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俗语有千条妙计(俗语故事一)
民间俗语有千条妙计(俗语故事一)赵丰不由一惊,急忙又去提水,想知道究竟出了什么事。可是一连几次,都是这样,走到寺门,水就漏掉。一直折腾得筋疲力尽,还不见变化,只好哭丧着脸去找师父问道:“师父!我修炼多年,杂念尽除,竹篮打水一天天见满,却为何今日又打不起水来?”一天早上,赵丰又去打水,只见井旁一妇女没命地打一个孩子,孩子大声哭叫,声音都哑了,那妇女还不住手。赵丰心中丝毫不为所动,打好水,提着就走。谁知刚到寺门,两个篮子里的水,啦一声全漏到地上。三年过去了,赵丰杂念渐除,每次打水能装少半篮子。六年过去了,能提到多半篮子。时间一天天过去,篮子里的水也一天天见满,赵丰的劲头也一天比一天大起来。身边万事,见如不见,一心只想着成佛。练到第九年头上,篮子里的水,眼看就要满了。
一:竹篮打水一场空
相传古时候有一个叫赵丰的人,觉得人世生活毫无意思,一心想修炼成佛;可是出家以后,投了许多古刹大寺,拜过无数名师高僧,都没能如愿,心里十分懊恼。
后来经过千辛万苦,找到一个老和尚,跪下不起来,恳求老和尚收他为徒弟,指点他得道升天。老和尚见他心诚,就伸手从身边拿起两个竹篮递给他,说:“把这两个篮子拿去,你每天早晚到山下去打水,摒除杂念,坚持苦练,什么时候练得能满满提两篮水回来,就修练成了。”赵丰听了,满心欢喜,谢过师父,便一心一意地照师父的话去练。
刚开始,赵丰心猿意马,两个篮子一提两个空,一滴水也盛不住。
三年过去了,赵丰杂念渐除,每次打水能装少半篮子。
六年过去了,能提到多半篮子。时间一天天过去,篮子里的水也一天天见满,赵丰的劲头也一天比一天大起来。身边万事,见如不见,一心只想着成佛。
练到第九年头上,篮子里的水,眼看就要满了。
一天早上,赵丰又去打水,只见井旁一妇女没命地打一个孩子,孩子大声哭叫,声音都哑了,那妇女还不住手。赵丰心中丝毫不为所动,打好水,提着就走。谁知刚到寺门,两个篮子里的水,啦一声全漏到地上。
赵丰不由一惊,急忙又去提水,想知道究竟出了什么事。可是一连几次,都是这样,走到寺门,水就漏掉。一直折腾得筋疲力尽,还不见变化,只好哭丧着脸去找师父问道:“师父!我修炼多年,杂念尽除,竹篮打水一天天见满,却为何今日又打不起水来?”
老和尚说:“出家人以慈悲为本,我教你摒除杂念,并非让你抛却善心啊!你见孩子惨遭毒打,心中毫无所动,一心只想着自己成佛,可见毫无善心,竹篮打水一场空呀,我也没法帮助你,你回家去吧!”
赵丰听了,如雷击顶,后悔万分,昏昏沉沉地离开了寺院。
从那个时候开始,人们口头上便多了这一句俗语,那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二: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毒
从前,有一家地主请了个武术教师,来教几个长工学艺,以便为他守家看院。地主的羊倌,他见别人学武,心里急得不得了,只要一有空儿,就偷偷去恳求教师:不管是啥,教上一两路。起初,武术教师只是个不予理睬。可是,那羊倌缠着不放,教师心里烦透了,对准一个石头蛋儿,厌恶地狠踢一脚说:“去你的吧!”
谁知羊倌不知这是给他没脸,却以为这就是教给他的招数,慌忙磕头谢恩,牢牢记在心里。下决心不练成功,决不罢休。
山上、地里有的是土坷垃、石头蛋儿,放羊时,他模仿武术教师踢的那个样子,碰见什么踢什么,先踢坷垃,后踢石头蛋儿,从小到大,天天锻炼,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场量石头,他一脚下去,就能踢老远老远,简直和小学生踢皮球一样。
不知过了多少年,这位武术教师得罪了一伙响马。有一天,人家来了好多人报仇,武术教师和徒弟们都跑光了。羊倌不知道出了啥事,上前去向几个响马打听,却被人家围住,要揍他。他一时性起,照住影壁墙就踢了过去,说:“去你的吧!”只听哗啦一声,影壁墙的多半截被踢出好远。响马眼快,一闪,扭头就跑。心想:一个羊倌就这么厉害,人家老师会不中?自此以后,再也不敢来了。
事后,武术教师感叹道:“徒弟千千万,学成有几人?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