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墙石膏砂浆抹灰施工方案(内墙石膏砂浆抹灰施工工艺)
内墙石膏砂浆抹灰施工方案(内墙石膏砂浆抹灰施工工艺)1构造做法(5)慎用在壁纸装饰面层的基层墙面的处理(尤其南方潮湿地区)。基层清理 → 测量放线 → 浇水湿润 → 吊垂直、套方、找规矩、抹灰饼 → 抹水泥踢脚或墙裙 → 做护脚抹水泥窗台 → 墙面充筋 → 修补预留孔洞、电箱槽、盒等 → 配置料浆 → 抹底灰 → 压光工艺流程
内墙石膏砂浆抹灰使用范围(1)用于混凝土墙面、加气混凝土砌块墙面等各类基底的底层和面层抹灰;
(2)不宜使用在湿度较大的空间(如地下室、卫生间和厨房的墙面);
(3)不宜使用在粘结瓷砖的墙面;
(4)不宜使用在有保温要求的分户墙面(此墙面建议采用玻化微珠 抗裂砂浆);
(5)慎用在壁纸装饰面层的基层墙面的处理(尤其南方潮湿地区)。
基层清理 → 测量放线 → 浇水湿润 → 吊垂直、套方、找规矩、抹灰饼 → 抹水泥踢脚或墙裙 → 做护脚抹水泥窗台 → 墙面充筋 → 修补预留孔洞、电箱槽、盒等 → 配置料浆 → 抹底灰 → 压光
粉刷石膏做法
工艺流程 |
构造做法 | |||||||||||
1 |
基层清理 |
1. 墙体基层浮灰杂物、油渍、隔离剂清除干净; 2 |
测量放线 |
根据施工的基准线采用红外线进行放线,并在每个房间地面上弹出房间的方正性控制线,根据方性控制线控制方正度和墙面垂直度;并确定每面墙各部位抹灰尺寸。 | ||||||||
3 |
灰饼、冲筋 |
先根据房间的方正性控制线确定墙面两端的标筋的灰饼厚度,并在标筋位置上角各做一个标准灰饼(用底层石膏或高强石膏,遇有门窗口垛角出要补做灰饼),大小 3—5cm 见方,然后再根据这两个灰饼用托线板垂直做墙面下角两个标准灰饼(冲筋自阴角起 30cm 第一道,中间有开关插座让出 10cm,高度位置一般在踢脚线上口),并根据上下灰饼完成标筋,待标筋终凝干燥后,再用钉子钉在标筋附近墙缝里拴上小线挂好通线,并根据小线位置每隔 1.2m-1.5m 上下加做若干灰饼(见下图),待灰饼稍干厚,在上下灰饼之间抹上宽约 3—5cm 的石膏冲筋,用木杠刮平,厚度与灰饼齐平,冲筋终凝干燥后可进行底层抹灰;层高大于 3m 应设置横筋,间距宜为 1.2~1.5m。 | ||||||||||
4 |
阳角护角 |
室内墙面、柱面的阳角和门洞口的阳角,采用用高强石膏或 1:3 水泥砂浆抹出护角,护角高度不应低于 2m,每侧宽度不小于 50mm,内门洞口宽度≤200mm 的墙面用 1∶3 水泥砂浆全抹。 | ||||||||||
5 |
墙面湿润及处理 |
混凝土、加气砌块、粘土多孔砖、轻质预制板等墙体,应隔夜洒水,基层的含水率应控制在 20%以内, 抹灰石膏施工前不需洒水湿润基底,对明显潮湿的墙和有水珠的墙面应该暂缓施工。 | ||||||||||
6 |
踢脚部位抹灰 |
距地 150 范围内采用聚合物砂浆或 1:3 水泥砂浆进行抹灰,采用聚合物砂浆单层厚度控制在 6-8mm;两层厚度控制在 10-15mm,两层之间设置网格布;增加外加剂、掺合料等的聚合物砂浆厚度可以控制在18-20mm。 | ||||||||||
7 |
配置料浆 |
1. 一次投料量要求在规定时间内使用量完成,随拌随用、一次性拌灰量不宜过多(拌和后粉刷石膏浆料须在 1 个小时以内用完,超过 1 小时即为失效砂浆) 2. 先将水放入搅拌桶,再倒入粉刷砂浆干混料,用手提式搅拌器搅拌 2~5 分钟,静置 3 分钟后再进行二次搅拌,方可使用。已经初凝的浆料不得再次加水搅拌使用。(注:搅拌过程中严禁随意改变配合比及添加其他材料;桶内残留的料浆硬化物有促凝作用,搅拌前,必须将桶内的残留料浆硬化物清理干净。) | ||||||||||
8 |
抹底灰 |
1. 抹灰厚度小于 5mm 时,直接使用面层抹灰石膏砂浆一次成活; 厚度大于 5mm 时,先采用底层抹灰石膏砂浆打底找平,再用面层抹灰石膏砂浆罩面;当抹灰厚度超过 8mm 时,应分层施工, 每层厚度控制在 8mm 以内;当抹灰总厚度大于或等于 15mm 时,应满压一道耐碱玻纤网进行加强;分层施工需待上一层料浆终凝。后再抹下一层,保证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各抹灰层之间粘接牢固无空鼓、脱皮。 2. 最后一层底层抹灰石膏,用灰板和抹子浆料浆抹在墙上,用 H 形尺或刮板紧贴标筋挂平压实,做到墙面平直。 3. 二次结构砌筑墙体在抹面层灰时均需满压一道耐碱玻纤网, 玻纤网均需宽出砌筑墙体不小于 100mm。 | ||||||||||
9 |
压光 |
压光应在终凝前进行,手指压按表面不出现明显压痕(面层抹灰后45 分钟左右)进行,过早会出现气泡(灰浆没有收水, 故压光后多余的水气化后产生起泡现象),过迟不易压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