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阅兵上唱歌的小女孩(山东95后女孩担任国庆阅兵合唱团分指挥)
国庆阅兵上唱歌的小女孩(山东95后女孩担任国庆阅兵合唱团分指挥)封闭集训:这21名分指挥是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组织学生自愿报名。报名人员需要经过高要求严审查,必须政治过硬、专业过硬、个人综合素质过硬,并根据在校平时成绩以及男女比例要求进行了3次层层筛选。全是“95后”,平均年龄21岁“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是国家的人!你们所做的一切,你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我们祖国的形象和荣誉。”今年春节后刚新学期开始,首都师范大学研二的学生张嘉欣被选为国庆阅兵合唱团21位分指挥中的一位。“10月1日,能站在天安门正对面、国旗杆下的指挥台上,面对着来自学生组成的3000人广场合唱团,内心无比自豪,能用自己的专业为新中国庆生,感觉一生难忘。”张嘉欣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10月1日上午,由3000名来自首都各大、中、小学校学生组成的广场合唱团,以一曲无伴奏合唱,拉开“十一”庆典的序幕。
合唱团的完美表现源于21名广场合唱团指挥,半年来,他们每天挥拍10000次,训练时间相当于一名指挥专业学生12年的专业课时间。
在这21名指挥中,其中有一位是济南姑娘张嘉欣,她是一名95后,是山东省实验中学2013届19班的毕业生。
全国仅选21人:
全是“95后”,平均年龄21岁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是国家的人!你们所做的一切,你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我们祖国的形象和荣誉。”今年春节后刚新学期开始,首都师范大学研二的学生张嘉欣被选为国庆阅兵合唱团21位分指挥中的一位。
“10月1日,能站在天安门正对面、国旗杆下的指挥台上,面对着来自学生组成的3000人广场合唱团,内心无比自豪,能用自己的专业为新中国庆生,感觉一生难忘。”张嘉欣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这21名分指挥是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组织学生自愿报名。报名人员需要经过高要求严审查,必须政治过硬、专业过硬、个人综合素质过硬,并根据在校平时成绩以及男女比例要求进行了3次层层筛选。
封闭集训:
每天挥拍1万次
女生手臂绑几公斤沙袋训练
“每天挥拍1万次,女生手臂绑沙袋训练。”张嘉欣被选上分指挥后接受了长达半年的训练。
人选一确定,专家们经过研讨决定,无论之前的指挥专业基础如何一切从零开始,严格按照广场合唱指挥的能力要求对“分指挥”们进行针对性训练,并迅速制定了分指挥培训方案。这个方案包含累计近1000次课时的训练课程,封闭式训练,体能训练,技术训练,实操训练。
4月21日到7月6日,每周周2、周4晚上,周6全天,专家组都会带领21位“分指挥”在课下严格保密的情况下积极的进行专业指挥训练,包括基本指挥状态、指挥图示、挥拍技术、形体表情等。
2019年的暑假炎热如约而至,当其他的大学生背上回家的行囊开始享受与亲人的团聚时,这21位同学悄悄的给父母送去了留校执行重要保密任务的信息,随后在统一安排下前往北京平谷集训基地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封闭式训练。
平谷训练基地是一片有魔力的土地,无数荣誉都来自这里的默默努力和汗水,每天12小时的高强度封闭式训练、军事化管理让“分指挥”们的生活完全集中在了训练这一件事情上。
集中训练期间,他们每天挥拍10000次,所有的训练标准进行了准确的量化,手抬到多高、一个指挥动作几秒钟完成、起拍落拍点高低,精益求精在这里以毫米测量,“起拍不差分毫,收尾不差分秒”。
天安门广场合唱的18首歌曲中大部分是铿锵有力、振奋人心的爱国歌曲,“分指挥”中尤其是几位女生指挥风格相对比较柔美缺乏坚定刚强的气概。
为了在短时间内增强挥拍力度,除了每天的体能训练,女生们还带上了沙袋进行负重指挥练习,每天带着几公斤的沙袋进行指挥训练,女孩子们纤细的手臂变粗了。
在张嘉欣的记忆中,封闭式训练艰苦而短暂,带来的收获却是深远的。晨跑时沐浴的阳光,吃饭路上的嘹亮歌声,被专家肯定的喜悦,每次审核时的紧张,甚至是崩溃后留下的泪水都成为美好而珍贵的回忆。
经历“魔鬼训练”
51次下校指导,179个小时合练教学
“半年890节课,相当于一个指挥专业学生学习12年专业课的时间。”张嘉欣曾统计过,半年时间共累计训练了35580分钟,593个小时,共890节课。
而这21位“分指挥”除了国庆当天天安门现场的指挥工作,还要同时负责对3000人合唱队伍的专业辅导。
合唱指挥团队的训练是艰苦而残酷的,被分指挥们笑称为“魔鬼训练”。
国庆当天天安门广场一米多高的指挥台是整个广场群众队伍的制高点万众瞩目,指挥的同时还要微笑默唱提示合唱团的演唱,必须具备最好的状态引领全场。
总指挥李刚教授和专家老师们日日测周周考,不断用更严更高的专业标准去鞭策分指挥们,其之残酷可谓为指挥“创造营”,每一位年轻的分指挥都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时常处于崩溃的边缘,有时老师一句相对严厉的“你今天怎么回事啊?!”就会刺激到分指挥敏感的神经,足以让女孩子当场大哭,男孩子当着老师的面不好意思,回到宿舍偷偷的哭。汗水和泪水洗刷着这群年轻人的灵魂,却又让他们们收获了饱满的青春记忆。
21颗炽热的心,换来了3000合唱队员真挚的情谊。相见时热情的拥抱、休息时悄悄递上的暖心纸条、生病时收到的爱心药品、离别时塞进手心的甜甜糖果,没有过多华丽的语言,这些微小的瞬间便是对指挥团队付出的最大肯定,更是大家坚持到最后一刻的最强动力。
10天,累计51次下校辅导,179个小时强化针对性训练,无疑确保了3000人广场合唱队伍的高专业水准!
5岁时就“学音乐”
高中时就到“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
作为一名95年的济南女孩,张嘉欣从5岁起开始学习二胡,高中加入了学校的民乐团,曾跟随学校参与过专场音乐会,也到过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
据介绍,张嘉欣大四毕业后,还前往云南支教一年,并组建了一个由少数民族学生组成的合唱团,带领当地的孩子们参加了当地的合唱比赛。
“从前的经历让我对乐队指挥专业更加热爱,希望通过自己点燃孩子们心中的音乐梦想。”张嘉欣心中,对于这次的指挥任务,她们辛苦之余更多的是激动。张嘉欣和分指挥成员芦雅晨、金游子组成“盼升旗小队”,在紧张的训练之余,决定清晨去天安门亲眼看一次升旗仪式。
凌晨2点起床,踏着星辰三辆单车穿梭在长安街的夜色中,庄严的升旗仪式上人群密集,“盼升旗三人小队”把手机高高举过头顶,向祖国致敬的同时记录与祖国0距离的一分一秒,想象着即将到来的光荣时刻。而在刚过去的国庆节典礼那天,她们在现场的表现,也成为了她们心中永不忘的记忆。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 记者陈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