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义的瓦岗寨在河南(在隋唐演义里面)
隋唐演义的瓦岗寨在河南(在隋唐演义里面)五哥:赤发灵官单通单雄信;四哥:程咬金程知节;大哥:魏征魏玄成;二哥:秦琼秦叔宝;三哥:徐勣徐茂公;
话说秦琼的母亲宁氏老夫人六十大寿之际,天下群雄纷纷云集山东,前来给秦母祝寿。
徐茂公为了将众人紧紧团结在一起,就提议来个群雄大结拜。大家伙儿都表示同意。
于是乎,群雄就在贾柳楼冲北磕头、八拜结交,由于一共是四十六人,故此号称“贾柳楼四十六友”。
都是谁啊?
大哥:魏征魏玄成;
二哥:秦琼秦叔宝;
三哥:徐勣徐茂公;
四哥:程咬金程知节;
五哥:赤发灵官单通单雄信;
六哥:美髯公王宣王君可;
七哥:铁面判官尤通尤俊达;
八哥:勇三郎王勇王伯当;
九哥:神射手谢科谢映登;
十哥:金眼雕杜义杜文忠;
十一哥:大肚子天王史大奈;
十二哥:锦衣太保张公瑾;
十三哥:霹雳火白显道;
十四哥:屈突通;
十五哥:屈突盖;
十六哥:尚青山;
十七哥:夏玉山;
十八哥:尉迟南;
十九哥:尉迟北;
二十哥:唐万仁;
二十一哥:唐万义;
二十二哥:大掌柜贾闰甫;
二十三哥:二掌柜柳周臣;
二十四哥:百变仙盛彦师;
二十五哥:千手怪丁天庆;
二十六哥:草上飞黄天虎;
二十七哥:恶太岁李成龙;
二十八哥:小白猿侯君集;
二十九哥:地里星尚怀珠;
三十哥:任忠任敬司;
三十一哥:铁魁铁子健;
三十二哥:金甲金国俊;
三十三哥:童环童佩之;
三十四哥:小二郎金城金方显;
三十五哥:赛展雄牛盖牛连城;
三十六哥:空锤大将齐彪齐国远;
三十七哥:铁枪大将李豹李如辉;
三十八哥:海鹞子鲁明星;
三十九哥:浪里蛟鲁明月;
四十哥:樊虎樊建威;
四十一哥:连明连巨真;
四十二哥:党仕杰;
四十三哥:毛公遂;
四十四哥:吕公旦;
四十五哥:郡马柴绍柴嗣昌;
四十六弟:少保罗成罗公然。
“筷子令反山东”之后,这四十六友兵分了三路。
第一路,少保罗成带着杜文忠、史大奈、张公瑾、白显道、尉迟南、尉迟北、唐万仁、唐万义、党仕杰、毛公遂、吕公旦回了北平府。因为他们都是北平王罗艺罗彦超的人,自然得回去。
第二路,郡马柴绍独自一人回了山西太原府。因为他是唐国公李渊李淑德的女婿,他要回去帮老丈人。
第三路,由秦琼、徐茂公带队,率领着余下群雄以及老少家眷赶奔了河南滑县瓦岗山。因为他们想要依靠着一座瓦岗山,进行反隋大业。
按下第一路的罗成等人和第二路的柴绍不说,单说第三路人马。
秦琼、徐茂公等人一路之上斩荆披棘,终于到了瓦岗山。
此时的瓦岗山之主乃是小霸王翟让翟公旭,他一看来了这么多人,心中直犯嘀咕,就不想收留这帮人。
最终由四爷程咬金出马,三斧子战败了翟让,翟让无可奈何,只得退位让贤。
这段故事就叫“程咬金三斧子定瓦岗”!后来程咬金探地穴、得五宝,在众人的拥护下,成立了大魔国,他号称“混世魔王,大德天子”!
老程当了大魔国的皇上,开始大封群臣。
封大哥魏征魏玄成为“丞相”;
封二哥秦琼秦叔宝为“元帅”;
封三哥徐勣徐茂公为“军师”;
封老五单通单雄信、老六王宣王君可、老七尤通尤俊达、老八王勇王伯当、老九谢科谢映登,为“五虎上将”;
封屈突通、屈突盖、尚青山、夏玉山、金城金方显、牛盖牛连城、齐彪齐国远、李豹李如辉,为“八彪将”;
封黄天虎、李成龙、侯君集、尚怀珠,为“四路情报负责人”;
封盛彦师、丁天庆、鲁明星、鲁明月,为“四路水军头领”;
封贾闰甫、柳周臣,为“粮草负责人”;
封任忠任敬司、铁魁铁子健;金甲金国俊、童环童佩之、樊虎樊建威、连明连巨真,为“巡山将军”。
总之就是一句话:俺老程当了王,就不能委屈了众家兄弟,凡是跟着来到瓦岗山的,人人都有官做。
还别说,程咬金这个人虽然要文没文,要武没武,但人家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懂得放权。
他也知道自己这两下子不行,于是就把军政大权交给了丞相魏征、大帅秦琼、军师徐茂公等人。
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不几年就把一座瓦岗寨治理得兵强马壮,声名远扬,比起翟让统治时期,不知胜强了多少倍。
靠山王杨林几次派兵征讨,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了。
后来随着银锤太保裴元庆、神枪少保罗成等人的加入,瓦岗军的名头更响,声威更壮了,俨然就成了各处反隋势力的领头羊!
诸位,程咬金为什么被各家反王推举为都盟主?
原因无他,就是因为瓦岗军的兵马最强,声势最壮!
瓦岗军怎么个兵强马壮呢?有赞为证:
战鼓响,号角声,瓦岗山上发了兵;三军人马列开阵,旌旗排列一层层;头队兵,弓箭手,挽弓搭箭;二队兵,盾牌手,把守阵型;三队兵,三股叉,叉挑日月;四队兵,四棱锏,锏放光明;五队兵,五虎钩,勾人落马;六队兵,六合枪,枪颤红缨;七队兵,七星剑,剑光缭绕;八队兵,八环刀,环响叮咚;九队兵,九道索,索人拌马;十队兵,十面埋伏,是神鬼皆惊!
十八路反王伏兵四平山,瓦岗山大魔国出兵二十万,再加上另外十七家的兵马,共汇集了大兵一百二十多万,号称一百八十万。
四平山下一场大战,银锤太保裴元庆锤震了天宝大将宇文成都,本来胜利的天平已经倒向了十八国联军一方,哪知道随着西府赵王李元霸的到来,形势斗转。
那李元霸太厉害了,胯下一匹万里烟云照,掌中一对擂鼓瓮金锤,一个人就锤震了十八国,致使十八路反王以失败而告终。
截杀杨广失败之后,混世魔王程咬金没有随着败军返回瓦岗山,而是孤身一人前往扬州城,决定刺杀杨广。
哪知行动失败,程咬金不仅未能刺杀了杨广,自己反而遭擒。幸亏在蒲山公李密的帮助下,两人逃回了瓦岗寨。
回到瓦岗山以后,程咬金为了报李密的救命之恩,就把混世魔王的位子让给了李密。
这段故事就叫“程咬金让位”!李密接任之后,把大魔国改名为西魏国,把瓦岗寨改名为金墉城,他也不叫混世魔王大德天子,而是改称西魏王。
不久后,靠山王杨林以“夺玉玺”为名,在扬州城召开了一个夺魁大会。
天下群雄闻讯之后,纷纷赶奔扬州,其中自然也包括瓦岗山西魏国的人马。
杨林此举的真正意图,是想借着“夺玉玺”之名,将各处反隋势力一网打尽。哪知道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弄巧成拙了。
扬州城夺魁大会的最终结果就是:杨林不仅未能将各处反隋势力歼灭,自己还死在了罗成的枪下。
靠山王杨林这一死,大隋朝就如同倒了顶梁柱,杨广急火攻心,一病不起。
丞相宇文化及见隋朝气数已尽,心中十分高兴,因为他早就有了不臣之心,也想过过当皇帝的瘾。
他一边派儿子宇文成都赶紧带着一部分兵马去攻占长安,他自己则留在扬州见机行事。
哪知道宇文成都还没到长安城呢,就在紫金山遇到了西府赵王李元霸,其结果就是宇文成都命丧李元霸之手。
随着扬州城下的各路反隋人马越来越多,宇文化及知道这座城守不住了,于是乎他逼死了杨广,搜出了传国玉玺,趁乱逃离了扬州城。
宇文化及不是一个人逃离扬州城的,跟在他身边的还有一个人。谁呀?乃是杨广的皇后萧美娘。
原来宇文化及这个老家伙别看一把年纪了,心还挺花花,早就对萧美娘垂涎三尺了。如今杨广被他逼死了,他就把萧美娘给霸占了。
嘿嘿,哪知道宇文化及带着萧美娘刚逃离扬州城,就被一个人给盯上了。谁啊?正是瓦岗军的先锋官程咬金。
老程一催胯下的卷毛狮子兽,很快就追上了宇文化及和萧美娘。
程咬金把掌中的大斧子一晃,逼着宇文化及交出了玉玺,然后一斧子结果了他的性命。一旁的萧美娘都吓傻了,哭着求程咬金饶命。
程咬金看着萧美娘哭的梨花带雨一般,也起了怜香惜玉之心,于是就放萧美娘逃走了。
程咬金回到瓦岗军大营,把金镶玉玺往西魏王李密面前一献,可把李密高兴坏了。
李密问起经过,程咬金就把斧劈宇文化及,放走萧美娘的事讲了一遍。
李密手捧着玉玺本来是挺激动的,哪知听了程咬金的话,脸上的高兴劲儿顿时一扫而光,随之而来的就是面如死灰,唉声叹气。
看到这里可能有朋友要问了,李密怎么了,怎么听了程咬金的一番话就成这个样子了?
问题就出在萧美娘身上。要说这个萧美娘,还真是一位颠倒众生的尤物,不仅宇文化及对她垂涎三尺,李密更是如此。
李密没有跟着程咬金上瓦岗山之前,曾在杨广驾前称臣,早就深深的迷恋上皇后萧美娘了。萧美娘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无不深深吸引着他,他做梦都想得到萧美娘。如今他这一听说程咬金把唾手可得的萧美娘给放走了,简直就是把他的心给剜走了一样。
当下这西魏王李密也不顾君王的体面了,他一把拉住程咬金的手,恳求老程赶紧打探萧美娘的下落,说什么也要把这大美人给找到。
程咬金看他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可怜样儿,答应了。
此时扬州城外的各路兵马多达百万之众,寻找一个人无异于大海捞针,但程咬金还真有两下子,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打听到了。
原来那天萧美娘被程咬金放走之后,没逃出多远,她就被夏明王窦建德的人给活捉了。这两天她正跟着窦建德过小日子呢。
程咬金把这消息给李密一禀报,李密眼睛立马就亮了。
他马上任命程咬金为全权代表,去找窦建德谈判,要不惜一切代价把萧美娘给要出来。
程咬金找到窦建德把这事一说,窦建德提了一个条件:想要萧美娘也行,除非拿金镶玉玺来换!
程咬金做不了主啊,就回来把窦建德提的要求告诉了李密。老程认为,李密无论如何也不会同意的,拿传国玉玺换一个萧美娘,真亏你窦建德想得出来?
哪知李密一听,立刻就同意了,连说三个没问题。因为在李密心中,玉玺再馋人也不如萧美娘馋人。
这段故事就叫“金镶玉玺换萧妃”!好家伙,这件事在瓦岗军中一传开,顿时就炸了营了。
瓦岗众将一个个气得浑身哆嗦,心中不住地大骂: “李密啊李密,想不到你居然是这么个货色。玉玺是什么?那是传国之宝,是帝王的象征,是弟兄们拿命换回来的。你倒好,为了个骚娘们儿就这么给让出去了。嘿,我们弟兄当初真是瞎了眼,怎么能让你这个好色之徒做了瓦岗之主?”
也就是在这一刻起,瓦岗大军开始军心涣散了。
也难怪瓦岗群雄生气,李密此举确实有点儿不正常,把弟兄们的心都伤透了。
闲言少叙,回到了瓦岗山金墉城之后,李密就开始走上了隋炀帝杨广的老路。
他什么事也不管了,什么事也不问了,心里想着的,眼睛里看着的,都是萧美娘。
他整天和萧美娘腻在一起,不是甜哥哥就是蜜姐姐,不是谈情就是说爱。什么一统天下?什么号令群雄?都滚一边去吧,啥好也不如我的美人儿好!
瓦岗山的文臣武将们一看,得,这种货保不保还有什么意思,散伙吧。
率先离开的是丞相魏征魏玄成和军师徐勣徐茂公。
临走之前,徐茂公一时诗兴大发,还留下了一首诗:心中恼恨西魏王,玉玺换来萧美娘;瓦岗山上散众将,江山一统归大唐。
徐茂公这一首诗不要紧,彻底动摇了瓦岗众将的心了。
于是今天走三个,明天走五个,没半个月的时间,瓦岗山众将几乎全走完了。
这段故事就叫“瓦岗山散将”!“瓦岗山散将”之后,李密身边只剩下了一个可用之人。
谁呀?就是贾柳楼四十六友中的八爷,瓦岗军五虎上将之一的勇三郎王勇王伯当!
王伯当和李密交情至厚,他实在不忍离李密而去,因此只有他一个人留了下来。
瓦岗山散将不仅仅是将散了,兵也基本上都走完了。
瓦岗军鼎盛时候,号称大兵三十余万,战将上百员。如今可好,兵不满五千,将只有王伯当自己。
昔日不可一世的瓦岗寨落到如此地步,王伯当的心里别提多难受了。但人家李密却不在乎,照样是没日没夜地和萧美娘风流快活。
这一天,王伯当实在是忍无可忍,提着宝剑闯进后宫,当着李密的面,一剑将萧美娘刺死。
就这样,这个有着“隋唐第一美人”之称的萧美娘最终死在了王伯当的剑下。
萧美娘这一死,李密虽然肝肠寸断,但也知道王伯当是为了自己好,也不敢多说什么。
眼见瓦岗寨已然到了穷途末路,李密决定:放弃瓦岗山,投奔大唐朝!
李密打定了主意,王伯当自然无话可说。
随着李密、王伯当的离开,昔日威震天下的瓦岗寨彻底消失了。当然了,李密和王伯当的结局也不好。两人投唐以后,由于李密未受到重用,心中不满,又起了反唐之心。他一起反心,王伯当就得跟着吃瓜落儿。最终两人被唐军射杀于断密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