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江苏20条举措优化营商环境(事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江苏20条举措优化营商环境(事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02 着眼五化联动全面发力,体现系统性《实施意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国家、省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和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的各项政策要求,同时结合实际推动更多的“南京首创”探索扩面、提质增效,让“南京话”讲得更好、“南京牌”擦得更亮。学习国内先进城市的经验做法,创新突破,努力推动我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提升。《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有哪些特点?01 着眼对标一流争当示范,体现引领性

江苏20条举措优化营商环境(事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1)

3月10日

全市深化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会召开

(→戳详情

会上出台了

《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

今天上午,南京市委市政府举办新闻发布会,会上解读了《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介绍相关重点工作举措。

江苏20条举措优化营商环境(事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

《实施意见》有哪些特点?

01 着眼对标一流争当示范,体现引领性

《实施意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国家、省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和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的各项政策要求,同时结合实际推动更多的“南京首创”探索扩面、提质增效,让“南京话”讲得更好、“南京牌”擦得更亮。学习国内先进城市的经验做法,创新突破,努力推动我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提升。

02 着眼五化联动全面发力,体现系统性

《实施意见》聚焦集聚高端化资源、深化市场化改革、推动法治化建设、拓展国际化场景、加强制度化保障五个方面,提出十八个方面的具体要求。着力提升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显著增强南京对全省协调发展的带动力、都市圈中心城市辐射力、国际资源要素链接力。

03 着眼企业所盼消除堵点,体现精准性

坚持把“用户思维”理念贯穿《实施意见》制定全过程,体现“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文件起草前,通过开展市场调查、第三方评估、企业座谈调研等形式收集市场主体发展中的痛点淤点堵点问题,并围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缩短行政审批流程、减轻企业经营负担、强化精准高效监管等企业集中所盼精准发力,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努力使政策“管用、实用”“用得上、用得好”。

04 着眼务实推进落地见效,体现可操作性

《实施意见》制定了126项工作任务,明确了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包括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负面清单、全面推进“一照多址”改革、大力推进“拿地即开工”、开展民营企业司法保护专项行动、更大力度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等。切实使政策的“含金量”尽快转化为发展的“实物量”。

江苏20条举措优化营商环境(事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3)

江苏20条举措优化营商环境(事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4)

下一步要怎么做?

下一步,市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发改委)将发挥好牵头作用,协同相关部门和板块,全力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

一是发挥试点优势,提升竞争力

抓住南京被列入国家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城市的契机,积极争创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以及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为扩大赋能赋权、提升城市能级和竞争力提供更多国家试点和开放政策支撑。

二是突出重点任务,提升执行力

围绕《实施意见》尤其是126条工作任务,进一步突出“科技人才试点”“拿地即开工”“惠企政策直达”“跨部门联合监管”等重点工作任务,制定细则和实施方案,定期汇总评价并及时通报进展情况,以重点工作的有力开展,为服务经济发展提供最佳的环境。

三是强化难点突破,提升创造力

定期通报营商环境创新案例和不落实典型,做到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双管齐下”。在重大项目投资建设、科技创新、政务服务、市场监管等领域开展评估试点,不断推动政策动态更新、优化升级。

四是化解焦点问题,提升凝聚力

以市场主体的满意度、感受度作为第一衡量标准,深化“先解决问题再说”机制,依托12345“一企来”企业服务热线等渠道,常态化实施“服务企业·面对面”等活动,建立健全政企沟通互动机制。

在发布会召开之前

小布也收到了很多网友

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

有一位网友提出:

南京在信用建设上将有哪些举措,

能够为广大民营企业、

中小企业发展解决哪些问题?

小布已经帮您提问发布人啦

(滑动查看全部)

市发改委副主任田峥嵘答:近年来,我市聚焦人民满意的诚信南京建设,充分发挥全国首批信用示范城市的示范引领作用,主要举措如下:

一是聚焦中小微企业发展所急,推动公共信用信息促进企业融资。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推动市征信平台、“我的南京”APP建设市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接入全国中小微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省级节点,并强化与市城市数字治理中心、各业务系统的横向互通。加强知识产权等融资信用信息归集,不断提高归集质量。组织各区各部门开展对接活动近200场,融资信用服务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展。2022年,市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普惠贷款余额430.48亿元,累计直接服务企业融资超1593亿元。

二是聚焦实体经济发展所需,推动失信主体恢复“信用身份”。联合市法院等单位建立“府院联动、协同治理”机制,启动专项治理工作,全年严重失信主体数量下降58.42%。推动全市全面实施“行政处罚决定书”、“信用修复提醒告知书” “两书同达”工作。创新开发专项治理工作平台,试行信用修复审批系统和电子签章扎口应用,推动信用修复不见面办理,帮助4410家企业信用修复。会同市法院等五部门联合开展破产重整、和解企业信用修复工作。

三是聚焦营商环境优化,持续提升政务诚信水平促进企业发展。全市42个重点领域建立新型信用监管机制,33个行业发布年度评价结果,营造守信激励和失信约束的市场氛围。市文旅局将信用评价运用于纾困补贴,68家信用评级A级以上且开展信用承诺的旅行社获补助资金975万元。市财政局健全四位一体政府采购全流程信用管理机制,将信用承诺制嵌入全监管流程,供应商在资格审查环节,作出五方面信用承诺即免交多项证明材料,节省成本超千万元。探索建立企业权益补偿机制,市生态环境局出台《南京市生态保护补偿办法》,对生态保护者因履行生态保护责任所增加的部分成本和支出,予以适当补偿。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国家省市有关部署,进一步发挥信用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重要作用,持续提升市场主体特别是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对诚信理念和信用制度的获得感与感知度。

还有这些大家关心的问题

一起来看

(滑动查看全部)

问: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是减少多头检查、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举措。今年在推进部门联合监管方面,市场监管部门有哪些考虑?

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陈元虎答: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牵头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联合抽查的参与部门、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去年,全市98%的行政执法部门参与了部门联合抽查,共检查各类主体2.74万户,减少执法打扰近3万次。今年,将从三个方面进行细化深化:

一是突出“扩面”。进一步扩大联合抽查“朋友圈”,实现市区两级行政执法部门全覆盖。按照“应联尽联”的原则,统筹制定全市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计划。推动各部门拓展联合抽查应用场景,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二是突出“提效”。以信用为导向提高联合抽查精准性。对信用好、风险低的企业“少打扰”甚至“不打扰”,对信用差、风险高的企业“常关注”“多检查”,为守法诚信企业打造宽松的经营环境,让违法失信企业处处受限。

三是突出“减频。广泛运用“汇总取重”工作方法,最大限度避免多头重复检查,进一步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打扰。

问:前期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取得了许多成效。请问南京市今年在工程建设项目电水气等接入方面有哪些举措和打算?

市建委副主任卞媛媛答:一直以来,市建委围绕简化建设项目审批、压缩项目审批时限、提高项目推进效率、完善项目质量管理等方面,推出了施工图审查自审承诺制、消防设计审查和施工图审查并联、桩基工程先行施工、联合验收和分阶段验收等改革举措,受到了市场的好评。今年,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市政管线接入予以优化:

一是对于小型市政接入项目,免于办理相关审批。对开发园区内低风险厂房、仓储类工程建设项目附属小型市政公用设施接入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的“三零”服务。建设单位可以免于办理行政许可手续,由政府部门主动对接服务,实现“无感接入”。

二是开通电水气讯联合报装通道。建设项目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自主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报装服务,由电水气讯单位协同提供服务。在政务服务大厅以及市政公用服务单位营业厅设置综合服务专窗,提供联合报装咨询、申请服务。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建设“电水气讯”联合报装通道,支持项目在线联合报装。

三是开展市政管线接入服务质量“晒榜”活动。今年《南京市“五拼五比晒五榜勠力同心促发展”竞赛活动实施方案》明确由我委牵头开展“公共设施连接时效和便民度”竞赛。我委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结合市场主体呼吁和建议,于近期研究出台了指标评价方案。督促相关市政管线服务单位定期公示项目办理流程和时间,并以企业评价情况赋分考核便民度。以评促改,以改促优,切实推进我市公共设施连接事项高质量发展。

问:《实施意见》及任务清单中提到了检察机关开展的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请问市检察院今年在这项工作上有什么方案或举措?

市检察院副检察长蒯建欣答:截至目前,全市检察机关已办理涉案企业合规案件35件,涉及45家企业,办结23件,为合规整改合格的24家企业争取了最大的司法从宽幅度,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根据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提出了轻缓量刑建议。今年,市检察院将继续立足检察职能,从监管有效性上、诉源治理上、改革效果上进一步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

一是聚焦合规监管有效性去年,市检察院牵头组建了第三方机制专业人员名录库,制定了合规工作指引,打造了“双审查+双听证”的审查模式。近期,我们已经出台了有效性评估指引,在今后案件的办理中将适用“技术指标+文化指标”的评估标准。同时,将建好用实涉案企业第三方评估机制,确保合规监管的有效性、审查的专业性和公正性。

二是聚焦诉源治理检察机关推动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是以诉源治理为目的,既督促涉案企业合规守法经营,也警示潜在缺乏规制约束的企业遵纪守法发展,带动关联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守法经营。今年,我们将加强合规不起诉与公益诉讼、行政监管的衔接,加强与第三方管委会成员单位的协作,通过制发检察建议书、法律风险提示函等方式逐步推动行业自律。

三是聚焦更优改革效果今年我们将根据最高检的部署,持续扩大办案规模,拓展案件范围,依法“能用尽用”,同时探索推进涉案企业合规刑事诉讼全流程的适用。通过办好每一个案件,体现对市场主体的平等保护和真严管、真厚爱,促进企业规范发展,发挥好保就业、保民生的社会功能。

问:科技体制改革作为南京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引起了很多科创企业、科技人才的关注,南京如何通过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城市创新竞争力,让创新主体更有获得感?

市科技局副局长陈为生答:南京充分发挥全国唯一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优势和作用,着力推动科技创新“范式”转换,开展了许多改革探索,不断优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

一是探索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依托高校院所,鼓励科技人员持股参与建设新型研发机构,运用市场化机制转化科技成果,市级401家新型研发机构,已孵化3429家科技企业,实现营收158.86亿元。联合南大、南工大、省产研院三家国家试点单位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共同探索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负面清单,形成更加合理的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机制。我市从体制机制上优化创新生态,提升城市科技创新能级。

二是改革创新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实施人才举荐制,建立市场化综合评价体系,由院士、领军企业家、金融专家等组成举荐委员会直接推荐,大胆选用“非共识性人才”,对被举荐人的年龄、学历、资历等一律不作要求,经提名的创新创业人才,可同等享受南京市相关人才服务政策。同时,赋予大院大所、创新平台、龙头企业等用人主体自主权,自主评定举荐人才,加快高端人才集聚。实行高层次科技产业人才经济贡献的奖励政策,引入市场薪酬评价机制,对引才成效显著的创新型企业、对企业投入“高薪”请来的“高人”,给予相应的配套支持和正向激励。政策实施4年来,1.6万名人才获得科技贡献奖励近3亿元。

三是完善多层次、专业化、特色化的科技金融体系。南京正在建设国家级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立了“宁科贷”“科创投”“科创债”多元化市场化金融赋能机制,优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扶持政策,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2022年,5家科创主体探索发行10支创新创业类债券,总发行规模53亿元,“宁科贷”合作银行累计为全市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超过400亿元。

来源 | 南京发布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