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戏曲剧目分析(戏曲西厢记艺术手法巧妙)
西厢记戏曲剧目分析(戏曲西厢记艺术手法巧妙)他与莺莺的婚事看来准定是前途不妙了。然而不然,简帖开处又出人意表,原来是莺莺约张生幽会。白纸黑字,有简帖为证,张生夸下海口说:“俺是个猜诗谜的社家,风流隋何,浪子陆贾。我那里有差的勾当?“红娘也鼓励张生赴约:“你虽是去了两遭,我敢道不如这番。你那隔墙酬和都胡侃,证果的是今番这一简。“张生更是心急如火地盼望着“手挽着垂杨,滴溜扑跳过墙去”,成其好事。“淡云笼月华,似红纸护银蜡。柳丝花朵垂帘下,绿莎茵铺着绣榻。“(三本三折(乔牌儿)“良夜迢迢,闲庭寂静,花枝低亚。”((甜水令)连大自然也在为他们的幽会创造着条件。红娘怕张生鲁莽,还嘱咐他要对莺莺“性儿温存”、“意儿谦治”,好像一天好事真个要降临了。京剧《西厢记》剧照在红娘看来,一切都不成问题。张生更是喜事匆匆的,“夜来老夫人说,着红娘来请我,却怎生不见来?我打扮着等他,皂角也使过两个也,水也换了两桶也,乌纱帽擦得光挣挣的,怎么不见红娘来也呵?“
《西厢记》的戏剧冲突,山峦起伏、纵横烂漫,出人变化,令人莫测。而冲突发展演变的方式,采用突转手法,既出乎读者和观众的意表之外,又在人情物理之中,更加引人入胜,情趣盎然。第二本第二折写白马解围之后,红娘去请张生赴宴。红娘说:“半万贼兵,卷浮云片时扫净,俺一家儿死里逃生。舒心的列山灵,陈水陆,张君瑞合当钦敬。当日所望无成,谁想一缄书到为了媒证。”这是从感念恩德、老夫人要实践允婚诺言的角度,渲染崔张婚姻必成:“今宵欢庆,软弱莺莺,可曾惯经?你索款款轻轻,灯下交鸳颈。…....”
京剧《西厢记》剧照
这是从设想新婚之夜的角度,渲染婚姻必成:“俺那里落红满地胭脂冷,休孤负了良辰媚景。.俺那里准备着鸳鸯夜月销金帐,孔雀春风软玉屏。乐奏合欢令,有凤销象板,锦瑟套笙。“(要孩儿))这是从婚礼筹备方面渲染婚姻必成。没有财礼,会不会出现麻烦?不会:“聘财断不争,婚姻事有成,新婚燕尔安排。.…….要你半丝儿红线,成就了一世前程。”(四煞)“凭着你灭寇功,举将能,两般儿功效如红定。”
京剧《西厢记》剧照
在红娘看来,一切都不成问题。张生更是喜事匆匆的,“夜来老夫人说,着红娘来请我,却怎生不见来?我打扮着等他,皂角也使过两个也,水也换了两桶也,乌纱帽擦得光挣挣的,怎么不见红娘来也呵?““下工夫将额颅十分挣”(满庭芳)),着实打扮了一番,等待着与莺莺成亲。他以为老夫人会说:“张生,你来了也?仗几杯酒,去卧房内,和莺莺做亲去!“莺莺也满心满意地以为“我相思为他,他相思为我,从今后两下里相思都较可。酬贺间礼当酬贺,俺母亲也好心多。”(二本三折(乔木查)“两当一便成合”(搅筝琶),谁还能想到这桩婚事会有变化?然而,宴会上老夫人一声“小姐近前,拜了哥哥者!”摧毁了三个人的愿望,用突变的方式完成了剧情的转折,舞台氛围陡然改变,接下去便是写莺莺和张生的愤怨不平之气了。
京剧《西厢记》剧照
第三本第一折,写张生在莺莺听琴之后,托红娘给莺莺带去一简,他满有把握、自鸣得意地说:“不是小生说口,则是一道会亲的符篆。他明日回话,必有个次第。且放下心,须索好音来也。“红娘也说:“放心波学士!我愿为之,并不推辞,自有言词。”(青歌儿)“我须教有发落归着这张纸。凭着我舌尖儿上说词,更和这简帖儿里心事,管教那人儿来探你一遭儿。”(煞尾)似乎可以两情相通了,谁知到第三本第二折莺莺却见简发作,使张生、红娘的信心变作了灰心。莺莺训斥了红娘,对张生表示了不满,又写了“教训”张生“再一遭儿”休得这般的简帖,掷书而下。连红娘也信以为真了,对张生说:“不济事了,先生休傻。”“从今后相会少,见面难。月暗西厢,凤去秦楼,云敛巫山。你也趣,我也赴,请先生休讪,早寻个酒阑人散。”张生也像泄了气的皮球:“必索做一个道理,方可救得小生一命。”张生还能有什么希望呢?
京剧《西厢记》剧照
他与莺莺的婚事看来准定是前途不妙了。然而不然,简帖开处又出人意表,原来是莺莺约张生幽会。白纸黑字,有简帖为证,张生夸下海口说:“俺是个猜诗谜的社家,风流隋何,浪子陆贾。我那里有差的勾当?“红娘也鼓励张生赴约:“你虽是去了两遭,我敢道不如这番。你那隔墙酬和都胡侃,证果的是今番这一简。“张生更是心急如火地盼望着“手挽着垂杨,滴溜扑跳过墙去”,成其好事。“淡云笼月华,似红纸护银蜡。柳丝花朵垂帘下,绿莎茵铺着绣榻。“(三本三折(乔牌儿)“良夜迢迢,闲庭寂静,花枝低亚。”((甜水令)连大自然也在为他们的幽会创造着条件。红娘怕张生鲁莽,还嘱咐他要对莺莺“性儿温存”、“意儿谦治”,好像一天好事真个要降临了。
京剧《西厢记》剧照
可是等待着张生的,却是莺莺的赖简,张生只好跪而受训,“此一念小生再不敢举”,“则索回书房中纳闷去”。这不是说张生的希望要成灰了吗?等莺莺的“药方”送去之后,剧情又陡然一转-“今宵端的雨云来“(三本四折)。真的要成其好事了,剧作家又开始渲染张生的疑惑:“怕夫人拘系,不能够出来“,““这早晚初更尽也,不见来呵,小姐休说谎咱!“(四本一折)“诺早晚不来,莫不又是谎么?““小姐这一遭若不来呵,安排着害,准备着.…..“(生草)。戏剧冲突的这些峰回路转的变化,都是在瞬息之间突然之中实现的,不仅是读者和观众,就连剧中人物也没有预感和精神准备。莺莺与张生私合的事暴露之后,老夫人大动肝火,决心追究其事。
京剧《西厢记》剧照
一向家法森严、家世清白的相国门第,哪里能容得此等之事!然而,经红娘一番舌战之后,老夫人居然允婚了(虽然这种允婚是有条件的),这又是一个有力的“突转“.....剧作家经常给我们造成这样一种假象:他大肆铺排、反复渲染,好像是剧情要向某一个方向发展,其实不然,这恰好是为了使剧情向相反的另一个方向突转急变进行蓄势。这就产生了这样一种艺术效果:在读者和观众看来,似乎山穷水尽,非此无他;谁知笔墨转处,却又别有洞天。先对某种情事不遗余力地加以渲染、肯定,然后再进行斩钉截铁般地否定,以反跌之。文笔之妙,妙在反跌,不反跌则下文不奇。以前篇反跌后篇,使后文愈奇。这种反跌手法,造成了气氛和情节的大起伏、大发展,格外奇幻,醒人耳目。实现这种转变的方式,不是渐变、暗转,而是突转。往往因为剧中人的一句话、一个举动,剧情的转折便告完成,开始向另一个方向急转直下,可谓笔力如虎。这又使全剧情调的风流婉丽之美,与艺术手法的奇峭雄健相映生辉,刚与柔取得了辩证的统一。
京剧《西厢记》剧照
“突转”手法的运用,使情节发展出人意表之外,富有情趣,使人惊喜,能够引起人们巨大的感情变化,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但是,这种艺术手法的运用,并不是剧作家单纯地卖弄技巧,随心所欲地制造离奇、古怪的情节,而是与人物性格的刻画相结合,情节的发展合于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在《寺警》一折,当莺莺提出能退贼者以莺莺妻之的时候,老夫人对这样的婚事本不满意,就已经埋藏了变卦的根芽;到兵退身安,可以为莺莺成合一门“门当户对”亲事的时候,她于是变卦了。
京剧《西厢记》剧照
张生与莺莺私合,她本欲追究其事,但红娘一席话,又使她权衡利害,一心要维护“相国家谱”、“门第清白”的老夫人,怎肯张扬其事?所以老夫人才有条件地答允了婚事。老夫人的行动是她性格的合乎逻辑的发展。在封建势力的强大压力下,莺莺为了保护自己免遭迫害,为了保护心中的爱情免遭摧残,她也不敢轻易在老夫人派来“行监坐守”的红娘面前露出破绽,所以在“闹筒”、“赖简”时她要作假,这些行动又都是莺莺性格的表现。“突转”是在人情物理之中,所以才具有真实可信、生动感人的艺术效果。
参考资料
《西厢记》
本文乃作者独家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下次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