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红脚隼拍摄地点(红脚隼)
北京红脚隼拍摄地点(红脚隼)据《合肥常见鸟类手册》,红脚隼春秋迁徙季经过合肥,有时会集大群,主要以蜻蜓、蝗虫等昆虫为食。非繁殖区: 非洲东南部,亚洲南部叫声:尖厉叫声似红隼。黄昏后捕捉昆虫,有时似燕鸻结群捕食。迁徙时结成大群多至数百只,常与黄爪隼混群。喜立于电话线上。繁殖区: 欧亚:西伯利亚东部,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部
红脚隼(读音:hóng jiǎo sǔn)( 英文名:Amur Falcon,学名:Falco amurensis ),又称为阿穆尔隼、东方红脚隼。为隼形目,隼科、隼属动物,又叫青燕子、青鹰、红腿鹞子、蚂蚱鹰等,是小型猛禽。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俄罗斯。它是迁徙旅程最远的猛禽,单程为13 000-16 000公里。
在巢湖边上一块未耕种的田里,一群红脚隼在这里暂时留驻,觅食田里的昆虫,补充体力,以待继续向南迁徙。
体小(31厘米)的灰色隼。腿、腹部及臀棕色。似西红脚隼但飞行时白色的翼下覆羽为其特征。雌鸟:额白,头顶灰色具有黑色纵纹;背及尾灰,尾具黑色横斑;喉白,眼下具偏黑色线条;下体乳白,胸具醒目的黑色纵纹,腹部具黑色横斑;翼下白色并具黑色点斑及横斑。亚成鸟似雌鸟但下体斑纹为棕褐色而非黑色。
虹膜-褐色;嘴-灰色,蜡膜橙红;脚-红色。
叫声:尖厉叫声似红隼。
黄昏后捕捉昆虫,有时似燕鸻结群捕食。迁徙时结成大群多至数百只,常与黄爪隼混群。喜立于电话线上。
繁殖区: 欧亚:西伯利亚东部,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部
非繁殖区: 非洲东南部,亚洲南部
据《合肥常见鸟类手册》,红脚隼春秋迁徙季经过合肥,有时会集大群,主要以蜻蜓、蝗虫等昆虫为食。

一只伯劳突袭,红脚隼勇敢迎击,赶跑了侵略者。
一次次起飞、降落,为的是到田里寻觅昆虫。有时也在树枝上休息,抖动羽毛。
终于捉到了一只大昆虫,飞落枝头慢慢享用。
又一次出发去寻觅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