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方法的八种思维导图(一文看懂思维导图学习方法)
关于学习方法的八种思维导图(一文看懂思维导图学习方法)而思维导图就是把知识点联系起来的实用工具。依据试卷上题目背后的知识点绘制思维导图,能够看清楚哪些知识点考察的概率更高,哪些知识点考察的范围更广,以及哪些知识点涉猎的程度更深等。作为检测我们学习效果的试卷,上面的知识点往往是经过教材浓缩的精华,如果我们能加以重视,也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运用思维导图分析试卷分布一张试卷上的题目,通常而言会有下面几种情况:已经熟练掌握,无论以怎样的形式出现都不会做错的;基本掌握,但可能因为粗心大意,或者是换种方式询问而出错的;半知半解,只能凭着猜测侥幸做对的;完全不会,遇到的时候一点思路也没有的。以此为判断,进而绘制出试卷分析的思维导图,其实就相当于是错题本。当我们把每张试卷分析的思维导图收集起来,就可以归纳出自己的薄弱点并加以练习,从而更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
曾经教过一个学生,专业课几乎总是能拿满分,每次布置课堂背诵,她也总是最早来找我背诵的那一个。我一度很好奇,就问她:“怎么记得又快又牢的,有什么方法吗?”
她笑着拿出自己的笔记翻开给我看,一看,我也就明白了她比别的学生学得快的原因:她的笔记都是一张张的表格,在写写画画中,知识点被归纳成有逻辑的记忆网络,简直可以当做模范笔记了。
这个学生的笔记秘籍,其实就是现在比较流行的思维导图。自从心理学家东尼·博赞提出思维导图,这款实用又生动直观的工具就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和认可。东尼·博赞先生亲传弟子王玉印老师甚至写了一本《思维导图工作法》,并结合大量实例为我们详细讲解了思维导图的使用,让我们得以进一步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工作、学习中。
那么,作为一个正在努力成为学霸的学习者,我们该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呢?
运用思维导图分析试卷分布
- 根据掌握程度绘制思维导图
一张试卷上的题目,通常而言会有下面几种情况:已经熟练掌握,无论以怎样的形式出现都不会做错的;基本掌握,但可能因为粗心大意,或者是换种方式询问而出错的;半知半解,只能凭着猜测侥幸做对的;完全不会,遇到的时候一点思路也没有的。
以此为判断,进而绘制出试卷分析的思维导图,其实就相当于是错题本。当我们把每张试卷分析的思维导图收集起来,就可以归纳出自己的薄弱点并加以练习,从而更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
- 根据知识分布绘制思维导图
作为检测我们学习效果的试卷,上面的知识点往往是经过教材浓缩的精华,如果我们能加以重视,也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而思维导图就是把知识点联系起来的实用工具。依据试卷上题目背后的知识点绘制思维导图,能够看清楚哪些知识点考察的概率更高,哪些知识点考察的范围更广,以及哪些知识点涉猎的程度更深等。
- 根据题型特点绘制思维导图
如果刚上手思维导图的绘制,觉得上面两个方法有点难度,也可以从最简单的试卷题型入手,从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问答题、计算题等多类别的题型展开绘制思维导图。
这样的工作量看起来没什么难度,但在梳理整张试卷的过程中,我们能加深对试卷的印象,如果足够认真,还能整理出相应题型常出现的知识点。
运用思维导图梳理学习大纲
在给学生复习的时候,我最喜欢的一个工具就是考试大纲,因为它能简明清晰地判断,哪些知识点是我们应该重点掌握的,哪些知识点我们只要了解一下就可以了。同样的,在学习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绘制相应的学习大纲,而且通过思维导图进行绘制,更容易形成学习网络,帮助我们记忆和理解。
- 根据相关概念整理思维导图
从概念入手,专注的力度更为集中,相关的知识量也更紧凑,特别是在大规模复习的时候,根据概念进行查找和及时补缺补漏,都非常一目了然。也能加深相关知识点的交叉学习,对长期记忆很有帮助。
- 根据特定主题绘制思维导图
从主题入手,能绘制出系统全面的思维导图,让学习的方向感更强。先展开大方向,再补充小分支,这样把思维一点一点地发散开来,也不会错过那些小细节。
- 根据章节分布完成思维导图
在大多数情况下,教材已经为我们整理出了一个适合大部分人循序渐进深入学习的知识路径,我们只要把每一章节的内容汇总归纳,就能完成总结式的思维导图。这样绘制思维导图更容易上手,对入门级的小白非常友好。
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时间管理
对于学习这件事,大部分人是下苦功夫,别人花1小时来学习,自己就花2小时来学习。但对学霸来说,他们更愿意花巧功夫,也就是用半个小时来掌握别人花2个小时才学会的内容。
为什么学霸能花更少的时间,学更多的知识呢?这不仅和学霸掌握的学习技巧有关,也和他们善于管理自己的时间有关。而运用好思维导图,我们也能有效地安排自己的学习任务。
- 整合待办事项,合理规划时间
不少人有记录每日清单的习惯,不过,每日清单多半是按时间顺序排下来的,或者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如果把它转换成思维导图,就能更好地捋清待办事件之间的关系和内在属性,进而把相关事项进行整合,并调整出适合自己的工作时间。
- 思考日程细节,补充具体步骤
我们在列每日清单的时候,有时候会忽略一些细节,这样的缺憾,却能够因为思维导图的发散性思维而被弥补。比如我们看到一件事时,可能因此联想出许多相关的事情,就可以蔓延出更多的日程分支。也就是说,思维导图的绘制,其实是根据框架完善日程表的过程。
- 标注紧次顺序,查看完成效果
绘制完思维导图后,我们还可以用特殊符号,或者不同颜色的画笔,将时间安排依据事件的紧要程度标注出来。这样一来,就非常方便我们重新分配时间,选择优先完成更重要的事情了。而每天结束,我们也可以根据思维导图检查自己的完成效果,收获每日的成就感。
除此之外,运用思维导图还可以用来记录课堂笔记。相比于传统的课堂笔记,思维导图笔记法对我们在课堂上的表现要求更高。一方面,我们要集中精力,专注地听老师讲解;另一方面,我们要能快速地抓取关键词,形成逻辑清晰的整体脉络。
想要成为学霸,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思维导图很可能就是属于大部分人的那种方法。当你把思维导图应用于学习上时,你也许会发现,学习原来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我要上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