和“杨浦一股劲”,用好“创新”金钥匙,在积极创新模式、拓展融资渠道、破解毛地瓶颈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走出了一条特色创新之路、可持续发展之路。
成片推进凸显功能
杨浦旧改按照“应留尽留、能改则改、该拆快拆”的总体思路和“由西向东、由南向北、聚焦成片、突出重点”的推进战略,滨江区域坚持“由西向东、由南向北、聚焦重点、凸显功能”;滨江以外区域“由西向东、形成功能”,以优先安排市政基础设施、功能项目地块旧区改造为原则,有效推动滨江区域功能品质不断提升,推动“工业锈带”转型“生活秀带”。
首创“三个100%”旧改新模式
长白新村街道228街坊是工人新村最后的“两万户”代表,2016年被列为上海市城市更新项目。区委、区政府决定探索旧改新模式。在超过200产的基地实施意愿征询率、协商签约率、整体搬迁率“三个100%”整体协商征收,是全市首创,也是该模式在杨浦区规模最大的一次探索。在整体协商征收过程中,工作人员有效带领群众“层层组织发动”,通过一批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工作骨干,发动一批愿意主动配合征收工作、愿意带头帮助大家一起解决问题的群众骨干。对于难点家庭、观望家庭、矛盾家庭,采取了包干到人、上门工作、搭建平台、律师调解等工作方式,做到全过程、全覆盖。从2016年4月下旬启动意愿征询,到7月初基地最后一家居民完成搬迁、交房,360户居民挥别老房屋喜迎新生活。228街坊仅用了106天通过“三个100%”模式成功旧改,既回应了居民呼声,又创造了最大效益,更展现出杨浦旧改人以知难而上的勇气和魄力提出的自我加压。
“一地一策”破解毛地瓶颈
杨浦最大一幅“毛地”129、130街坊,2004年协议出让给开发企业后,自2005年开始停滞。为尽早实现毛地地块居民改善居住环境的迫切愿望,旧改队伍加大研究和协调毛地问题力度,积极推动开发企业加快征收和开发步伐。经过历时3年的投资评估、反复论证等工作,通过区政府与开发单位、银行签订旧区改造项目三方合作协议,依靠企业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筹措项目资金,确保征收补偿费用的足额按期提供,并按照土地出让合同进行开发建设。2020年,停滞15年的129、130街坊重新激活,并在“二次征询”签约首日达到签约率98.65%。“毛地”旧改重启不仅为地块内3600余户居民居住条件带来改善,也为延续杨浦滨江的百年工业文脉和转型发展带来机遇。
深化党建引领红色引擎赋能旧改提速
杨浦旧改的高质高效推进离不开“党建引领”这一关键。杨浦始终坚持深化党建引领旧区改造,推进征收基地党建工作全覆盖,做到征收基地在哪里,临时党支部就建在哪里。
通过“三位一体”组织架构,凝聚最大合力。依靠区旧改指挥部、街道分指挥部、征收事务所三级组织架构,发挥好区旧改指挥部临时党委、街镇分指挥部临时党总支和征收事务所党支部“三位一体”党组织作用,做到方案制定、房源配置、资金筹措、队伍管理“四个统一”,提高党建服务全区旧改和居民群众实际需求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区旧改指挥部临时党委强化“指导、协调、监督、服务”主业主责,明确落实街道分指挥部、征收事务所党建责任。街道分指挥部临时党总支夯实属地职责,居民区党组织发挥“情况明了、人头熟悉、说得上话”的优势,“分片划块”助推矛盾化解、帮困解难。征收事务所党组织发挥主力军作用,充分用好征收一线的“行家里手”,坚持一个方案不走样、一把尺子量到底、一套标准算到底,切实维护好广大群众利益。通过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实现了旧区改造全过程管理,确保旧改项目的计划、启动、推进、收尾、出让各环节顺畅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