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武僧是和尚吗(少林武僧和少林僧兵分别是什么角色)
少林武僧是和尚吗(少林武僧和少林僧兵分别是什么角色)据《慧光传》记载 佛陀一日在洛阳市见沙门慧光 年方十二 在天街井栏上反踢毽子一连五百。印度沙门跋陀(又名佛陀) 住持少林寺后 广收门徒 传播禅法 颇受僧众尊敬。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随后武术技艺便落迹寺院 成为寺僧经常演练的一种活动。少林僧众的习武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走向深入 “寺于武显 武于寺名”。少林武僧称谓自唐初以来从未间断。
武僧
指在寺院边修行边习武的僧尼或沙弥(尼)。
僧人习武历史久远 他是寺院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很多寺院住居深山 野兽出没 山贼袭扰 寺僧为自身安全和保护寺院 边修行边习武成为较普遍现象。特别是一些禅寺 寺僧在长期打坐后 由于身体困倦静坐后起来活动筋骨或习武强身成为可能。
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随后武术技艺便落迹寺院 成为寺僧经常演练的一种活动。
少林僧众的习武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走向深入 “寺于武显 武于寺名”。
少林武僧称谓自唐初以来从未间断。
印度沙门跋陀(又名佛陀) 住持少林寺后 广收门徒 传播禅法 颇受僧众尊敬。
据《慧光传》记载 佛陀一日在洛阳市见沙门慧光 年方十二 在天街井栏上反踢毽子一连五百。
佛陀奇之 遂劝度为僧 后又度僧稠。光、稠均不世出之人物也。光以学显 稠以禅著。
据《太平广记》九十《纪闻》记载:僧稠能跃首至粱 引重千钩 拳捷骁武 动骇物听。《高僧传》日:僧稠姓孙氏 系出昌黎性度纯懿 一览佛经 涣然神解。常住嵩岳寺。寺僧百计……后至王屋山 闻两虎交斗 咆声震岩 乃以锡杖中解 各散而去。
僧稠禅师是少林寺最早的一位德高望重 佛武皆通 武功超群的武僧。他不仅拳捷骁武 八方讲经说法 徒众多至数千人。
僧稠禅师住持少林、通佛善武 自然要对弟子们传佛授武 使众僧佛武双全 不仅利于传教 而且也有利于守院自卫 昌盛寺院由此可证 少林寺最早的武僧是僧稠禅师 寺僧称其为“头辈爷”。
僧兵
僧兵是武装的僧侣集团。僧兵起源于北魏时代。
据魏书释老志记载 北魏世祖西伐至长安 见寺内藏有弓、矢、矛、楯 大怒 遂诛长安之沙门、焚毁佛像。
即为寺院拥有武装之史实记载。
少林僧兵产生于隋末。
唐代裴淮《皇唐嵩岳少林寺碑》记载:“大业之末 九服分崩 群盗攻剽 无限真俗。此寺为山贼所劫 僧徒拒之……”说明当时已有僧兵性质的武装组织出现。
此后为了保护少林寺及庞大的田产 少林寺组织起僧兵武装 并参加了唐统一战争。
唐武德四年(621年)四月三十日李世民发布了《告柏谷坞少林寺上座书》 对少林寺僧兵的功劳大加赞誉 其后李世民又对少林寺“频降玺书宣慰 赐地四十倾 水碾一具。”
寺僧昙宗被封为“大将军僧”。明代中后期 少林寺僧兵多次参加抗击倭寇战斗 屡建战功。
清朝时期 清廷担心少林寺僧兵叛逆 多次降旨禁武 迫使僧兵自散 大部分武僧出山周游四方 少数在少林寺也转入深夜偷练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