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十年前的冷门神作(心疼年轻人没见过真正的神作)

十年前的冷门神作(心疼年轻人没见过真正的神作)一是逍遥哥哥刮刮灵儿的鼻子。《莫失莫忘》的隽永,飘每次听到,脑中就闪白两幕,——神级配乐。当年的《仙剑》系列,除了《杀破狼》《六月的雨》《一直很安静》《逍遥叹》《此生不换》《偏爱》等金曲外,麦振鸿坐镇的剧集配乐,每首都是精品。《桃花岛》的空灵,既像万物之始,又像历尽一切后的虚无,人生若只如初见。

早就传得沸沸扬扬的#仙剑翻拍#又被讨论起来。

这回不是期待不期待,大家直接问——有必要么?

十年前的冷门神作(心疼年轻人没见过真正的神作)(1)

投票见人心,大家认为没必要的理由很多——经典难复制,原班人马难超越,青春不再来。

要飘说,还有一样不可再现:

——神级配乐。

当年的《仙剑》系列,除了《杀破狼》《六月的雨》《一直很安静》《逍遥叹》《此生不换》《偏爱》等金曲外,麦振鸿坐镇的剧集配乐,每首都是精品。

《桃花岛》的空灵,既像万物之始,又像历尽一切后的虚无,人生若只如初见。

《莫失莫忘》的隽永,飘每次听到,脑中就闪白两幕,

一是逍遥哥哥刮刮灵儿的鼻子。

二,是月如最后的叹息——原来,我已经这么老

十年前的冷门神作(心疼年轻人没见过真正的神作)(2)

其实影视剧配乐,往往才是影视作品,渲染气氛,留住回忆的第一利器。

今天就聊聊飘印象深刻的一些。

十年前的冷门神作(心疼年轻人没见过真正的神作)(3)

飘发现,自己私心喜爱的华语影视配乐,有不少都出自同一类题材——武侠、玄幻。

《卧虎藏龙》《夜宴》《青蛇》《笑傲江湖》等,皆属此类。

就说黄霑那一曲《沧海一声笑》,写出了多少豪情慷慨。

说不清道不明的“江湖”二字,一笑间便被言尽。

这种气魄,是独一份的浪漫情怀。

沧海一声笑

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 只记今朝

苍天笑 纷纷世上潮

谁负谁胜出 天知晓

飘对这类带了江湖气的配乐青睐有加,或许是因为,这一题材作品自带的梦幻感:

江湖是虚的,人情是实的;配乐是虚的,内涵是实的。

以虚写实,是古诗、国画的意境,故更显诗情。

举一个另类的例子——《情深深雨濛濛》的同名主题曲。

剧本身,谈不上多“江湖”。

雪姨砸门、依萍日记、车站接吻这些情节,更散发着狗血市侩的气息。

但琼瑶阿姨这词,偏填出了侠骨柔肠的气魄。

十年前的冷门神作(心疼年轻人没见过真正的神作)(4)

琼瑶的歌词,一向“化典”巧妙,举重若轻——万重山、千行泪、高楼望断、情有独钟……

小言情放进大江湖,本被忽略的浪漫,也被发掘出、并加倍呈现了。

虚构的江湖,寄托着人们对侠肝义胆、快意恩仇的幻想。

但刀光剑影并非江湖的本质。

江湖的本质,依旧在于人与情。

或许正因此,音乐在幻想世界里描绘的爱,往往更为动人。

更好的例子,自然还要回到这类题材电影里去找。

香港配乐家陈勋奇,当年为《东邪西毒》创作的《天地孤影任我行》。

就深得我心。

不仅带着不可一世的雄浑傲气,更有一份形影相吊的凄清悲壮。

黄沙漫天、北风卷地。

孤胆英雄的柔情,更叫人动容。

这曲子在影坛还不止用了一回。

《大话西游》的无厘头风格,不少是来源于对王家卫的“拿来主义”。

魔改台词、模仿造型,充满了对墨镜王的调侃戏谑。

十年前的冷门神作(心疼年轻人没见过真正的神作)(5)

十年前的冷门神作(心疼年轻人没见过真正的神作)(6)

上:《重庆森林》| 下:《大话西游》

但同样是“借”来的配乐,即这首《天地孤影任我行》。

放在至尊宝与紫霞生离死别的场景,却十足情真意切。

十年前的冷门神作(心疼年轻人没见过真正的神作)(7)

十年前的冷门神作(心疼年轻人没见过真正的神作)(8)

十年前的冷门神作(心疼年轻人没见过真正的神作)(9)

十年前的冷门神作(心疼年轻人没见过真正的神作)(10)

故事的基调是奇幻、甚至离奇荒唐的。

而陈勋奇的配乐,把这虚幻背景中的真实人性,烘托得令人叹惋。

香港另一位大师黄霑,笔下的配乐也带着浪漫的魂。

出自《聊斋》的《倩女幽魂》,自带了一层阴苦、幽怨之感。

但黄霑在电影同名曲里并没有讲具体的爱,反倒叹起了人生。

“人生路 美梦似梦长

路里风霜 风霜扑面干

红尘里 美梦有几多方向

找痴痴梦幻心中爱

路随人茫茫”

十年前的冷门神作(心疼年轻人没见过真正的神作)(11)

十年前的冷门神作(心疼年轻人没见过真正的神作)(12)

十年前的冷门神作(心疼年轻人没见过真正的神作)(13)

十年前的冷门神作(心疼年轻人没见过真正的神作)(14)

十年前的冷门神作(心疼年轻人没见过真正的神作)(15)

十年前的冷门神作(心疼年轻人没见过真正的神作)(16)

飘渺的人鬼恋,马上有了“乱世缘”的味道。

“爱”这一母题,放进人生的河流里,更显升华。

不得不提的巨匠,还有一位——为86版《西游记》创造了全套配乐的许镜清。

印度风情的《天竺少女》,古典雅致的《青青菩提树》,还有被网友称为“国内电子音乐鼻祖”的《云宫迅音》。

许老前卫、古朴兼具的曲风,将光怪陆离的西游天地勾勒得栩栩如生。

更把神鬼博弈间的人情,道得透彻。

飘最爱女儿国一集的插曲《女儿情》。

从“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的欲语还休。

再到“说什么王权富贵,怕什么戒律清规”的果敢洒脱。

这份注定没有结果的爱恋,明明柔情似水,却被唱出了不顾一切的决绝。

在20年后,《西游记》剧组重聚在舞台。

当年的女儿国国王朱琳在台上如是说道:

“自女儿国一别

至今已经二十载

御弟哥哥

别来无恙”

十年前的冷门神作(心疼年轻人没见过真正的神作)(17)

十年前的冷门神作(心疼年轻人没见过真正的神作)(18)

十年前的冷门神作(心疼年轻人没见过真正的神作)(19)

唐僧的扮演者徐少华,顿时热泪盈眶。

十年前的冷门神作(心疼年轻人没见过真正的神作)(20)

实在叫人感慨。

戏外的一些真真假假的故事无稽,但,戏里的意难平,却是真。

《女儿情》里讲述的柔情与缺憾,有着隽永的魅力。

好的配乐,本身就是一个故事。

十年前的冷门神作(心疼年轻人没见过真正的神作)(21)

发现了没?

虚幻色彩强烈,设定上比较“假”的作品,有时反倒能衬出人性的“真”。

而带上一份梦幻底色的配乐,往往也更加柔美、恢宏。

武侠、玄幻是中式的幻想。

换到西方,则是另一片虚构天地:科幻。

这两种题材虽截然不同,却殊途同归——它们都在借志异的形式,探讨真切的人类情感。

飘由衷青睐的一位配乐大师,是来自德国的汉斯·季默(Hans Zimmer)。

汉斯·季默之于好莱坞,几乎是“大片标配”般的存在。

横扫各大电影奖项的成就罗列出来,还不算直观。

十年前的冷门神作(心疼年轻人没见过真正的神作)(22)

必须亲自去他创作的数百部配乐作品里瞄一眼,你才会惊觉。

其实我们和他,早就在电影里相遇过无数次——《末路狂花》《狮子王》《碟中谍》《黑暗骑士》《加勒比海盗》《达·芬奇密码》《盗梦空间》《为奴十二年》《星际穿越》《敦刻尔克》……

从好莱坞大制作到低成本文艺片,从宏壮的交响乐到唯美的小曲。

汉斯·季默的强悍,不仅在于高产、高质。

更在于横跨各种风格的百无禁忌。

冷知识:《王者荣耀》的配乐,也出自他手。

但撇开这些漂亮的纸面成绩。

飘最欣赏的,其实是他在一系列奇幻电影里,展现的浪漫情怀。

汉斯·季默的配乐,承袭到了约翰·威廉姆斯宏伟壮阔的风格。

但他又加入了更人性、甚至野性的元素。

让配乐更有一种触动人心的力量。

比如,《加勒比海盗》系列的主题曲《He’s a Pirate》。

弦乐一奏响,飘就仿佛嗅到了咸腥的海风、看见了翻涌的海浪。

还有,徐徐升起的船帆和海盗旗帜,以及那个疯疯癫癫、受不得半点拘束的杰克船长。

他又一次夺回自己心爱的黑珍珠号,准备驶向海天交汇的尽头;

十年前的冷门神作(心疼年轻人没见过真正的神作)(23)

他扬起船帆,在一叶扁舟上悬起海盗旗,破浪而行;

十年前的冷门神作(心疼年轻人没见过真正的神作)(24)

他在夕阳下不可一世地说道,自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海盗。

十年前的冷门神作(心疼年轻人没见过真正的神作)(25)

热血沸腾之下,恨不能亲身去无尽的大海上漂泊一回。

其实,《加勒比海盗》的气质,和武侠电影是相通的——浪迹天涯、放浪形骸,最重要的,对自由的永恒追求。

汉斯·季默的配乐,带着西式的侠气。

除了波澜壮阔,细腻与柔美,汉斯·季默也能完美驾驭。

《超凡蜘蛛侠2》的片尾的混战中。

女主角格温因为大时钟的崩坏,从高楼坠下。

彼得·帕克射出的蛛丝如手一般拼命想救下爱人。

十年前的冷门神作(心疼年轻人没见过真正的神作)(26)

分崩离析的钟表齿轮,象征着那一瞬间的停滞。

而背景里细碎、缓慢、哀伤的钢琴配乐,也令时间如同凝固般令人煎熬。

但当彼得·帕克察觉为时已晚,手足无措之时。

配乐却只剩一片寂静。

待到再次响起,已是生离死别。

十年前的冷门神作(心疼年轻人没见过真正的神作)(27)

《超凡蜘蛛侠》中的格温之死,一向被誉为漫威史上最暗黑的设定。

但在汉斯·季默的音乐里,这一幕却尤为平静。

似乎他很清楚:在死寂之中,伤痛才更加深刻。

十年前的冷门神作(心疼年轻人没见过真正的神作)(28)

聊到汉斯·季默,还不能不提到诺兰。

这对影坛的黄金搭档,从《蝙蝠侠》系列开始合作了六次之多。

一次次的惊艳,都在证明他们的默契无间。

飘最喜爱的是《星际穿越》。

男主角在虫洞为人类寻找新家园时,降落到一个被水淹没的星球。

目之所及,只有无垠的海洋,和如同山脉一般的巨浪。

十年前的冷门神作(心疼年轻人没见过真正的神作)(29)

钟表走动的声音混合着辽阔的管弦乐,既象征他们走入了时间扭曲的困境。

更衬托出在灾难面前,人类的渺小与悲哀。

十年前的冷门神作(心疼年轻人没见过真正的神作)(30)

后来他为把女主布兰德送到最后一颗有希望生存的星球,自己落入黑洞。

再度醒来,已不知过去多少载。

漂浮在太空的空间站里,他那个一直苦苦等着他回家的女儿,已大限将至。

在无数晦涩的理论和术语层层包覆下,我们终于在最后看到了这部科幻大作的内核——爱。

爱,是走到生命尽头的女儿,依旧记得父女间的约定。

十年前的冷门神作(心疼年轻人没见过真正的神作)(31)

爱,是男主奔向布兰德所在的那颗荒芜星球的义无反顾。

汉斯·季默用管风琴奏出的宏伟乐章,带着恍如隔世的浪漫与煽情。

用最坚硬的外壳,包裹起最柔软的人性。

飘体会到的美,不止来自音乐本身。

更多的,是来自这份经由音乐传递的真情与温度。

这类带有虚幻色彩的电影题材,历来受到人们的钟爱。

飘觉得,是因为习以为常的现实生活,已经让我们渐渐忽略了情感的可贵。

这些情感如同日常的琐事一样,被我们搁置在各种角落里,难以注意。

往往只有换一个场景。

让我们去到神话、江湖、未来、太空里看不变的人间温暖。

反倒容易记起它们。

十年前的冷门神作(心疼年轻人没见过真正的神作)(32)

而,配乐在这类电影里充当的,便是“唤醒感动”的角色。

一枚枚音符、一行行乐句,能帮助我们更深地理解电影。

更勾勒出影像不足以呈现的情感板块。

因而,每一位配乐大师的天赋与苦工,都不亚于一位伟大的导演。

十年前的冷门神作(心疼年轻人没见过真正的神作)(33)

十年前的冷门神作(心疼年轻人没见过真正的神作)(34)

十年前的冷门神作(心疼年轻人没见过真正的神作)(35)

音乐从来不该是电影,或者任何事物的附庸。

它同样是创作,同样在描绘人的故事,同样都在传递一种温度。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