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岳投降书全集(听书笔记惠中秋)
薛岳投降书全集(听书笔记惠中秋)【故事梗概】秦桧对梁红玉说,你是什么东西,一个青楼女子罢了!梁红玉听了十分激动,回答秦桧说,我卖艺不卖身,不像有些人还卖国呢。如此顶撞秦桧,秦桧十分恼怒,过后就到宫中找赵构告状,要赵构把韩、梁也除了。这消息很快传到了慈宁宫,孟太后知道女儿女婿处境十分危险,为了帮他们摆脱险境,就决定搬出皇宫到灵隐寺去吃素念经,以养老送终为由,要赵构答应放了韩、梁夫妇。赵构正嫌孟氏讨厌,现在她主动提出要离开皇宫,这正是求之不得的事,于是答应让韩世忠梁红玉同去伴驾。靠了孟太后的智谋,韩世忠与梁红玉才逃过了一劫。第六回 “内廷风波 岳家遇难”听书的听众与说书的演员之间,虽不属于曹操与孔明之间那种你死我活的关系,虽不属于周瑜与孔明之间那种互相猜忌的关系,但说书与听书的过程,也是一种解决矛盾的过程。听书与说书既有和谐一致的一面,也有互相对立的一面。而且双方自身,也是充满着种种心理矛盾的。正因为包括双方的互相摸底,才能
姚荫梅先生的谈艺录已经结束,今天开始我向大家推荐中国文艺理论与美学的奠基人,王朝闻先生写的一篇关于评弹的评论文章《台下寻书》,将分四十三次发完。
一,一个愿挨
为了提高说唱作品的艺术水平,我看不妨把段子中人物与人物的矛盾关系,当成听书的听众与说唱的演员的关系来认识。
没有矛盾就没有说唱段子,听众爱听的段子充满着大大小小的矛盾。凡是吸引人和耐人寻味的段子,人人事事处处都有矛盾。从空间关系看来,它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是种种的矛盾的统一体;从时间关系看来,有些旧的矛盾解决了,有些新的矛盾萌生了;五花八门,难解难分;越听越觉得有味道,书说完了观众自己仿佛还生活在它所反映的矛盾之中 即所谓入迷状态,这才是真正完成了的作品。
听书的听众与说书的演员之间,虽不属于曹操与孔明之间那种你死我活的关系,虽不属于周瑜与孔明之间那种互相猜忌的关系,但说书与听书的过程,也是一种解决矛盾的过程。听书与说书既有和谐一致的一面,也有互相对立的一面。而且双方自身,也是充满着种种心理矛盾的。正因为包括双方的互相摸底,才能有效地建立彼此互相吸引、互相交流和互相成为知己的关系。
要说明这种关系的复杂状况很费唇舌,我在这里只能借用一些书中人物的相互关系,局部地描述矛盾的双方,怎样互相依赖和互相作用着。扬州评话《火烧赤壁》的开端,周瑜与孔明第一次见面时,双方怎样互相猜测的心理活动,把它当作听书与说书的关系来读,这些冲突写得也很有趣味。
周瑜一见孔明,“心里不由赞了一个‘好’字。心里又一想,少年人学问定有,但聪明尽在眼前,‘狂'字恐免不了,明招牌挂着,头上戴的不与人同,身上穿的不与人同,手上拿的不与人同,……,怪不得我家那班文人说他阴狂麻木。” 孔明一见周瑜,“心眼里也赞了一个字,‘好!‘ 不愧为美男子,俏丈夫,难怪鲁肃常跟我说,他家这位都督了不来得。今天一见,方知是实,看来学问定有,但聪明尽在眉眼。” 孔明和周瑜彼此互相观察,在判断方面各自有着准确的和不准确的矛盾。也许因为双方对自己的判断既自信又有所犹疑,所以两人都在继续互相观察。其实这些书词不过是两人共谋破曹大事的情节的开头,更加生动的冲突还在后头。但因为书词一开始就接触着两人的矛盾,书对我才是富于吸引力的。如果我读话本不自己动动脑筋,对两人的冲突有所预测以至有所分析,那么,不论多么成熟的书词,我也觉得没得味道。听书与说书的关系,如果可以用一种不一定确切的比喻来描述,也许可以说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第六回 “内廷风波 岳家遇难”
【故事梗概】秦桧对梁红玉说,你是什么东西,一个青楼女子罢了!梁红玉听了十分激动,回答秦桧说,我卖艺不卖身,不像有些人还卖国呢。如此顶撞秦桧,秦桧十分恼怒,过后就到宫中找赵构告状,要赵构把韩、梁也除了。这消息很快传到了慈宁宫,孟太后知道女儿女婿处境十分危险,为了帮他们摆脱险境,就决定搬出皇宫到灵隐寺去吃素念经,以养老送终为由,要赵构答应放了韩、梁夫妇。赵构正嫌孟氏讨厌,现在她主动提出要离开皇宫,这正是求之不得的事,于是答应让韩世忠梁红玉同去伴驾。靠了孟太后的智谋,韩世忠与梁红玉才逃过了一劫。
【情节点评】因为赵构决定与金邦议和,接生母韦娘娘回朝。孟太后十分敏感,觉得亲母回朝,我这个后娘就不便再留在宫中了。加上为国事操心,身体每况愈下,现听说秦桧给皇帝告状,要除掉韩世忠与梁红玉,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可以救他们,就是自己主动提出离开皇宫,一方面叫韩世忠向皇帝提出退休辞呈,于是自己再向皇帝要求临终前让义女女婿陪伴身边,这样皇帝才能答应放韩世忠与梁红玉一条生路。
第二天,梁红玉携丈夫一起到宫中给太后请安,孟太后告诉他们,自己已决定离开皇宫,到灵隐寺边上的一处别墅静养身体,顺便带上他俩,这样可使他们离开是非之地,免遭杀身之祸。韩世忠如梦初醒,立刻写了一份退归林下的辞呈,答应去灵隐寺陪伴太后颐养天年。
随即太后让太监去请皇上,赵构进慈宁宫,见韩、梁也在太后身边,觉得奇怪。太后就把自己去灵隐寺的想法说了一遍,又说韩将军夫妇已决定退归林下,陪我养老送终,望皇儿应允。这时韩世忠就取出已经写好的辞呈。孟太后又说,没有我孟氏,皇儿你焉能坐上皇帝宝座;没有梁、韩两人舍身征战,皇儿的江山何能保全至今?赵构想了再三,最后答应让韩世忠退归林下。当夜母女三人便动身到了灵隐寺,韩世忠这条命是太后娘娘保下来的。
孟太后在与韩世忠对话时,讲到了韩信未央宫被杀的一段历史。她对韩世忠说,韩信是你韩家的祖宗,他虽名扬天下,人称常胜将军,但他却不懂得宫闱中的争权夺利与尔虞吾诈,结果被萧何用计,骗至未央宫被吕后所杀。你现在与韩信一样,已遭杀生之祸,自己却全然不知,只有尽快退归林下,才能明哲保身。 我想孟太后真不愧是宋哲宗的皇后,非常有见识,有能为。不过韩世忠没有像岳飞一样的结局,还得感谢金邦,如果金邦要韩一死,孟太后想救他,恐怕也救不成。
【唱篇听写】
孟太后:“我末唤女儿仔细来听我云,我是病入膏肓要赴幽冥。我在宫中日夜自言自说,你贤婿女儿如何行?我末劝贤婿将辞呈来启奏,退归林泉离朝廷。我末不久人世要归天去,我要离开皇宫向外乡行。那灵隐寺内有房廊在,我进香素斋人又清。那韩信用兵称无敌,只落得在那未央宫内一命倾。伴驾似伴虎,退居保自身,只有那咽气吞声来等时辰。”