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张飞的智慧之处(张飞如何拿起绣花针)

张飞的智慧之处(张飞如何拿起绣花针)这刁斗跟寿亭侯印章一样,估计都是好事者造假。明朝人的《大明一统志》介绍涪州的时候也提到了张飞庙,也提到了那三件文物,说那刁斗上刻着张飞的名字。《夷坚志》里宋朝人还出土过寿亭侯印章呢,洪迈指出关羽是汉寿亭侯,汉寿是地名,这个汉字省略不掉的。(参见我这篇《关羽竟然写过诗,还有两幅画,给曹操的书信也有留存,来看看》)在张飞这件事上,他就是始作俑者。宋大观年间有人在涪州张飞庙前得到印章和佩钩,耕地的人也在庙北侧挖出了一个刁斗。宋朝有诗人据此赞美张飞:“天下英雄只豫州,阿瞒不共载天仇。山河割据三分国,宇宙威名丈八予。江上祠堂严剑佩,人间刁斗见银钩。空馀诸葛秦川表,左袒何人复为刘。”从这首诗来看,作者是赞美张飞武力的,相信这文物是真的。从”人间刁斗见银钩“这句话来看,这刁斗上是有字的,但写的什么字并没有说。后来南宋文人王象之还到庙里去参观了一下,亲眼见到这三件文物,记载在《舆地纪胜》里,并引用这首诗,

李商隐写《骄儿诗》说“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张飞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是一个鲁莽汉子形象了,到了宋元的话本和杂剧里,张飞的形象定型,已经是一个毛躁、爽利、快意恩仇的人了。《三国演义》继承这一风格,罗贯中削除了元杂剧里张飞身上各种开挂的表现把他的勇猛莽撞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整本书是系统化了,但那种让人血脉贲张的快感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关羽忠义儒雅的形象,张飞的形象就只隐藏他二哥的身后了。

张飞的智慧之处(张飞如何拿起绣花针)(1)

张飞

到了明朝中后期,整体审美风向大变,张飞这样豪放鲁莽的性格已经入不了士大夫法眼了,他们通过“考古”等手段从另一方面重塑张飞形象。

这方面的代表是杨慎,《三国演义》开篇那首词”滚滚长江东逝水……“便出自他手(他并不是为三国演义所写,后来被金圣叹拿来放到了篇首),他这一生不受皇帝待见,贬逐云南,闲来无事除了插花携妓,就是创造性考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就说他“好伪撰古书,以证成己说”,责他“取名太急,稍成卷帙,即付枣梨,只成杂学”等,近代的梁启超也说杨慎,撰述文章很好,但手脚有点不干净,喜欢造假。

张飞的智慧之处(张飞如何拿起绣花针)(2)

在张飞这件事上,他就是始作俑者。

宋大观年间有人在涪州张飞庙前得到印章和佩钩,耕地的人也在庙北侧挖出了一个刁斗。宋朝有诗人据此赞美张飞:“天下英雄只豫州,阿瞒不共载天仇。山河割据三分国,宇宙威名丈八予。江上祠堂严剑佩,人间刁斗见银钩。空馀诸葛秦川表,左袒何人复为刘。”从这首诗来看,作者是赞美张飞武力的,相信这文物是真的。

从”人间刁斗见银钩“这句话来看,这刁斗上是有字的,但写的什么字并没有说。后来南宋文人王象之还到庙里去参观了一下,亲眼见到这三件文物,记载在《舆地纪胜》里,并引用这首诗,对这文物真假他并没有下论断。

张飞的智慧之处(张飞如何拿起绣花针)(3)

《夷坚志》里宋朝人还出土过寿亭侯印章呢,洪迈指出关羽是汉寿亭侯,汉寿是地名,这个汉字省略不掉的。(参见我这篇《关羽竟然写过诗,还有两幅画,给曹操的书信也有留存,来看看》)

这刁斗跟寿亭侯印章一样,估计都是好事者造假。明朝人的《大明一统志》介绍涪州的时候也提到了张飞庙,也提到了那三件文物,说那刁斗上刻着张飞的名字。

其实刻着名字也说明不了是古物,即便真的是蜀汉文物,也没有证据证明是张飞写的。

但是到了杨慎的《丹铅总录》里,他却说:“涪陵有张飞“刁斗铭”,其文字甚工,飞所书也。“直接说成是张飞所书,还说这书法甚是不错。接着杨慎又接二连三发现张飞书法“真迹”。

张飞的智慧之处(张飞如何拿起绣花针)(4)

刁斗

张飞的智慧之处(张飞如何拿起绣花针)(5)

马先生认证

他在《全蜀艺文志》中说在四川流江县发现张飞立马铭,并把这件事和历史结合起来,说这这是张飞大破张郃之后勒石记功。写的是:汉将张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合于八溕山,立马勒石。

说起来甚是有画面感,张飞打败魏将之后,喝酒庆功,喝到兴头上,用矛头在山上划出这十几个字。

这几个字现在八蒙山已经见不到了,据说因为壁裂字毁,但在陕西岐山、广西桂林独秀峰、重庆云阳张飞庙、四川阆中等都有翻刻。有趣的是就这么几个字居然还有各种版本,四川阆中玉台山写的是“汉将张飞大破贼将张郃于宕渠立马勒石”少了好几个字,最为可疑的是,即便内容相同的碑刻,铭文排列,隶书风格都不一样,铭文专家拿来和汉隶对比,差异较大,推断是是明清人士伪造的。

张飞的智慧之处(张飞如何拿起绣花针)(6)

立马铭

张飞的智慧之处(张飞如何拿起绣花针)(7)

立马铭

张飞的智慧之处(张飞如何拿起绣花针)(8)

成了碑文

杨慎发现的还不止这一处,他又在真多山发现了张飞的题词:

王方平采药此山,童子歌“玉炉三涧雪”,信宿乃行。

这就更厉害了,真多山本来就是个神仙传说满满的山。

(可以参看我这篇《传说里最奇怪的女神仙李真多,未婚先孕生下一本《童子经》》

王方平本是东汉末年的方士,传说修道成仙,葛洪在《神仙传》上专门有他的篇章。张飞的题词说王方平在此采药,童子在此唱了一阙“玉炉三涧雪”,过了一夜才走。

张飞竟然和这位仙人有了交集,要知道在神仙传里,王方平度过一位叫蔡经的成仙,传授的方法便是尸解,如果按照这个想象下去,张飞后来被叛军夜里砍头,那也是尸解而去了。

如果这是写小说也就算了,偏偏杨慎是很认真地考古。但这句话漏洞很多,首先玉炉三涧雪就是宋朝词牌名,是全真祖师王重阳从《西江月》改变而来的,难道王方平从宋朝穿越而来度张飞的?

张飞的智慧之处(张飞如何拿起绣花针)(9)

杨慎在当时文人圈里影响太大了,他如此一说,后来多有附和的人,随后有有个叫曹学佺的人又发现了一件文物:张飞写给张辽的书信。

这封信还是刻在阆中石头上的,张辽可真是三国好笔友,不光关羽爱给他写信(参见我这篇《关羽竟然写过诗,还有两幅画,给曹操的书信也有留存,来看看》),张飞这个与交集不多的人竟然也写起信来,一封私人书信竟然还刻在石头上,看来张飞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有文化。

随后天启年间出版的《画髓玄诠》上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说张飞善画,而且还是善画美人——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张飞的智慧之处(张飞如何拿起绣花针)(10)

到了清朝,还有人添油加醋,康熙的时候张光祖写《乃文辨》就说张飞家里本是个读书人,有意于科考,听说董卓乱汉,这才投笔从戎。看到有意科考,把隋唐的科举提前到了东汉,就知道这位说得不可信了。他虽然不是写小说的,但这想象力也算得上天马行空了。

张飞的智慧之处(张飞如何拿起绣花针)(11)

经过文人们这么重重努力,张飞在许多人形象已经完全脱离了三国演义中鲁莽汉子的形象,成了一员儒雅的将军。许多人都信了,包括大名鼎鼎的纪晓岚,他写“慷慨横戈百战余 桓侯笔札定然疏。孰知拓本摩崖字 车骑将军手自书”——说得便是立马铭的事,还有一个叫吴镇的诗人,写《张益德祠》:“关侯讽左氏,车骑更工书。文武趣虽别,古人尝有余。横矛思腕力,繇像恐难如。”说张飞的书法连钟繇和皇像都比不过,把张飞夸到了天上。(这首诗网络上多有引用,把作者说成元朝的吴镇,好像元朝人就知道了张飞立马铭,实际上元朝的吴镇是个画家,这首诗应为清带诗人吴镇所作,因为这首诗是被收录在民国《涿县志》上,并没有被其他更早版本收录)

近代的邓拓先生也上了杨慎的当,他写文章《由张飞的书画谈起》,先入为主,把“新亭侯刀铭”作张飞擅长书法的证明,这件事记载在陶弘景的《古今刀剑录》上,说张飞刚做新亭侯的时候,打造了一把刀,刀上铭文“新亭侯蜀帝大将也”,但这明显是有问题的,张飞做新亭侯的时候,刘备还没有进四川,也没有称帝,怎么就成了蜀帝,就算刘备称帝,国号也是汉,怎么能是蜀?邓拓跳入了杨慎的陷阱,忽略了这么简单的问题。

张飞的智慧之处(张飞如何拿起绣花针)(12)

其实细想想杨慎这么热衷于改造自己这位老乡,恐怕跟他的籍贯有关,他是四川人,眼见得满世界抬举山西人关羽,张飞虽是燕人,但建功立业都在四川,杨慎把他引为自己的老乡,再加上他性格本就叛逆,为张飞鸣一下不平,引起世人关注。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