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天影表达了什么情感(不一样的赏析杏花天影)
杏花天影表达了什么情感(不一样的赏析杏花天影)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既然词曲都是姜夔写的,不妨我从曲子的意境来鉴赏一下这首词:姜夔也做了词,自己作词又作曲还能流传至2022年,他比周杰伦或方文山牛吧。这首词说的是什么呢?诗词鉴赏家一般喜欢从诗人背景、所处环境、经历过往等等方面去鉴赏。
最近有个计划,就是把一本古词曲书里的内容过一遍。
第一首,是《杏花天影》。
这首曲是南宋姜夔所作,他自己作曲,也叫“自度曲”。
我做了一个小视频,拿箫吹做的背景音乐,熟悉了好些天了,韵味感觉出来一些了。
姜夔也做了词,自己作词又作曲还能流传至2022年,他比周杰伦或方文山牛吧。
这首词说的是什么呢?
诗词鉴赏家一般喜欢从诗人背景、所处环境、经历过往等等方面去鉴赏。
既然词曲都是姜夔写的,不妨我从曲子的意境来鉴赏一下这首词:
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
曲子的感觉是有力却感伤的。想象一下,心上人随渡船而去,不知所往,也不知归期。时间过去,感情慢慢沉淀,形成了强烈而无处安放的苦楚。
于是,寄情于那柳树,柳丝便像那爱人的发丝,自己就是那伴着鸳鸯的浦。不需羡鸳鸯,只愿自己真是浦,柳丝真是那爱人的发丝,轻轻的拂着,便感到无比欣慰。
心中唤起的是诗人记忆中离别的情景。曲子的感觉更像在描述,不似那种直白的互诉衷肠。
中国人的内秀,造就了多少美丽的故事,却又带来了多少愁苦!
想着过往,如今金陵路上的繁华,莺歌燕舞,都不能够带来欢唱;相比之下,潮水的起起伏伏,支离破碎,却又坚韧不断的冲向岸边,更和自己的感受有共鸣。
人,终究还是能找到愁苦的原因的。
曲子最终回归平静与思索,带着淡淡的向往。
也许诗人在想,就像那满地的芳草,在原地被风吹来吹去却不能移至它处。人不是也离不开自己的根的,就像那不长一处的一花一草啊,怎么才能长长久久在一起呢。
天色晚了,毕竟眼下是一叶扁舟,为什么心上人乘着它走了,自己就不能呢 ......哎,也许 也许真的不能,诗人发出“向甚处”的一问,更像是感慨。
现在来听听我制作的这首词曲吧 ——《杏花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